参考答案
一、填空题
1.中药原始社会;2.炮制;3.净制切制炮炙;4.制造适中功效难求气味反失;5.中药的发现和应用火的发现和应用酒的发明和应用陶器的发明与应用;6.《太平惠民和剂局方》;7.《黄帝内经》中的《灵枢·邪客》篇;8.各种与火有关的加工处理技术各种更广泛的加工处理方法。
二、选择题
(一)A型题
1.C;2.B;3.D;4.C;5.D;6.E;7.A;8.B;9.D;10.A
(二)B型题
11.B;12.C;13.A;14.D;15.E;16.D;17.B;18.C;19.E;20.A
(三)C型题
21.B;22.D;23.A
(四)X型题
24.A、D、E;25.A、B、C、E;26.A、 B、C、D、E;27.B、E
三、改错题
1.√;2.X应改为:清代是在1645年至1911年。3.√;4.X应改为:用五倍子制备百药煎的方最早记载在《本草蒙筌》。 5.√;6.√; 7.X应改为:“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始载于《本草蒙筌》。 8.X应改为:《炮炙大法》是我国古代第二部炮制专著。 9.√ ;10.√。
四、简答题
1.中药炮制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四个时期:春秋战国至宋代(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 12世纪),是中药炮制技术的起始和形成时期;金元、明时期(公元13世纪至16世纪),是炮制理论的形成时期;清代(公元 17世纪至18世纪),是炮制品种和技术的扩大应用时期;现代(公元19世纪以后),是炮制振兴、发展时期。
2.陈嘉谟在《本草蒙筌》的“制造资水火”中指出:“凡药制造,贵在适中,不及则功效难求,太过则气味反失……匪故巧弄,各有意存。酒制升提,姜制发散,人盐走肾脏,仍仗软坚,用醋注肝经且资住痛,童便制除劣性降下,米泔制去燥性和中,乳制滋润回枯助生阴血,蜜制甘缓难化增益元阳,陈壁土制窃真气骤补中焦,麦麸皮制抑酷性勿伤上膈,乌豆汤、甘草汤渍曝并解毒致令平和,羊酥油、猪脂油涂烧,咸渗骨容易脆断,有剜去瓤免胀,有抽去心除烦……”第一次系统概括了辅料炮制的原则。
3. 中药炮制是根据中医药理论,依照辨证施治用药需要和药物自身性质,以及调剂、制剂的不同要求,所采取的一项制药技术。
中药炮制学是专门研究中药炮制理论、工艺、规格、质量标准、历史沿革及其发展方向的学科。
五、问答题
1.答:南北朝刘宋时代,雷教总结了前人炮制方面的技术和经验,撰成《雷公炮炙论》三卷,是我国第一部炮制专著。(1)书中记述了药物的各种炮制方法,如去甲土、去粗皮等净制操作;切、锉、切制操作;阴干、晒干等干燥方法;浸、煮、等水火制法;同时广泛地应用辅料炮制药物,如用苦酒浸、蜜涂炙、同糯米炒等法。(2)该书对炮制的作用也作了较多的介绍。如大黄用蒸来缓和其泻下作用。莨菪、吴茱萸等含有生物碱,用酷制可以使生物碱成盐,而增大在水中的溶解度。对挥发性药物茵陈,指出“勿令犯火”,即防止高温处理。对某些含鞣质药物,如白芍等需用竹刀刮去皮,知母、没食子勿令犯铁器等。
2.答: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我国古代最大型的药学著作,载药1892种。(1)专列有“修治”专目。在“修治”专目中,综述了前代炮制经验,还有很多药物,如木香、高良姜、茺蔚子、枫香脂、樟脑等炮制方法则是李时珍个人的经验记载。(2)在炮制方法上有所发展,对前代有问题的方法,也加以指正。(3)全书记载炮制方法近20种,有水制、火制、水火共制、加辅料制、制霜、制曲等法。其中多数制法,至今仍为炮制生产所沿用,如半夏、天南星、胆南星等。
3.答:缪希雍所撰《炮炙大法》是继《雷公炮炙论》之后第二部炮制专著。收载了439种药物的炮制方法。(1)用简明的笔法叙述各药出处,采集时间,优劣鉴别,炮制辅料,操作程序及药物贮藏。(2)将前人的炮制方法归纳为:炮、姓、博、炙、煨、炒、煅、炼、制、度、飞、伏、镑、搬、瞧、曝、露十七种方法,即称雷公炮炙十七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