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WHO统计,各国住院病人发生药物不良反应(ADR)的比例大约为10%~20%,其中有5%的患者因为严重的ADR而死亡。另据国内上海华东、上海医科大华山二家医院的监测,心血管住院病人的ADR发生率为23.2%;上海医科大儿科医院的监测,住院患儿的ADR发生率为15.46% 。ADR的预防工作已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受到临床医师和广大病员的普遍关注。
一项前瞻性的队列研究结果表明,ADR的预防存在充分的可能性。已有学者提出防护ADR的构想,它是一种药物信息系统,对ADR做到事前预防,事后分析,并根据ADR情况,对该药地位进行综合评价。也有学者再次呼吁实施药学监护,它是一种医院合理用药全面监督防护的模式。
本文试图从预防措施入手,讨论减少和防止ADR发生的可行方法,为今后实施良好防护计划创造有利条件。
1 了解药物知识,积极开展ADR监测
医师获得药物信息主要来自厂商宣传和医药杂志。目前,国内药品说明书常有禁忌症、不良反应和用药注意等缺项,临床医师应注意全面收集相关资料,以免错误用药;对药代动力学、药物配伍禁忌及不良反应等也应有所了解熟悉,以掌握合理用药,决策给药方案;对于药师来讲,与临床长期结合是十分重要的。应学习疾病诊断治疗知识,学习医师用药经验,细致观察病人用药反应等,调查研究本医院的ADR发生规律,积极开展ADR监测。从ADR病例的发现及处理中,了解其全过程。从ADR因果关系分析中掌握其判别方法,讨论其影响因素,以此增强医药护各级人员的识别、处理、预防ADR的能力。
2 宣传推行国家基本药物,严格制订医院用药品种目录
现代医院管理中,推行标准治疗原则有利于提高医疗质量,给病人的治疗带来很多好处。在药物治疗中,混乱用药势必容易导致药疗事故产生,因而要注重用药的有效、安全、经济与方便。
国家基本药物由卫生部组织专家反复讨论而审定,在遴选药物品种时已严格规范了上述原则,故而其收载品种从质量上到应用评价上都是比较可靠的,应首先作为医院起草用药目录的参考。医院对不断购入的新药经临床验证有确切疗效与安全性后方可编入目录;对疗效不确切、毒副作用严重的药物不宜收载,已载入原目录的应删去。
医院用药品种目录由医院药事管理委员会组织专家审定,其编制工作同样应在严谨、科学、规范、可行的程序下进行。
3 建立药物信息系统,做好用药咨询服务
用计算机全面管理药房工作已在国内某些医院实行,建立药物信息系统是合理用药的重要条件。药物信息的收集、整理及应用本身也有一个合理的结构问题,面向临床、面向病人是基本出发点。优良的药物信息系统至少应该包括合理选药、合理配伍、合理剂量、用药注意及药价等内容,信息来源可靠性强,有科学性、实用性、权威性。信息传递做到简明、规范、快捷、方便,利用信息网络、文献资料数据库、咨询软件等以提高工作质量与效率。
ADR信息涉及到各类药品,故而应突出重点,首先是本院临床常用药物的不良反应。要做好信息的综合分析,以便向临床提供完整而精确的内容。有关ADR警示性信息(如卫生部ADR监察中心通知的)是最重要的,应及时宣传到临床,防止类似ADR发生。
4 坚持ADR疑难病例讨论制度,把识别ADR提高到新水平
不能发现和识别ADR,就谈不上预防ADR,而一般认为正确识别ADR比较困难。卫生部ADR监察中心为各监测点制订了分析评价ADR因果关系的五条原则,在实际操作中有时遇到难题。主要是受疾病、生理状况、药物相互作用等因素的影响,再加上ADR机理不明,怀疑ADR无报道资料等。再则,为了病人的治疗与安全,一般对怀疑药物未作再暴露,影响了对具体情况的判定。
为了提高识别能力,一般要求报告者详细、规范地记录ADR发生情况。然后通过医药护的工作联系,对记录进行核实、整理与分析,达到共识后形成初步意见;对疑难病例则必须通过专家组的讨论,以辨明所发生ADR的实质性所在,确定其因果关系的等级。
只要严格按照部中心的要求认真去做,就能够在ADR监测中学会识别本领,使自己成为合理用药的宣传者与实践者。
5 加强工作责任心,杜绝药物治疗差错
当前,各医疗单位正在开展以病人为中心,努力提高服务水平的活动,一切为了病人的健康与安危,首先体现于医务人员对工作的责任心。有些药物不良反应事件与用药剂量是否恰当、选药是否正确、是否了解注意事项及禁忌症、是否了解病人药物过敏情况等有关,如果工作人员细心和认真,当可避免。作为药物不良反应的预防,这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问题。
杜绝差错的可行办法是做好药品知识的宣传和咨询、改进工作方法和程序以及加强严格核对等。
总之,我们认为医院ADR的预防既有一定基础条件,也存在着需要加强措施的问题。为做好该项工作,必须制定工作计划和相应对策,并在实践中去探索、总结和提高。近些年,我们从预防入手,加强了药物情报系统,健全了ADR监测网络,积极提出了诸如头孢菌素类的过敏反应,低分子右旋糖酐的过敏休克以及其它新老重点药物的ADR防范问题,得到临床医护人员的支持和欢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