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发生在我国制药行业的某些药品质量事件和问题,令业内人士都在思考:我国的制药行业应如何提升药品的质量?据了解,我国近几年批准的仿制药品数量惊人,,有的药品被几十家、甚至上百家(如奥美拉唑制剂)企业生产。同时,业内人士也注意到,数进口药品的品质优于国产药,且进口数量和品种越来越多,价格是同品种国产药价格的几倍、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对国内企业的打压越来越严重。在此种情况下,国内各企业间的竞争不是在技术层面上的,而是通过价格战来占领市场,一味地压缩各类成本,包括原材料、人员、设备等;且多数药厂背上了GMP认证的贷款资金包袱,导致无力去着手于技术上的深入与创新和药品内在品质提升的研究,无力去研究部分国产药劣于进口药的原因所在。
对于以上各类问题的解决,可以通过提高质量标准的门槛来逐步推进,即从国家的角度,建立起衡量和评价药品质量的高标准,从而促进制药企业对技术的深入研究和药品品质的提升。
■从溶出度入手考试大论坛
溶出度是评价口服固体药物制剂内在品质优劣的核心技术所在,由于与生物利用度密切相关,故提高溶出度要求,可大大提高在各种人群体内的生物利用度,从而促进制药企业在科研、技术人员上的投入,使得安全、有效、技术含量高的产品充分占领市场。
日本自1998年起开展的“药品品质再评价工程”,此举值得我们借鉴。该工程的目的是为提高仿制药的内在品质,使仿制药具有与原创药相同的生物等效性;采用的手段是通过全面、细致、深入的体外溶出度试验研究,通过严格的溶出度试验要求建立起体内外相关性。该项工程效果显著,极大地促进了仿制药的质量,促进了制药生产企业对制剂工艺的深入研究和对品质的精益求精。
其理论认为:人体内环境各异、pH值各异,胃肠蠕动的能力也各异。一药品要能够在各种人体均有释放和吸收,即在各种人群体内均有一定的生物利用度,首先需保证体外的溶出度试验,在低转度条件下、在各种pH值溶出介质中均有一定的释放。该工程的实施流程如下:首先测定出原研制剂的标准四条溶出曲线(在低转速、pH值为1.2、4.0、6.8和水四个溶出介质中);然后仿制药厂在至少10万片生产规模的前提下,测定自身产品的四条溶出曲线,应与标准曲线一致,如不一致,给予一定的时间进行工艺改进;如仍不能一致,撤销文号。
对于拟申报仿制的品种,首先应在十万片规模的前提下、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四条溶出曲线作为“第一道门槛”,方可申报。以后企业在生产时的各种变更以及药检所在复核和市场抽查时,均以标准四条溶出曲线来判定。通过以上样一个高技术门槛的设立,大大地促进了该国制剂工艺、辅料、制药机械设备等一系列相关技术的发展;并大大地提高生物利用度试验的成功率。且由于溶出度试验客观性强、易于重复,还可很大程度上地避免各个环节的人为性和主观性;从技术角度杜绝了仿制药申报的粗制滥造和低水平重复,为仿制药的申报设立了一个科学、客观的评价方法。
■从含量均匀度检查法入手
含量均匀度的测定方法各国药典均完全一致:取10片(个),分别测定出每片以标示量为100的相对含量X,求其均值和标准差S以及标示量(100%)与均值之差的绝对值A,再按公式│100-A│+K×S计算判定值,限度不得过15.0。各国药典选用的K值分别为:中国药典1.8、日本药典2.2、英国药典2.4、美国药典2.5。由此可见,另三国药典均比中国药典规定得更为严格。
研究表明,按照中国药典的标准极少检测到不合格样品;但如按照国外标准,即会有相当数量的品种会出现不合格。所以,提高中国药典的K值标准非常必要。
■从重量差异检查法入手
对于重量差异检查法,中国药典规定:取20片,精密称定总重量,求得平均片重后,再分别精密称定每片的重量,每片重量与平均片重相比较,均应在一定波动范围内。而其他三国药典则规定:预先求得本品的(百分)含量;然后任取10片,求得平均重量和各片重量后,计算出各片重量相对于平均重量的百分比,再将这些百分比分别乘以百分含量,求得每片所相当的百分含量,最后再按照含量均匀度的评判方法进行评判。
以上三种国外药典的出发点是:由于重量差异检查法所针对的样本与含量均匀度一致,所以其评判思路亦应相同,只不过通过既得的含量值,将每片重量依据平均重量折算出每片的百分含量,然后再按照含量均匀度的方法进行评价。这样重量差异检查法既控制了离散度(即精密度),又控制了偏离度(即准确度)。而我国药典的做法仅考虑了精密度,忽略了准确度,这样即使出现低(高)限投料或生产工艺的粗制滥造,也无法作出正确的评价。值得一提的是:日本药典在第13版前,与我国药典一致;自第13版(1996年)始,就更改为按照含量均匀度的思路进行了!
■从粒度入手
粒度是混悬型软膏剂最为关键的评价指标,也是该类制剂使用时的核心所在,因为粒度越小,越易透过人体的表皮得以吸收、产生良好的疗效。据了解,目前困扰我国该类软膏剂质量的瓶颈即为该项指标。
此类制剂的通常作法是将原料药进行微粉化处理,但在放置过程中,又避免不了粒子间的相互凝聚,粒径不断增加、有“长径”的趋势。据悉,杨森制药公司生产的达克宁便不会产生凝聚,主要是通过辅料来屏蔽相互间的电荷作用来达到的。而国内目前药用辅料的研究和应用还十分落后,所以虽然中国药典在软膏剂项下规定了粒度检查项,但由于指明该项检查只用于“混悬型软膏剂”,故生产此类软膏剂的厂家纷纷打起了“擦边球”,不注明该软膏为混悬型,故也就不进行此项目的检查了。而且,我国药典拟定的限度为:不得检出大于180微米的粒径。经查阅十几个品种的进口复核标准,最高的也仅拟定为:不得检出大于30微米的粒径。由此可见两者差距如何之大。
总之,从评价药品的质量标准入手,通过提高关键性指标的要求,促使生产企业进行深入的研究,才能生产出品质卓越的药品来;同时,还可促进医药行业的良性发展,提升我国工业药剂学的水平,使行业朝着追求卓越品质、针对药品核心技术所在的方向发展和前进。
□上海市药品检验所 谢沐风
●相关链接来源:考试大
文中所涉及到的pH=1.2、4.0、6.8的三种溶出介质的具体含义如下:
(1)pH=1.2溶液(取氯化钠2.0克,加水适量使溶解,加盐酸7毫升,再加水稀释至1000毫升,即得)。模拟胃液。
(2)pH=4.0醋酸盐缓冲液(0.05摩尔/升醋酸-0.05摩尔/升醋酸钠=16.4:3.6)。模拟十二指肠液。
(3)pH=6.8磷酸盐缓冲液(取磷酸二氢钾3.4克和无水磷酸氢二钠3.55克,加水适量使溶解后,定容至1000毫升,再稀释一倍,即得)。模拟小肠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