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然药物集——葛花:附注(越南葛花)
1. 《中药志》1960年版三册“葛花”项的附注内载广西部分地区所用“葛花”,花蕾较葛花小,表面具红棕色毛茸。经进一步调查及收集样品,发现在历年所收集的葛花商品中,广西桂林,广东,湖南,福建所销的商品中混有此花,个别县亦有以此为主要商品(广西南丹、全县),从原植物标本鉴定核实,应为越南葛[Pueraria montana(Lour.)Merr.]的花。
据记载本种在台湾作葛花用,亦有解酒毒的功用。本种植物的主要特征为藤本,有块根;小叶3,顶生小叶阔卵形,先端渐尖,基部圆形,叶片宽小于长,两面均被毛,托叶盾状披针形;总状花序或圆锥花序,花序有分枝,花多而密,苞片卵形,短于小苞片;花萼长7~8mm;萼齿5;荚果线形,被毛。分布于广东、海南、广西、福建、台湾等省区。花蕾呈细考,试大收集整理圆筒形或略弯曲,花萼钟状,黄绿色至灰绿色,萼齿短于萼筒或等长,内外均有黄色毛,上面萼长5~11mm,下面最长的萼长达12mm,其它二片长8~12mm.花瓣紫色或灰紫色,久置后呈棕黄色,旗瓣高6~13mm,宽6~12mm,先端中央缺刻深;翼瓣镰刀形,长5~13mm,宽2~4mm,弦部有显著长大于宽的突出附属体,另侧无附属体;龙骨瓣长5~13mm,宽2~4mm,扩大部腹面平直,爪部急尖,有一短突起,背面弧状弯曲成三角形。花药长0.7~1mm,宽0.4~0.5mm(照片右)。旗瓣中央部横切面,厚100~185μm,上表皮细胞高22~34μm,表面有厚7~9μm的角质层,不呈乳突状突出。中央部下表皮细胞高7~23μm,有13~15μm厚的角质层。花粉粒显微镜下P×E=18.7~22.1×20.4~23.8μm,扫描电镜下长球形P×E=21~22×22~23μm.表面网状纹饰点状或不规则形,网眼内几乎无或仅少数有单个颗粒纹饰。
越南葛花旗瓣中部横切面详图(×206)
越南葛花花粉表面纹饰图(×71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