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药剂学辅导:三叶崖爬藤
来源:网络 2011年5月31日
导读: 讲述了三叶崖爬藤的出处,拼音名,来源,原形态,化学成份,药理作用,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摘录。
【拼音名】SānYèYáPáTénɡ
【别名】毒葡萄。
【来源】药材基源:为葡萄科植物台湾崖爬藤的茎叶。
拉丁植物动物矿物名:Tetrastigmaformosanum(Hemsl.)Gagnep.[VitisformosanaHemsl.]采收和储藏:夏、秋季采收,鲜用或切片,晒干。
【原形态】台湾崖爬藤木质藤本。小枝无毛;卷须单一,与叶对生。三出复叶互生;总叶柄较长,小叶柄短小;小叶片狭披针形或狭卵形,长5-6.5cm,宽1.5-2cm,先端渐尖,基部钝,侧生小叶基部稍不对称,两面无毛,边缘具疏浅锯齿。花单性异株,聚伞花序腋生;花绿白色;花萼近于全缘;花瓣4,三角状长椭圆形;雄蕊4;雌花子房4室,柱头4浅裂。浆果。种子2-4颗。
【生境分布】生态环境:生于山坡疏灌丛中或路边草丛中。
资源分布:分布于台湾。
【功能主治】生肌敛疮。主创伤
【用法用量】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调敷;或以鲜叶贴患处。
【摘录】《中华本草》
更多信息请访问:执业药师课程免费试听 执业药师互动交流 执业药师在线测试模拟题
特别推荐:2011年执业药师考试报名时间
相关推荐:
责编:drf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