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执业药师中药剂学知识点:口腔速溶片
口腔速溶片的发展历史
口腔速溶片出现于20世纪70年代后期,Gregory等采用冷冻干燥技术制造了高孔隙率的药物载体,该载体在口腔遇到唾液迅速溶解。随后,JPpatent No.76420/1977采用了将溶液型或糊状药物混合物加到5%~80%冰点在-30℃~-25℃的惰性溶剂中,并在冷介质如液氮中冻结,低温(低于溶剂冰点)下压片,再由常温空气干燥或冷冻干燥挥干溶剂的方法制备了高孔隙率的片剂。但这种方法必须在低温下压片,不适合工业化生产。Makino等将水溶性碳水化合物、药物及辅料混合,加入少量水,使其刚好能湿润碳水化合物表面,这样碳水化合物颗粒之间就会粘合起来,得到具有高孔隙率的颗粒,但此法制得的片剂只能速崩不能速溶。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泡腾技术的出现开拓了人们的思路,制药工作者尝试着将其用于制备速溶制剂,其原理主要是酸(柠檬酸、酒石酸等)和碳酸盐遇水后发生化学作用产生二氧化碳,气体从片剂内部释放出来导致了片剂的迅速崩解,泡腾剂还可掩盖药物的不良味道,但大量的泡腾剂使口内产生起泡感,而且只靠口内的唾液难以使泡腾剂产生良好的作用。20世纪90年代后出现了一些新的专利技术,同样是基于制备高孔隙率的思路,采用了一些新技术如固态溶液技术、喷雾干燥技术等,这些方法都有一些独特的优点。Koizumi等用甘露醇和樟脑为基质直接压片,80℃ 30 min使樟脑升华制得氯苯吡井速崩片,在口内5~40s能完全崩解,口感良好。近Cima公司采用直接压片法制备口腔速溶给药系统,工艺简单、适应性好,备受人们的关注。
口腔速溶片的特点
1 可迅速崩解及溶解,起效快
口腔速溶片在遇到唾液后,短时间内即可迅速崩解和溶解,使药物呈液体状态,随着吞咽动作由食管进入胃。药物溶于甘露醇及明胶等水溶性辅料中,通过冷冻干燥法制得的FDDF(fast dissolving drug form.)在37℃水中5 s 即可崩解。Wilson等用γ-闪烁照相法研究了奥沙西泮(oxazepam)、劳拉西泮(lorazepam)速溶片在人体内的情况,证明这两种口腔速溶片可在15s溶解。
药物吸收的限速步骤往往是药物的溶解速度,尤其是对于难溶性药物来讲,溶解速度慢就会导致生物利用降低。口腔速溶片由于崩解速度快,药物表面积增大使得药物的溶出速度也随之加快,能够很快吸收起效。许多低剂量(<60mg)、分子量较小的水溶性药物,如果pKa值允许其在口腔内以非离子状态存在时,这些药物即可通过口腔、咽和食管的生物膜被吸收人血液,因此提高了药物的吸收和生物利用度。
2 减少药物对食管和胃肠道的刺激作用
普通片剂崩解慢,在口服过程中食道阻塞和组织损伤的危险性较大,而且刺激性大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等,如果吸收不好在胃内时间过长,其诱发胃及胃肠道出血的可能性也会随着增加。Porzio用吡罗昔康(piroxicam)速溶片治疗风湿或非风湿性疼痛时未发现胃肠道副作用。Silva等给140例患者使用吡罗昔康速溶片,其胃肠副反应发生率大大低于双氯芬酸(diclofenac)和萘普生普通片。
3 部分药物可通过粘膜转运
口腔速溶片快速溶解后,部分药物可通过口腔、舌下和舌粘膜转运,吸收入血液。硝酸甘油和孕酮与PEG混合制片,其熔点在体温附近,在口腔内能够经口腔粘膜转运,避免了药物的肝首过效应,这对甾体及激素类等易被肝药酶破坏的药物尤其有意义。
相关推荐:
特别推荐:
责编:drfc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