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中药学综合知识与技能》中阴阳学说是一个高频考点,每年都有很多考生搞不清阴虚阳虚分别是指什么?有哪些症状?下面学霸君就带大家梳理一遍这个考点,一起来看看吧!
阳虚:又称“阳偏衰”,是指机体阳气虚损、功能减退或衰弱、热量不足的病机变化。病机特点多表现为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形成阳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饮食失养和劳倦内伤,或久病损伤阳气所致。
阳气不足,一般以脾肾之阳虚为主,其中尤以肾阳为诸阳之本,所以,肾阳虚衰(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阳虚则不能制阴,阳气的温煦功能减弱,经络、脏腑等组织器官的某些功能活动也因之而减退,血和津液的运行迟缓,水液不化而阴寒内盛,这就是阳虚则寒的主要机制。阳虚则寒,不但可见到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而且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
阴虚:又称“阴偏衰”,是指机体精、血、津液等物质亏耗,以及阴不制阳,导致相对亢盛、功能虚性亢奋的病机变化。病机特点多表现为阴液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形成阴偏衰的主要原因,多由于阳邪伤阴,或因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因久病耗伤阴液所致。
阴液不足,一般以肝肾之阴为主,尤其是肾阴为诸阴之本,所以,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由于阴液不足,不能制约阳气,从而形成阴虚内热、阴虚火旺和阴虚阳亢等多种表现。例如,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即是阴虚则热的表现。
表格梳理:
病机 | 临床表现 | |
阳虚:又称“阳偏衰” | 机体阳气不足,阳不制阴,阴相对亢盛的虚寒证 | 不但可见到面色白、畏寒肢冷、舌淡、脉迟等寒象,而且还有喜静蜷卧、小便清长、下利清谷等虚象 |
阴虚:又称“阴偏衰” | 阴液不足,滋养、宁静功能减退,以及阳气相对偏盛的虚热证 | 五心烦热、骨蒸潮热、颧红消瘦、盗汗、咽干口燥、舌红少苔、脉细数无力等 |
补充考点:
阴阳偏衰的治疗原则
阴虚阳亢之虚热证,须“壮水之主,以制阳光”,称为“阳病治阴”。
阳虚阴盛之虚寒证,须“益火之源,以消阴翳”,称为“阴病治阳”。
见五心烦热、骨蒸潮热、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等症,其病机主要是
A. 阳胜则热
B. 阴虚则热
C. 阴盛格阳
D. 阳盛格阴
E. 津枯血燥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yxl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