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库/造价工程师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相关课程

本视频可免费试听30秒,看完整版请购买课程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考点解析

所属考试:造价工程师
所属科目:技术与计量(土建)
考点标签: 了解
所属章节:第四章 工程施工技术/第一节 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所属版本: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介绍















专题更新时间:2024/08/08 09:43:39

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考点试题

多选题 1.为了保证填土工程的质量,下列不能用作填土的材料有()。
A . 爆破石渣
B . 淤泥
C . 冻土
D . 碎石类土
E . 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2. 下列关于填土压实方法的叙述错误的是(  )。
A . 平整场地等大面积填土多采用碾压法
B . 小面积的填土工程多采用夯实法
C . 羊足碾一般用于碾压砂性土
D . 杂填土作为振动压实法的填料效果较好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3.土的渗透系数为(0.005~20)m/d,降水水位深度<20m的井点降水方法是(  )。
A . 单级轻型井点
B . 喷射井点
C . 电渗井点
D . 深井井点
去答题练习
多选题 4.土方开挖的降水深度约16m,土体渗透系数50m/d,可采用的降水方式有(  )。
A . 轻型井点降水
B . 喷射井点降水
C . 管井井点降水
D . 深井井点降水
E . 电渗井点降水
去答题练习
单选题 5.场地填筑的填料为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时,宜采用的压实机械为(  )。
A . 平碾
B . 羊足碾
C . 振动碾
D . 气胎碾
去答题练习

大咖讲解:土石方工程施工技术

吴新华
造价工程师
二级造价工程师
国家注册一级建造师,国家注册一级造价工程师。
查看老师课程
相关知识点推荐
高频

地基与基础工程施工技术


高频

主体结构工程施工技术







高频

防水工程施工技术



高频

节能工程施工技术


高频

装饰装修工程施工技术

(一)抹灰工程
(二)吊顶工程
(三)轻质隔墙工程
(四)墙面铺装工程
(五)涂饰工程
(六)地面工程
(七)幕墙工程
按幕墙材料可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混凝土幕墙和组合幕墙。玻璃幕墙是国内外目前最常见的。

高频

土石方工程分类

(一)土石方工程分类

土木工程中常见的土石方工程有:

(1)场地平整(vs平整场地)

场地平整前必须确定场地设计标高,计算挖方和填方的工程量,确定挖方、填方的平衡调配,选择土方施工机械,拟定施工方案。

(2)基坑(槽)开挖

一般开挖深度在5m以内的称为浅基坑(槽),挖深大于或等于5m的称为深基坑(槽)。应根据建筑物、构筑物的基础形式,坑(槽)底标高及边坡坡度要求开挖基坑(槽)。

(3)基坑(槽)回填

(4)地下工程大型土石方开挖

(5)路基修筑

(二)土石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

准备工作:场地清理,排除地表水,修筑好临时道路及供水、供电等临时设施,做好材料、机具及土方机械的进场工作,做好土方测量、放线工作。

辅助工作:边坡稳定、基坑(槽)支护、降低地下水等。

高频

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二)土石方工程的准备与辅助工作

1.土方边坡及其稳定

土方边坡坡度以其高度(H)与底宽度(B)之比表示。边坡可做成直线形、折线形或踏步形。边坡坡度应根据土质、开挖深度、开挖方法、施工工期、地下水位、坡顶荷载及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

土类别

放坡起点(m)

人工挖土

机械挖土

坑内作业

坑上作业

顺沟槽在坑上作业

一、二类土

三类土

四类土

1.20

1.50

2.00

1:0.5

1:0.33

1:0.25

1:0.33

1:0.25

1:0.01

1:0.75

1:0.67

1:0.33

1:0.5

1:0.33

1:0.25

高频

基坑(槽)支护

基坑(槽)支护

三种方式:横撑式支撑、重力式支护结构、板式支护(悬臂式和支撑式)。

(1)横撑式支撑

适用条件

坑槽较窄时采用,一般来说只挡土,不挡水。

分类

水平

间断式

湿度小的黏性土,开挖深小于3m可用

连续式

松散、湿度大的土,开挖深度可达5m

垂直

松散、湿度很高的土,开挖深不限

(2)重力式支护结构

重力式支护结构是指主要通过加固基坑周边土形成一定厚度的重力式墙,以达到挡土的目的。水泥土搅拌桩,它是用搅拌机械将水泥、石灰等和地基土相拌合,形成相互搭接的格栅状结构形式,也可相互搭接成实体结构形式,具有防渗和挡土的双重功能。采用重力式结构,开挖深度不宜大于7m。

搅拌桩成桩工艺:

一次喷浆、二次搅拌”或“二次喷浆、三次搅拌”工艺。主要依据水泥掺入比土质情况而定。水泥掺量较小,土质较松时,可用前者;反之,可用后者。

某双轴水泥土搅拌桩:

2024063021243913824346_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二)

3)板式支护结构

两大系统组成:挡墙系统支撑(或拉锚)系统。悬臂式板式支护结构则不设支撑(或拉锚)。

挡墙系统常用的材料有槽钢、钢板桩、钢筋混凝土板桩、灌注桩及地下连续墙等。支撑系统一般采用大型钢管、H型钢或格构式钢支撑,也可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支撑。 

高频

降水与排水—明排水法施工

降水方法:重力降水(集水井、明渠)和强制降水(轻型井点、深井泵、电渗井点)

(1)明排水法施工。

明排水法宜用于粗粒土层,也用于渗水量小的黏土层。但当土为细砂和粉砂时,地下水渗出会带走细粒,发生流砂现象,导致边坡坍塌、坑底涌砂,难以施工,此时应采用井点降水法。

集水坑应设置在基础范围以外,地下水走向的上游。根据地下水量大小、基坑平面形状及水泵能力,集水坑每隔20~40m设置一个。

当基础挖至设计标高后,坑底应低于基础底面标高1~2m,并铺设碎石滤水层,以免在抽水时间较长时将泥砂抽出,并防止坑底的土被搅动。

高频

降水与排水—井点降水施工

井点降水施工

井点降水法有:轻型井点、电渗井点、喷射井点、管井井点及深井井点等。

井点类别

土的渗透系数(m/d)

降低水位深度(m)

单级轻型井点

单双排6m

0.005~20

6

喷射井点

单双排10m

0.005~20

20

电渗井点

<0.1 黏性土

配合①②

管井井点

0.1~200

不限

深井井点

0.1~200

>15

1)轻型井点

①轻型井点构造

②轻型井点布置

根据基坑平面的大小与深度、土质、地下水位高低与流向、降水深度要求,轻型井点可采用单排布置、双排布置以及环形布置当土方施工机械需进出基坑时,也可采用U形布置。

单排布置适用于基坑、槽宽度小于6m,且降水深度不超过5m的情况。井点管应布置在地下水的上游一侧,两端延伸长度不宜小于坑、槽的宽度

双排布置适用于基坑宽度大于6m或土质不良的情况。

环形布置适用于大面积基坑。

如采用U形布置,则井点管不封闭的一段应设在地下水的下游方向

③轻型井点施工

井点系统的安装顺序:井点沟槽设集水总管冲孔设井点灌填砂滤料;弯联管将井点管与集水总管连接;安装抽水设备;试抽。

2)喷射井点

喷射井点的平面布置:当基坑宽度小于等于10m时,井点可作单排布置;当大于10m时,可作双排布置;当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布置。井点间距一般采用2~3m,每套喷射井点宜控制在20~30根井管。

3)电渗井点

在饱和黏土特别是淤泥和淤泥质黏土中,由于土的透水性较差,持水性较强,用一般喷射井点和轻型井点降水效果较差,此时宜增加电渗井点来配合轻型或喷射井点降水,以便对透水性较差的土起疏干作用,使水排出。

4)管井井点。管井井点由滤水井管、吸水管和抽水机械等组成。管井井点就是沿基坑每隔一定距离设置一个管井,每个管井单独用一台水泵不断抽水来降低地下水位。在土的渗透系数大、地下水量大的土层中,宜采用管井井点。管井的间距,一般为20~50m。

5)深井井点。

降水深度超过15m时,在管井井点内采用一般的潜水泵和离心泵满足不了降水要求时,可加大管井深度,改用深井泵即深井井点来解决。深井井点一般可降低水位30~40m,有的甚至可达百米以上。常用的深井泵有两种类型:电动机在地面上的深井泵及深井潜水泵(沉没式深井泵)。

高频

推土机施工

1.推土机施工

推土机的经济运距在100m以内,以30m~60m为最佳运距。推土机的特点是操作灵活、运输方便,所需工作面较小,行驶速度较快,易于转移。

(1)下坡推土法

(2)分批集中,一次推送法

较硬的土中,推土机的切土深度较小,一次铲土不多,可分批集中,再整批地推送到卸土区。

(3)并列推土法

在较大面积的平整场地施工中,采用2台或3台推土机并列推土,能减少土的散失。并列台数不宜超过4台,否则互相影响。

(4)沟槽推土法。能够更有效地利用推土机,缩短运土时间。

(5)斜角推土法。一般在管沟回填无倒车余地时可采用这种方法。

 

高频

铲运机施工

铲运机施工

铲运机的特点是能独立完成铲土、运土、卸土、填筑、压实等工作,对行驶道路要求较低,行驶速度快,操纵灵活,运转方便,生产效率高。常用于坡度在20°以内的大面积场地平整,开挖大型基坑、沟槽,以及填筑路基等土方工程。铲运机可在Ⅰ~Ⅲ类土中直接挖土、运土,适宜运距为600~1500m,当运距为200~350m时效率最高

(1)铲运机的开行路线。

1)环形路线。施工地段较短、地形起伏不大的挖、填工程,适宜采用环形路线。当挖土和填土交替,而挖填之间距离又较短时,则可采用大环形路。大环形路线的优点是一个循环能完成多次铲土和卸土,从而减少了铲运机的转弯次数,提高了工作效率。

2)8字形路线。对于挖、填相邻、地形起伏较大,且工作地段较长的情况,可采用8字路线。其特点是铲运机行驶一个循环能完成两次作业,而每次铲土只需转弯一次,比环形路线可缩短运行时间,提高生产效率。同时,一个循环中两次转弯方向不同,机械磨损较均匀

(2)铲运机铲土的施工方法

1)下坡铲土。应尽量利用有利地形进行下坡铲土。

2)跨铲法。预留土梗,间隔铲土的方法。土梗高度应不大于300mm,宽度以不大于拖拉机两履带间净距为宜。

3)助铲法。在地势平坦、土质较坚硬时,可采用推土机助铲以缩短铲土时间。此法的关键是双机要紧密配合,否则达不到预期效果。一般每3~4台铲运机配1台推土机助铲。推土机在助铲的空隙时间,可做松土或其他零星的平整工作,为铲运机施工创造条件。

高频

单斗挖掘机施工

3.单斗挖掘机施工

当场地起伏高差较大、土方运输距离超过1000米,且工程量大而集中时,可采用挖掘机挖土,配合自卸汽车运土,并在卸土区配备推土机平整土堆。

(1)正铲挖掘机。正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前进向上,强制切土。其挖掘力大,生产率高,能开挖停机面以上的Ⅰ~Ⅳ级土,开挖大型基坑时需设下坡道,适宜在土质较好、无地下水的地区工作。

(2)反铲挖掘机。反铲挖掘机的特点是:后退向下,强制切土。其挖掘力比正铲小,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Ⅲ级的砂土或黏土,适宜开挖深度4m以内的基坑,对地下水位较高处也适用。反铲挖掘机的开挖方式,可分为沟端开挖与沟侧开挖。

(3)拉铲挖掘机。拉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后退向下,自重切土。其挖掘半径和挖土深度较大,能开挖停机面以下的Ⅰ~Ⅱ级土,适宜开挖大型基坑及水下挖土。拉铲挖掘机的开挖方式基本与反铲挖掘机相似,也可分为沟端开挖和沟侧开挖。

(4)抓铲挖掘机。抓铲挖掘机的挖土特点是:直上直下,自重切土。其挖掘力较小,只能开挖Ⅰ~Ⅱ级土,可以挖掘独立基坑、沉井,特别适于水下挖土

 

高频

土石方的填筑与压实

1.填筑压实的施工要求

(1)填方的边坡坡度,应根据填方高度、土的类别、使用期限及其重要性确定。

(2)填方宜采用同类土填筑,如采用不同透水性的土分层填筑时,下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大、上层宜填筑透水性较小的填料,或将透水性较小的土层表面做成适当坡度,以免形成水囊。

(3)基础混凝土达到一定强度方可回填。

(4)应按设计要求预留沉降量。

(5)填方压实应由下至上分层铺填,分层压实。

压实机具

分层厚度(mm)

每层压实遍数(次)

平碾

250~300

6~8

振动压实机

250350

34

柴油打夯机

200~250

34

人工打夯

<200

34

2.土料选择与填筑方法

为了保证填土工程的质量,必须正确选择土料和填筑方法。

碎石类土、砂土、爆破石渣及含水量符合压实要求的黏性土可作为填方土料。

淤泥、冻土、膨胀性土及有机物含量大于5%的土以及硫酸盐含量大于5%的土均不能作填土。

填方土料为黏性土时,填土前应检验其含水量是否在控制范围以内,含水量大的黏土不宜做填土用。

3.填土压实方法

填土压实方法有:碾压法、夯实法及振动压实法

平整场地等大面积填土多采用碾压法小面积的填土工程多用夯实法,而振动压实法主要用于压实非黏性土

(1)碾压法

羊足碾一般用于碾压黏性土,不适于砂性土。松土不宜用重型碾压机械直接滚压。如果先用轻碾压实,再用重碾压实就会取得较好效果。

(2)夯实法

夯实法是利用夯锤自由下落的冲击力来夯实土壤,主要用于小面积回填土。夯实主要用于小面积填土,可以夯实黏性土或非黏性土

(3)振动压实法

这种方法对于振实填料为爆破石渣、碎石类土、杂填土和粉土等非黏性土效果较好

高频

基坑验槽

(一)基坑验槽

若地基为必须加固处理的天然地基,当基坑(槽)挖至基底设计标高后,施工单位必须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共同进行验槽,合格后方能进行基础工程施工。

1.观察验槽

(1)基坑(槽)开挖后,对新鲜的未扰动的岩土直接观察,并与勘察报告核对,注意坑(槽)内是否有填土、坑穴、古墓、古井等分布,是否有因施工不当而使土质扰动、因排水不及时而使土质软化、因保护不当而使土体冰冻等现象。

(2)除观察基坑(槽)的位置、断面尺寸、标高和边坡等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外,还应对整个坑(槽)底的土质进行全面观察:

1)土质和颜色是否一样;

2)土的坚硬程度是否均匀一致,有无局部过软或过硬;

3)土的含水量是否异常,有无过干或过湿;

4)在坑(槽)底行走或夯拍时有无振颤或空穴声音等现象。

(3)对难于鉴别的土质,应采用洛阳铲等手段挖至一定深度仔细鉴别。

(4)在进行直接观察时,可用袖珍贯入仪作为辅助手段。

(5)观察的重点应以柱基、墙角、承重墙下或其他受力较大的部位为主,如有异常部位,应会同勘察、设计等有关单位进行处理

2.轻型动力触探

轻型动力触探是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根据打入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判定土的力学特性,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

(1)采用轻型动力触探进行基坑(槽)检验时,应检查

1)地基持力土层的强度和均匀性

2)是否有浅部埋藏的软弱下卧层

3)是否有浅部埋藏直接观察难以发现的坑穴、古墓、古井等。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作内容

010101002

挖一般土方

1.土壤类别

2.挖土深度

3.弃土运距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体积计算

1.排地表水

2.土方开挖

3.围护(挡土板)及拆除

4.基底钎探

5.运输

010101003

挖沟槽土方

按设计图示尺寸以基础垫

层底面积乘以挖土深度计算

010101004

挖基坑土方

(2)当贯入30cm锤击数大于100击或贯入15cm锤击数超过50击,可停止试验

(3)检验完毕后,触探孔要灌砂填实

(4)基坑(槽)底部深处有承压水层,轻型动力触探可能造成冒水涌砂时,不宜进行轻型动力触探;持力层为砾石或卵石时,且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一般不需进行轻型动力触探。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换填地基法

(二)地基加固处理

土木工程的地基问题,概括地说,可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强度和稳定性问题。

(2)压缩及不均匀沉降问题。

(3)地基的渗漏量超过容许值。

(4)地震、机器以及车辆的振动、波浪作用和爆破等动力荷载可能引起地基土,特别是饱和无黏性土的液化、失稳和震陷等危害。

1.换填地基法

换填地基法是先将基础底面以下一定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然后回填强度较高、压缩性较低,并且没有侵蚀性的材料,如中粗砂、碎石或卵石、灰土、素土、石屑、矿渣等,再分层夯实后作为地基的持力层。换填地基按其回填的材料可分为灰土地基、砂和砂石地基、粉煤灰地基等。

(1)灰土地基是将基础底面下要求范围内的软弱土层挖去,用一定比例的石灰与土在最佳含水量情况下,充分拌合分层回填夯实或压实而成。适用于加固深1~4m厚的软弱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等,还可用作结构的辅助防渗层。

(2)砂和砂石地基(垫层)系采用砂或砂砾石(碎石)混合物,经分层夯(压)实,作为地基的持力层。

作用:提高基础下部地基强度,并通过垫层的压力扩散作用,降低地基的压应力,减少变形量;同时垫层可起排水作用,地基土中孔隙水可通过垫层快速地排出,能加速下部土层的沉降和固结。

适于范围:处理3.0m以内的软弱、透水性强的黏性土地基,包括淤泥、淤泥质土;不宜用于加固湿陷性黄土地基及渗透系数小的黏性土地基

(3)粉煤灰是火力发电厂的工业废料,有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用它作为处理软弱土层的换填材料,已在许多地区得到应用。可用于作各种软弱土层换填地基的处理,以及作大面积地坪的垫层等。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2.土工合成材料地基

土工合成材料地基分为土工织物地基和加筋土地基

(1)土工织物地基又称土工聚合物地基,是在软弱地基中或边坡上埋设土工织物作为加筋,使其共同作用形成弹性复合土体,达到排水、反滤、隔离、加固和补强等方面的目的,以提高土体承载力,减少沉降和增加地基的稳定。

(2)加筋土地基是由填土、填土中布置的一定量带状筋体(或称拉筋)以及直立的墙面板三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的复合结构。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夯实地基法

3.夯实地基法

夯实地基法主要有重锤夯实法和强夯法两种。

(1)重锤夯实法(夯锤2~3t

重锤夯实法适用于地下水距地面0.8m以上的稍湿的黏土、砂土、湿陷性黄土、杂填土和分层填土,但在有效夯实深度内存在软黏土层时不宜采用。

(2)强夯法 (一般8~30t,6~30m)

强夯法适用于加固土质广泛;还可用于水下夯实。强夯不得用于不允许对工程周围建筑物和设备有一定振动影响的地基加固,必需时,应采取防振、隔振措施。

强夯处理范围应大于建筑物基础范围,每边超出基础外缘的宽度宜为基底下设计处理深度的1/2至2/3,并不宜小于3m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预压地基

4.预压地基(排水固结法地基)  

适用于处理道路,仓库,罐体,飞机跑道,港口等各类大面积淤泥质土、淤泥及冲填土等饱和黏性土地基预压荷载是其中的关键问题,因为施加预压荷载后才能引起地基土的排水固结。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振冲地基

5.振冲地基

振冲法又称振动水冲法边振边冲—将振动器沉到土中的预定深度—清孔—填入碎石,或不加填料—形成复合地基。是一种快速、经济、有效的加固方法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碎石桩、砂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6.砂桩、碎石桩和水泥粉煤灰碎石桩

(1)碎石桩和砂桩,具有挤密、置换、排水、垫层和加筋等加固作用。

(2)水泥粉煤灰碎石桩(CFG桩)

CFG桩=碎石桩+石屑+粉煤灰+水泥+水,桩的承载能力来自桩全长产生的摩阻力及桩端承载力,桩越长承载力愈高,桩土形成的复合地基承载力提高幅度可达4倍以上且变形量小,适用于多层和高层建筑地基。

褥垫层是保证桩和桩间土共同作用承担荷载,是水泥粉煤灰碎石桩形成复合地基的重要条件。褥垫层材料宜用中砂、粗砂、级配砂石和碎石,最大粒径不宜大于30mm。不宜采用卵石,由于卵石咬合力差,施工时扰动较大、褥垫厚度不容易保证均匀。褥垫层的位置位于CFG桩和建筑物基础之间,厚度可取200~300mm。褥垫层不仅仅用于CFG桩,也用于碎石桩、管桩等,以形成复合地基,保证桩和桩间土的共同作用。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土桩和灰土桩

7.土桩和灰土桩

土桩和灰土桩挤密地基是由桩间挤密土填夯的桩体组成的人工“复合地基”。其施工方法是利用打入钢套管(或振动沉管)在地基中成孔、通过挤压作用,使地基上得到加密,然后在孔内分层填入素土(或灰土、粉煤灰加石灰)后夯实而成土桩或灰土桩。

适用于处理地下水位以上,深度5~15m的湿陷性黄土或人工填土地基。地下水位以下或含水量超过25%的土,不宜采用。

土桩主要适用于消除湿陷性黄土地基的湿陷性

灰土桩主要适用于提高人工填土地基的承载力。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深层搅拌桩地基

深层搅拌法施工

利用水泥、石灰等材料作为固化剂的主剂,通过特制的深层搅拌机械,在地基深处就地将软土和固化剂(浆液或粉体)强制搅拌,使软土硬结成具有整体性的并具有一定承载力的复合地基。深层搅拌法适宜于加固各种成因的淤泥质土、黏土和粉质黏土等。

深层搅拌法施工工艺(两种):一种是用水泥浆和地基土搅拌的水泥浆搅拌(简称旋喷桩),另一种是用水泥粉或石灰粉和地基土搅拌的粉体喷射搅拌(简称粉喷桩)。竖向承载搅拌桩施工时,停浆(灰)面应高于桩顶设计标高300~500mm。在开挖基坑时,应将搅拌桩顶端施工质量较差的桩段用人工挖除。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柱锤冲扩桩

柱锤冲扩桩

柱锤冲扩桩法是指反复将柱状重锤提到高处使其自由下落冲击成孔,然后分层填料夯实形成扩大桩体,与桩间土组成复合地基的处理方法。

特点及适用范围:

该方法施工简便,振动及噪声小。适用于处理杂填土,粉土,性土,素填土,黄土等地基,对地下水位以下饱和松软土层应通过现场试验确定其适用性。地基处理深度不宜超过6m,复合地基承载力特征值不宜超过160kPa。

桩位布置可采用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布置。每个桩孔应夯填至桩顶设计标高以上至少0.5m,其上部桩孔用原槽土夯封。柱锤冲扩桩法夯击能量较大,易发生地面隆起,施工顺序宜间隔进行。

高频

地基加固处理—高压喷射注浆桩

高压喷射注浆桩

高压喷射注浆桩是以高压旋转的喷嘴将水泥浆喷入土层与土体混合,形成连续搭接的水泥加固体。高压喷射注浆法分旋喷、定喷和摆喷三种类别。

施工方法:单管法、二重管法、 三重管法、 多重管法。

高频

桩基础施工概述

桩基础施工

根据桩在土中受力情况不同,可分为端承桩和摩擦桩。按施工方法的不同,桩身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根据成孔方法的不同可分为:钻孔、挖孔、冲孔灌注桩,沉管灌注桩和爆扩桩等。

高频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

(1)桩的制作、起吊、运输和堆放

1)柱的制作。长度在10m以下的短桩,一般多在工厂预制,较长的桩,因不便于运输,通常就在打桩现场附近露天预制。

现场预制桩多用重叠法预制(并列法、间隔法、重叠法、翻模法),重叠层数不宜超过4层,层与层之间应涂刷隔离剂,上层桩或邻近桩的灌注,应在下层桩或邻近桩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等级的30%以后方可进行。

2)起吊和运输。钢筋混凝土预制桩应在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的70%方可起吊;达到设计强度的100%才能运输和打桩

3)堆放。桩堆放时应设置垫木,垫木的位置与吊点位置相同,各层垫木应上下对齐,堆放层数不宜超过4层。不同规格的桩应分别堆放

高频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沉桩

(2)沉桩

沉桩的方式:锤击沉桩(打入桩)、静力压桩(压入桩)、射水沉桩(旋入桩)和振动沉桩(振入桩)。

1)锤击沉桩

①适用范围

适用于桩径较小(一般桩径在0.6m以下),地基土土质为可塑性黏土、砂性土、粉土、细砂以及松散的碎卵石类土的情况。

②锤击法施工

a.打桩机具选择。打桩机具主要包括桩锤、桩架和动力装置三部分。

桩锤的选择宜采用“重锤低击”。实践证明,当锤重大于桩重的1.5~2倍时,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但桩锤亦不能过重,过重易将桩打坏;当桩重大于2t时,可采用比桩轻的桩锤,但亦不能小于桩重的75%

b.打桩准备

c.确定打桩顺序。

一般当基坑不大时,打桩应从中间开始分头向两边或四周进行;当基坑较大时,应将基坑分为数段,而后在各段范围内分别进行,打桩应避免自外向内,或从周边向中间进行当桩基的设计标高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深后浅;当桩的规格不同时,打桩顺序宜先大后小、先长后短

2)静力压桩

适用于软土地区、城市中心或建筑物密集处的桩基础工程,以及精密工厂的扩建工程。

施工工艺程序:测量定位→压桩机就位→吊桩、插桩→桩身对中调直→静压沉桩→接桩→再静压沉桩→送桩→终止压桩→切割桩头。当第一节桩压入土中,其上端距地面0.5~1m左右时,将第二节桩接上,继续压入。

3)射水沉桩

射水沉桩法适用于砂土和碎石土,射水沉桩法的选择应视土质情况而异,在砂夹卵石层或坚硬土层中,一般以射水为主,锤击或振动为辅;在亚黏土或黏土中,为避免降低承载力,一般以锤击或振动为主,以射水为辅,并应适当控制射水时间和水量;下沉空心桩,一般用单管内射水

4)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主要适用于砂土、砂质黏土、亚黏土层,在含水砂层中的效果更为显著。但在砂砾层中采用此法时,尚需配以水冲法。

振动沉桩法的优点是:设备构造简单,使用方便,效能高,所消耗的动力少,附属机具设备亦少。其缺点是适用范围较窄,不宜用于黏性土以及土层中夹有孤石的情况。

 

高频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接桩与拔桩

(3)接桩方法。常用的接桩方法有焊接、法兰或硫黄胶泥锚接。前两种接桩方法适用于各类土层;后者只适用于软弱土层。焊接接桩应用最多。

 

高频

钢筋混凝土预制桩施工—桩头处理

各种预制桩在施工完毕后,按设计要求的桩顶标高将桩头多余的部分截去

高频

钢管桩

钢管桩

在我国沿海及内陆冲积平原地区,土质常为很厚(深达50~60m)的软土层,用常规钢筋混凝土和预应力混凝土桩难以适应时,多选用钢管桩来加固地基

优缺点:

钢管桩具有重量轻、刚性好,承载力高,桩长易于调节,排土量小,对邻近建筑物影响小,接头连接简单,工程质量可靠,施工速度快的优点。但钢管桩也存在钢材用量大,工程造价较高;打桩机具设备较复杂,振动和噪声较大;桩材保护不善、易腐蚀等缺点。

打桩顺序:

钢管桩施工,有先挖土后打桩先打桩后挖土两种方法。在软土地区,一般表层土承载力尚可,深部地基承载力则往往很差,且地下水位较高,较难以排干。为避免基坑长时间大面积暴露被扰动,同时也为了便于施工作业,一般采取先打桩后挖土的施工法

钢管桩的施工顺序是:

桩机安装→桩机移动就位→吊桩→插桩→锤击下沉→接桩→锤击至设计深度→内切钢管桩→精割→焊桩盖→浇筑垫层混凝土→绑钢筋→支模板→浇筑混凝土基础承台。

高频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

灌注桩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有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干作业成孔灌注桩、人工挖孔灌注桩、套管成孔灌注桩和爆扩成孔灌注桩等多种。能适应地层变化,无须接桩,无振动、无挤土和噪声小,适宜于在建筑物密集地区使用。操作要求严格,施工后需养护,成孔时有大量土基或泥浆排出

(1)泥浆护壁成孔灌注桩

按成孔工艺和成孔机械不同分为:正循环钻孔灌注桩、反循环钻孔灌注桩、钻孔扩底灌注桩和冲击成孔灌注桩,其使用范围如下:

1)正循环钻孔灌注桩可用于桩径小于1.5m、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50m的场地。

2)反循环钻孔灌注桩可用于桩径小于2.0m、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60m的场地。

3)钻孔扩底灌注柱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细粒碎石土、全风化、强风化、中等风化岩石时,孔深一般小于或等于40m。

4)冲击成孔灌注桩适用于黏性土、砂土、碎石土和各种岩层,对厚砂层软塑—流塑状态的淤泥及淤泥质土应慎用

灌注桩的桩顶标高至少要比设计标高高出1.0m,桩底清孔质量按不同成桩工艺有不同的要求,应按规范要求执行。

高频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干作业成孔灌注桩

干作业成孔灌注桩。在无地下水情况下进行的施工方法。常用的有螺旋钻孔灌注桩、螺旋钻孔扩孔灌注桩、机动洛阳铲挖孔灌注桩及人工挖孔灌注桩四种。施工工艺除长螺旋钻孔机为一次成孔,短螺旋钻孔机为分段多次成孔外,其他都相同。

高频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人工挖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

人工挖孔灌注桩是采用人工挖土成孔,浇筑混凝土成桩。人工挖孔灌注桩的特点是:

1)单桩承载力高,结构受力明确,沉降量小;

2)可直接检查桩直径、垂直度和持力层情况,桩质量可靠;

3)施工机具设备简单,工艺操作简单,占场地小;

4)施工无振动、无噪音、无环境污染,对周边建筑无影响。

高频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套管成孔灌注桩

套管成孔灌注桩

套管成孔灌注桩有锤击沉管灌注桩振动沉管灌注桩等。套管成孔灌注桩施工可选用单打法、复打法或反插法。单打法适用于含水量较小的土层,复打法或反插法适用于饱和土层。  

套管成孔灌注桩成桩过程为:桩机就位→锤击(振动)沉管→上料→边锤击(振动)边拔管,并继续浇筑混凝土→下钢筋笼,继续浇筑混凝土及拔管→成桩。

施工要求:

桩管沉到设计标高并停止振动后应立即浇筑混凝土。管内灌满混凝土后应先振动,再拔管。拔管过程中,应分段添加混凝土,保持管内混凝土面不低于地表面高于地下水位1~1.5m。

桩身配钢筋笼时,第一次混凝土应先浇钢筋笼笼底标高然后放置钢筋笼再浇混凝土到桩顶标高。

套管成孔灌注桩全长复打桩施工时,第一次灌注混凝土应达到自然地面,复打施工应在第一次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之前完成。初打与复打的桩中心线应重合。

高频

混凝土灌注桩施工—爆扩成孔灌注桩

爆扩成孔灌注桩(桩柱+扩大头)。除软土和新填土外,其他各种土层中均可使用。

高频

钻孔压浆桩

钻孔压浆桩

利用长螺旋钻孔机钻孔,通过喷嘴向孔内高压灌注水泥浆为主剂的浆液,至没有塌孔危险的位置或地下水位以上0.5~1.0m处;起钻向孔内放入钢筋笼,并放入至少1根直通孔底的高压注浆管,然后投放粗骨料至孔口设计标高以上0.3m处;最后通过高压注浆管,在水泥浆终凝之前多次重复地向孔内补浆,直至孔口冒浆为止。

(1)优缺点。钻孔压浆桩的优点:①振动小,噪声低。②由于钻孔后的土柱和钻杆是被孔底的高压水泥浆置换后提出孔外的,所以能在流砂、淤泥、砂卵石、易塌孔和地下水的地质条件下,采用水泥浆护壁而顺利地成孔成桩。③由于高压注浆对周围的地层有明显的渗透、加固挤密作用,可解决断桩、缩颈、桩底虚土等问题,还有局部膨胀扩径现象,提高承载力。④因不用泥浆护壁,就没有因大量泥浆制备和处理而带来的污染环境、影响施工速度和质量等弊端。⑤施工速度快、工期短。⑥单承载力较高

钻孔压浆桩的缺点:①因为桩身用无砂混凝土,故水泥消耗量较普通钢筋混凝土灌注桩多,其脆性比普通钢筋混凝土桩要大。②桩身上部的混凝土密实度比桩身下部差,静载试验时有发生桩顶压裂现象。③注浆结束后,地面上水泥浆流失较多。④遇到厚流砂层,成桩较难。

(2)适用范围。钻孔压浆桩适应性较广,几乎可用于各种地质土层条件施工,既能在水位以上干作业成孔成桩,也能在地下水位以下成孔成桩;既能在常温下施工,也能在低温条件下施工;采用特制钻头可在风化岩层、盐渍土层及砂卵石层中成孔;采用特殊措施可在厚流砂层中成孔;还能在紧邻持续振动源的困难环境下施工。

(3)施工流程。钻孔压浆桩施工设备主要有:长螺旋钻孔机、导流器、钻杆、钻头、注浆泵及管路系统、注水器、浆液制备装置等。施工工艺流程如下图所示。

2024070115352915697655_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七)
高频

灌注桩后压浆

灌注桩后压浆

灌注桩后注浆是指钻孔灌注桩在成桩后,由预埋注浆通道用高压注浆泵将一定压力的水泥浆压入桩端土层和桩侧土层,通过浆液对桩端沉渣和桩端持力层及桩周泥皮起到渗透、填充、压密、劈裂、固结等作用来增强桩侧土和桩端土的强度,从而达到提高桩基极限承载力,减少群桩沉降量的一项技术措施。钻孔灌注桩后压浆施工技术主要有桩底后压浆、桩侧后压浆、复式压浆(桩底和桩侧同时后压浆)三类。

灌注桩后压浆的施工流程:准备工作→管阀制作→灌注桩施工(后压浆管埋设)→压浆设备选型及加筋软管与桩身压浆管连接安装→打开排气阀并开泵放气调试→关闭排气阀压清水开塞→按设计水灰比拌制水泥浆液→水泥浆经过滤至储浆桶(不断搅拌)→待压浆管道通畅后压注水泥浆液→桩检测。

项目编码

项目名称

项目特征

计量单位

工程量计算规则

工作内容

010302007

灌注桩

后压浆

1.注浆导管材料、规格

2.注浆导管长度

3.单孔注浆量

4.水泥强度等级

按设计图示以注浆孔数计算

1.注浆导管制作、安装

2.浆液制作、运输、压浆

高频

砌体结构工程施工—砌筑砂浆

1.砌筑砂浆

(1)水泥使用应符合下列规定。

(2)建筑生石灰、建筑生石灰粉熟化为石灰膏,分别不得少于7d和2d。

(3)砌筑砂浆应采用机械搅拌搅拌时间自投料完起算应符合下列规定: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不得少于120s水泥粉煤灰砂浆和掺用外加剂的砂浆不得少于180s掺增塑剂的砂浆,从加水开始,搅拌时间不得少于210s

(4)现场拌制的砂浆应随用,拌制的砂浆应在3h内使用完毕;当施工期间最高气温超过30℃时,应在2h内使用完毕。

(5)砌筑砂浆试块强度验收时其强度合格标准应符合下列规定

a.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强度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1.10倍;

b.同一验收批砂浆试块抗压强度的最小一组平均值应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等级值的85%

2024070115352915697655_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八)
高频

砌体结构施工基本规定

砌体结构施工基本规定

(1)砌筑顺序应符合下列规定:

1)基底标高不同时,应从处砌起,并应由高处向低处搭砌。当设计无要求时,搭接长度L不应小于基础底的高差H,搭接长度范围内下层基础应扩大砌筑

2)砌体的转角处和交接处应同时砌筑,当不能同时砌筑时,应按规定留槎、接槎。

(2)砌筑墙体应设置皮数杆

(3)在墙上留置临时施工洞口,其侧边离交接处墙面≥500mm,洞口净宽度≤1m。抗震设防烈度为9度建筑物的临时施工洞口位置,应会同设计单位确定。

(4)不得在下列墙体或部位设置脚手眼

1)120mm厚墙、清水墙、料石墙、独立柱和附墙柱;

2)过梁上与过梁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范围内;

3)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门窗洞口两侧石砌体300mm,其他砌体200mm范围内;转角处石砌体600mm,其他砌体450mm范围内;

5)梁或梁垫下及其左右500mm范围内;

6)设计不允许设置脚手眼的部位;

7)轻质墙体;

8)夹心复合墙外叶墙。

(6)砌体施工质量控制等级分为A、B、C三级,砌筑工人质量等级为A级的要求为中级以上,其中高级工不少于30%,B级的要求为高、中级不少于70%,C级的要求为初级工以上

(7)正常施工条件下,砖砌体、小砌块砌体每日砌筑高度宜控制在1.5m一步脚手架高度内;石砌体不宜超过1.2m

高频

砖砌体工程

砌砖施工通常包括抄平、放线、摆砖样、立皮数杆、挂准线、铺灰、砌砖等工序。如果是清水墙,则还要进行勾缝

(1)砌体砌筑时产品龄期≥28d。

(2)有冻胀环境和条件的地区,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不应采用多孔砖

(3)不同品种的砖不得在同一楼层混砌

(4)采用铺浆法砌筑砌体,铺浆长度不得超过750mm;当施工期间气温超过30℃时,铺浆长度不得超过500mm

(5)多孔砖的孔洞应垂直于受压面砌筑。半盲孔多孔砖的封底面应朝上砌筑

(6)砖墙灰缝宽度宜为10mm,且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竖向灰缝不应出现瞎缝、透明缝和假缝。

(7)砖砌体的转角处交接处同时砌筑,严禁无可靠措施的内外墙分砌施工。在抗震设防烈度为8度及8度以上地区,对不能同时砌筑而又必须留置的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普通砖砌体斜槎长度不应小于高度的2/3多孔砖砌体的斜槎高比不应小于1/2。

(8)非抗震设防及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7度地区的临时间断处,当不能留斜槎时,除转角外,可留直槎,但直槎必须做成凸槎,且应加设拉结筋,拉结筋应符合下列规定

1)每120mm墙厚放置1ϕ6拉结钢筋(240mm厚墙应放置2Φ6拉结钢筋)。

2)间距沿墙高不应超过500mm,且竖向间距偏差不应超过100mm。

3)埋入长度从留槎处算起每边不应小于500mm,对抗震设防烈度6度、7度的地区,不应小于1000mm

4)末端应有90°弯钩。 

可留槎总结:

 

转角处

其它临时间断处

斜槎长度/砖墙高度

抗震8、9度

斜槎

斜槎

普通砖≥2/3

多孔砖≥1/2

不抗震、抗震6、7度

斜槎

直槎

 

高频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工程

砌块砌筑的主要工序:铺灰、砌块安装就位、校正、灌缝、镶砖。

(1)小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天,承重墙体使用的小砌块应完整、无破损、无裂缝。

(2)底层室内地面以下或防潮层以下的砌体,应采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小砌块的孔洞。

(3)砌筑普通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砌体,不需对小砌块浇水湿润,如遇天气干燥炎热,宜在砌筑前对其喷水湿润;对轻骨料混凝土小砌块,应提前浇水湿润,块体的相对含水率宜为40%~50%。雨天及小砌块表面有浮水时,不得施工。

(4)小砌块墙体应孔对孔、肋对肋错缝搭砌。

(5)小砌块应将生产时的底面朝上反砌于墙上

(6)砌体水平灰缝和竖向灰缝的砂浆饱满度,按净面积计算不得低于90%。

(7)墙体转角处和纵横交接处应同时砌筑。临时间断处应砌成,斜槎水平投影长度不应小于斜槎高度。施工洞口可预留直槎,但在洞口砌筑和补砌时,应在直槎上下搭砌的小砌块孔洞内用强度等级不低于C20(或Cb20)的混凝土灌实。砌体的水平灰缝厚度和竖向灰缝宽度宜为10mm,但不应小于8mm,也不应大于12mm。

高频

配筋砌体工程

配筋砌体工程

(1)填充墙在平面和竖向的布置,宜均匀对称,宜避免形成薄弱层或短柱。

(2)砌筑填充墙时,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和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产品龄期不应小于28d,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的含水率宜小于30%。

(3)砌体的砂浆强度等级不应低于M5;实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2.5;空心块体的强度等级不宜低于MU3.5;墙顶应与框架梁密切结合。

(4)填充墙应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mm600mm设2ɸ6拉筋,拉筋伸入墙内的长度,67度时宜沿墙全长贯通89度时应全长贯通

(5)墙长大于5m时,墙顶与梁宜有拉结墙长超过8m或层高2倍时,宜设置钢筋混凝土构造柱墙高超过4m,墙体半高宜设置与柱连接且沿墙全长贯通的钢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6)植筋工艺流程:钻孔→清孔→填胶粘剂→安装钢筋→凝胶。

(7)楼梯间和人流通道的填充墙,尚应采用钢丝网砂浆面层加强。

(8)厨房、卫生间、浴室处采用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砌筑墙体时,墙底部宜现浇混凝土坎台,其高度宜为150mm

(9)蒸压加气混凝土砌块、轻骨料混凝土小型空心砌块不应与其他块体混砌,不同强度等级的同类块体也不得混砌

(10)填充墙砌体砌筑,应待承重主体结构检验批验收合格后进行。填充墙与承重墙主体结构间的空(缝)隙部位施工,应在填充墙砌筑14d后进行。

高频

砌筑用脚手架

砌筑用脚手架

(1)外脚手架

1)多立杆式脚手架。多立杆式脚手架由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横杆、剪刀撑、横向斜撑、拋撑、连墙杆、脚手板等组成。单排和双排。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垫板应采用长度不少于2跨、厚度不小于50mm、宽度不小于200mm的木垫板。

②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作业要求,不得超载。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运输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③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两步

④纵向水平杆应设置在立杆内侧,其长度不应小于3跨

纵向水平杆接长应采用对接扣件连接搭接。纵向水平杆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纵距的1/3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

⑥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作业层上非主节点处的横向水平杆,最大间距不应大于纵距的1/2

主节点处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在双排脚手架中,离墙一端的外伸长度不应大于0.4倍的两节点的中心长度,且不应大于500mm。

⑦冲压钢脚手板、木脚手板、竹串片脚手板等,应设置在三根横向水平杆上。当脚手板长度小于2m时可采用两根横向水平杆支撑,但应将脚手板两端与其可靠固定,严防倾翻。

脚手板的铺设应采用对接平铺搭接铺设对接平铺时,接头处必须设两根横向水平杆,脚手板外伸长应取130~150mm,两块脚手板外伸长度之和不应大于300mm搭接铺设时,接头必须支在横向水平杆上,搭接长度不应小于200mm,其伸出横向水平杆的长度不应小于100mm

⑧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横向扫地杆宜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的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⑩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可采用搭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每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邻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d。

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11.开口形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且≦4m。

12.对高度24m及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钢筋与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严禁使用只有钢筋的柔性连墙件。对高度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13.连墙件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采用拉筋必须配用顶撑,顶撑应可靠地顶在混凝土圈梁、柱等结构部位。

14.剪刀撑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设置,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拉筋应采用两根以上直径4mm的钢丝拧成一股,使用时不应少于两股;亦可采用直径不小于6mm的钢筋

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两端转角及中间不超过15m的立面上,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高度在24m及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在外侧全立面连续设置剪刀撑。开口形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支撑

2)门式脚手架。其可用于搭设外脚手架、里脚手架、施工操作平台。但门式脚手架不得用于搭设满堂承重支撑体系。门式脚手架的主要构件是门架,门架由立杆、横杆及加强杆焊接组成。门式脚手架的基本单元由门架、交叉支撑、水平梁架或挂扣式脚手板构成。

(2)里脚手架

里脚手架是搭设在施工对象内部的脚手架。常用的如折叠式里脚手架支柱式里脚手架

(3)脚手架的拆除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同层杆件和构配件必须按先外后内的顺序拆除;剪刀撑、斜撑杆等加固杆件必须在拆卸至该部位杆件时再拆除。

3)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4)拆除构配件应采用起重设备吊运或人工传递到地面,严禁抛掷

高频

钢筋验收

(1)钢筋验收

1)钢筋进场验收:抽检进行力学性能和重量偏差检验,外观质量。

2)对有抗震设防要求的结构,其纵向受力钢筋的性能应满足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对按一、二、三级抗震等级设计的框架和斜撑构件(含梯段)中的纵向受力钢筋应采用HRB400E、HRB500E、HRBF400E或HRBF500E钢筋,其强度和最大力下总伸长率的实测值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钢筋的抗拉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实测值的比值不应小于1.25;(大于等于)

②钢筋的屈服强度实测值与屈服强度标准值的比值不应大于1.30;(小于等于)

③钢筋的最大力下总伸长率不应小于9%。(大于等于)

3)当发现钢筋脆断、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学性能显著不正常等现象时,应停止使用该批钢筋,并应对该批钢筋进行化学成分检验或其他专项检验。

高频

钢筋加工

钢筋加工

1)钢筋加工包括冷拉、调直、除锈、剪切和弯曲等,宜在常温状态下进行,加工过程中不应对钢筋进行加热。钢筋应一次弯折到位。

2)调直。可以采用冷拉方法调直。当采用冷拉方法调直时,HPB300光圆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4%;HRB400、HRB500、HRBF400、HRBF500及RRB400带肋钢筋的冷拉率不宜大于1%。

3)剪切。手动剪切器一般只用于剪切直径小于12mm的钢筋;钢筋剪切机可以剪切直径小于40mm的钢筋;直径大于40mm的钢筋则需用锯床锯断或用氧-乙炔焰电弧割切

4)弯曲

①受力钢筋的弯钩和弯折应符合下列规定:

a.HPB300级钢筋末端应做180度弯钩,其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2.5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3倍

b.当设计要求钢筋末端做135度弯钩时,HRB400级钢筋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4倍,弯钩的弯后平直部分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

c.钢筋做不大于90度的弯折时,弯折处的弯弧内直径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5倍

4)弯曲

②除焊接封闭箍筋外,箍筋、拉筋的末端应按设计要求做弯钩。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箍筋弯钩的弯折内直径应满足受力钢筋弯钩和弯折的规定,尚不应小于受力钢筋直径

b.箍筋弯钩的弯折角度:一般结构不宜小于90°,有抗震要求的结构弯钩应为135°。

c.弯钩后的平直部分长度:一般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结构,不应小于箍筋直径的10倍。

高频

钢筋连接

钢筋连接

钢筋的连接方法有焊接连接、绑扎搭接连接和机械连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的结构构件中,不宜采用焊接接头

1)钢筋连接的基本要求

①钢筋的接头宜设置在受力较小处。同一纵向受力钢筋不宜设置两个或两个以上接头,接头末端至钢筋弯起点的距离不应小于钢筋直径的10倍

②当受力钢筋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或焊接接头时,设置在同一构件内的接头宜相互错开。同一连接区段内(35d且不小于500mm),纵向受力钢筋的接头面积百分率,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在受拉区不宜大于50%

b.接头不宜设置在有抗震设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区;当无法避开时,对等强度高质量机械连接接头,不应大于50%。

c.当采用机械连接接头时,不应大于50%。

2)焊接连接

①闪光对焊。闪光对焊广泛应用于钢筋纵向连接及预应力钢筋与螺丝端杆的焊接。

②电弧焊。电弧焊广泛应用于钢筋接头、钢筋骨架焊接、装配式结构接头的焊接、钢筋与钢板的焊接及各种钢结构的焊接。

③电阻点焊。电阻点焊主要用于小直径钢筋的交叉连接,如用来焊接钢筋骨架、钢筋网中交叉钢筋的焊接。

④电渣压力焊。电渣压力焊适用于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中直径14~40mm的竖向或斜向钢筋的焊接接长。

⑤气压焊。气压焊不仅适用于竖向钢筋的连接,也适用于各种方位布置的钢筋连接。当不同直径钢筋焊接时,两钢筋直径差不得大于7mm

3)绑扎搭接连接

同一连接区段(1.3倍的搭接长度)内,纵向受拉钢筋搭接接头面积百分率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a.对梁类、板类及墙类构件,不宜大于25%

b.对柱类构件,不宜大于50%

c.当工程中确有必要增大接头面积百分率时,对梁类构件不应大于50%;对其他构件,可根据实际情况放宽。

4)机械连接

钢筋机械连接包括套筒挤压连接螺纹套管连接

①钢筋套筒挤压连接。这种方法适用于竖向、横向及其他方向的较大直径变形钢筋的连接。

②钢筋螺纹套管连接。钢筋螺纹套筒连接分为锥螺纹套管连接和直螺纹套管连接两种。钢筋螺纹套筒连接施工速度快,不受气候影响,自锁性能好,对中性好,能承受拉、压轴向力和水平力,可在施工现场连接同径或异径的竖向、水平或任何倾角的钢筋,已在我国广泛应用。

高频

钢筋安装

钢筋安装

1)准备工作

2)柱钢筋绑扎

①柱钢筋的绑扎应在柱模板安装前进行。

②每层柱第一个钢筋接头位置距楼地面高度不宜小于500mm,柱净高的1/6及柱截面长边或直径中的较大值。\

③框架梁、牛腿及柱帽等钢筋,应放在柱子纵向钢筋内侧

④柱中的竖向钢筋搭接时,角部钢筋的弯钩与模板成45°,中间钢筋的弯钩应与模板成90°。

3)墙钢筋绑扎。

①墙钢筋的绑扎,应在模板安装前进行。

②墙的垂直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4m(钢筋直径不大于12mm)或6m(直径大于12mm)或层高加搭接长度,水平钢筋每段长度不宜超过8m,以利绑扎。钢筋的弯钩应朝向混凝土内

③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两层钢筋间应设置撑铁或绑扎架,以固定钢筋间距。

4)梁、板钢筋绑扎

连续梁、板上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跨中1/3跨度范围内,下部钢筋接头位置宜设置在梁端1/3跨度范围内。

②当梁的高度较小时,钢筋架空绑扎,后落位;当梁的高度较大时,在梁底模上绑扎,侧模后装。板的钢筋在模板安装后绑扎。

③梁纵向受力钢筋采用双层排列时,两排钢筋之间应垫以直径不小于25mm的短钢筋,以保持其设计距离。

④板的钢筋网绑扎,四周两行钢筋交叉点应每点扎牢中间部分交叉点可相隔交错扎牢。双向主筋的钢筋网,则须将全部钢筋相交点扎牢。采用双层钢筋网时,在上层钢筋网下面应设置钢筋撑脚,以保证钢筋位置正确。绑扎时应注意相邻绑扎点的钢丝扣要成八字形,以免网片歪斜变形。

⑤应注意板上部的负筋,要防止被踩下;特别是雨篷、挑檐、阳台等悬臂板,要严格控制负筋位置,以免拆模后断裂。

⑥板、次梁与主梁交叉处,板的钢筋在上,次梁的钢筋居中,主梁的钢筋在下;当有圈梁或垫梁时,主梁的钢筋在上。

⑦框架节点处钢筋穿插十分稠密时,应特别注意梁顶面主筋间的净距要有30mm,以利浇筑混凝土。

高频

常见模板体系及其特性

模板工程

(1)常见模板体系及其特性

1)木模板体系

优点是制作、拼装灵活,较适用于外形复杂或异型混凝土构件,以及冬期施工的混凝土工程;缺点是制作量大,木材资源浪费大等。

2)胶合板模板体系

面板采用高耐候、耐水性的Ⅰ类木胶合板竹胶合板,优点是自重轻、板幅大、板面平整、施工安装方便简单等,缺点是功效低,损耗大等。

3)组合中小钢模板体系

优点是轻便灵活、拆装方便、通用性强、周转率高等;缺点是接缝多且严密性差,导致混凝土成型后外观质量差。

4)铝合金模板体系

优点是强度高、整体性好、拼装灵活、拆装方便、周转率高、占用机械少等;缺点是拼缝多、人工拼装、倒运频繁等。

5)大模板体系

由板面结构、支撑系统、操作平台和附件等组成,是现浇墙、壁结构施工的一种工具式模板,其特点是以建筑物的开间、进深和层高确定大模板尺寸。优点是模板整体性好、抗振性强,拼缝少等;缺点是模板重量大,移动安装需起重机械吊运

6)滑升模板体系

一种工具式模板,由模板系统、操作平台系统和液压系统三部分组成。适用于现场浇筑高耸的构筑物和高层建筑物等。如烟囱、筒仓、电视塔、竖井、沉井、双曲线冷却塔和剪力墙体系及筒体体系的高层建筑等。用滑升模板施工,可以节约模板和支撑材料、加快施工速度和保证结构的整体性。但模板一次性投资多、耗钢量大,对建筑的立面造型和构件断面变化有一定的限制。

7)爬升模板体系

是施工剪力墙体系和筒体体系的钢筋混凝土结构高层建筑的一种有效的模板体系。减少了高层建筑施工中起重运输机械的吊运工作量,能避免大模板受大风影响而停止工作。省去了结构施工阶段的外脚手架,因为能减少起重机械的数量、加快施工速度而经济效益较好。

8)台模体系

台模是一种大型工具式模板,主要用于浇筑平板式或带边梁的楼板,一般是一个房间一块台模,有时甚至更大。

9)早拆模板体系

在模板支架立柱的顶端采用柱头的特殊构造装置,在保证国家现行标准所规定的拆模原则前提下,达到尽早拆除部分模板的体系,优点是部分模板可早拆,加快周转,节约成本。

高频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

模板安装的基本要求如下:

对跨度不小于4m的钢筋混凝土梁、板,其模板应按设计要求起拱;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起拱高度宜为跨度的1/1000~3/1000

高频

模板拆除

1)模板拆除要求

底模及其支架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表4.1.4的规定。

表4.1.4 底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

构件类型

构件跨度(m)

达到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

≤2

≥50

>2,≤8

≥75

>8

≥100

梁、拱、壳

≤8

≥75

>8

≥100

悬臂构件

≥100

②对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结构构件,侧模宜在预应力张拉前拆除;底模支架的拆除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当无具体要求时,不应在结构构件建立预应力前拆除。

③后浇带模板的拆除和支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执行。

侧模拆除时的混凝土强度应能保证其表面及棱角不受损伤。

⑤模板拆除时,不应对楼层形成冲击荷载。拆除的模板和支架宜分散堆放并及时清运。

2)模板拆除顺序

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先拆非承重模板,后拆承重模板;先拆侧模板,后拆底模板。

框架结构模板的拆除顺序一般是柱、楼板、梁侧模、梁底模。拆除大型结构的模板时,必须事先制定详细方案。

高频

混凝土工程—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混凝土工程

混凝土施工过程有制备、运输、浇筑和养护等。

(1)原材料的质量要求。

 

高频

混凝土搅拌

2混凝土搅拌

 1)混凝土搅拌机类型及选用。

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适用于搅拌塑性混凝土强制式搅拌机的搅拌作用比自落式搅拌机强烈,宜于搅拌干硬性混凝土和轻骨料混凝土

2)混凝土搅拌制度。即搅拌时间、投料顺序进料容量等。

3)商品混凝土搅拌站

常见的类型有:固定式混凝土搅拌站、拆装式混凝土搅拌站、移动式混凝土搅拌站和固定式混凝土搅拌楼等。

 

高频

混凝土的运输

(3)混凝土的运输

(4)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

①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②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还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C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③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④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底部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高频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

(3)混凝土的运输

(4)混凝土的浇筑

1)混凝土浇筑的一般规定。

①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严禁加水;混凝土运输、输送、浇筑过程中散落的混凝土严禁用于结构浇筑;混凝土运输、浇筑及间歇的全部时间不应超过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同一施工段的混凝土应连续浇筑,并应在底层混凝土初凝之前将上一层混凝土浇筑完毕。当底层混凝土初凝后浇筑上一层混凝土时,应按施工技术方案中对施工缝的要求进行处理。

②浇筑混凝土前,应清除模板内或垫层上的杂物。表面干燥的地基、垫层、模板上还应洒水湿润;现场环境温度高于35°C时宜对金属模板进行洒水降温;洒水后不得留有积水。

③混凝土输送宜采用泵送方式。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25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25mm的输送泵管;混凝土粗骨料最大粒径不大于40mm时,可采用内径不小于150mm的输送泵管。

④在浇筑竖向结构混凝土前,应在底部以不大于30mm厚与混凝土内砂浆成分相同的水泥砂浆;浇筑过程中混凝土不得发生离析现象。

⑤柱、墙模板内的混凝土浇筑时,当无可靠措施保证混凝土不产生离析,其自由倾落高度应符合如下规定,当不能满足时,应加设串筒、溜管、溜槽等装置。

a粗骨料料径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3m;

b粗骨料料径不大于25mm时,不宜超过6m。

⑥在浇筑与柱和墙连成整体的梁和板时,应在柱和墙浇筑完毕后停歇1~1.5h,再继续浇筑。

⑦梁和板宜同时浇筑混凝土,有次梁的楼板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单向板宜沿着板的长边方向浇筑;拱和高度大于1m时的梁等结构,可单独浇筑混凝土。

高频

混凝土的浇筑—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要防止大体积混凝土结构浇筑后产生裂缝,就要降低混凝土的温度应力,大体积混凝土施工温度控制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混凝土入模温度不宜大于30℃;混凝土浇筑体最大温升不宜大于50℃

②在覆盖养护或带模养护阶段,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温度差值不宜大于25℃;结束覆盖养护或拆模后,混凝土浇筑体表面以内40mm~100mm位置处的温度与环境温度差值不应大于20℃

③混凝土降温速率不宜大于2.0℃/d

应采取相应的措施有:应优先选用水化热低的水泥;在满足设计强度要求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掺入适量的粉煤灰粉煤灰的掺量一般以15%~25%为宜;降低浇筑速度减小浇筑层厚度;采取蓄水法或覆盖法进行人工降温措施;必要时经过计算和取得设计单位同意后可留后浇带或施工缝且分层分段浇筑。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浇筑方案,一般分为全面分层、分段分层和斜面分层三种。全面分层法要求的混凝土浇筑强度较大,斜面分层法混凝土浇筑强度较小,施工中可根据结构物的具体尺寸、捣实方法和混凝土供应能力,认真选择浇筑方案。目前应用较多的是斜面分层法

高频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密实成型

混凝土密实成型

①混凝土振动密实成型。用于振动捣实混凝土拌和物的振动器按其工作方式可分为内部振动器、外部振动器、表面振动器和振动台四种

②混凝土真空作业法

A.内部振动器又称插入式振动器。用于基础、柱、梁、墙等深度或厚度较大的结构构件的混凝土捣实。

B.外部振动器又称附着式振动器。适用于振捣断面较小钢筋较密的柱、梁、墙等构件。

C.表面振动器又称平板振动器。适用于振捣楼板、地面和薄壳等薄壁构件。

D.振动台。是混凝土预制构件厂中的固定生产设备,用于振实预制构件。

高频

混凝土的浇筑—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施工缝留置及处理

施工缝宜留置在结构受剪力较小且便于施工的部位。

1柱子宜留在基础顶面、梁或吊车梁牛腿的下面、吊车梁的上面、无梁楼盖柱帽的下面,同时又要照顾到施工的方便。

(2)与板连成整体的大断面梁应留在板底面以下20~30mm处,当板下有梁托时,留置在梁托下部。

(3)单向板应留在平行于板短边的任何位置。有主次梁楼盖宜顺着次梁方向浇筑,应留在次梁跨度的中间1/3跨度范围内

(4)楼梯应留在楼梯段跨度端部1/3长度范围内。墙可留在门洞口过梁跨中1/3范围内,也可留在纵横墙的交接处

后浇带通常根据设计要求留设,并在主体结构保留一段时间(若设计无要求,则至少保留28d)后再浇筑,将结构连成整体。填充后浇带,可采用微膨胀混凝土、强度等级比原结构强度提高一级,并保持至少14d湿润养护。后浇带接缝处按施工缝的要求处理。

高频

混凝土的浇筑—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

混凝土的养护是为了防止混凝土表面干缩或冻缩裂缝,一般可分为标准养护加热养护自然养护

1)标准养护

混凝土在温度为20℃±2℃

2)加热养护

3)自然养护

自然养护分洒水养护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两种。喷涂薄膜养生液养护适用于不宜浇水养护的高耸构筑物和大面积混凝土结构。

混凝土的自然养护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应在浇筑完毕后的12h以内对混凝土加以覆盖并保湿养护;干硬性混凝土应于浇筑完毕后立即进行养护。当日最低气温低于5摄氏度时,不得洒水养护。

②混凝土洒水养护的时间: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或矿渣硅酸盐水泥,不得少于7d;采用缓凝型外加剂、大掺量矿物掺和料配制的混凝土、抗渗混凝土、强度等级C60及以上的,不少于14d后浇带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应少于14d;地下室底层和上部结构首层柱、墙混凝土带模养护时间,不宜少于3d

高频

混凝土冬期与高温施工

(1)混凝土冬期施工

室外日平均气温连续5日稳定低于5℃时,应采取冬期施工措施;当混凝土未达到受冻临界强度而气温骤降至0℃以下时,应按冬期施工的要求采取应急防护措施。在混凝土冬期施工时,可采用下列措施:

①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采用蒸汽养护时,宜采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②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使用低流动性或干硬性混凝土。

③浇筑前将混凝土或其组成材料加温,提高混凝土的入模温度,使混凝土既早强又不易冻结。

④对已经浇筑的混凝土采取保温或加温措施,人工制造一个适宜的温湿条件,对混凝土进行养护。

⑤搅拌时,加入一定的外加剂,加速混凝土硬化、尽快达到临界强度,或降低水的冰点,使混凝土在负温下不致冻结。采用非加热养护方法时,宜掺入引气剂、引气型减水剂或含有引气组分的外加剂。

3)混凝土冬期施工养护方法

养护法的三个基本要素是混凝土的入模温度、维护层的总传热系数和水泥水化热值。

不加热

蓄热法

掺外加剂法

加热法

电热法

蒸汽加热法

暖棚法

综合法

蓄热法+外加剂(早强剂或防冻剂)

(2)高温施工

当日平均气温达到30℃及以上时,应按高温施工要求采取措施。

高温施工宜采用低水泥用量的原则,并可采用粉煤灰取代部分水泥,宜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混凝土坍落度不宜小于70mm混凝土浇筑入模温度不应高于35℃。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保湿养护,侧模拆除前宜采用带模湿润养护。

高频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

装配式混凝土施工

(1)材料要求

装配整体式结构中,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30;预应力混凝土预制构件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且不应低于C30现浇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

预制构件吊环应采用未经冷加工的HPB300钢筋制作。预制构件吊装用内埋式螺母或内埋式吊杆及配套的吊具,应根据相应的产品标准和应用技术规定选用。

(2)构件预制

带面砖或石材饰面的预制构件宜采用反打一次成型工艺制作。

夹心外墙板宜采用平模工艺生产,先浇筑外叶墙混凝土层,再安装保温材料和拉结件,后浇筑内叶墙混凝土层。当采用立模工艺生产时,应同步浇筑内外叶墙混凝土层。

(3)连接构造要求

1)常用的连接方式有机械连接、套筒灌浆连接、浆锚搭接连接、焊接连接等。

直径大于20mm的钢筋不宜采用浆锚搭接连接直接承受动力荷载构件的纵向钢筋不应采用浆锚搭接连接。

2)预制构件与后浇混凝土、灌浆料、坐浆材料的结合面应设置粗糙面键槽

3)预制楼梯与支承构件之间宜采用简支连接。预制楼梯端部在支承构件上的最小搁置长度,按6~7度抗震设防时为75mm,按8度抗震设防时为100mm。

(4)构件储运

采用靠放架堆放或运输构件时,靠放架应具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与地面倾斜角度宜大于80°,构件应对称靠放,每侧不大于2层;墙板宜对称靠放且外饰面朝外,构件上部宜采用木垫块隔离。

当采用插放架直立堆放或运输构件时,宜采取直立运输方式;插放架应有足够的承载力和刚度,并应支垫稳固。

水平运输时,预制梁、柱构件叠放不宜超过3层,板类构件叠放不宜超过6层。

(5)结构施工

1)一般规定

2)构件吊装与就位

吊具应根据预制构件形状、尺寸及重量等参数进行配置,吊索水平夹角不宜小于60°,且不应小于45°;对尺寸较大或形状复杂的预制构件,宜采用有分配梁或分配桁架的吊具。

采用临时支撑时,应符合下列规定:每个预制构件的临时支撑不宜少于2道

3)构件安装

①安装准备。

②钢筋套筒连接施工。采用钢筋套筒灌浆连接,连接钢筋偏离套筒或孔洞中心线不宜超过5mm;灌浆要求:温度不应低于5℃,从下口灌入,灌浆拌料30min用完。钢筋套筒灌浆前还应在现场模拟构件连接接头的灌浆方式,每种规格钢筋应制作不少于3个套筒灌浆连接接头,进行灌注质量以及接头抗拉强度的检验。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灌浆作业。

③后浇混凝土施工。

高频

预应力钢筋的种类

.预应力钢筋的种类

冷拉钢筋、高强度钢丝、钢绞线(7股钢绞线是目前国内外应用最广的一种预应力筋)、热处理钢筋等。

高频

预应力混凝土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要求

对混凝土的要求

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30;当采用钢绞线、钢丝、热处理钢筋作预应力钢筋时,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宜低于C40。在预应力混凝土构件的施工中,不能掺用对钢筋有侵蚀作用的氯盐、氯化钠等,否则会发生严重的质量事故。

高频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先张法

先张法(常考:工艺流程、放张的要求

先张法多用于预制构件厂生产定型的中小型构件,也常用于生产预应力桥跨结构等。

1)预应力筋的张拉

①预应力筋的张拉一般采用超张拉:0→1.03σcon或0→1.05σcon(持荷2min)→σcon,目的是为了减少预应力的松弛损失。

②预应力筋张拉的相关规定。预应力筋应根据设计和专项施工方案的要求采用一端或两端张拉。采用两端张拉时,宜两端同时张拉,也可一端先张拉,另一端补张拉。

2)混凝土的浇筑与养护。采用重叠法生产构件时,应待下层构件的混凝土强度达到5.0Mpa后,方可浇筑上层混凝土。混凝土可采用自然养护或湿热养护。但必须注意,当预应力混凝土构件进行湿热养护时,应采取正确的养护制度以减少由于温差引起的预应力损失。

3)预应力筋放张。预应力筋放张时,混凝土强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无具体要求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预应力筋放张时不应低于30Mpa。

高频

预应力的施加方法—后张法

后张法宜用于现场生产大型预应力构件、特种结构和构筑物,可作为一种预应力预制构件的拼装手段。区别:后张法预应力的传递主要靠预应力筋两端的锚具锚具作为预应力构件的一个组成部分,永远留在构件上,不能重复使用。

后张法施工分为有黏结后张法施工和无黏结预应力施工。无黏结预应力钢筋外刷涂料并包塑料布(管),优点是不需要预留孔道和灌浆,施工简单,张拉时摩阻力较小,预应力筋易弯成曲线形状,适用于曲线配筋的结构。

1)孔道的留设

孔道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关键工序之一。常用的方法有:钢管抽芯法、胶管抽芯法、预埋波纹管法。在留设孔道的同时,需在设计规定的位置留设灌浆孔和排气孔。

灌浆孔的间距:对预埋金属波纹管不宜大于30m;对抽芯成形孔道不宜大于12m;在曲线孔道的曲线波峰部位应设置排气管兼泌水管,必要时可在最低点设置排水孔

①钢管抽芯法。该法只可留设直线孔道。

②胶管抽芯法。它不仅可留设直线孔道,也能留设曲线孔道。

③预埋波纹管法。波纹管与混凝土有良好的黏结力,波纹管预埋在构件中,浇筑混凝土后永不抽出。

2)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则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5%。对后张法预应力7d5d,现浇结构混凝土的龄期分别不宜小于7d和5d

张拉要求一端还是两端有黏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2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20m时宜两端张拉;预应力筋为直线形时,一端张拉的长度可延长至35m无黏结预应力筋长度不大于40m时可一端张拉,大于40m时宜两端张拉。

3)孔道灌浆

灌浆施工应符合下列规定:

①宜先灌注下层孔道,后灌注上层孔道;

②灌浆应连续进行,直至排气管排除的浆体稠度与注浆孔处相同且没有出现气泡后,再顺浆体流动方向将排气孔依次封闭;全部封闭后,宜继续加压 0.5~0. 7MPa,并稳压1~2min后封闭灌浆口;

③当泌水较大时,宜进行二次灌浆或泌水孔重力补浆;

④因故停止灌浆时,应用压力水将孔道内已注入的水泥浆冲洗干净。

高频

钢结构工程施工

1.钢结构的材料

2.钢结构构件的制作

3.钢结构构件的连接

(1)焊接。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常用的焊接方法有手工焊,半自动焊和全自动焊等。焊工应经考试合格并取得资格证书,应在认可的范围内进行焊接作业,严禁无证上岗。 

(2)高强度螺栓。

1)通常分为摩擦连接、张拉连接和承压连接等,摩擦连接是目前广泛采用的基本连接形式。

2)高强度螺栓安装时应先使用安装螺栓和冲钉,高强度螺栓不得兼作安装螺栓。

冲钉:钢结构安装中用来对孔及临时固定构件相对位置的工具

3)高强度大六角头螺栓连接副施拧可采用扭矩法或转角法。同一接头中,高强度螺栓连接副的初拧、复拧、终拧应在24h内完成。高强度螺栓连接副初拧、复拧和终拧原则上应以接头刚度较大的部位向约束较小的方向、螺栓群中央四周的顺序进行。

4)高强度螺栓和焊接并用的连接节点,当设计文件无规定时,宜按先螺栓紧固后焊接的施工顺序。

4.钢结构防火与防腐

钢结构应先进行防腐涂料涂装,再进行防火处理。设计耐火极限大于1.50h 的构件,不宜选用膨胀型防火涂料。非膨胀型防火涂料涂层的厚度不应小于10mm。

高频

起重机具

1.起重机具

包括索具设备起重机械

(2)起重机械

1)自行杆式起重机

①履带式起重机

装在底盘上的回转机构使机身可回转360°,其缺点是稳定性较差,未经验算不宜超负荷吊装。履带式起重机的主要参数有三个: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半径R。

②汽车起重机

汽车起重机是一种将起重作业部分安装在通用或专用汽车底盘上具有载重汽车行驶性能的轮式起重机。汽车起重机作业时,必须先打开支腿,以增大机械的支承面积,保证必要的稳定性。因此,汽车起重机不能负荷行驶。汽车起重机机动灵活性好,能够迅速转移场地,广泛用于土木工程。 

③轮胎起重机

轮胎起重机不采用汽车底盘,而另行设计轴距较小的专门底盘,其构造与履带式起重机基本相同

轮胎起重机的优点是行驶速度较高,能迅速地转移工作地点或工地,对路面破坏小。但这种起重机不适合在松软或泥泞的地面上工作。

2)塔式起重机

①轨道式塔式起重机

轨道式塔式起重机是土木工程中使用最广泛的一种起重机。它可带重行走,作业范围大,非生产时间少,生产效率高。

②爬升式塔式起重机

通常安装在建筑物的电梯井或特设的开间内,也可安装在筒形结构内,依靠爬升机构随着结构的升高而升高。

优点是:起重机以建筑物作支承,塔身短,起重高度大,而且不占建筑物外围空间。缺点是:司机作业往往不能看到起吊全过程,需靠信号指挥,施工结束后拆卸复杂,一般需设辅助起重机拆卸。

③附着式塔式起重机。附着式塔式起重机因安装在结构近旁,司机能看到吊装的全过程,自身的安装与拆卸不妨碍施工过程。为了塔身稳定,塔身每隔20m高度左右用系杆与结构锚固。

3)桅杆式起重机

桅杆式起重机也称牵缆式起重机,一般多用于构件较重、吊装工程比较集中、施工场地狭窄,而又缺乏其他合适的大型起重机械时。

高频

混凝土结构吊装—预制构件吊装工艺

(1)预制构件吊装工艺

1预制构件的制作与运输。

对构件运输时的混凝土强度要求是:如设计无规定时,不应低于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75%

3)预制构件的吊装

预制构件吊装过程一般包括绑扎、吊升、就位、临时固定、校正和最后固定等工序。

①柱的吊装

a.柱的绑扎。绑扎方法有:斜吊绑扎法和直吊绑扎法。斜吊绑扎法用于柱的宽面抗弯能力满足吊装要求时,此法无须将预制柱翻身,但因起吊后柱身与杯底不垂直,对线就位较难;直吊绑扎法用于柱宽面抗弯能力不足,必需将预制柱翻身后窄面向上,刚度增大,再绑扎起吊。它需要较长的起重杆。

b.柱的起吊。按柱在吊升过程中柱身运动的特点分为旋转法和滑行法。

旋转法要点是保持柱脚位置不动,并使柱的吊点、柱脚中心和杯口中心三点共圆。其特点是柱吊升中所受振动较小,但对起重机的机动性要求高

滑行法其要点是柱的吊点要布置在杯口旁;并与杯口中心两点共圆弧。其特点是起重机只需转动吊杆,即可将柱子吊装就位,较安全,但滑行过程中柱子受振动。故只有起重机、场地受限时才采用此法。

c.柱的就位和临时固定

d.柱的校正

e.柱的最后固定

柱底部四周与基础杯口的空隙之间,浇筑细石混凝土,捣固密实,使柱的底脚完全嵌固在基础内作为最后固定。灌筑工作分两次进行,第一次先浇至楔块底面,待混凝土强度达到25%设计强度后,拔去楔块再第二次灌筑混凝土至杯口顶面。

②吊车梁的吊装

吊车梁的吊装须在柱子最后固定好,接头混凝土达到70%设计强度后进行。

③屋盖的吊装

 

高频

混凝土结构吊装—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

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

在拟定结构吊装方案时,应着重解决起重机的选用、结构吊装方案

1)起重机械选择与布置

①起重机械选择。要保证所选择的起重机的三个工作参数:起重量Q、起重高度H和起重幅度R均应满足结构吊装的要求。

a.起重量。起重机的起重量必须大于所安装构件的质量索具重量之和。即:

Q≥Q1+Q2

式中

Q ——起重机的起重量(t);

Q1——构件的重量(t);

Q2——索具的重量(t)。 

b.起重高度。起重机的起重高度必须满足所吊构件的吊装高度要求,对于吊装单层厂房应满足:

H≥h1+h2+h3+h4

式中 H一起重机的起重高度(m),从停机面算起至吊钩中心;

h1——安装支座表面高度(m),从停机面算起;

h2——安装空隙,一般不小于0.3m

h3——绑扎点至所吊构件底面的距离(m);

h4——索具高度(m),自绑扎点至吊钩中心,视具体情况而定。

c.起重幅度。一般根据所需要最小起重量Qmin最小起重高度Hmin,初步确定起重机型号,再对最小起重幅度Rmin进行验算。

②起重机的平面布置。一般有四种布置方案:单侧布置、双侧布置、跨内单行布置和跨内环形布置。

a.单侧布置:当房屋平面宽度较小,构件也较轻时,塔式起重机可单侧布置。此时起重半径应满足:

R≥b+a

式中R——塔式起重机吊装最大起重半径(m);

b——房屋宽度(m);

a——房屋外侧至塔式起重机轨道中心线的距离,a=外脚手架的宽度+1/2轨距+0.5m

b.双侧布置:当建筑物平面宽度较大或构件较大,单侧布置起重力矩满足不了构件的吊装要求时,起重机可双侧布置,每侧各布置一台起重机,其起重半径应满足:

R≥b/2+a

此种方案布置时,两台起重臂高度应错开,吊装时防止相撞。

2)结构吊装方法与吊装顺序

①分件吊装法。易组织吊装流水作业效率高,构件供应现场布置简单,采用较多。

②综合吊装法。效率低,构件供应,现场布置复杂,较少采用。

2)结构吊装方法与吊装顺序

分件吊装法

综合吊装法

由于每次均吊装同类型构件,可减少起重机变幅和索具的更换次数,构件供应与现场平面布置比较简单,也能给校正、焊接接头、浇筑混凝土和养护提供充分的时间;不能为后继工序及早提供工作面,起重机的开行路线较长

目前单层工业厂房结构吊装中采用较多的一种方法。

每次吊装不同构件需要频繁变换索具,工作效率低;使构件供应紧张和平面布置复杂;构件的校正困难。

开行路线短,停机点少;吊完一个节间,其后续工种就可进入节间内工作,使各个工种进行交叉平行流水作业,有利于缩短工期。

目前较少采用

高频

大跨度结构吊装

(1)大跨度结构整体吊装法施工

整体吊装就是先将屋盖结构在地面拼装成整体,然后用起重设备吊到设计标高进行固定。此法较适合焊接球节点钢管网架。

(2)大跨度结构滑移法施工

采用这种方法可以使屋盖结构吊装与室内施工同时进行,从而加快施工速度,特别是场地狭窄,起重机械无法出入时更为有效。按滑移顺序有逐条滑移累计滑移

(3)大跨度结构高空拼装法施工

高空拼装法对施工场地,起重设备的能力要求不高。

采用焊接节点的网架,对安全防火应充分重视。故此法用于螺栓连接(包括螺栓球、高强螺栓)的非焊接节点的各种类型网架较为适宜。此方法目前多用于钢网架结构的吊装。

(4)大跨度结构整体顶升法施工(利用千斤顶和柱块的轮番填塞)

根据千斤顶安放位置的不同,顶升法可分为上顶升法和下顶升法两种。上顶升法的稳定性好,但高空作业较多。适用于净空不高和尺寸不大的薄壳结构吊装。

高频

升板法施工

升板结构及其施工特点:柱网布置灵活,设计结构单一;各层板叠浇制作,节约大量模板;提升设备简单,不用大型机械;高空作业减少,施工较为安全;劳动强度减轻,机械化程度提高;节省施工用地,适宜狭地施工但用钢量较大,造价偏高

高频

屋面防水的基本要求

1.屋面防水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结构层宜采用结构找坡,坡度不应小于3%;当采用材料找坡时,宜采用质量轻、吸水率低和有一定强度的材料,坡度宜为2%

(2)保温层上的找平层应在水泥初凝前压实抹平,并应留设分格缝,缝宽宜为5~20mm,纵横缝的间距不宜大于6m。水泥终凝前完成收水后应二次压光,并应及时取出分格条。养护时间不得少于7d。

(3)找平层设置的分格缝可兼作排汽道,排汽道的宽度宜为40mm;排汽道应纵横贯通,并应与大气连通的排汽孔相通,排汽孔可设在檐口下或纵横排汽道的交叉处;排汽道纵横间距宜为6m,屋面面积每36m²宜设置一个排汽孔,排汽孔应作防水处理;在保温层下也可铺设带支点的塑料板。

高频

卷材防水屋面施工

(1)铺贴方法

卷材防水层一般用满粘法、点粘法、条粘法和空铺法等来进行铺贴。

当卷材防水层上有重物覆盖或基层变形较大时,应优先采用空铺法、点粘法、条粘法或机械固定法,但距屋面周边800mm内以及叠层铺贴的各层之间应满粘

当防水层采取满粘法施工时,找平层的分隔缝处宜空铺,空铺的宽度宜为100mm。立面或大坡面铺贴卷材时,应采用满粘法,并宜减少卷材短边搭接。

高聚物改性沥青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一般有热熔法、冷粘法和自粘法等。沥青类防水卷材热熔工艺(明火施工),不得用于地下密闭空间、通风不畅空间、易燃材料附近的防水工程。合成高分子防水卷材的施工方法一般有冷粘法、自粘法、焊接法和机械固定法。

(2)铺贴顺序与卷材接缝

卷材防水层施工时,应先进行细部构造处理,然后由屋面最低标高向上铺贴;檐沟、天沟卷材施工时,宜顺檐沟、天沟方向铺贴,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卷材宜平行屋脊铺贴,上下层卷材不得相互垂直铺贴。

铺贴卷材应采用搭接法卷材搭接缝应符合下列规定:

1)平行屋脊的搭接缝应顺流水方向

2)同一层相邻两幅卷材短边搭接缝错开不应小于500mm

3)上下层卷材长边搭接缝应错开,且不应小于幅宽的1/3

4)叠层铺贴的各层卷材,在天沟与屋面的交接处,应采用叉接法搭接,搭接缝应错开;搭接缝宜留在屋面与天沟侧面,不宜留在沟底。

(3)卷材防水层的施工环境温度。

热熔法和焊接法不宜低于-10℃;

冷粘法和热粘法不宜低于5℃;

自粘法不宜低于10℃。

高频

涂膜防水屋面施工

(1)涂膜防水层应按“先高后低,先远后近”的原则进行;遇高低跨屋面时,一般先涂高跨屋面,后涂低跨屋面;对相同高度屋面,要合理安排施工段,先涂布距离上料点远的部位,后涂布近处;对同一屋面上,先涂布排水较集中的水落口、天沟、檐沟、檐口等节点部位,再进行大面积涂布。

(2)涂膜应根据防水涂料的品种分层分遍涂布,待先涂的涂层干燥成膜后,方可涂后一遍涂料,且前后两遍涂料的涂布方向应相互垂直。涂膜施工应先做好细部处理,再进行大面积涂布;屋面转角及立面的涂膜应薄涂多遍,不得流淌和堆积。

(3)需铺设胎体增强材料时,屋面坡度小于15%时可平行屋脊铺设,屋面坡度大于15%时应垂直于屋脊铺设。胎体长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50mm,短边搭接宽度不应小于70mm。采用二层胎体增强材料时,上下层不得相互垂直铺设,搭接缝应错开,其间距不应小于幅宽的1/3。

(4)涂膜防水层应沿找平层分隔缝增设带有胎体增强材料的空铺附加层,其空铺宽度宜为100mm。

高频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防水混凝土

地下工程防水方案主要有以下三类:

(1)结构自防水。

(2)表面防水层防水。

(3)防排结合。

1.防水混凝土

常用的防水混凝土有普通防水混凝土、外加剂或掺和料防水混凝土和膨胀水泥防水混凝土。

防水混凝土抗渗等级是根据工程埋置深度来确定的,设计抗渗等级有P6、P8、P10、P12。防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应通过试验确定,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5,试配混凝土的抗渗等级应比设计要求提高0.2MPa。

(1)防水混凝土在施工中应注意事项

1)保持施工环境干燥,避免带水施工;

2)防水混凝土采用预拌混凝土时,入泵坍落度宜控制在120~140mm,坍落度每小时损失不应大于20mm,坍落度总损失值不应大于40mm;

3)防水混凝土浇筑时的自落高度不得大于1.5m;防水混凝土应采用机械振捣,并保证振捣密实;

4)防水混凝土应自然养护,养护时间不少于14d

5)喷射混凝土终凝2h后应采取喷水养护,养护时间不得少于14d;当气温低于5℃时,不得喷水养护

6)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变形缝、施工缝、后浇带、穿墙管、埋设件等设置和构造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2)防水构造处理

1)施工缝处理。当留设施工缝时,应遵守下列规定

①墙体水平施工缝不应留在剪力与弯矩最大处或底板与侧墙的交接处,应留在高出底板表面不小于300mm的墙体上。拱(板)墙结合的水平施工缝,宜留在拱(板)墙接缝线以下150300mm处。墙体有预留孔洞时,施工缝距孔洞边缘不应小于300mm

②垂直施工缝应避开地下水和裂隙水较多的地段,宜与变形缝相结合。

③水平施工缝浇筑混凝土前,应将其表面浮浆和杂物清除,然后铺设净浆、涂刷混凝土界面处理剂或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再铺3050mm厚的1:1水泥砂浆,并及时浇筑混凝土。

2)贯穿铁件处理

地下建筑施工中墙体模板的穿墙螺栓,穿过底板的基坑围护结构等,均是贯穿防水混凝土的铁件。可在铁件上加焊一道或数道止水铁片,延长渗水路径、减小渗水压力,达到防水目的。埋设件端部或预留孔、槽底部的混凝土厚度不得少于250mm;当混凝土厚度小于250mm时,应局部加厚或采取其他防水措施。

2)贯穿铁件处理

高频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表面防水层防水

表面防水层防水有刚性柔性两种。

(1)水泥砂浆防水层

是一种刚性防水层。取材容易,施工方便,防水效果较好,成本较低,适用于地下砖石结构的防水层或防水混凝土结构的加强层。但抵抗变形的能力较差,当结构产生不均匀下沉或受较强烈振动荷载时,易产生裂缝或剥落。对于受腐蚀、高温及反复冻融的砖砌体工程不宜采用。  

(2)涂膜防水施工

3)卷材防水层(外贴法和内贴法)  

1)外贴法。外贴法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做好后,直接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墙上,然后砌筑保护墙。外贴法的优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小;防水层做好后即可进行漏水试验,修补方便。缺点是工期较长,占地面积较大,底板与墙身接头处卷材易受损。

2)内贴法。内贴法施工是指在地下建筑墙体施工前,先砌筑保护墙,然后将卷材防水层铺贴在保护墙上,最后进行地下建筑墙体浇筑。内贴法的优点是防水层的施工比较方便,不必留接头,施工占地面积小。缺点是构筑物与保护墙有不均匀沉降时,对防水层影响较大;保护墙稳定性差;竣工后如发现漏水较难修补。

高频

地下防水工程施工—止水带防水

目前,常见的止水带材料有橡胶止水带、塑料止水带、氯丁橡胶板止水带和金属止水带等。

橡胶及塑料止水带均为柔性材料,抗渗、适应变形能力强,是常用的止水带材料;

氯丁橡胶止水板是一种新的止水材料,具有施工简便、防水效果好、造价低且易修补的特点;

金属止水带一般仅用于高温环境条件下,而无法采用橡胶止水带或塑料止水带时。

止水带构造形式有:粘贴式、可卸式和埋入式。目前较多采用的是埋入式。

高频

楼层、厕浴间、厨房间防水施工

防水方法应用柔性涂膜防水层和刚性防水砂浆防水层,或两者复合的防水层防水。

1.涂膜防水

防水层必须翻至墙面并做到离地面150mm处。

2.刚性防水

其理想材料是具有微胀性能的补偿收缩混凝土和补偿收缩水泥砂浆。

高频

墙体节能工程

(一)墙体节能工程

1.外墙外保温(保温层+保护层+胶粘剂+锚固件)

(1)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包括模塑聚苯板(EPS)和挤塑聚苯板(XPS)。

采取防火构造措施后适用于:高度在100m以下的住宅建筑和24m以下的非幕墙建筑。高度在20m以上的建筑物,宜使用锚栓辅助固定

施工流程:施工准备基层处理→测量、放线挂基准线→配胶粘剂(XPS板背面涂界面)→贴翻包网布→粘贴聚装板(按设计要求安装锚固件,做装饰条)→打磨、修理、隐检→抹聚合物砂浆底层→压入翻包网布和增强网布→贴压增强网布→抹聚合物砂浆面层→修整、验收→外饰面→检测验收。

(2)胶粉聚苯颗粒保温复合型外墙外保温系统

适用于建筑高度在100m以下的住宅建筑和50m以下的非幕墙建筑,而单一胶粉聚苯颗粒外墙外保温系统不适用于严寒和寒冷地区

(3)聚苯板钢丝网架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4)聚苯板现浇混凝土外墙外保温系统

施工流程:聚苯板分块→聚苯板安装→模板安装→混凝土浇筑→模板拆除→涂刮抹面层浆→压入玻纤网布→饰面→检测验收。

聚苯板安装时,当采用XPS保温板时,内外表面钢丝网均应涂刷界面砂浆,采用EPS保温板时,外表面应涂刷界面砂浆。施工时先安装阴阳角保温构件,再安装角板之间的保温板。

2.外墙内保温

保温层和防护层组成,是用于外墙内表面起保温作用的系统。

①保温板外墙内保温系统

②保温砂浆外墙内保温系统

③喷涂硬泡聚氨酯内保温系统

高频

屋面保温工程

常用屋面保温材料有聚苯板、硬质聚氨酯泡沫塑料等有机材料(厚25~80mm);水泥膨胀珍珠岩板、水泥膨胀蛭石板、加气混凝土等无机材料(厚80~260mm

1.保温层施工

(1)施工准备

(2)施工操作要点

2)当设计有隔汽层时,先施工隔汽层,后保温层。隔汽层四周应向上沿墙面连续铺设,并高出保温层表面不得小于150mm。

3)块状材料保温层施工时,相邻板块应错缝拼接;分层铺设的上下层接缝应互相错开。

4)纤维材料保温层施工时,应避免重压,并应采取防潮措施,屋面坡度较大时采用机械固定法施工。

5)喷涂硬泡聚氨酯保温层施工时,喷嘴与基层的距离宜为800~1200mm;一个作业面应分遍喷涂完成,每遍喷涂厚度≤15mm;喷涂后20min内严禁上人。

###分页标识###

6)现浇泡沫混凝土保温层施工时,浇筑出口离基层高度不宜超过1m,泵送采用低压泵送,分层浇筑一次浇筑厚度不宜超过200mm,保湿养护不少于7d。

7)环境温度要求:干铺的保温材料可在负温度下施工;喷涂硬泡聚氨酯宜为15~35℃,空气相对湿度宜小于85%,风速≤3级。

2.倒置式屋面保温层要求

(3)当采用二道防水设防时,宜选用防水涂料作为其中一道防水层;硬泡聚氨酯防水保温复合板可作为次防水层。

(5)低女儿墙和山墙的保温层应铺到压顶下;高女儿墙和山墙内侧的保温层应铺到顶部

(6)保温层板材施工,坡度不大于3%的不上人屋面可采用干铺法,上人、坡度大于3%屋面宜采用黏结法,并固定。

3.种植屋面保温层要求

(1)种植屋面不宜设计为倒置式屋面。坡度大于50%时,不宜做种植屋面。

(2)种植屋面防水层应采用不少于两道防水设防,上道应为耐根穿刺防水材料;

(4)种植屋面绝热材料不得采用散状绝热材料

(8)种植坡屋面的绝热层应采用黏结法和机械固定法施工。

高频

抹灰工程

(一)抹灰工程

大面积抹灰前应设置标筋(标高线)。抹灰应分层进行,每遍厚度宜为57mm。抹石灰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每遍厚度宜为79mm。当抹灰总厚度超出35mm时,应采取加强措施。

用水泥砂浆和水泥混合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凝结后方可抹后一层;用石灰砂浆抹灰时,应待前一抹灰层七八成干后方可抹后一层

基层处理:

砖砌体:洒水湿润;混凝土墙:表面凿毛或洒水湿润后刷1:1水泥砂浆;加气混凝土墙,刷界面剂边抹不小于M5的水泥混合砂浆。

2024070411325573222563_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十七)

 

高频

吊顶工程

重型灯具、电扇及其他重型设备严禁安装在吊顶龙骨上。

1.龙骨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1)应根据吊顶的设计标高在四周墙上弹线。弹线应清晰、位置应准确。

(2)当设计无要求时,吊点间距应小于1.2m,应按房间短向跨度适当起拱

(3)吊杆应通直,距主龙骨端部距离不得超过300mm。

(4)固定板材的次龙骨间距不得大于600mm,在潮湿地区和场所,间距宜为300~400mm。

2.纸面石膏板和纤维水泥加压板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板材应在自由状态下进行安装,固定时应从板的中间向板的四周固定。

(4)安装双层石膏板时,上下层板的接缝应错开,不得在同一根龙骨上接缝。

3.石膏板、钙塑板的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采用钉固法安装时,螺钉与板边距离不得小于15mm螺钉间距宜为150~170mm,均匀布置,并应与板面垂直,钉帽应进行防锈处理,并应用与板面颜色相同涂料涂饰或用石膏腻子抹平。

(2)当采用粘接法安装时,胶粘剂应涂抹均匀。

高频

轻质隔墙工程

1.龙骨(轻钢龙骨、木龙骨)

2.饰面板(纸面石膏板、胶合板)

(1)纸面石膏板宜竖向铺设,长边接缝应安装在竖向龙骨上。胶合板应对板背进行防火处理。

(2)轻钢龙骨应用自攻螺钉固定,木龙骨应用木螺钉固定。

(3)安装石膏板时,应从板的中部向板的四边固定。

3.玻璃砖墙安装要求

(1)玻璃砖墙的安装。玻璃砖墙宜以1.5m高为一个施工段。

高频

墙面铺装工程

1.墙面砖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墙面砖铺贴前应进行挑选,并应浸水2h以上,晾干表面水分。

(2)铺贴前应进行放线定位和排砖,非整砖应排放在次要部位或阴角处。每面墙不宜有两列非整砖,非整砖宽度不宜小于整砖的1/3

(4)结合砂浆宜采1:2水泥砂浆,砂浆厚度宜为6~10mm。水泥砂浆应满铺在墙砖背面,一面墙不宜一次铺贴到顶,以防塌落。

2.墙面石材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强度较低或较薄的石材应在背面粘贴玻璃纤维网布

(3)当采用湿作业法施工时,固定石材的钢筋网应与预埋件连接牢固,每块石材与钢筋网拉接点不得少于4。拉接用金属丝应具有防锈性能。灌注砂浆宜用1:2.5水泥砂浆,灌注时应分层进行,每层灌注高度宜为150200mm,且不超过板高的1/3,插捣应密实。待其初凝后方可灌注上层水泥砂浆。

高频

涂饰工程

混凝土或抹灰基层涂刷溶剂型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8%涂刷水性涂料时,含水率不得大于10%

木质基层含水率不得大于12%

涂饰施工一般方法:

(1)滚涂法

(2)喷涂法(面层为水性涂料)

(3)刷涂法(面层为溶剂型涂料)(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难后易,先边后面)

高频

地面工程

1.石材、地面砖铺贴应符合下列规定:

(1)石材、地面砖铺贴前应浸水湿润。天然石材铺贴前应进行对色、拼花并试拼、编号。

(2)结合层砂浆宜采用体积比为1:3的干硬性水泥砂浆,厚度高出实铺厚度2~3mm。铺贴前应在水泥砂浆上刷一道水灰比为1:2素水泥浆干铺水泥12mm后洒水。

(3)铺贴后应及时清理表面,24h后应用1:1水泥浆灌缝,选择与地面颜色一致的颜料与白水泥拌和均匀后嵌缝。

2.竹、实木地板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7)毛地板及地板与墙之间应留810mm的缝隙。

3.强化复合地板铺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2)安装第一排时应凹槽面靠墙。地板与墙之间应留有810mm的缝隙。

(3)房间长度或宽度超过8m时,应在适当位置设置伸缩缝。

 

高频

幕墙工程

按幕墙材料可分为玻璃幕墙、石材幕墙、金属幕墙、混凝土幕墙和组合幕墙。玻璃幕墙是国内外目前最常用的一种幕墙。

1.建筑幕墙施工的准备工作

预埋件制作与安装。常用建筑幕墙预埋件有平板型槽型两种,其中平板型预埋件最为广泛应用

平板型预埋件的加工要求如下:

(1)锚板宜采用Q235、Q345级钢,受力预埋件的锚筋应采用HRB400(带肋)或 HPB300(光圆)钢筋,不应使用冷加工钢筋

(2)直锚筋与锚板应采用T形焊。当锚筋直径不大于20mm时,宜采用压力埋弧焊;当锚筋直径大于20mm时,宜采用穿孔塞焊。为保证预埋件与主体结构连接的可靠性,连接部位的主体结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应低于C20。预埋件的锚筋应置于混凝土构件最外排主筋内侧。轻质填充墙不应作幕墙的支承结构。

2.玻璃幕墙施工

(1)有框玻璃幕墙施工

有框玻璃幕墙主要由幕墙立柱横梁、玻璃、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件以及连接螺栓、垫杆和胶缝、开启扇组成。竖直玻璃幕墙立柱应悬挂连接在主体结构上并使其处于受拉状态。立柱先与连接件连接,然后连接件再与主体结构预埋件连接并调整、固定。同一层横梁安装由下向上进行,安装完一层高度时进行检查调整校正,符合质量要求后固定。

(2)全玻璃幕墙施工

构造方式可分为吊挂式坐落式两种。以吊挂式全玻璃幕墙为例,其施工流程为:定位放线→上部钢架安装→下部和侧面嵌槽安装→玻璃肋、玻璃板安装就位→镶嵌固定及注入密封胶→表面清洗和验收。

(3)点支撑玻璃幕墙施工。

点式连接玻璃幕墙主要有:玻璃肋点式连接玻璃幕墙、钢桁架点式连接玻璃幕墙和拉索式点式连接玻璃幕墙。

3.石材幕墙施工

石材幕墙的构造一般采用框支承结构,因石材面板连接方式的不同,可分为钢销式、槽式和背拴式等。

3.石材幕墙施工

(1)钢销式。拓孔方便,但受力不合理,容易出现应力集中导致石材局部破坏,使用受限制。

(2)槽式连接。比钢销式适应性强,有短槽和通槽之分。短槽施工要求高,通槽主要用于单元式幕墙。

(3)背拴式。改善了面板受力。

###分页标识###

4.铝板幕墙施工

铝板幕墙的构造组成与隐框玻璃幕墙类似,采用框支承受力方式,也需要制作铝板板块,铝板板块通过铝角与幕墙骨架连接。铝板板块由加劲肋面板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