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网络传输介质及选型
常见的网络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等。
(1)双绞线:双绞线是现在最普通的传输介质。非屏蔽双绞线适用于网络流量不大的场合中。屏蔽式双绞线适用于网络流量较大的高速网络协议应用。
双绞线一般用于星型网的布线连接,两端安装有RJ-45头(水晶头),连接网卡与集线器,最大网线长度为100米,如果要加大网络的范围,在两段双绞线之间可安装中继器,最多可安装4个中继器,如安装4个中继器连5个网段,最大传输范围可达500米。
(2)同轴电缆:
1)粗缆:传输距离长,性能好但成本高、网络安装、维护困难,一般用于大型局域网的干线,连接时两端需终接器。
2)细缆:与BNC网卡相连,两端装50欧姆的终端电阻。用T型头,T型头之间最小0.5米。细缆网络每段干线长度最大为185米,每段干线最多接入30个用户。如采用4个中继器连接5个网段,网络最大距离可达925米。细缆安装较容易,造价较低,但日常维护不方便,一旦一个用户出故障,便会影响其他用户的正常工作。
(3)光纤:与其它传输介质比较,光纤的电磁绝缘性能好、信号衰小、频带宽、传输速度快、传输距离大。主要用于要求传输距离较长、布线条件特殊的主干网连接。
2.网卡及选型
网卡是主机和网络的接口,用于提供与网络之间的物理连接。
有线网卡的选择:工作站的网卡基本上统一采用10/100Mbps的RJ-45接口快速以太网网卡。服务器要根据具体的网络规模和网络应用而定:如果只是一般的中小型企业局域网,可以采用相对廉价的RJ-45双绞线接口千兆位网卡;如果网络规模较大,或者网络应用较复杂,则可采用光纤接口的千兆位网卡。服务器集成的网卡通常都是兼容性的10/100/1000Mbps双绞线以太网网卡。
3.集线器及选型
集线器(HUB)是对网络进行集中管理的重要工具,是各分枝的汇集点。HUB是一个共享设备,其实质是一个中继器,主要功能是对接收到的信号进行再生放大,以扩大网络的传输距离。
4.交换机及选型
交换机是网络节点上话务承载装置、交换级、控制和信令设备以及其他功能单元的集合体。交换机能把用户线路、电信电路和(或)其他要互连的功能单元根据单个用户的请求连接起来。根据工作位置的不同,可以分为广域网交换机和局域网交换机。
分为二层交换机、三层交换机、四层交换机和七层交换机。目前主要应用的还是二层和三层两种。在大中型网络中,核心和骨干层交换机都要采用三层交换机。
5.路由器及选型
路由器(Router)是连接因特网中各局域网、广域网的设备。路由器具有判断网络地址和选择IP路径的功能,能在多网络互联环境中建立灵活的连接,可用完全不同的数据分组和介质访问方法连接各种子网。路由器只接受源站或其他路由器的信息,属网络层的一种互联设备。
6.网络防火墙及选型
防火墙是位于计算机和它所连接的网络之间的软件或硬件。防火墙主要由服务访问规则、验证工具、包过滤和应用网关4个部分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用同轴电缆、光缆或其组合做为信号传输介质,传输图像信号、声音信号和控制信号。也称为闭路电视系统。
(一)有线电视系统
1.有线电视的组成
有线电视系统一般由天线、前端装置、传输干线和用户分配网络组成。
2.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
有线电视信号的传输分为有线传输和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常用同轴电缆和光缆为介质。
无线传输根据传输方式和频率分为多频道微波分配系统(MMDS)和调幅微波链路(AML)。
同轴电缆传输。闭路电视系统中大量使用同轴电缆作为传输介质。
(二)卫星电视接收系统
卫星电视接收系统由接收天线、高频头和卫星接收机三大部分组成。
高频头将天线接收到的射频信号经低噪声放大、变频后,由同轴电缆送到接收机,经接收机处理后将图像和伴音信号送到电视机。
3.高频头、功分器和调制器
(1)高频头。作用是将卫星天线收到的微弱信号进行放大,并且变频到后放大输出。
(2)功分器。作用是把经过线性放大器放大后的第一中频信号均等地分成若干路,以供多台卫星接收机接收多套电视节目,实现一个卫星天线能够同时接收几个电视节目或供多个用户使用。
目前,用户交换机与市电信局连接的中继线一般均用光缆,建筑内的传输线用性能优良的双绞线电缆。
建筑物内通信配线原则:
②建筑物内通信配线电缆应采用非填充型铜芯铝塑护套市内通信电缆(HYA),或采用综合布线大对数铜芯对绞电缆。
④建筑物内竖向(垂直)电缆配线管允许穿多根电缆,横向(水平)电缆配线管应一根电缆配线管穿放一条电缆。
⑤通信电缆不宜与用户线合穿一根电缆配线管,配线管内不得合穿其它非通信线缆。
通信线路工程包括通信线路的设计、施工、维护等。
(一)通信线路路由的确定
(1)选择线路路由应在线路规划的基础上充分研究分路敷设的可能(包括在道路两侧敷设的可能),以满足基站接人的需要和线路网络的灵活性。
(2)通信线路路由应远离电蚀和化学腐蚀地带。
(3) 选择地下、地上障碍物较少的街道。
(4)避免在已有规划而尚未定型,或虽已成型但土壤未沉实的道路上,以及流砂、翻浆地带修建线路。
(二)通信线路位置的确定
1)宜敷设在人行道下。如不允许,可建在慢车道下,不宜建在快车道下。
(2)高等级公路的通信线路敷设位置选择依次是:隔离带下、路肩和防护网以内。
(3) 为便于电缆引上,线路位置宜与杆路同侧。
(4)通信线路中心线应平行于道路中心线或建筑红线。
(5)通信线路位置不宜敷设在埋深较大的其他管线附近。
(6)通信线路应尽量避免与燃气线路、高压电力电缆在道路同侧敷设,不可避免时通信线路、通道与和其他地下管线及建筑物间的最小净距(指线路外壁之间的距离)应符合相应的规定。
(7)通信线路与铁道及有轨电车道的交越角不宜小于60°。交越时,与道岔及回归线的距离不应小于3m。与有轨电车道或电气铁道交越处如采用钢管时,应有安全措施,其长度至少应伸出轨道边线2m。
(8)人孔内不得有其他管线穿越。
(三)线路器材检验与安装
(1) 核对单盘光、电缆的规格、程式和制造长度应符合订货合同或设计要求。光缆、电缆的外观检查。
(2)填充型光、电缆应检查填充物是否饱满,填充物的物理特性应符合国家标准的规定:充气型光、电缆应检查气闭特性,气闭性能应符合有关规定。
(3) 检查光纤色谱、电缆芯线色谱是否正确;确定光缆的端别,并做好标记。
(4)检查光缆出厂产品合格证和测试记录,审查光缆的几何、光学和传输特性、机械物理性能,应符合合同或设计要求。
5)对光缆进行光纤长度、衰减测试,电气性能测试,气压维护。
(6)光缆金属护层对地绝缘电阻的测试(厂验)。
(四)线路施工
1.路由复测
2.光电缆配盘
3.光电缆敷设
(五)光电缆接续及测试
1.光缆接续
(1)开剥光缆,将光缆固定到接续盒内。注意不要伤到束管,开剥长度1m左右,将油膏擦拭干净,将光缆穿人接续盒,固定钢丝时一定要压紧。以免造成光缆打滚折断纤芯。
(2)分纤将光纤穿过热缩管。将不同束管、不同颜色的光纤分开,穿过热缩管。剥去涂覆层的光纤很脆弱,使用热缩管,可以保护光纤熔接头。
(3)打开熔接机电源,采用预置的程式进行熔接,在使用中和使用后及时去除熔接机中的灰尘和光纤碎末。熔接前要根据系统使用的光纤和工作波长来选择合适的熔接程序。如没有特殊情况,一般都选用自动熔接程序。
(4)制作光纤端面。用专用的剥线钳剥去涂覆层,再用沾酒精的清洁棉在裸纤上擦拭几次,用力要适度,然后用精密光纤切割刀切割光纤,对0. 25mm (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为8~16mm,对0.9mm (外涂层)光纤,切割长度只能是16mm。
(5)放置光纤。将光纤放在熔接机的V形槽中,小心压上光纤压板和光纤夹具,根据光纤切割长度设置光纤在压板中的位置,关上防风罩,即可自动完成熔接。
(6)移出光纤用加热炉加热热缩管。打开防风罩,把光纤从熔接机上取出,再将热缩管放在裸纤中心,放到加热炉中加热。
(7)盘纤固定。将接续好的光纤盘到光纤收容盘上,在盘纤时,盘圈的半径越大,弧度越大,整个线路的损耗越小。
(8)密封和挂起。野外接续盒要密封好,防止进水。熔接盒进水后出现部分光纤衰减增加。套上不锈钢挂钩并挂在吊线上。
2.光缆测试
使用光功率计或光时域反射图示仪(OTDR) 对光纤进行定量测量,测出光纤和接头的衰减,甚至可测出光纤的断点位置。
3.电缆接续
拗正电缆→剖缆→ 编排线序→ 芯线接续前的测试→ 接续(包括模块直接、模块的芯线复接、扣式接线子的直接、扣式接线子的复接、扣式接线子的不中断复接) → 接头封合。
4.电缆测试
(1)用户线路测试分为电缆线对(间)、对地绝缘电阻、分线设备环路电阻。
(2)中继电缆线路测试分为近端串音衰减、对地的绝缘电阻、环路电阻。
1.通信设备
(1)列内电源线按设计图示数量“列”计算。
(2)列柜、电源分配柜、箱设计图示数量“架”计算。
(3)设备电缆、软光纤按设计图示尺寸以“m”计算,或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
(4)配线架跳线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列内、列间信号线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
(5)微波抛物面天线按设计图示数量“副”计算;馈线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分路系统按设计图示数量“套”计算;微波设备按设计图示数量“架”计算,监控设备按设计图示数量“套(部)”计算。
2.移动通讯设备工程
(1)全向天线、定向天线,室内天线,卫星全球定位系统天线(GPS),按设计图示数量以“副”计算。
(2)同轴电缆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或按设计图示尺寸以中心线长度“m”计算。
3.通信线路工程
(3)光缆接续按设计图示数量“头”计算;光缆成端接头按设计图示数量“芯”计算;光缆中继段测试按设计图示数量“中继段”计算;电缆芯线接续、改接按设计图示数量“百对”计算。
(4)电缆全程测试按设计图示数量“百对”计算;进线室承托铁架按设计图示数量“条”计算;托架设计图示数量“根”计算;,进线室钢板防水窗口按设计图示数量“处”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