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营运资金
(一)本章复习提示
营运资金的含义
1.营运资金的含义和特点
营运资金的特点
流动资产的特点
流动负债的特点
交易动机
成本
动机
预防动机
投机动机
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
其他动机
2.现金的管理
持有成本
转换成本
短缺成本
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成本分析模式
存货模式
现金日常管理策略
应收账款的功能与成本
信用标准
信用政策的确定
3.应收账款的管理
信用条件
收账政策
应收账款的日常管理
存货的功能与成本
4.存货管理
存货经济批量模型
存货日常管理
1.营运资金的含义与特点
营运资金是指流动资产减去流动负债后的余额。
营运资金的特点:
(1)流动资产的特点:投资回收期短、流动性、并存性和波动性。
(2)流动负债的特点:速度快、弹性高、成本低和风险大。
2.现金的持有动机与成本
(1)现金的持有动机
①交易动机:持有一定的现金以满足正常生产经营秩序下的需要。一般说来,企业为满足交易动机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企业销售水平。
②预防动机:持有现金以应付紧急情况的现金需要。企业为应付紧急情况所持有的现金余额主要取决于三方面:一是企业愿意承担风险的程度;二是企业临时举债能力的强弱;三是企业对现金流量预测的可靠程度。
③投机动机
(2)现金的成本
①持有成本:指企业因保留一定现金余额而增加的管理费用及丧失的再投资收益。
②转换成本:指企业用现金购入有价证券以及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交易费用。
③短缺成本: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而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而给企业造成的损失。
3.最佳现金持有量的确定方法
(1)成本分析模式:根据现金有关成本,分析预测其总成本最低时现金持有量的一种方法。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短缺成本,而不考虑转换成本和管理费用。
(2)存货模式:将存货经济定货批量模型用于确定目标现金持有量。
特点:只考虑因持有一定量的现金而产生的机会成本和固定性转换成本,而不考虑短缺成本和管理费用。
4.信用政策的确定
(1)信用政策构成
①信用标准:是客户获得企业商业信用所应具备的最低条件,通常以预期的坏账损失率表示。
信用标准的影响因素:信用品质、偿付能力、资本、抵押品和经济状况。
②信用条件:是企业评价客户等级,决定给予或拒绝客户信用的依据。信用条件包括:信用期限、折扣期限和现金折扣。
③收账政策:是指客户违反信用条件,拖欠甚至拒绝付款时企业所采取的收账策略与措施。
(2)信用政策的确定方法——差量分析法
①差量收益=差量的边际贡献
②差量成本:
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赊销业务所需资金×资金成本率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率
收账费用
③决策原则:若改变信用政策的差量收益大于差量成本,应改变信用政策。
5.存货管理
(1)储备存货的有关成本:
与储备存货有关的成本,包括进货成本、储存成本、缺货成本等三种。
订货固定成本
进货费用
:与订货次数无关
①进货成本
订货变动成本
(A/Q·B):与订货次数有关
进价成本:指存货本身的价值=D·U
②储存成本
固定储存成本(F2):与储存数量无关
变动储存成本(C·Q/2):与储存数量相关
③缺货成本:缺货成本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通常用TCs表示。
(2)经济订货量的基本模型
①经济订货量的概念。
存货决策中财务部门要做的是决定进货时间和决定进货批量,能够使存货总成本最低的进货批量,叫作经济订货量或经济批量。
②经济订货量基本模型的假设。
特点:考虑的相关成本:相关进货费用和相关储存成本。
③最佳采购批量的计算公式及其变形。
1)经济订货量(Q*)基本公式:
2)基本公式演变式:
每年最佳订货次数(N*)公式:
N*=A/Q*=年需用量/经济订货量
存货总成本(TC(Q*))公式:
最佳定货周期(t*)公式:t*=1年/N*
经济订货量占用资金(I*)公式:
I*=年平均库存·单价=(Q*/2)·P
(3)实行数量折扣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特点:考虑的相关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和存货的进价成本。
(4)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订货量模型
①特点:考虑的相关成本:相关进货费用、相关储存成本和存货的缺货成本。
②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不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系数大于1,所以,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一般会大于不允许缺货时的经济进货批量。
(5)存货储存期控制
①批进批出前提下的存货储存期控制
1)存货保本储存天数=2)存货保利储存天数=3)批进批出存货的盈利与亏损的计算=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②批进零出前提下的存货储存期控制
1)存货保本储存天数=2)实际平均储存天数(见P264例题)
实际零售完的天数=2000÷12=167(天)
第1天售出12件,其实际储存1天
第2天售出12件,其实际储存2天
……..
第167天售出12件,其实际储存167天
则:2000件商品全部售完,其平均储存天数=(1+2+3+……+167)÷167
=÷167
=84(天)
将其推广,在批进零出的前提下(n表示全部商品实际零售完的天数)
实际平均储存天数=(1+2+3+……+n)÷n
=÷n
=
3)累计获利(或亏损)=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实际储存天数)
=每日变动储存费×[保本储存天数-(零售完天数+1)/2]
③批进批出与批进零出公式运用的区别与联系:计算存货保本储存天数和存货的盈亏额的公式其原理相同;批进零出前提下,不计算存货保利储存天数。
6.存货ABC分类管理
存货ABC分类管理是指按一定的标准,将存货划分为A、B、C三类,分别采用分品种重点管理、分类别一般控制和按总额灵活掌握的存货管理方法。
分类标准:一是金额标准;另一个是品种数量标准。其中金额标准是最基本的。
(二)本章重要考点
1.现金预防动机持有余额的影响因素。
2.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成本分析模式下的相关成本。
3.重点掌握最佳现金持有量确定的存货模式下的有关计算。
4.确定信用标准应考虑的因素。
5.重点掌握应收账款的信用政策变更决策。
6.存货的经济批量基本模型控制。
7.存货的储存期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