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财务管理>财务管理学习笔记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第四章强化知识点汇总

来源:中华会计网校 2013年3月4日
导读: 导读:2013年中级会计师考试时间已确定,为了方便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生进一步巩固学习知识,特将《财务管理》“第四章 投资管理”知识点汇总整理给大家。

  知识点五:投资方案类型与投资决策方法

  一、投资方案及其类型

  投资方案

  1.投资方案分类表

分类标准  类别 
投资方案的数量  单一方案 
多个方案 
方案之间的关系  独立方案 
互斥方案 
组合或排队方案 

  2.独立方案

  (1)定义:

  是指在决策过程,一组互相分离、互不排斥的方案或单一的方案。

  一组完全独立的方案存在的前提条件

  ①投资资金来源无限制;

  ②投资资金无优先使用的排列:

  ③各投资方案所需的人力、物力均能得到满足;

  ④不考虑地区、行业之间的相互关系及其影响;

  ⑤每一投资方案是否可行,仅取决于本方案的经济效益,与其他方案无关。符合上述前提条件的方案即为独立方案。

  (2)决策原则:

  在独立方案中,选择某一方案并不排斥选择另一方案。

  3.互斥方案

  指互相关联、互相排斥的方案,即一组方案中的各个方案彼此可以相互代替,采纳方案组中的某一方案,就会自动排斥这组方案中的其他方案。因此,互斥方案具有排他性。

  二、财务可行性评价与项目投资决策的关系

  1.区别

  不得将投资决策方法与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的计算方法混为一谈,二者存在以下区别:

  (1)作用不同

  开展财务可行性评价,其结果是作出该方案是否具备(完全具备、基本具备、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结论。

  投资决策就是通过比较,其结果是多个方案中作出了最终的选择。

  (2)在时间顺序上,可行性评价在先,比较选择决策在后。

  2.联系

  (1)评价每个方案的财务可行性是开展互斥方案投资决策的前提

  对互斥方案而言,评价每一方案的财务可行性,不等于最终的投资决策。

  只有完全具备或基本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才有资格进入最终决策;

  完全不具备或基本不具备财务可行性的方案,不能进入下一轮比较选择。

  已经具备财务可行性,并进入最终决策程序的互斥方案也不能保证在多方案比较决策中被最终选定,因为还要进行下一轮淘汰筛选。

  (2)独立方案的可行性评价与其投资决策是完全一致的行为

  相对于独立方案而言,评价其财务可行性也就是对其作出最终决策的过程。从而造成了人们将财务可行性评价完全等同于投资决策的误解。

  三、项目投资决策的方法

  1.投资决策方法定义

  指利用特定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作为决策标准或依据,对多个互斥方案作出最终决策的方法。

  2.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

  (1)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包括:

  净现值法、净现值率法、

  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和计算期统一法等。

  (2)静态投资回收期和内部收益率是财务可行性评价指标,但是不是投资决策方法。

  四、项目投资决策的主要方法介绍

  1.净现值法

  (1)净现值法定义

  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2)适用条件

  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3)决策原则

  净现值最大的方案为优。

  2.净现值率法

  (1)净现值率法定义

  是指通过比较所有已具备财务可行性投资方案的净现值率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2)适用条件

  适用于原始投资相同且项目计算期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的比较决策。

  (3)决策原则

  净现值率最大的方案为优。

  【注意】

  在投资额相同的互斥方案比较决策中,采用净现值率法会与净现值法得到完全相同的结论;但投资额不相同时,二者可能会产生矛盾的结论。

  项目投资决策

  3.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IRR)

  (1)差额投资内部收益率法定义

  是指在两个原始投资额不同方案的差量净现金流量(记作△NCF)的基础上,计算出差额内部收益率(记作△IRR),并与基准折现率进行比较,进而判断方案孰优孰劣的方法。

  (2)适用范围:

  该法适用于两个原始投资不相同,但项目计算期相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3)决策指标计算:

  差额内部收益率的计算与内部收益率指标的计算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所依据的是差量净现金流量。

  差额内部收益率

  (4)决策原则:

  当差额内部收益率指标大于或等于行业基准收益率或设定折现率时,原始投资额大的方案较优;反之,则投资少的方案为优。

  4.年等额净回收额法(NA)

  (1)年等额净回收额法定义

  指通过比较所有投资方案的年等额净回收额(NA)指标的大小来选择最优方案的决策方法。

  年等额净回收额,实际上就是把一个方案的净现值平均分摊到项目计算期的各年。

  (2)适用条件:

  原始投资不同,特别是项目计算期不同的多方案比较决策。

  年等额净回收额法

  (3)决策指标计算

  计算公式

  年等额净回收额=方案净现值×回收系数=方案净现值/年金现值系数

  计算步骤

  ①计算净现值;

  ②用净现值除以年金现值系数(注意期数使用项目计算期),得出年等额净回收额

  ③根据年等额净回收额进行决策。

  (4)决策原则

  年等额净回收额最大的方案为优。

  5.计算期统一法

  (1)计算期统一法定义

  指通过对计算期不相等的多个互斥方案选定一个共同的计算分析期,以满足时间可比性的要求,进而根据调整后的评价指标来选择最优方案的方法。

  (2)决策指标计算

  方法一:方案重复法(计算期最小公倍数法)

  ①计算每个方案原计算期内的NPV,评价财务可行性,去掉不可行方案;

  ②寻找可行方案计算期的最小公倍数,作为统一的计算期。在统一的计算期内调整算出NPV';

  ③NPV'大的方案为优 。

  计算期统一法

  方法二:最短计算期法(又称最短寿命期法)

  ①计算每个方案原计算期内的NPV,评价财务可行性,去掉不可行方案;

  ②可行方案中计算原计算期内的年等额净回收额;

  ③按照最短的计算期来计算出各可行方案的相应净现值NPV;

  ④选NPV最大的方案。

  最短计算期法

  最短计算期法

  相关推荐: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预习计划
  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财务管理》知识点预习汇总

  ◇ 中级会计师考试问答中心,讲师帮你解答学习问题

  编辑推荐: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全面招生!高清视频辅导课程,讲师在线辅导!48小时免费试听,欲速报名!点击试听>>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