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机 | 含义 | 影响因素 |
交易性需求 | 企业为了维持日常周转及正常商业活动所需持有的现金额 | 1.企业向客户提供的商业信用条件和从供应商那里获得的信用条件不同; 2.企业业务的季节性; |
预防性需求 | 企业需要维持一定量的现金,以应付突发事件 | 1.企业愿冒现金短缺风险的程度; 2.企业预测现金收支可靠的程度; 3.企业临时融资的能力。 |
投机性需求 | 企业为了抓住突然出现的获利机会而持有一定量的现金 |
机会成本 | 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现金余额而丧失的再投资收益,与平均现金持有量之间成正比。 |
管理成本 | 是指企业因持有一定数量的现金而发生的管理费用,与现金持有量之间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
短缺成本 | 是指在现金持有量不足,又无法及时通过有价证券变现加以补充的情况下给企业造成的损失,与现金持有量成反向变动关系。 |
交易成本 | 指企业转让有价证券换取现金时付出的代价。 |
成本模型强调的是:最优的现金持有量是使得现金持有成本最小化的持有量。
现金持有成本 | 机会成本 | 管理成本 | 短缺成本 |
与现金持有量的关系 | 正比例变动 | 无明显的比例关系 (固定成本) | 反向变动 |
决策原则 | 最佳现金持有量 = min(管理成本+机会成本+短缺成本) |
现金周转期=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应付账款周转期
其中:存货周转期+应收账款周转期=经营周期
存货周转期=平均存货/每天的销货成本
应收账款周转期,是指从应收账款形成到收回现金所需要的时间;
应收账款周转期=平均应收账款/每天的销货收入
应付账款周转期,是指从购买原材料形成应付账款开始直到以现金偿还应付账款为止所需要的时间。
应付账款周转期=平均应付账款/每天的购货成本
1.应收账款的机会成本
应收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应收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变动成本率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
则:应收账款应计利息
=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学霸提示】平均收现期是指各种收现期的加权平均数。
关于平均收现期的计算。
①如果信用期“n/40”,没有其他附带条件,则平均收现期为40天;
②如果信用期为“n/40”,并给出,80%在40天付款,20%在60天付款,则平均收现期为44天(40×80%+60×20%);
③如果信用期为“2/10,n/40”,并给出,60%在10天付款,30%在40天付款,10%在70天付款,则平均收现期为25天(10×60%+40×30%+70×10%)。
2.管理成本
主要是收账费用
3. 坏账成本=赊销额×预计坏账损失率
4.应收账款信用政策决策
(1)计算盈利的增加(比较两个方案的EBIT)
盈利的增加=边际贡献的增加=销售量的增加×单位边际贡献=销售量收入的增加×边际贡献率
【提示1】如果固定成本有变化,还应该减去增加的固定成本。
【提示2】教材称“盈利的增加”,其实是表示EBIT的增加。
(2)计算成本费用的增加
第一:计算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增加(比较两个方案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
其中:
①应收账款占用资金应计利息=日销售额×平均收现期×变动成本率×资本成本
②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存货占用资金=存货平均余额
③应付账款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作为成本费用的减项)=应付账款占用资金×资本成本
其中:应付账款占用资金=应付账款平均余额
第二:计算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增加(比较两个方案的收账费用和坏账损失)
第三:计算折扣成本的增加(比较两个方案的折扣成本)
其中:折扣成本=赊销额×折扣率×享受折扣的客户比率
(3)计算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
=增加的盈利-增加的成本费用
决策原则:如果改变信用政策增加的税前损益大于0,就应该改变。
(4)应收账款周转
应收账款周转天数 =应收账款平均余额/平均日销售额
平均逾期天数=应收账款周转天数-平均信用期天数
(一)存货取得成本
1.购置成本:年需要量×单价
2.订货成本
固定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无关
变动订货成本——与订货次数相关:
年订货次数×每次订货成本=D/Q×K
(二)存货储存成本
固定储存成本——与存货量无关
变动储存成本——与存货量相关:
年平均库存量×单位存货的年储存成本=Q/2× Kc
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包括存货占用资金的应计利息、存货的破损和变质损失、存货的保险费用。
(三)存货缺货成本
是指由于存货供应中断而造成的损失。
(四)最优存货量的确定:
模型 | 计算 |
基本公式 | ①经济订货批量(Q*)= ②存货相关总成本= ③每年最佳订货次数=D/Q* ④经济订货量平均占用资金=Q*/2×存货单价 其中:D为全年的需要量,Q为经济订货量,K为每次的变动订货成本,Kc为每单位存货的变动储存成本。 |
再订货点 | ①R=L×d=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求量 ②订货提前期对经济订货量无影响 |
存货陆续供应和使用模型 | 在基本公式的基础上进行调整:把Kc变成Kc)1-d/p 其中:d表示每日耗用量,P为每日送货量。 |
保险储备 | ①考虑保险储备的再订货点=预计交货期内的需求+保险储备 =交货时间×每日平均需求量+保险储备 ②最佳的保险储备应该是使缺货损失和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之和min ③保险储备的持有成本=保险储备×单位存货的年存储成本 ④缺货成本=每次订货期望缺货量×单位缺货损失×年订货次数 |
(一)短期借款的信用条件
1.信贷额度:即贷款限额,是借款企业与银行在协议中规定的借款最高限额,信贷额度的有效期限通常为1年。(无法律效应,银行并不承担必须提供全部信贷数额的义务。)
2.周转信贷协议:银行具有法律义务地承诺提供不超过某一最高限额的贷款协定。注:(1)有法律效应,银行必须满足企业不超过最高限额的借款;(2)贷款限额未使用的部分,企业需要支付承诺费。
3.补偿性余额:补偿性余额是银行要求借款企业在银行中保持按贷款限额或实际借用额一定比例计算的最低存款余额。(补偿性余额提高了借款的实际利率)
实际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 × 100%
4.借款抵押。为了降低风险,银行发放贷款时往往需要有抵押品担保。
5. 偿还条件。贷款的偿还有到期一次偿还和在贷款期内定期(每月、季)等额偿还两种方式。
(二)短期借款利息的成本
1.收款法(利随本清法):借款到期时向银行支付利息。
实际年利率=名义年利率
2.贴现法:即银行向企业发放贷款时,先从本金中扣除利息,而到期时借款企业再偿还全部本金的方法。
实际年利率=年利息/实际可用借款额 × 100%
=贷款额×名义年利率/[贷款额×(1-名义年利率)] ×100%
=名义年利率/(1-名义年利率)×100%
3.加息法
加息法是银行发放分期等额偿还贷款时采用的利息收取方法。
实际年利率=2*名义年利率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q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