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人民币政策的历史演变
从新中国成立至今,人民币汇率制度经历从绝对由官方决定汇率过渡到名义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的发展过程,其间经历了以下阶段:
从1949年新中国成立至1952年:当时经济发展速度很快,年平均经济增长速度约为19%,然而外汇短缺,外汇收入主要靠私营企业和海外汇进的侨汇,其中侨汇约占外汇收人的一半左右。由于当时物价变化,为了使创汇企业和依靠侨汇收入的人民不至于亏损和生活困难,政府以内外物价主要是国内物价为依据,不断调整人民币汇率。
从1953年至1972年:中国的经济状况波动很大,但是人民币汇率制度比较简单。当时因为美国对中国实行经济封锁,政府实行了人民币盯住英镑的汇率制度。由于当时中国与一些社会主义国家的经贸关系较重要,人民币还实行了盯住卢布的汇率政策。这段时间人民币汇率的主要特点是盯住英镑和卢布的双重汇率制度。
从1973年至1980年:中国的社会状况发生了很大变化,人民币汇率却保持坚挺。当时国际上,一个是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一个是尼克松访华,前者结束了国际上主要货币固定盯住美元的汇率安排,后者部分打开了中国的封闭的国际环境。相应地,人民币汇率也作了改变,改成了盯住一揽子货币。
从1981年至1984年:中国开始了改革开放阶段,在汇率制度安排上,人民币实行了复汇率制度,在官方公布的汇率之外,还实行了贸易内部结算价格。官方汇率为1美元兑换1.5元人民币,贸易内部结算汇率为1美元兑换2.8元人民币。
从1985年至1993年:外汇管理制度实行了改革,政府允许企业创汇按比例留成,多余外汇可以到官方的外汇调剂市场交易,因而在官方公布的汇率抄I、,又产生了人民币调剂汇率。人民币公布汇率和调剂汇率在这期间都不断地下调。这期间主要也是复汇率制度。
从1994年至今,中国对外汇管理体制进行了重大改革,确立了实现人民币完全可自由兑换的最终目标。首先在继续对外汇资本项目实行严格管制的同时,实行经常项目有条件的可兑换。1996年,中国接受国际货币组织第八条款,实现经常项目的安全可兑换。这期间,人民币汇率实行了名义上的有管理浮动汇率制度,但人民币汇率基本上没有什么波动,特别是自1997年后,人民币汇率基本上保持在 8.27-8.28的位置。
二、人民币汇率定位的理论分析
面对有关中国人民币政策的各种争论,最需要论证的一个关键问题就是:人民币币值是否被低估或高估,需要当局做出调整。对此,可以参考三种货币汇率理论:
1.购买力平价理论(The Theory of Purchasing PowerParity)。购买力平价理论,简称PPP理论,是西方汇率理论中最具有影响力的理论之一。其强调经常项目对汇率的决定作用,将商品、劳务的价格与汇率联系在一起。该理论最早是由古斯塔夫一卡塞尔1922年发表的《1914年以后的货币与外汇理论》中提出的,为当时实行浮动汇率制的国家恢复汇率稳定提供了理论依据,而且也为后人进行新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
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进行的计算表明,人民币的币值被严重低估了。例如:世界银行曾经公布的按照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的2000年世界GDP汇总表中中国的经济总量是按实际汇率计算的四倍,这意味着依据购买力平价理论计算出的人民币兑换美元的汇率大概为2:1.国际理论界长期的实证结果表明:购买力评价理论从长期来看是比较合适的,但在短期内是失效。因此,单纯的以购买力平价理论来论证人民币应该升值是不全面的。
2.实际均衡理论(The Theory of Real Equilibrium)。实际均衡理论是通过选择经济体实现经济基本均衡的一个时点,分析此后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化 (通常选择相对生产力及价格水平变动趋势),从而确定经济体货币汇率相应变化以保持基本均衡的一种理论。举一个简单的例子,如果中国在五年前货币被合理定价,经济处于实际均衡点,鉴于中国国内的通货膨胀很低,同时生产力的增长远高于其它邻近国家,实际均衡理论就可以测算出人民币相对于区域内其它邻近国家的货币应该升值多少来保持其币值的合理定位和经济的基本均衡。从理论的严密性上来说,实际均衡理论在分析测算货币汇率变化时比购买力平价理论更加准确一些。
实际均衡理论在解释发达国家主要货币汇率变化时非常成功,但是却不太适用于发展中的新兴市场。在一些例如中国这样的转型经济中,由于很多不确定因素的干扰,以及迅速的经济开放和结构调整使得确定一个历史基本均衡点及正确判断相关经济变量的变动趋势这项工作很难操作,也使得实际均衡理论在不同均衡点对人民币汇率变化的测算结果往往会不一致。因此,实际均衡理论对人民币汇率定位的阐述也没能得到学术界的一致接受。
3.国际收支理论(The Theory of Balance of Payment)。国际收支理论的理论基础,着眼于一国官方储备的变化,如果外汇当局在外汇市场上买进大量外汇,这就意味着外汇市场在当前价位上供大于求,也就是说该国货币的汇率被低估了。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经济学家更多地采用商品和服务贸易收支及中长期的资本流量两个指标作为衡量标准。如果这两个指标长期显示盈余,货币就面临升值的压力,反之,则面临贬值的压力。
统计数字表明,中国已经连续六年保持着商品和服务贸易的顺差和跨国直接投资的净流人,而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的统计也显示在过去不到三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外汇储备从2100多亿美元增长到了 3800多亿美元,尤其是在最近两、三个季度,官方储备在以每月平均增加90亿美元左右创纪录的速度增长,预示着人民币正经受着升值压力的考验。
三、国内政策环境及应对措施分析
当今世界上主要有三种汇率体制,即自由浮动汇率、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和固定汇率,而主要市场经济国家普遍采用的是自由浮动汇率。中国自1994年外汇改革以来,一直采用的是有管理的浮动汇率,直至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被迫改为盯住美元的汇率政策,具有明显的固定汇率的特征。无论是从长期的角度,还是短期的角度,人民币汇率都存在着升值的压力。从长期来看,这是中国经济持续走强的必然结果,但从短期来看,更多是体制性因素的作用,根源还在于现行汇率的体制。
按照中国现行的汇率制度(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单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人民币汇率理论上应在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中央银行按前一营业日银行间外汇市场形成的加权平均汇率,公布人民币对美元、港币、日元的基准汇率。银行间外汇市场人民币对美元买卖价可以在基准汇率上下0.3%的幅度内浮动,对港币和日元亦可以在1%的幅度内浮动。同时,中国的银行间外汇市场实行会员制,由包括央行在内的342家中外金融机构组成,是一个金融机构之间调剂外汇头寸、买卖外汇的同业市场。
理论上而言,这个市场能够反映人民币和外币之间的供求关系。但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存在一些问题:第一,严格的外汇管制压抑了微观经济主体的外汇需求,而作为外汇业务的垄断者一中国银行在强制结售汇的制度安排下又只能把外汇卖给中央银行;第二,银行间外汇交易市场的交易品种过少,买卖差价过低,会员的获利空间极为有限;第三,中央银行的过度干预进一步降低了市场活力和参与该市场的热情;第四,长期的习惯意识使外汇管理层更多地注重外汇储备,不注意清偿能力,偏好于货币储备,特别是官方储备,而不注重民间储备和基础性物资储备。这些体制性因素一方面强制性放大了外汇供给,另一方面又人为地缩小了外汇需求,增大了使用国际收支理论,对中国市场进行分析的难度。不难理解,人为地干扰外汇供求关系必然导致汇率偏离均衡价格,扭曲货币的真正市场价格,而扭曲的价格,又必然大大降低外汇资源的配置效率,并引发一系列的副作用。
货币的价格就是汇率,而中国汇率制度改革的方向就是要建立真正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实现市场有效均衡的汇率形成机制,应该说中国政府在人民币汇率改革这个问题上是做到了心中有数的。中国将根据经济发展水平、经济运行状况和国际收支状况,在深化金融改革中进一步探索和完善人民币汇率的形成机制。中国人民银行有关领导认为在汇率实现充分浮动之前要做好三件事:一是比较充分地开放贸易经营,服务贸易相对开放;二是消除对资本项目的过度管制,市场真正发挥决定作用;三是中国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顺利进行,主要问题初步得到解决,竞争能力和抗风险能力得到实质提高。因为只有实现贸易自由化,经常项目下的外汇供求才能真实体现;进一步放松资本项目管制,资本项目下的外汇供求才能真实体现;减少对外汇市场的干预,扩大汇率浮动的范围,真实供求关系下形成的货币价格才能避免出现扭曲的价格;国有银行的改革到位,才能不用避免开放外汇市场后由于汇率波动而引发的金融动荡。
四、人民币汇率政策的走向预测
人民币汇率政策的改革目标是十分明确,如果要真正实现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制度,就必须建立一个真实反映供求关系的外汇市场,有一个实质性的汇率浮动范围。但对于一个新兴加转轨的、面临巨大就业压力的发展中大国而言,无论是汇率本身的调整,还是汇率体制的改革节奏,都有一个时机的选择问题及成本问题。随着经济的日趋成熟,中国迟早会让人民币与美元脱钩自由浮动,但由于中国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以及经济结构和经济体制上的一系列问题,中国距离真正实行自由浮动的汇率制度仍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鉴于其它国家的经验,市场分析人员对人民币汇率政策近期的走向做出了如下五种预测:
1.管理当局行政外汇市场,一次性调高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然后继续保持对美元的盯住汇率制。
2.管理当局完全放开人民币汇率,停止所有的政策干预,采用自由浮动汇率,使人民币的汇率水平完全由市场因素来决定。
3.继续保持对美元的盯住汇率,并逐渐扩大人民币汇率的波动幅度,增加汇率形成过程中的市场因素。
4.继续采用盯住汇率的方法,但转而盯住一揽子的世界主要货币。
5.继续保持当前的人民币汇率政策和汇率水平,官方不公开宣布任何重大的政策变动,但引入二系列边际性的措施减少人民币的升值压力。
可以预见的是,经济政策的联系性和稳定性是中国的核心领导层在制订宏观决策时的一贯原则,货币政策(汇率政策)领域不可能例外,因此第一种和第二种做法近期在中国没有可能性。
由于目前市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期过高,压力过大,从稳定汇率的战略出发,中国政府不大可能在近期对汇率政策做出重大调整,现阶段应该更多倾向于一些边际性的调整来缓解人民币升值压力,也就是第五种做法。实际上,中国政府近年来已经将付诸了很多努力缓解人民币的失值压力,例如实行多年的企业强制结汇被改为自愿结汇;去年已经出台的Q皿政策和即将出台的QDU政策;放宽境内企业的境外投资和国际金融机构在国内的融资;放宽个人换汇及国际汇兑等等。这些手段会有助于增加外汇需求,释放人民币的升值压力,使人民币汇率更接近真实的均衡价格,但汇率形成机制的核心问题尚须解决,因此第五种办法只是人民币汇率改革过程中的过渡手段。
至于第三种做法,可以说是在兼顾稳定的条件下缓解了人民币的升值压力,汇率制度的灵活性得到了加强,减少了今后一次性大幅上调和下调汇率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但是这种做法无法从根本上缓解中长期人民币实际均衡汇率的升值压力,同时也将美元相对于世界其它主要货币之间的汇率波动引入到人民币同这些主要货币的套算汇率中,不利于人民币汇率的稳定和安全。如果货币当局对短期资本流动的管理不是非常有效的话,人民币汇率将会不断面临由于世界主要货币汇率波动而导致的投机压力和風险。
第四种做法是当前中外较多学者极力倡导的,其好处在于可以避免美元同世界其它主要货币汇率变动带给人民币的冲击,并且能够为日后最终的自由浮动奠定制度基础。缺点在于盯住一揽子货币的选择意味着外汇市场上的人民币汇率时时刻刻都要根据全球市场的汇率变动进行调整,过于频繁波动的人民币汇率不利于国际贸易的投资的进行,同时也是对国内经贸部门适应能力和风险对冲能力的考验,在这些方面,世界上有很多国家的经验可供中国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