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中级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经济法学习笔记

2013年《经济法》第八章基础讲义8.2:反垄断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来源:大家论坛 2013年8月21日
  • 第2页: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二、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
  (一)反不正当竞争法律制度概述
  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有悖于商业道德且违反法律规定的市场竞争行为。
  (二)欺骗性标示行为
  1.欺骗性标示的含义
  欺骗性标示,是指经营者对其所销售的商品和提供的服务作出不实标记或陈述的行为。比如,将一般白酒装瓶后贴上“茅台”商标的行为,或者在不含有人参成分的保健品外包装上成分一栏写上“含有人参10%”等。欺骗性标示分为仿冒和虚假陈述两类。
  2.仿冒
  (1)仿冒的概念。仿冒,是指经营者使用与他人相近或相同的商业标识和外观的行为。
  (2)仿冒行为的表现。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以下四种仿冒行为:①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②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③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④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考题·单选题】(2010年)某公司将其生产并上市销售的糖果冠以“大白兔”且其字样、图案与注册商标——“大白兔”非常相似。“大白兔”在糖果品牌中知名度很高。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对该公司行为定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
  B.擅自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
  C.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
  D.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的质量做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不正当竞争行为。经营者不得采用下列不正当手段从事市场交易,损害竞争对手:(1)假冒他人的注册商标;(2)擅自使用知名商品特有的名称、包装、装潢,或者使用与知名商品近似的名称、包装、装潢,造成和他人的知名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3)擅自使用他人的企业名称或者姓名,引人误认为是他人的商品;(4)在商品上伪造或者冒用认证标志、名优标志等质量标志,伪造产地,对商品质量作引人误解的虚假表示。本题中,该公司的行为属于擅自用与知名商品“大白兔”近似的名称、包装,造成和“大白兔”商品相混淆,使购买者误认为是该知名商品的行为,构成不正当竞争。
  (3)仿冒行为的特征。仿冒的对象是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仿冒的方式是使用与其他经营者相同或相近的商业性标志;仿冒的目的是分享市场价值更高的商业性标志的商业利益。
  3.虚假陈述
  (1)虚假陈述的概念。虚假陈述,是指经营者对其产品或服务信息所作的不实介绍。
  (2)虚假陈述的方式。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经营者不得利用广告或其他方法,对商品的质量、制作成分、性能、用途、生产者、有效期限、产地等作引人误解的虚假宣传。广告经营者不得在明知或应知的情况下,代理、设计、制作、发布虚假广告。
  (3)虚假陈述的特征。虚假陈述的主体是经营者,包括产品的生产者、销售者和广告经营者;虚假陈述的内容是与商品和服务有关的、除商业性标志以外的其他信息;虚假陈述的方式是对商品、服务或经营者自身所作的任何介绍;虚假陈述的目的是提高市场认知度,增加交易机会。
  (4)虚假陈述的认定。一般的虚假陈述,可以根据陈述内容与对象的一致性进行判断,相对比较容易。而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的判断则相对困难。概括立法和实施的经验,对引人误解的虚假广告,可以从认知的致误性、受众的一般性、认知的常态性、广告的整体性和致误的可能性进行判断。
  (三)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1.商业秘密的概念
  商业秘密,是指不为公众所知悉、能为经营者带来经济利益、具有实用性并经权利人采取保密措施的技术信息和经营信息。商业秘密可分为技术型商业秘密和经营型商业秘密两类。
  2.商业秘密的属性与特征
  从其本身的属性来看,商业秘密实质上是一种信息。商业秘密权是一种无形财产权。
  (1)秘密性。商业秘密的特点是“不为公众所知悉”。(2)实用性。商业秘密能够为拥有者带来经济利益,这是和其他秘密的区别之所在。(3)保密性。采取保密措施,是商业秘密不同于专利的重要特点。
  3.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根据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表现为:(1)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不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2)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以前项手段获取的权利人的商业秘密;(3)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第三人明知或者应知前款所列违法行为,获取、使用或者披露他人的商业秘密,视为侵犯商业秘密。
  【考题·多选题】(2011年)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侵犯商业秘密行为的有( )。
  A.甲公司将其与乙公司订立合同过程中获悉的乙公司商业秘密泄露给戊公司
  B.甲企业盗窃乙企业的商业秘密用于产品制造
  C.某技术研究院违反约定擅自将丙公司委托开发的某项技术出售给丁公司
  D.丙企业在产品发布会上披露了同行业丁企业的商业贿赂行为
  『正确答案』A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侵犯商业秘密行为。选项A属于违反约定或者违反权利人有关保守商业秘密的要求,披露、使用或者允许他人使用其所掌握的商业秘密的,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选项B属于以盗窃、利诱、胁迫或者其他正当手段获取权利人的商业秘密的,属于侵犯商业秘密的行为;选项C:受托开发的该项技术不一定属于商业秘密;选项D:应当鼓励。
  (四)诋毁商誉行为
  1.商誉和诋毁商誉的概念
  商誉包括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是对经营者综合性的市场评价。
  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考题·单选题】(2010年)甲商场为打垮竞争对手乙商场,在网上发帖谎称乙商场销售假皮鞋,乙商场的声誉因此受到损害。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对甲商场发帖行为定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侵犯商业秘密行为
  B.诋毁商誉行为
  C.比较广告行为
  D.虚假陈述行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诋毁商誉行为。甲商场的行为属于不正当竞争行为中的诋毁商誉行为,所谓诋毁商誉行为,是指经营者传播有关竞争对手的虚假信息,以破坏竞争对手的商业信誉的不正当竞争行为。
  2.诋毁商誉的构成
  (1)诋毁商誉行为的主体。作为竞争行为的诋毁商誉,其行为主体是经营者。
  (2)诋毁商誉行为的主观方面。诋毁商誉行为可以是故意,也可以是过失。
  (3)诋毁商誉行为的客观方面。经营者采取捏造、散布虚伪事实,损害竞争对手商业信誉和商品声誉的行为。
  【例题·多选题】以下行为中,构成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行为的有( )。
  A.甲食品厂产品发生质量事故,舆论误指为乙食品厂产品,乙食品厂公开说明事实真相
  B.甲汽车厂不满乙钢铁厂起诉其拖欠货款,散布乙钢铁厂产品质量低劣的虚假事实
  C.甲冰箱厂散布乙冰箱厂售后服务差的虚假事实,虽未指名,但一般人可以推知
  D.甲灯具厂捏造乙灯具厂偷工减料的事实,但只是告诉了乙灯具厂的几家客户
  『正确答案』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诋毁商誉行为。本题中,选项A乙食品厂没有捏造、散布虚伪事实,不属于诋毁商誉行为。选项B的经营者不是竞争关系,不属于不正当竞争中的诋毁商誉行为。
  (五)商业贿赂行为
  1.商业贿赂的概念
  贿赂行为,包括行贿行为和受贿行为。所谓商业贿赂,是指经营者为了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竞争优势,向能够影响交易的人秘密给付财物或者其他经济利益的行为。比如,投标人为了中标,向招标人中的决策人员行贿;某医药公司为了推销其药品,向医院负责人或医院药房负责人行贿,等等,都是商业贿赂。
  2.商业贿赂的危害
  商业贿赂的危害是多方面的:(1)破坏市场机制,妨碍公平竞争,侵害了竞争者的利益。(2)侵犯交易相对人、其他经营者和消费者利益。(3)危害社会道德,腐蚀社会风气。
  3.商业贿赂行为的构成
  (1)商业贿赂行为的主体,包括行贿主体和受贿主体。
  是否存在“账外暗中”,是区分回扣、折扣和佣金是否属于商业贿赂的标准。经营者给对方折扣、给中间人佣金的,必须如实入账。接受折扣、佣金的经营者必须如实入账。
  (2)商业贿赂的主观方面。以具有获取交易机会或者相对于竞争对手的优势的目的和故意,是其主观方面要件。
  (3)商业贿赂的客观方面。给付或收受金钱、实物和其他利益的行为,是行贿和受贿的客观方面。当前,在给付金钱、实物和其他利益的方式上,花样不断翻新,不胜枚举。
  【考题·单选题】(2012年)某市甲宾馆为某介绍客人的出租车司机,按客人房费的8%支付了酬金,与甲宾馆相邻的乙酒店向监督检查部门举报了这一行为。监督检查部门经过检查,发现甲宾馆给予出租车司机的酬金均如实入账。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甲宾馆的行为属于( )。
  A.商业贿赂行为
  B.正当竞争行为
  C.限制竞争行为
  D.低价倾销行为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商业贿赂。甲宾馆已将给予出租车司机的酬金“如实入账”,该行为性质上为给予中间人合法佣金的行为,属于正当竞争行为。
  (六)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
  1.不当附奖赠促销的概念
  不当附奖赠促销,是指经营者在销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务时,违反法律规定,通过附带地向购买者提供物品、金钱或者其他经济利益作为赠予或奖励,以促进销售的行为。不当附奖赠促销分为不当附奖促销和不当附赠促销两种方式。
  2.不当附奖赠促销的类型
  根据附带提供方式的不同,附奖赠促销分为附奖促销和附赠促销。
  3.附奖赠促销行为的特征
  (1)附奖赠促销行为的主体是经营者。
  (2)其奖励或赠予实质上是购买标的的一部分。“奖励”或“赠予”不过是变相降价促销。其变相之处在于:价格没有变,但所购买的标的增加了,其增加额就是赠予物或者是获奖机会。
  (3)附奖赠促销行为利弊互现。它有利于扩大销售、促进竞争,但如果奖赠额度或比例过度或者奖赠虚假,会导致价格虚高,价格信号失真,损害了大多数未获奖的购买者、消费者利益。因此应当予以禁止。
  4.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表现
  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有:
  (1)附巨额奖赠促销。经营者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
  (2)欺骗性附奖赠促销。经营者不得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3)经营者不得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考题·多选题】(2012年)根据《反不正当竞争法》的规定,下列情形中,属于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的有( )。
  A.甲公司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2000元
  B.乙公司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为6000元
  C.丙公司采用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方式进行有奖销售
  D.丁公司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的商品
  『正确答案』BCD
  『答案解析』本题考核点是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禁止的不当附奖赠促销行为有:(1)经营者采用抽奖式的附奖销售的,最高奖的金额不得超过5000元(如选项B);(2)经营者采用谎称有奖或者故意让内定人员中奖的欺骗方式进行有奖销售(如选项C);(3)经营者利用有奖销售的手段推销质次价高商品的(如选项D)。

  备考攻略: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经济法》备考冲刺

  ◇ 233网校提醒广大考生可依据考试大纲,有效进行会计职称复习!另外,网校2013年中级会计职称考试辅导高清课程已经开通,学员可以选报VIP班冲刺班精讲班习题班等个性化辅导班次,通过针对性地讲解、训练、答疑、模考,对学习过程进行全程跟踪、分析、指导,帮助考生全面提升备考效果!充分了解课程>> 

相关阅读
最近直播往期直播

下载APP看直播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