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教材P345-346,例17-6:甲公司账务处理 (2)调整递延所得部资产的会计处理 为什么贷方不是记“递延所得税负债”?这里为递延所得税资产,怎么理解?
回复:
因为该题中, 在报告年度2007年12月31日,甲已经根据经验判断该项预计负债为40 000万元,这是会计上的口径;可是税法对于还未实际发生的负债是不予税前抵扣的,但是当该项预计负债实际发生时准予在税前抵扣,因此,该预计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此时税法确认该负债为0),形成的是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因此应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但是在所得税汇算清缴日(2008年2月15日)之前的2月7日,法院已经判决。这时,该预计负债属于资产负债表的日后事项(因为在报表报出日2008年3月31日之前),且此时尚未完成所得税的汇算,因此应半实际的赔偿款在应税所得前扣除。此处教材的做法是先将原来因预计负债而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予以转销,再按扣除了实际赔偿款的税前所得重新计算应纳所得税。
我一般这样记,供参考哈:
以会计上的资产或负债与税法上的资产或负债相比:
如果会计上的资产大,则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负债(有点借贷平衡了哈,下同,呵呵);
如果会计上的负债大,则确认为递延所得税资产
2、教材P434,表19-16,其中“净利润”这栏对应的“合并抵销贷方”下数字为800,是会计分录(2)800 即投资收益的数字吗?如果是或不是,怎么理解的?
回复:
是教材P409页(1)的那个“投资收益”800。它还体现在P428页的调整部分,即“P贷方调整”一列的投资收益那一行。
3、教材P444,例19-35(1)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万,贷:固定资产——原价20万,而P442,例19-33(1)分录,为什么不是借:未分配利润——年初2000,贷:存货——2000?
回复:
对于抵销分录,您要明白,它是抵销因内部交易而形成的毛利,因为合并报表的抵销原因就是企业集团内的各交易只是将资产或负债进行空间转移,并不承认这种交易所产生的损益。例19-35中,是A公司将其自产产品销售给B公司作为固定资产,产品已经转变为固定资产,所以该交易形成的毛利是在固定资产中。
而例19-33,最后的资产形式是存货,所以要将存货上的毛利抵销。
4、假设A公司与B公司为同一控制下的母子公司,A销售商品给B,收到价款为3500万,成本为3000万元。若B公司在当期销售2500万元,成本为购进3500万元中的1800,分录怎么做?是不是借:营业收入3500,贷:存货1542.86(即1800/3500 *3000);营业成本1957.14 还是借:营业收入3500,贷:存货1200;营业成本3300?
回复:
分录处理建议这样
1、视同全销售
借:营业收入3500
贷:营业成本3500
2、抵销存货中的毛利
毛利率=(3500-3000)/3500=1/7
借:营业成本(3500-1800)*1/7=242.86
贷:存货 242.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