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例题】计算分析题
2014年1月1日,P公司以银行存款购入S公司80%的股份,能够对S公司实施控制。2014年S公司从P公司购进A商品400件,购买价格为每件2万元(不含增值税,下同)。P公司A商品每件成本为1.5万元。2014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30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2.2万元;2014年年末结存A商品100件。2014年12月31日,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8万元;S公司对A商品计提存货跌价准备20万元。2015年S公司对外销售A商品20件,每件销售价格为1.8万元。2015年12月31日,S公司年末存货中包括从P公司购进的A商品80件,A商品每件可变现净值为1.4万元。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A商品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假定P公司和S公司均采用资产负债表债务法核算所得税,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均为25%。
要求:编制2014年和2015年合并财务报表中与存货有关的抵销分录(编制抵销分录时应考虑递延所得税的影响)。
正确答案:
(1)2014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内部存货交易中未实现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借:营业收入 800(400×2)
贷:营业成本 800
借:营业成本 50
贷:存货 50[100×(2-1.5)]
②抵销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资产减值损失 20
③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4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结存存货成本=100×1.5=150(万元),可变现净值=100×1.8=180(万元),账面价值为150万元,计税基础=100×2=20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0-150)×25%=12.5(万元),因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0×25%=5(万元),所以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调整金额=12.5-5=7.5(万元)。2014年合并财务报表中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所得税费用 7.5
(2)2015年抵销分录
①抵销期初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未分配利润——年初 50
贷:营业成本 50
②抵销期末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
借:营业成本 40
贷:存货 40[80×(2-1.5)]
③抵销期初存货跌价准备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0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20
④抵销本期销售商品结转的存货跌价准备
借:营业成本 4(20÷100×20)
贷: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4
⑤调整本期存货跌价准备
2015年12月31日结存的存货中未实现内部销售利润为40万元,存货跌价准备的期末余额为48万元,期末存货跌价准备可抵销的余额为40万元,本期应抵销的存货跌价准备=40-(20-4)=24(万元)。
注:(20-4)为S公司2015年12月31日计提减值准备前“存货跌价准备”账户余额。
借:存货——存货跌价准备 24
贷:资产减值损失 24
⑥调整合并财务报表中递延所得税资产
2015年12月31日合并财务报表中结存存货成本=80×1.5=120(万元),可变现净值=80×1.4=112(万元),账面价值为112万元,计税基础=80×2=160(万元),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余额=(160-112)×25%=12(万元),因S公司个别财务报表中已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48×25%=12(万元),所以本期合并财务报表中调整分录如下:
借: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贷:未分配利润——年初 7.5
借:所得税费用 7.5
贷:递延所得税资产 7.5
知识点:内部商品销售业务的抵销
【深入解析】
就是抵销未实现部分数。也就是我们说的以未实现为限抵销。
我们说的以未实现利润为限怎么理解呢,是转回的跌价准备不能超过未实现利润,但是小于可以。
举个例子:
甲将商品100卖给乙200,未出售,未实现利润是100
(1)期末可变现净值150,合并角度没有减值,个别报表提了50,所以转回50。
(2)期末可变现净值90,合并角度减值10,个别报表提了110,所以这时要以未实现利润100为限,转回100。
从上边可以看出,如果可变现减值在100-200期间,那就是个别报表提多少就抵多少,如果可变现净值小于100,那就是转回未实现的数。
考生看了又看: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预习阶段学习计划表 考试报名时间
讲师支招:233网校老师解读2016年中级会计师考试复习备考策略
考试交流吐槽区(点击加入QQ群可快速加群交流):
温馨提示:有任何报考及考试相关疑问,可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fdoz33”咨询。也可以使用微信公众号“kjzc233”加入我们的备战团队!233网校APP已上线,考生可下载手机APP,随时掌握考试报考!
扫一扫上面的二维码,添加小编个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