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答案及解析】
(1)计算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
该资产的账面价值=原值-累计折旧-计提的减值准备=3000-800-200=2000(万元)
(2)计算资产的可收回金额
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为1800万元;
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现值
=600/(1+5%)+550/(1+5%)2+400/(1+5%)3+320/(1+5%)4+180/(1+5%)5=1820.13(万元)
所以该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为1820.13万元,低于该资产的账面价值2000万元,即甲设备发生了减值。
(3)应该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2000-1820.13=179.87(万元)
(4)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179.87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179.87
2.【答案及解析】
减值测试过程
1.确定2006年12月31日资产组账面价值
资产组账面价值=20+30+50=100万元。
2.估计资产组可收回金额:
经估计生产线未来5年现金流量及其折现率,得到其现值为60万元。而公司无法合理估计其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则以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作为其可收回金额。由此
资产组可收回金额=60万元
3.比较资产组的账面价值及其可收回金额,并确认相应的减值损失
单位元
A机器 |
B机器 |
C机器 |
整条生产线 | |
账面价值 |
200000 |
300000 |
500000 |
1000000 |
可收回金额 |
600000 | |||
减值损失 |
400000 | |||
减值损失分摊比例 |
20% |
30% |
50% |
100% |
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
50000* |
120000 |
200000 |
100% |
尚未分摊的减值损失 |
30000 | |||
二次分摊比例 |
37.5% |
62.5% |
| |
二次分摊减值损失 |
11250 |
18750 |
30000 | |
二次分摊后应确认减值损失总额 |
131250 |
218750 |
||
二次分摊后的账面价值 |
168750 |
281250 |
【解析】第一次分摊时,应将减值损失总额40万元按照三台机器的账面价值(20:30:50)为比例分配,据此A机器应分配到8万元,即减值后的账面价值为12万元,但该金额低于该资产年末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15万元,所以A机器所能承担的减值损失最多为5万元。未能分摊到A机器的3万元减值损失按照B、C两台机器第一次分摊后的账面价值比例(18:30)分摊到B、C机器。
4.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机器A 50000
―机器B 131250
―机器C 218750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机器A 50000
―机器B 131250
―机器C 218750
3.【答案及解析】
分析进行资产减值测试,首先要将总部资产采用合理的方法分配至各资产组,然后比较各资产组的可收回金额与账面价值,最后将各资产组的资产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产组之间分配。
(1)将总部资产分配至各资产组
由于各资产组的使用寿命不同,不能直接按其账面价值分配总部资产,而应根据各资产组使用寿命对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进行调整,按各资产组调整后的账面价值来分配总部资产。B、C资产组的使用寿命是A资产组使用寿命的两倍,换言之,B、C分公司1元钱资产的账面价值相当于 A分公司2元钱资产的账面价值。
所以分配的总部资产的账面价值应为=100+2×150+2×200= 800(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A资产组的数额=150×100/800=18.75(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B资产组的数额=150×300/800=56.25(万元)
总部资产应分配给C资产组的数额150×400/800=75(万元)
分配后各资产组的账面价值为
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00+18.75=118.75(万元)
B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50+56.25=206.25(万元)
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200+75=275万元)
(2)进行减值测试
A资产组的账面价值118.75万元,可收回金额219万元,没有发生资产减值。
B资产组的账面价值206.25万元,可收回金额156万元,发生资产减值50.2万元。
C资产组的账面价值275万元,可收回金额200万元,发生资产减值75万元。
(3)将各资产组的减值额在总部资产和各资 产组之间分配
B资产组减值额分配给总部资产的数额=50.25×56.25/206.25=13.7(万元),
分配给B资产组本身的数额50.25×150/206.25=36.55(万元)。
C资产组中的资产减值额先冲减商誉15万元,余下的分配给总部和C资产组。分配给总部的资产减值60×75/275=16.36(万元),分配给C资产组本身的数额60X200/275=43.64(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