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乙公司成立于2006年1月1日,位于A地,为上市公司。
(1)2007年1月1日有关资产、负债的账面价值及计税基础如下表所示:
单位:万元
项 目 | 账面价值 | 计税基础 |
交易性金融资产 | 1 400 | 1 200 |
固定资产 | 4 200 | 3 600 |
无形资产 | 300 | 420 |
预计负债 | 100 | O |
(2)乙公司将于2007年12月建造完工的一栋办公楼作为投资性房地产对外出租,至2009年1月1日,该办公楼的原价为3 300万元,采用直线法计提折旧,已提折旧120万元,已提减值准备180万元。2009年1月1日,乙公司发现市场环境发生变化,A地开始有了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企业能够从活跃的房地产交易市场上取得同类房地产的市场价格及其他相关信息,进而对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作出合理的估计。乙公司管理层遂决定采用公允价值对出租的办公楼进行后续计量。该办公楼2009年1月1日按照合理的方法估计的公允价值为2 800万元。2009年12月31日,该办公楼的公允价值为2 900万元。假定会计和税法计提折旧的方法、期限和残值率相同。
要求:
(1)计算乙公司2007年初会计政策变更后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
(2)编制乙公司2007年初会计政策变更的会计分录;
(3)编制乙公司2009年1月1日相关的会计处理:
(4)将2009年1月1日资产负债表部分项目的调整数填人下表:
项 目 | 金额(万元)调增(+)调减(-) |
投资性房地产 | |
递延所得税资产 | |
盈余公积 | |
未分配利润 |
39、甲公司和乙公司是不具有关联关系的两个独立的公司。有关企业合并资料如下:
(1)2005年12月25日,这两个公司达成合并协议,由甲公司采用控股合并方式对乙公司进行合并,合并后甲公司取得乙公司70%的股份。
(2)2006年1月1日甲公司以一项固定资产、交易性金融资产和库存商品作为对价合并了乙公司。该固定资产原值为3 600万元,已计提折旧1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1 800万元;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为2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借方余额)为2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600万元;库存商品账面价值为1 600万元,公允价值为2 000万元;
(3)发生的直接相关费用为120万元。
(4)购买13乙公司可辨认净资产的公允价值为8 000万元。(假定公允价值与账面价值相同)
(5)2006年2月4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2 000万元。
(6)2006年12月31日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3 000万元。
(7)2007年2月4日乙公司宣告分配现金股利4 000万元。
(8)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因可供出售金融资产公允价值变动增加9 000万元,不考虑所得税影响。
(9)2007年12月31日乙公司全年实现净利润6 000万元。
(10)2008年1月4日出售持有乙公司的全部股权的一半,甲公司对乙公司的持股比例变为35%,在被投资单位董事会中派有代表,但不能对乙公司生产经营决策实施控制。对乙公司长期股权投资应由成本法改为按照权益法核算。出售取得价款4 000万元已收到。当日办理完毕相关手续。企业增值税税率为17%,同时企业按照10%计提盈余公积。
要求:
(1)确定购买方。
(2)计算确定购买成本。
(3)计算固定资产和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处置损益。
(4)编制甲公司在购买日的会计分录。
(5)计算购买日合并财务报表中应确认的商誉金额。
(6)编制2006年2月4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股利的会计分录。
(7)编制2007年2月4日股东会宣告分配现金殷利的会计分录。
(8)编制2008年1月4日出售股权的会计分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