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论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我国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1、定义
国民经济管理——是政府职能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通常指政府为了达到一定的预期目的,从社会经济生活的宏观层面,履行对国民经济进行全局性的规划、组织、调控、监督等职责和功能,而采取的一系列组织和干预社会经济活动的方式、方法和手段的总和。
2、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特征
作为一种宏观层次的经济管理,国民经济管理既具有经济管理的一般性特征,又在各个方面表现出其独有的特殊性,使之不同于微观经济层面的企业管理。这主要有:
a.国民经济管理的主体,是中央和各级地方政府,而不是任何其他组织、单位和个人。
b.国民经济管理的对象,是国民经济的整体运行。
c.国民经济管理的目的,在于获取最佳的社会经济效益。
d.国民经济管理的方式、方法和手段更多地带有指导性、规范性和综合性,而相对较少直接性和易变性。
3、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
我国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基本特征可归纳为五点: 第一,以国有经济为主导、以公有经济包括国有经济和劳动者集体所有制经济为主体、以有利于国计民生的非公有制经济为补充。 第二,国家对国民经济进行科学的强而有力的管理,有计划按比例地发展国民经济。 第三,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其他分配方式为补充。 第四,遵循社会主义基本经济规律,以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生活和文化生活需要为国民经济发展的根本目标。 第五,发展商品生产,利用价值规律。
(二)国民经济管理的任务和目标
1、总任务与目标
在深刻认识客观规律和具体国情、国力的基础上,合理而有效地组织社会经济活动,促进国民经济的稳定、持续、协调增长,以取得最大限度的经济社会效益,实现国家既定的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
2、具体任务与目标
①从我国的基本国情出发,根据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发展的需要,确立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目标;并在科学预测的基础上,作出国民经济发展战略、计划,搞好国民经济的综合平衡;
②不断完善国民经济结构,包括所有制结构、生产结构、流通结构、分配结构。消费结构等,大力求实现这些结构的合理化,使整个国民经济在良性循环的轨道上协调发展;改革国民经济管理体制,建立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管理体制;
③不断加强和充善国家对国民经济管理各部门、地区、单位的管理,把中央、地方、部门、企业和劳动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使之发挥其最有效的作用;
④综合运用国民经济管理的各种手段,不断提高生产水平,科技水平和经济管理水平;
⑤对影响国民经济发展的各种因素进行综合的全面的研究,协调其关系,依靠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三)国民经济管理的基本原则
1、整体优化原则。
2、规范管理原则
3、改革创新原则
4、以人为本原则
(四)国民经济管理的主要手段
1、提法一
(1)财政手段
是指财政收入中的各种税收,财政支出中的政府投资和财政补贴,对宏观经济的调控作用。财政手段的使用效果比较明显,可用于实现多种国民经济管理目标。
(2)金融手段
它是利用金融货币机关对货币资金运动的调整而实现对经济运行的干预。其使用的工具主要有法定利率、公开市场业务、存款准备金操作等。其调控范围非常广泛,可作用于个人和企业,也可影响到政府行为和国际经济关系。
(3)国际贸易手段
它是实现国际贸易收支平衡的有力措施。国际贸易手段的最主要工具是汇率,只要改变汇率水平,就必然会影响进出口,改变一国货币资金的流向,从而影响国际贸易收支。
(4)直接干预手段
它是国民经济管理手段中最具强制性的手段。这种手段的特点是手段效果明显,实施时间短,常常不为管理对象所接受。
主要的作法有:冻结物价与工资、限制进出口、外汇管制、投资约束及战时经济管制等。
(5)制度手段
是指完善经济制度、改革经济体制、制定有关规章制度和经济法规等来实现国民经济管理目标。其主要功能在于为社会经济运行提供良好的环境,规范和约束各个经济主体的行为。
制度手段包括工资制度、所有制制度、国家预算制度、金融制度、社会保障制度及各种经济法规等。
(6)规劝手段
是一种最间接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是通过国民经济管理主体向各层次经济主体宣传教育、推广经验、发出号召、公布经济信息等进行规劝和诱导。
其特点是实施快捷,但效果不明显。只起辅助作用,不能成为主要的国民经济管理手段。
2、提法二
(1)经济手段
是由国家制定的、与价值范畴相关联并用于调整各种经济利益关系的手段,其形式表现为价格、税收、利率、汇率等。经济手段具有引导性。
(2)法律手段
是指国家依靠经济立法和执法来调控经济的行为和措施。特点是权威性、稳定性和公开性。
(3)行政手段
指国家凭借政权的力量和权威,通过发布指示、命令、规定、政策等行政方法,直接调控社会经济活动的行为。特点是直接性、强制性。
相关推荐:
高级经济师管理学部分复习资料汇总
高级经济师经济学部分复习资料汇总
2012年高级经济师考试报名专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