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市场失灵与公共财政
在现代市场经济社会中,“市场失灵”是财政存在的前提,从而也决定了财政的职
能范围。市场失灵表现在许多方面:
1.公共产品
2.外部效应
外部效应是指私人费用与社会费用之间或私人收益与社会收益之间的非一致性,其关键是指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影响了他人或经济组织,却没有为之承担应有的成本或没有获得应有的收益。从定义中可看出,外部效应分为两类
(1)正外部效应:某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受益,但没有得到相应的补偿,则称之为正外部效应。对于具有正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由于得不到合理收益而会出现供应短缺,即供不应求。
(2)负外部效应:某一个人或经济组织的行为活动使得其他人或经济组织受损,但没有承担相应成本,则称之为负外部效应,对于具有负外部效应的物品或服务,由于无需支付必要的成本,会造成过度生产,出现供过于求。
3.不完全竞争
4.收入分配不公
5.经济波动与失衡
因此,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财政分配的范围是以“市场失灵”为标准,是以纠正和解决“市场失灵”这一问题来界定的。
三、我国公共财政理论的框架
1.以市场经济为前提,正确认识财政的性质。
2.正确认识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的职能范围。
在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是社会资源配置的主体,财政作为以国家为主体的分配必然在社会资源中居于主导地位。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社会资源的主要配置者是市场。国家财政起补充和配角的作用,财政所要解决的只能是通过市场不能解决,或者通过市场不能解决得令人满意的事项。
3.正确确定市场经济体制下财政管理体制,科学划分各级财政的权责和收支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