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财政投资性支出
投资是经济增长或经济发展的动力,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因素。投资不仅是经济增长的推动力,而且还对经济增长具有乘数作用。
(一)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标准(掌握)
1.政府财政投资的特点和范围
在任何社会中,社会总投资都可以分为政府投资和非政府部门投资两部分。一般而言,财政投资即为政府投资,财政投资包括生产性投资和非生产性投资。
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相比,有各自明显的特点:
(1)追求微观上的盈利性,是非政府部门投资的第一个特点;政府投资可以不盈利或微利,但是政府投资项目的建成,可以极大地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2)非政府部门投资一般无力承担规模较大的投资项目,只能从事周转快、见效快的短期性投资。政府财力雄厚,而且资金来源多半是无偿的,可以投资于大型项目和长期项目。
(3)非政府部门投资不可能顾及非经济的社会效益,政府可以从事社会效益好而经济效益一般的投资。
由于社会经济制度和经济发展阶段的不同,政府投资与非政府部门投资在世界各国社会总投资中所占的比重存在很大的差异。影响这个比重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经济体制的差异;二是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
在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过程中,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时,政府投资在社会总投资中的比重有所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政府应改变对投资的宏观调控方式。在传统体制下,政府对投资主要采用直接调控方式,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政府对投资的宏观调控需要通过间接和直接两种方式进行。了解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的概念。
2.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
(1)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又称稀缺要素标准,是指政府在确定投资项目时,应当选择单位资本投入产出最大的投资项目。
(2)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是指政府投资应选择使边际人均投资额最大化的投资项目。这种标准是强调政府应投资于资本密集型项目。
(3)就业创造标准,是指政府应当选择单位投资额能够动员最大数量劳动力的项目。即优先选择劳动力密集型的项目。
【例1·单选题】下列关于财政投资的表述正确的是( )。
A.政府投资完全是无偿拨款
B.财政投资应侧重项目的经济效益
C.政府可以投资大型项目
D.政府投资的资金来源都是无偿取得的
【答案】C
【例2·多选题】政府投资具有的特点是( )
A.强调投资的经济效益
B.财力雄厚
C.可以提高国民经济的整体效益
D.可以从事经济效益一般,但社会效益好的项目
E.可以投资大型项目
【答案】BCDE
【例3·多选题】(2007年)政府投资的决策标准主要有( )。
A.资本-产出比率最小化标准
B.资本-产出比率最大化标准
C.资本-劳动力最大化标准
D.就业创造标准
E.资本-技术最大化标准
【答案】ACD
(二)基础设施投资
1.基础设施投资的性质
从整个生产过程来看,基础设施为整个生产过程提供“共同生产条件”,它具有公用性、非独占性和不可分性,这些特性决定了它具有“公共产品”的一般特征。
基础设施特别是大型基础设施,具有初始投资大、建设周期长、投资回收慢的特征,这些特点决定了应该由政府支持基础设施投资。
【例1·单选题】政府投资主要应该投向( )
A.国有企业 B.有盈利的部门
C.社会基础设施 D.加工工业
【答案】C
2.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
从经济性质看,基础设施从总体上说可以归类为混合产品,可以由政府提供,可以由市场提供,也可以采取混合提供方式。
从我国的实践来看,基础设施投资的提供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1)政府筹资建设,或免费提供,或收取使用费
由政府独资建设的项目主要出于三种考虑:一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大项目;二是维护国家安全的需要;三是反垄断的需要。此外,还有一些基础设施,诸如市区道路、上下水道,过街天桥等,也适于作为纯公共产品由政府投资提供。
(2)私人出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并适当盈利,或地方主管部门筹资、定期收费补偿成本
典型的例子是地方性公路和桥梁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如“贷款修路,收费还贷”,就是这种方式。
(3)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的提供方式
对于具有一定的外部效应、盈利率较低或风险较大的项目,可以采用政府与民间共同投资,混合提供的方式。如高速公路、集装箱码头及高新技术产业等基础设施建设,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
(4)政府投资,法人团体经营运作
道路、港口甚至中小机场等适于采取这种提供方式。
(5)BOT投资方式(建设-经营-转让投资方式)
这种投资方式的最大特点,是鼓励和吸引私人投资者特别是外国直接投资者对发电厂(站)、高速公路、能源开发等基础建设进行投资。
3.财政投融资制度
财政投融资是政府为实现一定的产业政策和其他政策目标,通过国家信用方式筹集资金,由财政统一掌握管理,并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以出资(入股)或融资(贷款)方式,将资金投向急需发展的部门、企业或事业的一种资金融通活动,所以它也被称为“政策性金融”。
作为一个经济的整体来说,经济均衡发展的必要前提条件是“投资=储蓄”,但就国民经济各部门而言,投资与储蓄却很可能不相等。在我国,基础部门属于短缺部门,它的投资需求大于本部门的储蓄,因此,在向市场经济体制转换的过程中,政府运用投融资机制保持对基础设施的适度投资水平,对于调整产业结构,提高社会经济效益的作用不可低估。
政府投资并不意味着完全的无偿拨款。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策性投融资,它不同于无偿拨款,也不同于商业性投融资。政策性投融资成为发展中国家基础部门发展的重要政策工具。
财政投融资具有以下五个基本特征:
(1)财政投融资是一种政府投入资本金的政策性融资
(2)财政投融资的目的性很强,范围有严格限制
它主要是为具有提供“公共产品”特征的基础产业部门融资。
(3)计划性与市场机制相结合
(4)财政投融资由国家设立的专门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负责统筹管理和经营。
政策性银行的资本金,主要应由政府预算投资形成。
(5)财政投融资的预算管理比较灵活
财政投融资预算在一定范围内(如50% )的追加,无需主管部门的审批。
【例1·多选题】下列属于混合产品的是( )。
A.国防建设 B.行政管理
C.高等教育 D.传染病控制
E.基础设施
【答案】CE
【例2·多选题】(2008年)基础设施建设的特点有( )。
A.初始投资大 B.建设周期长
C.全部由政府投资 D.投资回收慢
E.由财政无偿拨款
【答案】ABD
(三)财政农业投资
1.财政对农业投资的必要性
要使农业部门和农户自身的积累成为农业投入的主要资金来源,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农产品的销售收入必须高于农业市场的投入成本;二是农业投资的收益率必须高于、至少不低于全社会平均的投资收益率。在我国目前的价格体系和GDP分配格局下,上述两个条件都得不到满足。
2.财政对农业投入的范围和重点
(1)以立法的形式规定财政对农业的投资规模和环节,使农业的财政投入具有相对稳定性。
(2)财政投资范围应明确界定,主要投资于以水利为核心的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推广、农村教育和培训等方面。
(3)注重农业科研活动,推动农业技术进步。
3.进一步完善我国财政的支农政策
目前,我国财政在支持农村建设和农业发展方面仍存在众多薄弱环节,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加强。了解财政支农政策存在的问题。
在新的形势下,应将财政的支农支出集中于那些“外部效应”较强的“市场失灵”的领域,从政策上讲,应当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积极的财政政策:
(1)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规定,多渠道筹集资金,加大对农业的投入。
(2)财政必须从统筹城乡社会经济发展的战略入手,把解决“三农”问题放在突出的位置予以支持,并从思想观念上实现“两个转变”:一是由过去的农村支持城市、农业支持工业逐步转变为城市反哺农村、工业反哺农业;二是加大农村财政投资体制改革的力度。
(3)了解可采取的具体措施。
【例1·单选题】(2008年)农业基础设施投资主要应由( )承担。
A.农民自身
B.商业银行
C.社会力量
D.国家财政
【答案】D
更多相关信息:考试大经济师考试论坛 经济师考试在线中心 经济师网校辅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