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第二十一章金融风险与金融监管主要包括两大部分内容:金融风险和金融监管,理解金融风险的基本特征,掌握常见金融风险的类型,重点掌握金融危机的类型,理解金融监管理论,重点掌握巴塞尔协议的内容,注意精准记忆。
一、考情分析
学习要求:
①理解金融风险、金融危机、金融监管
②掌握金融监管的理论、金融监管体制和国际金融监管协调机制的主要内容
③掌握影子银行、地方金融组织、金融控股公司的定义与监管。
历年考试分值:2-4 分
二、核心考点梳理
考点1:1988年巴塞尔报告
1988年7月,巴塞尔委员会发布了《关于统一国际银行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报告》,简称巴塞尔报告。
其主要内容就是确认了监督银行资本的可行的统一标准。
1、资本组成:
(1)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这部分资本至少占全部资本的50%。
(2)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2、风险资产权重: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他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和100%。权重越大,表明该资产的风险越大。
3、资本标准:到1992年底,所有签约国从事国际业务的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即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
4、过渡期安排——1987年底到1992年底为实施过渡期。
【2023年真题·单选题】据1988年巴塞尔报告,商业银行的长期次级债券属于 ()。
A. 核心一级资本
B. 风险资产
C. 附属资本
D. 一级资本
选项C正确【附属资本】又称二级资本,包括未公开储备、资产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和呆账准备金、混合资本工具和长期次级债券。
选项AD错误;【核心资本】又称一级资本,包括实收股本(普通股)和公开储备。
选项B为干扰项
考点2:巴塞尔协议Ⅲ
1、初步框架。
强化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 资本监管在巴塞尔委员会监管框架中长期占据主导地位,也是本轮金融监管改革的核心。 1、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①普通股充足率为4.5%; ②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 ③总资本充足率为8%。 2、两个超额资本要求: ①留存超额资本,用于吸收严重经济和金融衰退给银行体系带来的损失,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2.5%。 ②反周期超额资本,要求银行在信贷高速扩张时期积累充足的经济资源,最低要求为0%-2.5%。 待新标准实施后,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的普通股、一级资本和总资本充足率应分别达到7%、8.5%和10.5%。 |
引入杠杆率监管标准 | 自2011年初按照3%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2013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
建立流动性风险量化监管标准 | 1、流动性覆盖率:用于度量短期压力情境下单个银行流动性状况,目的是提高银行短期应对流动性中断的弹性。 2、净稳定融资比率:用于度量中长期内银行解决资金错配的能力,它覆盖整个资产负债表,目的是激励银行尽量使用稳定的资金来源。 |
确定新监管标准的实施过渡期 | 设立为期8年(2011-2018年)的过渡期安排。 |
2、最终方案。
巴塞尔委员会经过全面反思,最终在以 "简单性、可比性和风险敏感度" 平衡为目标的背景下,通过修订风险资产计量方法形成了最终方案。
从最终方案看,巴塞尔委员会在通过重新划分资产类别、嵌入风险驱动因子、细化风险权重等保持监管架构风险敏感度的同时,又通过规范内部模型使用,降低风险资产计量的复杂性,来确保国际监管规则简单、易于操作和易于理解;
同时,还调整了内评法资本计量底线的要求,以确保不同国家、不同银行和不同时点上计量结果的可比性。
此外,对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提出了最低杠杆率附加要求,以降低全球系统重要性银行的模型套利空间。
总体看,最终方案有效提高了第一支柱最低资本要求,进一步强化了国际银行监管架构的权威性。
【2023年真题·单选题】巴塞尔委员会引入杠杆率监管指标, 自 2011 年初按照()的标准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
A. 5%
B. 2.5%
C. 8%
D. 3%
巴塞尔委员会决定引入基于规模、与具体资产风险无关的杠杆率监管指标,作为资本充足率的补充 。2011 年初按照 3% 的标准(一级资本/总资产)开始监控杠杆率的变化, 2013 年初开始进入过渡期, 2018年正式纳入第一支柱框架。
【拓展】
巴塞尔协议Ⅲ:
1.监管标准:三个最低资本充足率监管标准:
(1)普通股充足率为4.5%;
(2)一级资本充足率为6%;
(3)总资本充足率为8%。
2.两个超额资本要求:
留存超额资本:由普通股构成,最低要求为2.5%。
反周期超额资本:最低要求为0%-2.5%。
考点3:金融风险的类型
①市场风险:由于市场因素(利率、汇率、股价以及商品价格等)的波动而导致的金融参与者的资产价值变化的市场风险。
②信用风险:由于借款人或市场交易对手的违约(无法偿付或者无法按期偿付)而导致损失的信用风险。
③流动性风险:金融参与者由于资产流动性降低而导致的流动性风险。
④操作风险:由于金融机构的交易系统不完善、管理失误或其他一些人为错误而导致的操作风险。
【2023年真题·多选题】属于金融风险的类型有哪些()。
A. 消费风险
B. 市场风险
C. 外溢风险
D. 流动风险
E. 操作风险
金融风险的类型有: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操作风险。
考点4:金融危机的类型
类型 | 内容 |
债务危机 | 债务危机:也可称为支付能力危机,即一国债务不合理,无法按期偿还,最终引发的危机。 (一般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特征: (1)出口不断萎缩,外汇主要来源于举借外债。 (2)国际债务条件对债务国不利。 (3)大多数债务国缺乏外债管理经验,外债投资效益不高,创汇能力低。 |
货币危机 | 1、产生原因:在实行固定汇率制或带有固定汇率制色彩的钉住汇率安排的国家,由于国内经济变化没有相应的汇率调整配合,导致其货币内外价值脱节,通常反映为本币汇率高估。由此引发投机冲击,加大了外汇市场上本币的抛压,其结果要么是本币大幅度贬值,要么是该国金融当局为捍卫本币币值,动用大量国际储备干预市场,或大幅度提高国内利率。 (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危机主体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其钉住汇率制度。) 2、总结:一国货币危机的发生与其宏观基本面、市场预期、制度建设和金融体系发展状况有很大关系,一旦某些因素导致市场信心不足,资本大规模的逃离使得钉住汇率难以维持,最终会引发货币危机。 |
流动性危机 | 流动性危机是由流动性不足引起的。 1、国内流动性危机: 金融机构资产负债不匹配,即“借短放长”,则会导致流动性不足以偿还短期债务。存款者担心存款损失要求银行立即兑现,从而引发大规模的“挤兑”风波,导致危机爆发。 2、国际流动性危机: 如果一国金融体系中潜在的短期外汇履约义务超过短期内可能得到的外汇资产规模,国际流动性就不足。一国的外汇储备越多,国际流动性越充足,发生流动性危机的可能性就越小。 当国内金融机构出现流动性不足的问题时,央行可以发挥最后贷款人的作用,避免“挤兑”可能造成的大范围银行危机。但是在国际流动性不足的情况下,央行除了自有的外汇储备外,没有别的渠道来阻止这种恐慌性的外汇“挤兑”。 |
综合性金融危机 | 综合性金融危机通常是几种危机的结合,现实中的金融危机都是综合性金融危机。 1、分类:外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 发生内部综合性金融危机国家的共同特点是金融体系脆弱,危机由银行传导至整个经济。 2、影响: (1)严重损害了相关国家的经济金融利益,且极易升级为经济危机或政治危机; (2)在一定程度上暴露了危机国家所存在的深层次结构问题。 |
发生货币危机主体的一个共同特点是()。
A. 钉住汇率制度
B. 国内存在失业率
C. 财政赤字货币化
D. 宏观基本面恶化
从国际债务危机、欧洲货币危机到亚洲金融危机,危机主体的一个共同特点在于其【钉住汇率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