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生产控制的目的:目的是提高生产管理的有效性,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
2、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
(1)生产控制包括测量比较、控制决策、实施执行三个阶段
(2)生产控制的基本程序具体包括4步:
①制定控制的标准②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偏差 ③控制决策 ④实施执行;以下是四步具体的内容,也是往年考过的知识:
(一)制定控制的标准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口诀:“分类定标”——分解法、类比法、定额法、标准化法。
1.类比法——参照本企业的历史水平制定标准,也可参照同行业的先进水平制定标准;【2022年有考】
2.分解法——把企业层的指标按部门按产品层层分解为一个个小指标,作为每个生产单元的控制目标
3.定额法——为生产过程中某些消耗规定标准,包括:劳动消耗定额、材料消耗定额
4.标准化法——根据权威机构制定额标准作为自己的控制标准,如:国际标准、国家标准、部颁标准、行业标准等。
(二)根据标准检验实际执行情况——发现偏差
对生产活动的实际成果进行检查、测定,将测定结果与标准比较,找出差异,弄清差异的性质和程度,分别处理。
①偏差的产生:偏差=目标值-实际值
②偏差的类型:偏差有正负之分:正偏差:目标值大于实际值;负偏差:目标值小于实际值。如下表:
实质 | 项目 | 正偏差:目标值>实际值 | 负偏差:目标值<实际值 |
收入 | 对于“产量、利润、劳动生产率”这类目标 | 出现正偏差,即表示没有达标,需要控制;反之,则表示达标。 | |
支出 | 对于“成本、工时消耗”这类目标 | 出现正偏差,即表示达标,优于控制标准;反之,则表示不达标,需要控制 例如:成本消耗规定不得超过500元,即目标值为500元,而实际只消耗了450元,偏差=500-450=50元,为正数(正偏差),成本节省了50元,所以表示达标 |
(三)控制决策:控制决策是根据产生偏差的原因,提出用于纠正偏差的控制措施。
工作步骤:分析原因→拟定措施→效果预期分析
(四)实施执行:这是控制程序中最后一项工作,由一系列的具体操组成。
3、生产控制的方式:重点,口诀“前中后”——事前控制方式(前馈)、事中控制方式(实时)、事后控制方式(找差距、下一期)。
方式 | 特点 | 重点 |
事后控制 | 反馈控制 | 控制的重点在下一期生产活动 |
事中控制 | 实时控制 | 控制的重点在当前的生产过程,保证本期计划如期完成 |
事前控制 | 前馈控制 | 控制的重点在有关影响因素的预测上 |
1.生产控制的首要步骤是( )。【2018年真题】
A.形成反馈报告
B.检验实际执行情况
C.确定控制的标准
D.执行修正方案
2.生产控制的首要步骤是( )。【2022年补考真题】
A. 形成反馈报告
B. 检验实际执行情况
C. 执行修正方案
D. 确定控制的标准
备考2023年中级经济师可以参考中级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章节题,多多练习,才能对知识点记忆深刻。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xh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