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工商管理笔记

经济师考试工商管理专业笔记十八

来源:233网校 2006-09-13 09:11:00

注:上述五个公式中,书上出现例题的是债券和普通股成本计算,所以这两种资本成本计算公式一定要重点掌握。
例:债券面值2000万元,票面利率12%,发行期限25年,按面值等价发行,发行费用为筹资总额的3%,所得税税率为33%,每年支付一次利息,则该笔债券的成本是( )
解:B•i•(1-T)/ B0(1- f)=2000×12%(1-33%)/2000(1-3%)=8.29%
   其中,因为该债券按面值等价发行,所以B=B0=2000万
   注意:筹资费用与筹资费率的区别,若已知筹资费用为600元,则分母就只需用2000-600即可。
 小结:1)以上各种资金来源中,普通股股东在企业破产后的求偿权位于最后,其所承担风险最大,所以普通股的成本也是最高的。
      2)留存收益和普通股的利息是不固定的,其它方式的利息则是固定的。
4.加权平均的资金成本
   现实中,企业不可能只使用某种单一的筹资方式,往往需要通过多种方式筹集所需资金。为进行筹资决策,就要计算企业全部资金的综合成本。综合资金成本一般是以各种资金占全部资金的比重为权数,对个别资金成本进行加权平均确定的,因而又称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其中,Kj  表示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Wj表示第j种个别资金成本占全部资金比重(权数)
例:企业现有资金结构如下:债券200万元,普通股600万元,留存收益200万元,各种资金的成本分别为8%,12%和10%,则该企业综合的资金成本为( )。
解:首先计算各种资金占所有资金总额的比重
    债券:200 /(200+600+200)=20%
    普通股:600/(200+600+200)=60%
    留存收益:200 /(200+600+200)=20%
    再计算各资金的个别资金成本,由于在此题目已知,所以,
    该企业综合资金成本为:20%×8%+60%×12%+20%×10%=10.8%
5.资金的边际成本:指资金每增加一个单位所增加的成本。(一般了解)
小结:在实际中,个别资金成本、加权平均资金成本与边际资金成本各有不同的适用性。在比较各种筹资方式时,使用个别资金成本;在进行资本结构决策时,使用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在进行追加筹资决策时,使用边际资金成本。

二、财务杠杆
1.概念:企业负债经营,不论利润多少,债务利息是不变的。于是,当息税前盈余增大时,每一元盈余所负担的利息就会相对地减少,从而给普通股股东带来更多的盈余。这种由于固定财务费用的存在,使普通股每股盈余变动的幅度大于息税前盈余变动的幅度的现象称为财务杠杆。
例P195页表7-1-1。甲公司资金结构中全部为普通股200万,乙公司则普通股和债务各有100万。当两家公司的息税前盈余都增加40000元时,有固定债务利息的乙公司的每股普通股的盈余则比没有债务利息的甲公司增长得更多,即给投资者的收益带来更多大幅度的增长。可见,只要企业资金来源结构中有固定债务,则杠杆作用就会存在。当然,如果息税前盈余都下降,则乙公司每股盈余也将下降得更多,风险也较大,常称为由财务杠杆带来的财务风险。
2.原理:由于固定费用的存在,当业务量发生较小的变化时,利润会产生比较大的变化。
  3.财务杠杆的计量:各家企业的财务杠杆作用大小是不一样的,其计量指标一般采用财务杠杆系数。它是普通股每股盈余的变动率与息税前盈余变动率的比值。如表7-1-1的资料中:
甲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6-5)/5] / [(240000-200000)/200000]=1
  乙企业的财务杠杆系数=[(8-6)/6] / [(240000-200000)/200000]=1.67
可见,财务杠杆系数越大,财务杠杆效应也越大,当然,企业财务风险也会越大。
三、资本结构:指企业各种资金的构成及其比例关系。总的说来,主要指负债资金的比率即负债资金在企业全部资金中所占的比重。前面已说过,负债资金在给企业带来财务杠杆作用的同时,也会加大企业的财务风险。所以,企业必须权衡财务风险和资金成本的关系,确定最优的资本结构。
  最优资本结构是指在一定条件下使企业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企业价值最大的资金结构。确定企业最优资本结构的方法有三种:
1)息税前盈余-每股盈余分析法:即找出使企业无债结构的每股盈余等于有债
结构的每股盈余的息税前盈余平衡点,判断标准是:当盈利能力大于这一点时,则负债较有利,当盈利能力小于这一点时,则不应有或不应再增加负债。平衡点的计算公式如下:
         (EBIT-I1)(1-T)-D1 / N1=(EBIT-I2)(1-T)-D2/ N2
其中,EBIT为每股盈余无差异点的息税前盈余
      I1、I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年利息
      D1D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优先股股利

 

     N1N2为两种筹资方式下的普通股股数。
例题:见书上P197页。
提示:表7-1-2中,普通股由原来的200000变为300000,是由于增发了10000股,每股25元的发行价,但面值又是10,所以此时相当于溢价发行,溢价收入(25-10)×10000=150000计入资本公积,所以,普通股股本只增加了10×10000=100000元,即变为300000,资本公积则由原来的250000+150000=400000元。
  表7-1-3中的年利息分别是两种资本结构下的公司债×利率8%得到,如增发股票条件下,利息=100000×8%=8000;
增发债券条件下,利息=350000×8%=28000。
普通股股数=普通股总额÷面值10 。
  2)比较资金成本法:即分别计算各筹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再根据加权平均资金成本的高低来确定资本结构,哪个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最低就选哪个。
  步骤:A、首先计算初始资本结构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B、再依次计算可供选择的各方案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
        C、比较出各方案中最低的加权平均资金成本,选优。
例题:参见书上P198页。
  3)因素分析法:这是一种用定性分析来确定企业最佳资本结构(是否负债、负债多少)的方法。它主要考虑的因素有:企业销售情况、所有者和管理人态度、贷款人和信用评级机构、行业因素、企业规模、企业财务状况、资产结构(固定资产与流动资产的比例关系)、所得税率高低、利率水平的变动趋势等九大因素。
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哪些情况企业可能举债多一些,哪些情况又可能少负债,大家一定要注意把握和领会。比如,股权分散的企业可能会更多地选择发行股票来筹资;而股权集中的企业为了避免控制权的分散,则会尽量选择优先股或负债的方式来筹资,而不会选择普通股筹资。
下面,我们再来看投资决策中的各类评价指标如何运用于投资决策分析。所谓投资决策就是合理运用筹集到的资金以获取最佳投资收益的决策。在对各投资项目进行选择时,可通过计算贴现现金流量指标和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来决策。
四、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指不考虑资金时间价值,直接根据不同时期的现金流量来分析项目经济效益的种种指标。所谓资金的时间价值是指:资金经历一定时间的投资和再投资所增加的价值,一般用增加价值占投入货币的百分数来表示。
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指标:

 

1)投资回收期:指回收初始投资所需要的时间。(年)回收期短的项目较优。这种方法运用很久也广。
计算公式:
A、若每年有相等的净现金流量(NCF),回收期=初始投资额/每年的NCF
在这,关键是要计算净现金流,它等于每年的所有现金流出减去所有现金流入。一般说来,投资、垫支、税金、成本、维护费用等都属于现金流出,而销售收入、残值回收、营运资金回收等则属于现金流入。
例;见书上P201甲方案
提示: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
折旧=10000/5=2000
利润=(6000-2000-2000)(1-40%)=1200
              所以,1200+2000=3200
B、若每年的净现金流量不等,则应先计算各年尚未回收的投资额。
例:见书上P201页乙方案
 提示:营业现金流量=税后利润+折旧
折旧=(12000-2000)/5=2000
           第1年税后利润=(8000-3000-2000)(1-40%)=1800
所以,第1年营业现金流量=1800+2000=3800
           第2年税后利润=(8000-3000-400-2000)(1-40%)=1560
所以,第2年营业现金流量=1560+2000=3560
第3年税后利润=(8000-3000-400-400-2000)(1-40%)=1320
所以,第3年营业现金流量=1320+2000=3320
          第4年税后利润=(8000-3000-400-400-400-2000)(1-40%)=1080
所以,第4年营业现金流量=1080+2000=3080
          第5年税后利润=(8000-3000-400-400-400-400-2000)(1-40%)=840
所以,第5年营业现金流量=840+2000=2840
2)平均报酬率:指投资项目寿命周期内的年平均投资报酬率,也称平均投
资报酬率。在用该指标决策时,应事先确定一个企业要求达到的平均报酬率(必要平均报酬率),只有高于必要平均报酬率的方案才能入选,而在多个方案中一般选择平均报酬率最高的方案。
计算公式:ARR=平均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
若每年的净现金流量均等,则直接用年净现金流量÷初始投资额×100%

 

若每年的净现金流不等,则先把各年的净现金流加起来除以年数得到年平均净现金流,再除以初始投资额即可。
例见P201页。
注:非贴现现金流量指标由于未能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往往不能正确地反
映投资项目的经济效益,所以一般只适用于对项目的初选评估。
五、贴现现金流量指标
   指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并将未来各年的现金流量统一折算为现时价值后,再进行分析评价的指标。各年的现金流量折现公式为:CFt/(1+k)t
   三种方法:
1)净现值法(NPV):即把投资项目每年能产生的净现金流量,按资本成本或企业要求达到的报酬率(资金时间价值)折算为现值,再减去初始投资后的余额。
计算方法:
首先,计算各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即现金流入-现金流出,一般为收入-付现成本或运营成本-所得税,注意最末一年有无残值,若有,残值也算最末一年的收入。
其次,将各年的营业现金净流量乘以各自相应的折现系数折算为现值。折现系数可通过年金现值系数表查出。但应注意:投资项目的期初是从第0期算起,所以第一年的净现金流量的系数就是1/(1+k)1,第二年的就是1/(1+k)2,第三年的就是1/(1+k)3······等等。
最后,把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加总后再减去初始投资,即可求出净现值NPV。
决策准则:当只选择一个投资方案时,净现值NPV大于或等于0,就采纳,反之则否决;当在多个互斥方案中选择时,NPV最大者为最优方案。所谓的“互斥”就是指选择了一个方案就不能再选择其它方案。
例见书P203表7-2-3。
2)内部收益率法(IRR):也称为内含报酬率,是使投资项目的净现值为零的贴现率。也就是说如果用内部收益率做为资金成本来折现各年的净现金流量,那各年的净现金流量的折现值加总起来应该刚好等于初始投资,即二者相减得到的净现值正好等于零。
计算方法:

首先,先预估一个贴现率i,并按此贴现率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正数,则表示预估的这个贴现率小于该项目的实际内部收益率,所以应提高预估值再代入计算净现值;如果计算出的净现值为负,则表明预估的贴现率大于该方案的实际内部收益率,应降低预估值,再代入计算净现值。(注意,用来测算的两个相邻的i值之间的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