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数是两个绝对数之比,这个看似简单,但在实际中,由于两个绝对数的不同,又可分为几种不同的相对数,一般来说有以下六种:
1.结构相对数:即部分与全部之比,如第三产业增加值占国民生产总值比重、平原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等;
2.比例相对数:即总体中一部分与另一部分相比,最常见的比如男比人口比;
3.比较相对数:即一现象在不同单位或地区的同一指标值相比,如中国与美国国民生产总值之比等;
4.动态相对数:即报告期指标数值与基期指标数值之比,如发展速度等;
5.强度相对数:指性质不同但联系密切的总体之比,如人口密度、商业网密度等;
6.计划完成相对数:即实际完成指标数与计划数之比。
会 计 报 告 分 析 指 数
我们一般从比率分析的角度将财务报告分析的指标分为偿债能力分析指标、营运能力分析指标和获利能力分析指标。大家可能觉得这些指标很多很杂,其实这些指标有一定的规律和特点可循。
偿债能力是指企业用资产偿还到期债务的能力,用流动资产偿还流动负债就是短期偿债能力,又根据所分析的侧重点有流动比率、速动比率和现金比率。
如果用全部资产偿还全部负债就是长期偿债能力,这里有一个指标比较特殊:已获 利息 倍数,它等于息税前利润÷利息费用=(利润总额+利息费用)÷利息费用,它表明的是企业用经营所得支付债务利息的能力,从公式可以看出,它至少应等于1。
营运能力是指通过企业资金利用的效率。反映营运能力的指标是一些周转率,包括应收账款的周转次数或天数;存货的周转次数或天数以及流动资产和总资产的周转率。
获利能力就是企业赚取利润的能力。它的反映指标是与净利润率或收益率有关的指标。如销售净利润率或收益率、资产净利润率或收益率,另外还有两个指标较特殊:普通股每股收益和市盈率,它们是反映股份公司获利能力的指标。
对于这些指标,大家既要知道每一类指标所包含的具体指标,也要能知道某一个指标具体属于哪一类,特别是要区分市盈率和已获利息倍数这两个指标,比较容易搞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