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基础知识(中级)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单选:
1、国有经济对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主导作用应主要体现在如下方面:对经济发展具有控制力。
2、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基础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这是由: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决定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4、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按劳分配在多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是由: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的。
5、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形式具有多元化的特点,这是因为:生产力发展水平较低,发展不平衡。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础之上的。)
7、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多选:
8、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是指:2个阶段①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②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必须经历一个特定阶段,是由我国进入社会主义的历史前提和生产力发展状况决定的。)
9、"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含义:2个①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备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②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
10、在我国,社会主义公有制的基本形式是:2种①全民所有制 ②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也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范畴)
1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的经济制度:2个①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是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公有制的主体地位主要表现在:3点①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不仅有量的优势,更注重质的提高。②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③这种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公有资产包括全民(国有经济)、集体]
13、a按劳分配:(5个)①是社会主义公有制在分配领域中的实现②反映了人们在生产资料占有上的平等关系③反映了劳动者之间等量劳动相:)的平等关系(④植根于社会主义公有制,是与公有制相适应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⑤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决定了按劳分配在各种分配方式中的主体地位。)b按劳分配的优点:①调动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和创造性,促进社会主义生产的发展。②消除两极分化,实现共同富裕,巩固社会主义制度。
14、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如下条件:5个①市场主体具有自主性(成熟的市场主体)②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健全的市场机制③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 ④间接的宏观调控体系(5个条件是现代社会市场经济存在和正常运行的基本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
1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征是:4个①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市场机制是推动生产要素流动和促进资源优化配置的基本运行机制)②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③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而主要是通过经济政策来调节经济运行)④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
16、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5个①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塑造出充满活力的微观经济主体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补充:
1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中,资源配置存在两种基本方式:计划配置方式、市场配置方式。
2、坚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是社会主义的一条根本原则,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3、非公有制经济的作用:满足社会多样化的需要、增加就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4、市场经济(含义)是指在现代社会化大生产条件下,以市场配置方式作为资源配置的基础方式的一种经济运行方式,而非一种特殊的社会经济制度。
5、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二、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单选:
1、 a在生产资料所有制所包含的各种(归属、占有、支配、使用)经济关系中,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性质的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生产资料的归属关系(或所有关系)。(归属关系或所有关系是最基本的经济关系,它决定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性质)b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它规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C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其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
2、在我国现阶段,全民所有制采取了(国家所有制)的形式。 (全民所有制经济也就表现为国有经济)
3、a私有制、公有制、混合所有制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评价其中任何一种所有制在社会主义经济中是否优越,其唯一的标准是:能否促进当时当地生产力的发展。 B三个有利于:凡是有利于社会主义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有利于我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有利于国民生活质量的改善的所有制形式,就是优越的。
4、c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一个既有效率又能保障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合理的所有制结构:只能由实践决定和市场安排。
5、美国产权经济学家登姆塞茨认为,产权是:界定人们如何受益及如何受损,因而一方必须向另一方提供补偿以改变人们所采取的行动。
6、从西方经济学者对产权的认识以及我国的经济文献和现实生活中人们对产权范畴的运用来看,产权通常是指:建立在某种所有制基础上的财产所有权以及所有者运用其财产的行为权利。(产权经济学创始人科斯认为,产权不是指所有权,而是平等的所有权主体之间的权责利关系。美国经济学家阿尔钦认为,产权是一个社会所强制实施的选择一种经济品的使用权利。)
7、如果将财产的使用权、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界定给一个共同体,并且在共同体几由每一个成员都有权分享这些权利,那么产权就表现为:公共产权。(产权界定给国家--国有产权;产权归属主体为私人--私人产权。)
8、在现代社会中,能够对产权实施有效保护的主要手段是:建立在国家机器基础之上的法律制度。
多选:
9、个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4个①生产资料归劳动者个人所有②主要依靠个体劳动从事生产经营活动③产品和收入归劳动者个人所有④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它从属于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
10、典型的集体所有制的基本特征是:4个①财产所有权基本上集体在集体单位内部②集体经济单位实行自主经营、自负盈亏③劳动者收入完全取决于本单位的生产经营状况④集体单位的领导人由本单位劳动者民主选举产生集-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部分劳动者;全-则属于全体劳动者。财产所有权就是生产资料所有制这种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基本表现,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处分权四项权能,这四项权能既可以集中于同一经济主体,也可以有不同形式的分离,正是由于所有权各项权能的统一与分解,才有可能使同一性质的所有制形式或经济形式出现不同的存在形态。
11、如果产权的所有者对他所拥有的权利具有( ),那么他所拥有的产权就是完整的,否则就是产权的残缺。①排他的使用权 ②收入的独享权 ③自由的转让权(产权不是指一种权利而是一组权利)
12、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当包括:(产权制度的内容)4个①排他性的产权关系②明确的产权规则(产权具有可:)性,这是市场平等交易和资源自由流动的必要条件)③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④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13、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作用集中表现为:4个①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②降低交易费用 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14、在市场经济中,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4个①确立排他性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②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③界定财产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④激励和约束产权主体,促进资源合理流动(明确产权主体的权利和义务,使行为人具有稳定的预期,并形成有效的激励和约束。产权制度的核心是明晰产权。)
15、在任何社会条件下,产权制度的建立都是有成本的,建立产权制度的成本是指:①产权界定成本 ②产权实施成本
16、根据现代产权理论,产权模糊一般是指:2种情况①产权归属不清晰,即对财产的所有者没有作明确的界定。②对产权所有者运用财产时的行为边界的界定不清晰,即经济行为主体之间如何受益、如何受损和如何补偿的规则不清晰。
17、为了提高市场配置资料的效率,必须明确地界定产权,产权的界定究竟应该采取法律的方式还是采取经济行为主体之间私下交易的方式(产权界定的2种方式),一般取决于:①被界定产权的性质②不同界定方式的成本
补充:
1、私有制包括:个体所有制、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两种。
2、在我国,私营经济属于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形式,这种形式中存在着雇佣劳动关系,所以,它是一种带有资本主义剥削性质的所有制形式。
3全民所有制采取国家所有制的形式也并不是固定不变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经济、政治条件的变化,全民所有制的国家所有制形式有可能为新的所有制形式所代替。
4、典型的集体所有制主要存在于城市和乡镇的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服务业中,另一种存在形式:农村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三、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单选:
1国有产权的经济代理是指(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授予国有企业的经营者)。 国有产权的代理有两种方式:行政代理、经济代理。行政代理--把国有产权的控制权授予各级行政机构。
2、我国经济实践表明,由于(国有产权实行行政代理),势必会导致政企不分和产权边界模糊。
3、在下述各种企业制度中,(公司制)属于法人企业。
(三种基本企业制度:业主制、合伙制、公司制。业、合属于自然人企业)
4、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和完善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委托代理关系的核心是:构建有效的控制机制和约束机制。
5、法人治理结构(或企业内部治理结构)是指:企业内部权力机构的设置、运行以及权力机构之间的联系机制。
法人治理结构由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组成。
6、在现代企业制度中,建立科学的法人治理结构的核心是:在企业内部构造有效的权力制衡机制。
7、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
(公司制企业制度特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8、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而国企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使国有企业最终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为社会主义市场体制的最终确立奠定微观基础,要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多选:
9、国有产权行政代理的成本过高,并且与市场经济运行的客观要求不相适应,这主要表现在:①导致政企不分和产权边界模糊(导致国有资产流失)②使国有企业无法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市场竞争主体(也不能成为独立法人,只能是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③生产要素不能根据市场需要自由流动(导致资源配置效率低下)④使国有企业的经营目标出现非市场化的趋势
10、国有产权的行政代理具有许多弊端,主要表现在:①导致政分不分和产权边界模糊②使企业成为各级行政机构的附属物③资源配置效率低下④导致过高的激励成本、监督成本、信息成本
11、对国有产权实行经济代理的优越性表现在:①有利于政企分开和产权清晰②有利于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③有利于提高资源配置效率④可以有效地避免国有企业经营目标出现非市场化趋势
12、在国有产权实行经济代理的各种具体形式中,( )是能够使国有企业成为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法人的适当形式。①股份有限公司 ②有限责任公司
13、在国有产权实行经济代理的各种具体形式中,公司制(包括股份有限公司、有限责任公司)是使企业成为(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法人的适当形式,这是因为:3点①公司制在组织结构上具有明确的委托代理关系②公司拥有排他性的法人财产权,可以独立地进行资产运营和生产经营活动③公司制与市场经济运行对微观经济主体的客观要求相一致
14、属于自然人企业的企业制度是:①业主制 ②合伙制 (法人企业:公司制)
15、现代企业制度的主要内容包括:①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②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度③法人财产制度④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①企业资产所有者的有限财产责任制度;②法人治理结构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特征:是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
16、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是财产的终结所有者,这意味着股东:①有权根据股票份额的多少取得收益(拥有股权)②可以通过股东大会或买卖股票对公司进行控制和影响(只能运用股东权利影响企业行为)不能对法人财产中属于自己的部分进行支配,也不能直接干预企业的经济活动。
17、现代企业制度的核心是建立法人财产制度,法人财产制度:2点①是以企业法人而非自然人作为企业资产控制主体的一项法律制度,它是以企业出资者不直接控制和支配企业的资产为特征的②法人财产制度的建立,使企业的财产权利被分解为财产结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
18、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是公司制,在公司制企业中,股东作为财产的终结所有者,一般只能通过( )形式或途径对公司进行控制和施加影响。①在股东大会上行使股东权力 ②买卖股票
19、国有企业的非商业功能主要包括:7个方面内容①服务宏观经济,在全社会范围内优化资源配置②调节经济,稳定经济运行③创造就业机会,公平收入分配④进行战略开发,为经济发展提供基础服务⑤促进技术进步,优化产业结构,实现产业结构升级⑥促进地区经济平衡发展,实现经济合理布局⑦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及其他重要领域,保障国家经济、政治和军事安全国企功能:①具有一般的盈利功能或商业功能;②具有不同于一般企业的特殊的非盈利功能或非商业功能。
20、国有企业之所以具有非商业功能,其主要原因就在于:3个①在市场经济中存在着市场失灵和市场功能缺陷②国有企业承担着非国有企业无法或无力承担的某些重要职能③国有企业必须为实现政府的某些政策目标服务
2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有经济应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占支配地位,发挥主导作用,这些行业和领域主要包括:7个①涉及国家安全的敏感行业和领域②具有战略性的高技术产业和重要的支柱产业③战略性资源产业和高风险产业④政府管制的垄断行业和自然垄断行业⑤提供重要公共物品和服务的行业⑥外部性强,尤其是公益性强的待业和领域⑦私人不愿意经营的非盈利行业和私人不宜经营的行业
22、国有经济的结构调整包括2个方面:①行业结构调整 ②地区结构调整行和地调整的内容包括:国有增量资产的再配置,也包括存量资产在不同待业和地区之间的重新组合与再配置。对国有经济进行行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的目标,是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最终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三、收入分配制度与公平效率原理
单选:
1、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宏观领域。(再分配) 初次分配在微观领域中进行,在市场上实现。
在微观分配领域,所有参与分配的社会成员都是以劳动者或生产要素所有者的身份出现的。
2、对个人在初次分配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进行再调节的必要性就在于:初次分配是建立在市场机制自发作用基础上的,难以实现社会公平。 个人收入的分配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两个过程。
3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宏观领域而不应该发生在微观领域,是因为在微观领域中,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必须借助于市场机制的作用来实现。
4、对个人收入进行再分配或调节的最重要的主体是:政府(或国家)。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包括对个人收入的某种扣除和给予个人某种形式的收入两个方面。
5、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微观领域中,政府的最好选择是:减少对这一分配过程的干预,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分为消费、储蓄两个部分
6、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相对低下是实行按劳分配的物质条件,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生性质,是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
7、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个人收入分配方式是:按劳分配。
8、收入分配的不平等在很大程度上根源于分配制度本身,在实行按劳分配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微观分配领域中,尤以按(资本)分配所造成的收入差别为最大。
9、在经济学中,洛伦兹曲线所表明的是:收入分配相对不平衡的程度。
10、1988年,中国、印度、泰国和韩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8、0.42、0.47和0.36,在上述四个国家中,你认为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是:韩国。
11、1988年,印尼、印度、泰国和韩国的基尼系数分别为0.32、0.42、0.47和0.36,在上述四个国家中,你认为收入分配最平等的国家是:泰国。
12、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是(效率优先,兼顾公平),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本质属性所决定的。
多选:
13、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具有如下性质和特点:3点①它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贡献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而是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内实现②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③按劳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即否定了剥削。
14、根据马克思的剩余价值理论,在以雇佣劳动为基础的私有制企业中,劳动者的收入即工资实质上是:①劳动力价值②劳动力价格(我国的私营企业和外商独资企业中,劳动者所分配到的收入即工资,不是劳动的全部报酬,而是出卖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
15、按生产要素分配是:①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②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也是有效利用资源的前提)(按生产要素分配是以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清晰为提前的)
16、在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中实行按劳分配的直接原因是:3个①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②劳动差别的存在③劳动仍具有谋生的性质
17、社会成员之间收入分配的不平等除来自收入分配方式本身外,也与其他因素有关,这些因素包括:5个①地区之间经济发展不平衡②二元经济结构的存在③经济体制是否完善和经济政策是否正确(经济政策的倾斜、经济体制的不完善)④市场经济运行过程中经营风险与机遇的存在
18、机会平等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机会平等主要表现在:3个①劳动者受教育或人力资本形成上的平等②对生产要素(资本、土地和其他自然资源)占有和利用上的平等③公平竞争
19、机会平等是指每一个社会成员都应当拥有平等获得收入的机会,机会平等或不平等,主要取决于:4个①经济制度的性质 ②社会对经济体制的选择③法律制度是否完善 ④政策的正确与否
20、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配环节和不同的分配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3个①在微观分配领域应更强调效率,在宏观领域应更注重公平②在初次分配过程中应更强调效率,在再分配过程中应更兼顾公平(3)在市场机制起作用的地方应强调效率,在政府分配机制方面,应更关注公平
补充:
1、社会保障制度(体系)的主要内容:社会保险、社会救济、社会福利、社会优抚。
2、效率和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的高低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否则关系着社会的稳定。
3、经济效率与社会公平之间存在着替代的选择:或者以牺牲效率为代价,获得较高程度的社会公平;或者以牺牲公平为代价,得到较高的经济效率。这就是所谓的公平与效率替换。
五、经济增长与经济波动
单选:
1、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哈罗德--多马模型强调:资本积累。
2、在现代经济增长理论中,索洛模型更强调(技术进步)对经济增长的决定作用。
3、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罗默模型把(知识积累)看做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4、在新经济增长理论中,卢卡斯模型把(专业化的人力资本积累)视为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
5、一个国家应选择何种经济增长方式,或以何种增长方式为主,是由(不同经济发展阶段的经济条件)决定的。
6、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谷时,经济增长率表现为负增长,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古典型周期。
7、当一国经济处于低谷时,经济总量表现为相对下降,经济增长率为正值,以此为特征的经济周期通常被称为:增长型周期。
8、我国1992年是经济周期的波峰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4.2%,从1993-1999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5%、12.6%、10.5%、9.6%、8.8%、7.8%和7.1%。如果把1978-1999年平均增长9.6%的增长率作为平均增长趋势线,那么自1993-1996年,我国经济运行应被视为正处在:衰退阶段。
9、我国1992年是经济周期的波峰年,经济增长率高达14.2%,从1993-1999年,经济增长率分别为13.5%、12.6%、10.5%、9.6%、8.8%、7.8%和7.1%。如果把1978-1999年平均增长9.6%的增长率作为平均增长趋势线,那么自1996-1999年,我国经济运行应被视为正处在:萧条阶段。
10、影响一国短期经济增长的因素是:总需求。
11、在下述选项中,哈罗德-多马模型是:G=S/V
多选:
12、经济发展比经济增长具有更广的外延,它不仅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着经济增长而出现的:①技术进步②结构优化③福利改善④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
13、一个国家的长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①生产要素的投入量②生产要素的效率
14、影响生产要素效率高低的因素主要有:①技术进步和管理效率的提高②制度创新③知识积累和人力资本的增进
15、新增长理论的代表模型是指:①罗默增长模型②卢卡斯增长模型③斯科特增长模型
16、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换的核心是通过( )来提高生产要素的效率。①技术进步②制度创新③管理的改善
17、为实现我国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转变,必须:①加快实现高技术产业化,实现结构优化和产业升级②增加教育投入③深化体制改革,建立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18、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国处于景气上升阶段时,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是:①市场需求旺盛,就业机会增加②投资持续增长,产量不断扩大③居民收入和消费水平会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19、经济运行出现周期性波动的一般原因或根源是:①它根源于经济制度和经济体制的某些特点②经济结构的变动和经济政策的影响③乘数和加速数相互作用的结果④随机力量的冲击
20、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当一国处于景气下降时,经济上可能出现的一般特征是:①投资需求下降,失业增加②居民收入水平下降,消费需求不足③市场疲软,产品滞销
21、政府平抑经济波动的需求管理政策是指:①财政政策②货币政策
22、刺激长期经济增长的经济政策是指:①促进技术进步的政策②增加劳动供给的政策③刺激资本形成的政策
六、市场机制的有效性与市场失灵
单选:
1、当居民和厂商分别实现了效用最大化和利润最大化,并且整个经济的价格体系恰好使所有的商品和生产要素的供求都相等时,经济就处于(瓦尔拉斯均衡)的状态。
2、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条件是(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的状态)。
3、不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物品通常被称为(纯公共物品)。
4、市场机制是一种利益调节机制,它只有在(具有竞争性和排他性的私人物品)方面才能起完全的调节作用,才真正具有效率。
5、具有排他性,但不具有竞争性的物品属于:公共物品。
6、某化工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大幅度减产,但该厂却不对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的存在,通常被称为:负外部性。
7、消除外部性的最重要的现代方法是:明晰产权。
8、解决公共物品生产的一种较好的方法是:政府生产公共物品。
多选:
9、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显著特征是:①市场机制的运行动力来自市场主体对自身利益的追求②市场机制对资源的配置是自动进行的③市场机制通过价格信号向微观经济主体传递信息④微观经济主体的经济活动决策由市场主体自主分散地作出
10、市场机制调节经济运行的长处表现在:①能够在最大程度上调动经济主体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②能够在大多数领域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提高资源的配置效率③可以自动地实行优胜劣汰,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
11、在下述备选答案中,正确的选项是:①外部经济的存在,通常会使市场主体的活动水平低于社会所需要的水平②外部不经济的存在,会给其他经济主体带来巨大损失③外部经济和外部不经济的存在,都意味着资源配置未能达到最优④外部性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产权不清晰引起的
12、在下述( )情况下,市场机制是失灵的或不能充分发挥其调节作用,从而无法对资源进行有效配置。①外部经济的存在②外部不经济的存在③公共物品的生产④垄断的存在
13、市场对资源配置不仅存在失灵的可能,而且存在着功能上的缺陷,市场功能缺陷表现在:①导致收入分配不公,并可能引起两极分化②市场机制对社会生产的调节带有自发性和滞后性的特点③使微观主体的经济为短期化,其所追求的目标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长期目标经常不一致
14、消除外部性的微观经济政策有:①税收和补贴政策②合并相关企业③明晰产权
15、对垄断进行公共管制的方式主要有:①有效地控制市场结构②对垄断企业产品的价格和产量进行控制③制定反托拉斯法,对垄断厂商的行为进行法律约束七、政府对宏观经济运行的调节与控制
单选:
1、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限制微观经济主体的自主性和市场机制自发作用)的调控方式。
2、由于市场信息不完全和工作变换而引起的失业属于:摩擦性失业
3、由于经济衰退和萧条导致需求不足而引起的失业属于:周期性失业
4、奥肯定律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与充分就业之间的互补性或一致性。
5、如果政府把经济增长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扩张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以刺激总需求,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物价水平上升或通货膨胀。
6、菲利普斯曲线所表明的是: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稳定物价水平之间的矛盾。
7、如果政府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通常要实行紧缩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般情况下,这会导致:经济增长速度放慢。
8、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热状态时,政府应当把(稳定物价水平)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适度从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多选:
9、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运行的过程中,政府的经济作用应被限定在如下一些方面:①调节收入分配和进行资源再配置②制定市场规则和维护市场秩序③制定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干预经济运行④制定经济发展计划和产业政策,引导资源流向
10、政府对经济运行进行宏观调控有直接调控和间接调控两种方式,间接调控实质上是一种( )的调控方式。①承认微观经济主体自主经营和市场机制作用②运用经济手段和市场参数调节经济运行
11、宏观调控的最终目标是:①提高经济效率②实现社会公平
12、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是:①经济持续均衡增长②充分就业③稳定物价水平④平衡国际收支
13、政府在选择宏观调控的政策目标时,首先要考虑本国经济运行周期的阶段特征和社会所面临的紧迫任务,当经济运行处于过冷状态时,政府应把( )作为宏观调控的主要政策目标,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①促进经济增长 ②实现充分就业
14、为了减少逆差,实现国际收支平衡,采取贬值本国货币的方法以刺激出口,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通常会导致国内:①经济快速增长,就业机会增加②价格水平上升或出现通货膨胀
八、对外开放与对外经济关系
单选:
1、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是(经济国际化发展)的必然趋势。
2、市场经济的主要功能和本质特征利用市场机制起先进行(调节资源配置)。
3、1997年下半年,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爆发子金融危机,出现了经济衰退,并通过对外贸易的传导作用对世界上许多国家的出口和经济增长产生了消极的影响,这种影响被称为:溢出效应。
4、1997年下半年,泰国、马来西亚等一些东南亚国家爆发了金融危机,经济快速下滑并纷纷宣布货币贬值,因些导致了世界市场上许多商品价格出现大幅度波动,世界市场商品价格的大幅度波动又通过国际贸易影响到其他国家,引起其他国家物价水平的相应波动、经济增长和就业水平。对外贸易的这种传导作用被称为:溢出效应。
5、如果一国货币汇率下跌,即对外贬值,这会导致:本国旅游收入增加。
6、对外经济关系的基础和主要内容是:对外贸易。
7、资本国际流动的内在动力是:给流出国和流入国都带来收益。
8、世界贸易组织所规定的最惠国待遇原则的实质是:在不同的成员之间实施非歧视待遇。
9、在世界贸易组织的组织结构中,最高决策机构是:部长级会议。
10、世界贸易组织在进行决策时,主要遵循(协商一致)的原则。
多选:
11、实行对外开放,发展对外经济关系,从根本上说,是( )的客观要求。①生产社会化和经济国际化②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2、对外贸易在一国经济中的基本作用是:①利用国际分工和比较优势,增进本国的财富②促进经济增长,实现充分就业③增加外汇收入,促进国际收支平衡④提高开放度,为经济建设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13、在世界经济高度一体化的今天,对外贸易具有传导作用。对外贸易的这种传导作用主要表现为:①溢出效应②回波效应
14、国际贸易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是通过如下渠道传导的:①进出口贸易②世界市场商品价格的波动
15、对外贸易在国际经济中的溢出效应和回波效应的大小,主要受如下一些因素的影响:①一国开放的程度②贸易依存度③一国的经济体制和经济政策④双边贸易关系
16、影响一国出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①自然资源的丰裕程度②生产能力和技术水平③国际市场需求水平和需求结构
17、影响一国进口贸易的因素主要有:①经济总量和总产出水平②汇率水平③国际市场商品供给状况④国际市场商品价格水平
18、政府干预对外贸易的目的是:①保护国内产业②维持本国经济增长③实现国内充分就业④实现国际收支平衡
19、非关税壁垒的措施包括:①实行进口配额制度②实行进口许可证制度③"自动"出口限制④进口押金制
20、世界贸易组织的基本原则包括:①最惠国待遇原则②国民待遇原则③透明度原则④自由贸易原则和公平竞争原则
21、世界贸易组织的免责规定包括:①紧急限制进口措施②保护幼稚产业③国际收支限制措施④有关承诺修改或撤回以及义务豁免
22、对资本流入国来说,资本流入可能带来的消极影响是:①短期资本流入易造成国内金融秩序混乱②加重外债负担③有可能引发债务危机和金融危机④对长期投资利用不当,还可能沦为资本输出国的附庸
23、国际间资本流动的作用是双重的,因此,世界各国的政府几乎都无一例外地对之进行不同程度的干预,干预的手段主要有:①实行外汇管制②颁布专门的政策法规与条例③对偿债能力进行控制④利用政策手段对资本流动加以控制
24、国际技术贸易的方式主要有:①许可证贸易②技术咨询和技术服务③合作生产
25、促进劳动力国际流动的经济原因主要有:①国民收入的国际差距②各国劳动力供求不平衡③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热点知识点归纳之(大胆猜测):
1、中央固定收入:(从记忆角度分2类)(1)A关税、消费税、B船舶吨税、车辆购置税、C海关代征的增值税和消费税、(2)A海洋石油天然气企业所得税、B中央企业上缴利润、C铁路、邮政、商业银行、D国家政策性银行等集中缴纳的收入营业税、所得税、利润和城市维护建设税)。
2、地方固定收入:(从记忆角度分2类)(1)A营业税(不含中央)、城市维护建设税(不含中央)、B城镇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C房产税、D车船使用税、E印花税、(2)A地方企业上缴利润、B屠宰税、C农牧业税、耕地占用税、D契税、E国有土地有偿使用收入中央和地方共享收入(注意今年可能会考试的点):A增值税、B所得税、C资源税、D证券交易印花税。
正确答案:ABCD
例题:
1、按照现行分税制体制,下列各税种中,()属于中央预算的固定收入。
A, 增值税B, 消费税C, 营业税D, 关税E, 车辆购置税答案:BD
2、传统货币数量说 中交易方程式与剑桥方程式关系是( )
A二者都认为商品价格和货币价值的升降取决于货币数量的变化B二者都认为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C MV = PT由费雪提出;п= K*Y / M由庇古提出D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由费雪提出 E 货币需求不仅包括交易货币,还包括贮藏货币由庇古提出
正确答案是ACE
3、美国与英国的商业银行一般采用的组织形式是( )A单一银行制和总分行制 B总分行制 和单一银行制 C专业化银行制和综合化银行制 D综合化银行制和单一银行制
正确答案是B
4、商业银行的负债业务有()A股本、公积金、未分配利润B、结算过程中的短期资金占用C吸收存款D再贴现或向中央银行借款 E同业拆借、F发行资本债券、G国际货币市场借款
正确答案是ABCDEFG
5、商业银行的最主要负债业务是(C)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有()A,票据贴现B,短期、中期、长期贷款;C信用放款、担保贷款、抵押贷款和质押贷款D,资本贷款、商业贷款和消费贷款。E证券投资,F股票买卖。
正确答案是ABCDE
6、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A,现金结算和转帐结算;B,资金信托和财产信托C,租赁业务D,代理业务E,咨询业务
正确答案是ABCDE
7、下列属于商业银行的中间业务有()A同业拆借B证券投资C股票买卖D转帐结算E资金信托F租赁业务
正确答案是DEF
8、巴塞尔协议以下属于 1988年巴塞尔报告内容的是( )A 将银行资本分为核心资本和附属资本,核心资本包括实收股本和公开储备,B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100%。C 资本与风险加权资产的比率不得低于8%,其中核心资本比率不得低于4%。D 过渡期安排
正确答案是ABCD
9、以下属于2003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内容的是( ) A 最低资本要求以资本充足率为核心的监管思想,将资本金要求视为最重要的支柱。B 监管当局的监督检查:C强调以市场力量来约束银行D 过渡期安排E根据不同类型的资产和表外业务的相对风险大小,赋予它们不同的权重,即0%、10%、20%、50%、100%。
正确答案是ABC
中级经济基础第1讲
经济学(一)(2004年新版)·
本部分主要内容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即大纲中第一部分的第一和第二节。
主要考点: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含义(两方面内容)及其客观必然性(从我国国情出发)。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经济制度的内容包括: ① 坚持公有制主体地位的含义和原因 ② 公有制的多种实现形式(新)
3、资源配置的含义和资源配置的基本方式
4.市场经济的含义及其与计划经济的区别
5.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6.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新)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② 现阶段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所有制关系和产权制度
1.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① 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② 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权的关系③ 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基本形式④ 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和实现形式⑤ 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
2.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① 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② 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③ 产权制度的作用
(一)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介绍(新):DXP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展过程: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多次提出;1981年6月,十一届六中全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第一次明确提出“我们的社会主义制度还是处于初级阶段”;十三大,标志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的形成。②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指我国在生产力落后、商品经济不发达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必然要经历的特定阶段。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一论断包括两层含义:一方面,它明确了我国现阶段的社会性质,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具有了社会主义社会的一般特征;另一方面,表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亦即正处在不发达的阶段。具体指从我国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基本完成,即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基本确立开始,到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整个历史阶段
例题:
1、“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在我国具有特殊的含义( )。A.表明了我国现阶段已进入社会主义社会B.明确了我国正处在从资本主义到社会主义的历史过渡时期C.说明我国实现的社会主义还不成熟、不完善D.说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在我国还未基本建立
答案:AC
2、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新)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发展过程: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非公有制经济是必要补充;1993年,十四届三中全会,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1997年,党的十五大上第一次明确提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使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一项基本经济制度。
理解要点:① 以公有制为主体,不等于以国有经济为主体公有制经济不仅包括国有经济,集体经济,还包括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公有制为主体,主要体现在: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更要注重质的提高;国有经济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对经济发展的控制力上。② 非公有制经济是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要大力发展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十六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明确提出,为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要:消除体制性障碍,放宽市场准入,在投融资、税收、土地使用和对外贸易方面与其他企业享受同等待遇,支持非公有制中小企业发展;改进对非公有制经济的服和务监管。
(二)资源配置方式与市场经济学习时同学们应当重点掌握两种资源配置方式的区别,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区别;掌握市场经济的一般特点和构成要素。
1、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资源稀缺性决定了资源配置的重要性资源配置的两种基本方式为计划配置方式和市场配置方式。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的含义,二者的区分在于以哪种资源配置方式为基础性方式。
2、市场经济的—般规定性和构成要素一般规定性,主要表现在4方面: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按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市场经济的存在和正常运行必须具备的4个条件,也是市场经济的基本构成要素:规范的市场主体;完善的市场体系;规范的市场运行规则;有效的宏观调控体系。
例题:多选.
1、市场经济的—般特征是( )。A.一切经济活动都被直接或间接按地纳入市场关系之中B.企业是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和自我约束的市场主体C.政府不直接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D.所有经济活动都是在一整套法律法规体系的约束下进行的E.以生产资料私有制为基础
答案:ABCD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完善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特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即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经济制度。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
●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制度基础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两个概念容易混淆,注意区分。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框架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构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主要环节包括5个方面:①建立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现代企业制度;②建立全国统一开放的市场体系;③建立以间接手段为主的、完善的宏观调控体系;④建立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收入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与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⑤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
3、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和任务(新)目标: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统筹区域发展、统筹经济社会发展、统筹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的要求,更大程度地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企业活力和竞争力,健全国家宏观调控,完善政府社会管理的公共服务的职能,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供强有力的体制保障。任务: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建立有利于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体制;形成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机制;建设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完善宏观调控体系、行政管理体制和经济法律制度;健全就业、收入分配和社会保障制度;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
例题:单选
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存在的制度基础是(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C. 现代企业制度 D.清晰有效的产权制度 答案: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 )。A.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 B.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结构 C.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D.市场经济与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的结合
答案:D
(四)所有制关系和所有制形式同学们应当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的实质和内容及其与社会经济制度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与财产所有制的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三种形式;公有制的基本形式、全民所有制的实现形式和集体所有制的特征;混合所有制的性质和特征;判别所有制形式是否优越的标准。
了解财产所有权的内容。
1、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一个经济范畴,实质是一种经济利益关系;是一个体系,在这一体系中,最基本的经济关系是归属关系或所有关系。生产资料所有制是社会经济制度的基础,规定着社会经济制度的性质。财产所有权是生产资料所有权这种经济关系在法律上的基本表现。同生产资料所有制一样,财产所有权也是一个关系体系,它包括占有权、使用权、收益权和处分权四项权能。
2、生产资料所有制形式生产资料所有制或财产所有权的三种基本形式: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这也是我国现阶段存在的三种基本的财产所有权形式。私有制包括劳动者个体所有制和私人资本主义所有制。在我国现阶段,公有制的两种基本形式是全民所有制和集体所有制。混合所有制的性质一般是由混合所有制经济中占优势并控制企业的出资者的所有制性质决定的。股份制是混合所有制的重要形式。公有制实现形式:公有制可以而且应该采取多种实现形式,要使股份制成为公有制的主要实现形式。
(五)市场经济和现代产权制度需要同学们重点掌握的内容包括: 产权的完整性和产权残缺的含义;产权制度的含义和内容、作用和功能;建立产权制度的成本;产权界定的方式;产权保护的手段。
熟悉:产权的含义和内容;公共产权、国有产权和私人产权的含义;产权模糊的含义。
了解:国外经济学界有关产权的主要观点。
1、产权的含义、内容和特征:含义:产权主要是指财产权或财产权利,是以财产所有权为主体的一系列财产权利的总和,包括所有权及其衍生的占有权、使用权、经营权、收益权、处置权和让渡权等权利。基本特征:独立性、排他性、流动性、可分性内容:一组权利,包括经济主体对资源或财产的转让权、以及收入的享用权。
2、现代产权制度的含义和特征:含义:产权制度是关于产权界定、运营、保护等的一系列体制安排和法律规定的总称,或是由一定的产权关系和产权规则相结合而形成的,并且能够对产权关系实行有效保护、调节和组合的制度安排。现代产权制度是与社会化大生产和现代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产权制度。 特征:归属清晰,权责明确,保护严格,流转顺畅。有效的产权制度应至少包括以下三方面内容:排他性的产权关系和明确的产权规则;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
例题:多选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当包括( )。A 排他性的产权关系B 明确的产权规则C 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D 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E 多元的所有制形式
答案:ABCD
3、产权制度的作用产权制度的作用集中表现在:维护市场秩序,保障市场经济正常运行,降低交易费用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产权制度的功能主要表现在:确立排他性产权关系,界定交易界区;确定产权主体的行为边界,规范交易行为;界定财产最终归属,保护产权主体不受侵害;激励和约束产权主体,促进资源合理流动
4、建立产权制度的成本:产权界定成本和产权实施成本例题:多选一个有效的产权制度应当包括( )。A 排他性的产权关系B 明确的产权规则C 清晰的企业产权结构D 有效的产权保护制度E 多元的所有制形式
答案:ABCD
第二讲 经济学(二)
一、内容提要本部分的主要内容为: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经济增长和经济发展战略。
二、主要考点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
3、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
4、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
5、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二)收入分配制度与收入分配政策
1、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
2、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
4、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
(三)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区别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
3、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
4、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容
7、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
8、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
三、内容讲解
(一)现代企业制度与国有企业改革
1、现代企业制度的含义、特征和内容含义:现代企业制度特指现代市场经济中的法人企业制度,一般也叫现代公司制度。特征:企业的资产所有权与企业的资产控制权、经营决策权、经济活动的组织管理权相分离。
内容: 包括4方面:
1、企业资产所有者和企业经营者之间的委托代理关系、有限财产责任制度、法人财产制度和法人治理结构
2、现代企业制度的基本形式基本形式:公司制在公司制企业中,产权被分解为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和法人财产权。财产的终极所有权归属于公司的所有者即股东,而公司作为独立的法人,拥有法人财产权。
例题:单选在下述各种企业制度中,( )属于法人企业。A 业主制 B 合伙制 C合作制 D 公司制答案:D法人治理结构的组成:权力机构(股东会或股东大会)、经营决策机构(董事会)、监督机构(监事会)公司制企业制度优点: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
(二) 国有企业改革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完善(新)
1、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和形式内容: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国有企业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必须按产权清晰、权责明确、政企分开、管理科学的要求,对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规范的公司制改革。这一改革的关键是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形式:对一般国有大中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对公共品和准公共品企业采用国有产权行政代理或其他经济代理方式;对一般小型国企,可以实行承包经营、租赁经营、股份合作制或出售等。
2、国有经济布局和结构调整的内容和目标内容:行业结构调整和地区结构调整两方面目标:通过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国有经济的整体素质,最终增强国有企业的控制力,发挥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主导作用。
3、建立健全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内容
第一, 坚持政府的公共管理职能和国有资产出资人职能分开;
第二, 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的主要职能:依法维护所有者――国家的权益;按政企分开、所有者与经营者分离的原则,依法维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第三, 建立国有资本经营预算制度和企业经营业绩考核体系
第四, 积极探索国有资产监管和经营的有效形式
例题:单选
1、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国有企业改革,使国有企业最终成为能够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自我约束的市场竞争主体和独立的法人,要达到这一改革目标,关键是( )。A 建立科学的企业内部组织结构 B 政企分开,明确企业的权利和责任C 确立企业的法人财产权 D 对国有产权实行经济代理
答案:C
(三) 收入分配的过程与收入分配的调控
1、政府在收入分配过程中的作用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个人收入的分配过程包括初次分配和再分配。初次分配在微观领域中进行,在市场上实现。国家或政府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主要在宏观领域进行。
例题: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国家对个人收入的调节应集中在 ( )。A.微观领域 B.宏观领域 C.物质生产领域 D.非物质生产领域
答案:B
2、个人收入分配的调控方式和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含义调控方式:国家通过税收和转移支付方式;社会团体或集体组织通过接受个人捐赠或个人缴纳,再以某种方式分配给个人的形式。含义:经过再分配或调节以后的个人收入就是居民的可支配收入。一般包括消费和储蓄,对生产者还包含投资在内。
3、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的基本内容按劳分配是与社会主义公有制相联系的一种收入分配方式。实行按劳分配的前提条件是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物质条件是相对低下的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直接原因是旧的社会分工的存在、劳动差别的存在以及劳动的谋生性质。按劳分配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的实现特点:按劳分配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贡献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只在公有制经济中的企业范围内实现,收入多少要受企业经营状况的影响。这些特点决定了等量劳动获得等量报酬的平等不可能在全社会范围内而只能在一个公有制企业范围内实现。
例题:多选.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按劳分配具有如下性质和特点( )。A.它通常表现为按劳动贡献分配,并采取了货币化的分配形式B.实施按劳分配的主体不是国家,而是企业C.按劳分配不是在全社会范围内,而是在私有制、公有制和混合所有制企业内部实现的D 按劳分配从根本上否定了一部分人凭借生产资料所有权占有他人剩余劳动的可能性。
答案:ABD
4、按生产要素分配及其他分配方式的含义和方式按生产要素分配按生产要素分配是指按照资本、土地、劳动等各种生产要素在生产过程中的贡献进行分配。它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也是有效利用资源和提高资源配置效率的有效途径。它是以承认生产要素的所有权和产权界定清晰为前提的。其他分配方式按个人资产进行分配、按需分配、福利分配等多种分配方式都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不同程度地发挥着作用。居民收入来源和收入形式的多样性,是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市场经济的必然产物,是提高经济效率的必要前提,但也是导致个人收入出现不平等的一个重要原因。
5、效率与公平的含义效率和公平是社会追求的两大目标,效率高低关系着一国的经济增长,社会公平与否关系着社会的稳定。效率:指对资源利用的有效性,从宏观层次上看,是指资源配置的效率,即经济资源在全社会范围内的合理分配、社会生产符合市场需求的一种状态;从微观上看,是指经济活动的效率,包括劳动生产率和各种生产要素的使用效率。公平:包含三方面内容,1、机会公平;2、收入分配的规则公平;3、收入分配的结果公平。机会公平和规则公平是分配结果公平的基础。基尼系数和洛仑茨曲线
6、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分配原则的意义和内容意义: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促进经济增长和保持社会稳定。这是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是从我国国情出发所做出的正确选择,也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所决定的。内容:贯彻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在不同的领域、不同的分配环节和不同的分配机制下可以有不同的侧重点,一般来说,在微观分配领域和初次分配中应更强调效率,在宏观领域和再分配过程中应更注重公平;还必须提供相应的机制和制度保证。
例题:单选我国现阶段收入分配的总原则是( )。A.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B.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 在最大限度上实现收入平等和机会平等 D.个人收入实行按劳分配
答案:A
(四)经济增长与发展战略
1、经济增长与经济发展的含义与区别经济增长:指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的总产出与前期相比所实现的增长。经济增长率:G = △Yt / Yt-1,其中,△Yt表示本年度经济总量的增量,Yt-1为上年的经济总量。经济增长率的高低体现了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内经济总量的增长速度,但并不能全面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发展的实际状况,没有考虑生态与环境变化的影响。经济发展:既包括经济增长,还包括伴随经济增长过程出现的技术进步、结构优化、制度变迁、福利改善及人与自然之间关系的进一步和谐等方面的内容。
2、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短期: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总需求的变化。总需求包括消费需求、投资需求、政府支出、净出口需求四个部分。其中,政府支出是外生变量,其大小取决于政府的经济政策。长期:主要取决于两个因素,即生产要素的投入数量和生产要素效率的提高。提高生产要素效率:技术进步、制度创新、管理效率提高;人力资本增进、知识积累和教育发展。
3、经济周期的含义和阶段的划分含义:经济周期又称商业循环,是指经济活动沿着经济发展的总体趋势而出现的有规律的扩张和收缩(新)阶段划分:四个阶段,复苏、繁荣、衰退和萧条。
4、发展战略的含义和类型(新)含义:一个国家或地区对较长时期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目标以及实现这一目标所做出的总体部署和决策。特点:全局性、长期性和根本性。内容:5个方面,即战略指导思想、战略目标、战略阶段、战略重点和战略措施。
5、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三步走”的经济社会发展战略的含义和内容(新)“三步走”战略:第一步:1980-1990,奠定现代化基础阶段,实现国内生产总值比1980翻一番,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1990-2000,国内生产总值比1990再翻一番,人民生活达到小康。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国内生产总值达到6000亿美圆,人均国内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基本实现现代化。“新三步走”战略:2000-2010,国内生产总值翻一番,形成比较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2010-2021,经济更加发展,各项制度更加完善;2021-2050,基本实现现代化。
6、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和内容(新)经济方面的目标:要在优化结构和提有效益的基础上,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力争比2000年翻两番,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明显增强;基本实现工业化,建成完善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更具活力、更加开放的经济体系;城镇人口比重大幅度提高,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和地区差别扩大的趋势逐步扭转;社会保障体系比较健全,社会就业比较充分,家庭财产普遍增加,人民过上更加富足的生活。
7、科教兴国战略和可持续发展战略(新)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关键:深化科技和教育体制;增加对教育的投入。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核心思想:在经济发展的同时,注意保护资源和改善环境,使经济发展能够持续进行,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重要条件:控制人口、节约资源、保护环境。
8、城乡二元经济结构的含义(新)含义:指发展中国家经济体系中采用现代技术的现代部门和采用传统技术的传统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也就是现代工业部门和传统农业部门并存的经济结构。该理论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刘易斯提出。我国现在正处在从二元经济结构向一元经济即现代化经济结构的转变之中。这个转变过程实际上就是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现代化过程,也可以说就是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过程。在城镇化过程中,大量的农村富裕劳动力和人口向城镇流动将是一个不可避免的现象。
9、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新)3个要点: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是科学发展观的基本内容;统筹兼顾是科学发展观的根本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