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摘要: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
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
供应商管理库存和联合库存管理
1.供应商管理库存
供应商管理库存是一种在用户和供应商之间的合作性策略。
(1)供应商管理库存的概念。根据国家标准《物流术语》,供应商管理库存(简称VMI)是指供应商等上游企业基于其下游客户的生产经营、库存信息,对下游客户的库存进行管理与控制。
(2)供应商管理库存的实施保障。
上下游企业必须遵循以下原则,才能保障此策略的实施:①合作性原则。②互惠原则。③目标一致原则。④连续改进原则。
2.联合库存管理
联合库存管理是一种上下游企业权利责任平衡和风险共担的库存管理模式。
(1)联合库存管理的含义。联合库存管理(简称JMI)是一种在VMI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库存管理模式。与供应商管理库存不同,联合库存管理强调双方同时参与,共同制定库存计划,使供应链中的每个库存管理者(供应商、制造商、分销商)都从相互之间的协调性考虑,使供应链相邻的两个节点之间的库存管理者对需求的预期保持一致,从而消除需求放大效应和不确定性,强调了供应链企业之间双方的互利合作关系。
(2)优点:第一,为实现供应链同步化提供了条件;第二,减少了需求放大现象;第三,库存成为了双方交流的纽带,可以暴露相关缺陷,(比如上游的生产能力等)为改进供应链管理水平提供依据。第四,为实现零库存、准时采购等提供了条件;第五,进一步体现了供应链管理的资源共享和风险分担。
虚拟库存与延迟策略
1.虚拟库存
(1)虚拟库存的含义,即将自己将来所可能需要而又没有的东西的所有相关信息建立档案,包括品名、规格、价格、数量等,以便在需要时能使用上。虚拟库存是虚拟经济的一种形式。通过某种方式形成所需要的资源,而仓库中不一定保有,这种社会资源就相当于一个庞大的仓库所具有的库存储备,由于它具有虚拟性,所以称之为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
(2)虚拟库存的优点:①产品永不过期;②不占用空间;③没有囤货风险;④可以根据实际的需求或市场变化,随时进行换货。
(3)虚拟库存的前提条件:虚拟仓库和虚拟库存必须在一定的条件下才能变成一种有效的经济形态。其中有两个必要条件:一是买方市场的环境,二是信息技术的手段。
2.延迟策略
“延迟”概念最初是由Alderson(1950)在《营销效率和延迟原理》一文中引入的,他将延迟定义为一种营销战略,即将形式和特征的变化尽可能向后推迟。
(1)延迟策略的含义:“延迟”就是在流程下游的某一点(差异点)之前,不采用特定工艺使在制品转变成具体的产成品行为措施。
(2)延迟策略的意义:①可提升供应链的柔性;②降低供应链总成本;③提高流程效率;④改进客户服务水平。
(3)延迟策略实施的前提:①产品可模块化生产。②零部件可标准化、通用化。③经济上具有可行性。④适当的交货提前期。
(4)延迟策略实施的关键:延迟策略实施的关键在于客户需求切入点的定位。在延迟策略中,推式流程与拉式流程的分界点称为客户需求切入点(简称CODP),它是供应链中产品的生产从基于预测转向响应客户需求的转折点,直接影响到规模与变化的程度,即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的上游,那么通用化阶段就无法产生相应的规模经济;反之,若CODP过于偏向供应链下游,差异化阶段也无法获得多样化的优势。
总体而言,在供应链中,CODP会出现在以下五个位置:
1)CODP处于装配与发运之间,此时装配及其上游的所有生产业务均已按通用化阶段要求生产,产品已经被制造出来,客户只能在其中选购,常见于日常生活用品、家用电器等产品生产模式中。
2)CODP处于加工与装配之间,这是一种常见的定位,也是实现大规模定制最常用的手段,常见于汽车、个人计算机等产品生产中。
3)CODP处于原材料采购与零部件加工之间,常见于机械产品、一些软件系统,如ERP、MRP等产品生产中。
4)CODP处于设计与采购之间,客户对产品的原材料、加工装配工艺有特殊要求。
5)CODP处于设计阶段之前,此时设计及其下游生产业务均按客户的特定要求进行,常见于大型机电设备和船舶等产品的生产以及建筑行业中。
本章小结
1.库存的概念、类型和作用
2.库存合理化的内容
3.企业库存控制的绩效评价指标和改进措施
4.固定订购量系统的特点、订购点与订购批量的计算
5.固定间隔期系统的特点、订购间隔期与订购批量的计算
6.一次性订购量系统的特点、一次性订购量的计算方法
7.供应链环境下库存控制的难点
8.供应链环境下的库存控制策略
相同系列>>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基础精讲班教辅汇总
相关推荐:
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章节习题汇总
经济师考试《中级经济基础》必备公式
网校辅导:为帮助考生在自学的基础上能较好地掌握2013年经济师考试内容,233网校提供了2013年经济师中级经济基础冲刺班、习题班等课程!免费试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