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复习重点由233经济师考试网为您提供,希望对您2016年经济师考试备考有所帮助。
2016年中级经济师经济基础复习重点:现金流量表
【真题】下列企业经济业务产生的现金变动中,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是()
A.销售商品收到现金
B.处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
C.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现金
D.向银行借款收到现金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现金流量表的内容。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包括: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参见教材P237.
【知识点扩展】
现金流量表的编制方法
1.“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时,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编制方法通常有直接法和间接法两种。
直接法是指通过现金收人和支出的主要类别反映来自企业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列报方法。一般应按照现金流人和流出总额反映,以利润表中的本期营业收人为起点,调整与经营活动有关项目的增减变动,然后计算出经菅活动的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并列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的一种方法。
我国企业应按直接法编制现金流量表正表,在补充资料中提供按间接法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信息,并将正表中按照直接法反映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和在补充资料中按照间接法计算调整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进行核对。
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人和流出各项目,其编制方法如下: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应收账款”、“应收票据”、“损收账款”、“主营业务收人”和“其他业务收人”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根据“现金”和“银行存款”、“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补贴收人”和“应收补贴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营业外收入”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4)“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和“主营业务成本”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5)“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应付工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根据“应交税金”、“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的其他与经菅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管理费用”、“制造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其他应收款”、“其他应付款”和“营业外支出”等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中投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如下:
(1)“收回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投资”、“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现金”、“银行存款”和“投资收益”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5
(3)“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收回的现金净额”项目,根据“固定资产清理”、“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4)“收到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5)“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所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在建工程”、“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长期股权投资”、“长期债权投资”、“短期投资”、“现
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7)“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各项目的内容和编制方法。现金流量表中筹资活动现金流入和流出各项目的编制方法如下: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实收资本(或股本)”、“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2)“取得借款所收到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收到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4)“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5)“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项目,根据“应付股利”、“财务费用”、“长期借款”、“现金”和“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根据有关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7)“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项目,根据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逐项计算。
4.现金流量表附注披露的内容
(1)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k.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的现金流量实际上就是采用间接法编制经菅活动的现金流量。以净利润为基础,采用间接法需要加以调整的项H口了以分为四大类:一是没有实际支付现金的费用;二是没有实际收到现金的收益;三是不属〒经達活动的损益;四是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基本原理是: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调节公式为:
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计提的资产减值准备+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长期待摊费用摊销+待摊费用减少(减:增加)+预提费用增加(减:减少)+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固定资产报废损失(减:收益)+财务费用+投资损失(减:收益)+递延税款贷项(减:借项)+存货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其他不减少现金的费用、损失
(2)不涉及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影响资产或负债但不形成该期现金收支的投资和筹资活动,往往对企业以后时期的现金流量会产生重大影响,因此,应将其作为重要信息在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中加以反映。包括“债务转为资本”、“一年内到期的可转换企业债券”和“融资租入固定资产”三个项目。
(3)现金流量净增加额。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琐目,可以通过对“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科目以及现金等价物的期初余额与期末余额的比较得出,当然,这里“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等项应符合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的定义。补充资料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与主表中最后一项“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金额应当相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