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会计循环
会计信息是通过确认、计量、记录、报告四个环节生成的。会计上将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为主要环节的会计基本程序及相应方法称为会计循环。
2、会计确认(熟悉)
会计确认的概念:会计数据进入会计系统时确定如何进行记录的过程,是要明确某一经济业务涉及哪个会计要素的问题。
会计确认的一般标准:1)被确认的项目是通过经济业务活动所产生的,其交易性质符合会计要素的要求;2)与该项目有关的未来经济利益流入或流出企业的不确定性能明确地评估;3)该项目应有可以计量的属性,并能可靠地进行计量。权责发生制构成确认收入和费用的基础,也进一步构成资产和负债的确认基础。
3、会计计量
是指为了在会计报表中确认和计量有关会计要素的实际状况而确定其货币金额的过程。计量问题是会计的核心问题,贯穿于会计从确认、记录到报告的全过程。
会计计量包括计量单位(计量尺度)和计量属性(计量基础)两个方面的内容。会计的计量单位主要以货币为主导计量单位,辅之以各种实物量度;会计计量属性主要包括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等。(掌握)
①历史成本,又称为原始成本,是指以取得资产时实际发生的成本作为资产的入账价值。
②重置成本,企业重新取得与其所拥有的某项资产相同或与其功能相当的资产需要支付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适用的前提:是资产处于使用状态,且能够继续使用,对所有者具有使用价值。
③可变现净值,企业在日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售价减去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以及估计销售所必需的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中规定,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和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对可变现净值低于存货成本的差额,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④现值,企业在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中,以估计的未来现金流入扣除未来现金流出后的余额,用恰当的折现率予以折现而得到的价值。
⑤公允价值,公允价值是指在公平交易中,熟悉情况的交易双方自愿进行资产交换或者债务清偿的金额。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采用其它方法计量的应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
4、会计记录,会计确认主要是通过将会计要素按照一定的方法进行会计记录来实现的。会计记录,通过账户、会计凭证和账簿等载体,运用复式记账等手段,对确认和计量的结果进行记录,为编制财务会计报告积累数据的过程。
掌握会计记录的方法:设置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簿。
5、设置账户,熟悉账户的分类。按照账户所反映的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分类,可以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成本类、费用类和损益类。按照账户所提供信息的详细程度及其统驭关系,可以分为总分类账户和明细分类账户。
账户结构分为两个基本部分,划分为左右两方,以一方登记增加额,另一方登记减少额,增减相抵后的差额,称为账户的余额。其基本关系是: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增加发生额-本期减少发生额
对于资产、费用、成本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借方发生额-本期贷方发生额
对于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类账户:
期末余额=期初余额+本期贷方发生额-本期借方发生额
6、复式记账,是对每一项经济业务都要以相等的金额,同时计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有关账户的一种记账方法。主要的复式记账法有借贷记账法、收付记账法和增减记账法,其中借贷记账法是一种被普遍接受并广泛使用的记账方法。
借贷记账法下账户的基本结构:左方为借方,右方为贷方。
熟悉借贷记账法的记账规则: 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熟悉试算平衡:试算平衡一般是采用发生额平衡的方法,也可以采用余额平衡的方法,要求都是借贷平衡。即:
全部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 = 全部账户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初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全部账户借方期末余额合计 = 全部账户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7、填制和审核凭证,是会计工作的开始。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程序和用途可以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两类。
记账凭证是根据原始凭证填制的。记账凭证作为登记账簿直接依据的会计凭证。会计分录是通过填制记账凭证来完成的。
8、登记账簿,设置和登记账簿是会计工作得以开展的基础环节,是联结会计凭证与财务会计报告的中间环节。
按照账簿的用途分类,账簿可分为序时账簿、分类账簿、备查账簿。登记账簿应做到账证相符、账账相符、账实相符、账表相符,对账工作至少每年进行一次。
9、账务处理程序,也称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是指对会计数据的记录、归类、汇总、报告的步骤和方法。即从原始凭证的整理、汇总,记账凭证的填制、汇总,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登记,到会计报表的编制的步骤和方法。
账务处理程序的基本模式:原始凭证——记账凭证——会计账簿——会计报表。
我国账务处理程序有五种: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多栏式日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
10、记账账务处理程序,指对发生的经济业务事项,都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然后直接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优点:简单明了、易于理解;缺点: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较大。它适用于规模较小、经济业务量较少的单位。
其一般程序:
①根据原始凭证编制汇总原始凭证;
②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
③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帐、银行存款日记帐;
④根据原始凭证、汇总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登记各种明细分类账;
⑤根据记账凭证逐笔登记总分类账;
⑥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相关总分类账的余额相对相符;
⑦期末,根据总分类账和明细分类账的记录,编制会计报表。
11、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编制记账凭证,定期根据记账凭证分类编制汇总收款凭证、汇总付款凭证、汇总转账凭证,再根据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优点:它减轻了登记分类账的工作量,便于了解账户之间的对应关系;缺点:按每一贷方科目编制汇总转账凭证,不利于会计核算的日常分工,当转账凭证多时、编制总转账凭证的工作量大。适用于规模较大、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其一般程序:
①-④同上;
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有关汇总记账凭证;
⑥根据各种汇总记账凭证登记总分类账;
⑦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2、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又称记账凭证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它是根据记账凭证定期编制科目汇总表,再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的一种账务处理程序。
优点:它减轻了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并可做试算平衡,简明、方便;缺点:科目汇总表不能反映账户对应关系,不便于查对账目。它适用于经济业务较多的单位。其一般程序:
①-④同上;
⑤根据各种记账凭证编制科目汇总表;
⑥根据科目汇总表登记总分类账;
⑦期末,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明细分类账的余额同有关总分类账的余额核对相符;
⑧期末,根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编制会计报表。
13、多栏式日记账务处理程序,是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日登记多栏式现金日记账、多栏式银行存款日记账,然后根据它们登记总分类账。
优点:可以减少登记总分类账的工作量;缺点:若单位经济业务多,必然会造成日记账栏目过多、账页庞大、容易串行串栏、不便于登记。它适用于生产经营规模大、经济业务量多,但使用会计科目较少的单位。
14、日记总账账务处理程序,是将日记账和总分类账结合起来,设置一本联合的账簿,称为日记总账,并将所有经济业务都登记在日记总账上。
优点:简单易行;缺点:所有科目都设在一张账页内,导致账页过长,不便于记账和查阅。它适用于经济业务量较少,使用会计科目也较少的单位。
15、出纳业务处理程序的基本程序:
①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填制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对于转账投资有价证券业务,还要根据原始凭证或汇总原始凭证直接登记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债券投资、股票投资明细分类账)。
②根据收款凭证、付款凭证逐笔登记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
③现金日记账的余额与库存现金每天进行核对,与现金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银行存款日记账与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逐笔进行核对,至少每月一次;银行存款日记账的余额与银行存款总分类账定期进行核对;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与库存有价证券要定期进行核对。
④根据现金日记账、银行存款日记账、有价证券明细分类账、开户银行出具的银行对账单等,定期或不定期编制出纳报告,提供出纳核算信息。
16、会计报告(了解)
①会计报告的概念,企业对外提供的反映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②会计报告的内容,会计报告包括会计报表、会计报表附注和其他应当在会计报告中披露的相关信息和资料。会计报表至少应当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小企业编制的会计报表可以不包括现金流量表。
③会计报表的分类
分 类 标 准 | 分 类 结 果 |
按照其所反映的经济内容不同 | 反映财务状况的报表(资产负债表) |
反映经营成果的报表(利润表) | |
反映现金流量(现金流量表)的报表 | |
按照会计报表报送对象不同 | 对外会计报表:种类、格式和编制方法由财政部统一规定。 |
对内会计报表 | |
按照会计报表编报主体的不同 | 个别会计报表 |
合并会计报表 | |
按照会计报表编制的时间范围不同 | 年度会计报表 |
季度会计报表 | |
月份会计报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