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货币政策定义
1、定义:货币政策并不等同于金融政策,它只是金融政策的一部分,是一国金融当局制定和执行的通过货币供应量、利率或其他中介目标影响宏观经济运行的手段。
2、货币政策一般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政策目标;实现目标所运用的政策工具;预期达到的政策效果。
考点二、货币政策目标
1、货币政策的目标体系: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中国人民银行法》第3条规定,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的增长。这一政策要求在抑制物价上涨幅度的同时维持适度的经济增长率,并且决不以牺牲经济增长为前提。)
考点三、货币政策工具
1、一般性政策工具(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往往作为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1)用途:用于应付商业银行等面临的挤提,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 (2)效用: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3)缺陷: ①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②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 ③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见效较慢、时滞较长。 |
再贴现 | 指中央银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行为。 (1)基本内容: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2)优点: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3)缺点: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
公开市场业务 |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 (1)对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目的: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3)优点:(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 ①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②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③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④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4)局限性: ①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有全国性,而且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②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1)消费者信用控制:中央银行对不动产以外的各种耐用消费品的销售融资予以控制。
主要内容:规定分期付款购买耐用消费品的首付最低金额、还款最长期限、适用的耐用消费品种类等。
(2)不动产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就金融机构对客户购买房地产等方面放款的限制措施,抑制房地产及其他不动产的交易投机。
3、直接信用控制:指中央银行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从质和量两个方面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的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4、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1)道义劝告:中央银行利用其声望和地位,对商业银行及其他金融机构经常发出通告或指示,与各金融机构负责人面谈,劝告其遵守政府政策并自动采取贯彻政策的相应措施。
(2)窗口指导:指中央银行根据产业行情、物价趋势和金融市场动向等经济运行中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对商业银行提出的贷款增减建议。(窗口指导没有法律约束力,但影响力往往较大)
5、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发达国家的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和我国的结构性货币政策都是对传统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二者存在的共同点:①两者均以纠正市场失灵为根本出发点;②两者都具有明显的定向性和结构性特征。
但二者也存在着差异:①政策目标不同②政策背景不同③操作手段不同④对中央银行的影响不同。
考点四、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1、定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变量指标 | 内容 |
利率 | (1)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中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 (2)中央银行能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原因包括: ①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 ②可测性:短期市场利率与各种支出变量之间有着较为稳定可靠的联系,中央银行能够及时收集到各方面的资料对利率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③相关性: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资金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改变其行为。 |
货币供应量 | (1)可测性: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 (2)可控性:流通中货币(M0)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 (M1)、广义货币 (M2) 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流通中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 (3)相关性: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 (1)超额准备金 ①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 ②往往因为其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而不易为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 (2)基础货币: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要求,数字一目了然,数量也易于调控,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 |
通货膨胀率 | (1)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2)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钉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 (3)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的调节,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
1、定义: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影响中介指标,进而最终实现既定政策目标的传导途径与作用机理。
(货币传导机制是否顺畅直接影响货币政策的实施效果。)
2、货币政策的有效性:货币政策的有效性取决于传导机制的效率。
3、货币政策传导效率取决于:
①能够对货币政策变动做出灵敏反应的经济主体;
②较为发达的金融市场;
③较高程度的利率汇率市场化。
考点六、近年来我国货币政策的实践
1、2006-2007年,我国货币政策从“稳健”转到“适度从紧” 再到“从紧”。
2、2008年下半年,美国次贷危机急剧恶化为国际金融危机,我国货币政策从“从紧”转向“适度宽松”,如下调存款准备金率、下调存贷款基准利率。
3、2010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确定2011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宏观政策导向发生了一个重要变化。之后,2011-2017年7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均确定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这意味着我国已连续8年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4、2018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认为:
(1)宏观政策要强化逆周期调节,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适时预调微调,稳定总需求;
(2)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较大幅度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
(3)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松紧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改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提高直接融资比重,解决好民营企业和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5、2019年12月,中央经济会议提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货币信贷、社会融资规模增长同经济发展相适应,降低社会融资成本。要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疏通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加制造业中长期融资,更好缓解民营和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
6、2020年 12 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精准、合理适度,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处理好恢复经济和防范风险关系,多渠道补充银行资本金,完善债券市场法制,加大对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绿色发展的金融支持,深化利率汇率市场化改革,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考点七、金融服务实体经济
(1)2017年全国金融工作会议提出服务实体经济、防控金融风险、深化金融改革的三项任务,其中服务实体经济列为三项任务之首。
(2)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果:
①、稳健货币政策更高效,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金融结构稳步优化,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②支持重点领域更精准,绿色金融、普惠金融、科创金融快速发展,推出两项直达实体经济的货币政策工具应对疫情冲击
③金融风险整体收敛,宏观杠杆率持续上升势头得到遏制
④制度框架不断完善,宏观审慎政策框架、金融基础设施监管、金融业综合统计等各项制度陆续落地实施。
考点八、贷款基准利率改革
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历经20多年,遵循着“先外币,后本币;先贷款,后存款;先长期、大额,后短期、小额”原则稳步推进。
2022年真题示例:
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是指由具有代表性的报价行,根据本行对最优质客户的贷款利率,以( )加点形成的方式报价,由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计算并公布的基础性的贷款参考利率。
A.中期借贷便利
B.短期借贷便利
C.长期借贷便利
D.市场化利率
为帮助考生们通过中级经济师考试,233网校特隆重推出:2023年经济师好课,三大阶段系统化辅导,8大班级课程+配套锁分,去购买>>
①帮助零基础考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了解考情,梳理学习思路。②系统性的帮助考生夯实基础,掌握新教材考点。③针对性讲解典型习题,让你掌握考核方式、出题方式,提升做题技巧及效率。
①串讲考试中反复出题的考点,针对性突破重难点,稳抓核心分值。②针对性拆分讲解重难点,帮助考生攻克难题,抓住重要分值。③对当年考试真题进行详细讲解,并结合课程预测考试趋势及方向。
①讲解高含金量考题突击卷,帮助考生做"考题",短期冲分。②临考直播总结历年高分考点,预测当年考点,实现考前迅猛锁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