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单项选择题(共70题,每题1分。每题的备选项中,只有1个最符合题意)
1.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
A.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减少
B.不会影响生产者的销售收入
C.会使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增加
D.生产者的销售收入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
[答案]C
[解析]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某产品需求价格弹性系数小于1,则当该产品价格提高时,价格上升的速度会大于需求量减少的速度,从而引起销售收入的增加。
2. 如果甲产品和乙产品的需求交叉弹性系数是负数,则说明甲产品和乙产品()。
A.无关
B.是替代品
C.是互补品
D.是缺乏价格弹性的
[答案]C
[解析]甲乙两种产品,因乙价格的相对变化而产生的交叉价格弹性系数可由下列公式表示:E甲乙=商品甲的需求量的相对变化/商品乙的价格的相对变化:(△Q甲/Q甲)÷(△P乙/P乙)。当需求交叉价格弹性为负数的时候,商品乙的价格上涨,其自身需求量下降,且引起了商品甲的需求量下降,说明甲乙为互补品。同理可知,若需求交叉价格弹性系数为正,甲乙则为替代品,若系数为零,说明两者不相关,一种商品价格的变动不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的变动。
3. 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
A.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B.商品边际替代率大于商品价格之比
C.商品边际替代率小于商品价格与收入之比
D.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与收人之比
[答案]A
[解析]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的切点处的商品组合既是消费者用现有收入可以买到的,又能给消费者带来最高程度的满足。可见,满足效用最大化的商品组合必定位于预算线与无差异曲线相切的切点上。在切点处,无差异曲线的斜率恰好等于预算线的斜率。而无差异曲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预算线的斜率的绝对值等于两种商品的价格之比,因此,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均衡条件是商品边际替代率等于商品价格之比。
4. 下列关于最高限价的说法,错误的是()。
A.其目标是保护消费者利益或降低某些生产者的生产成本。
B.属于政府对价格的干预措施
C.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
D.最高限价低于均衡价格
[答案]C
[解析] 如果最高限价高于均衡价格,那么最高限价就失去了意义,所以C选项错误。
5. 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连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在总产量达到最大值时,劳动的边际产量()。
A.大于零
B.小于零
C.等于零
D.等于平均产量
[答案]C
[解析]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0,那么继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将导致总产量的减少。如果劳动的边际产量>0,继续增加劳动的投入,将导致总产量的增加。再根据劳动力边际产量递减的规律,当总产量达到最大时,劳动力的边际产量:0。
6.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
A.最高收入
B.最低收入
C.平均收入
D.超额收入
[答案]A
[解析] 机会成本是指当一种生产要素被用于生产某产品时所放弃的使用该生产要素在其他生产用途中所得到的最高收入。
7. 从经济学理论上说,生产的外部不经济会造成()。
A.资源均衡配置
B.资源有效配置
C.产品供给过少
D.产品供给过多
[答案]D
[解析] 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或其他企业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对于那些产生外部不经济的生产者来说,由于其边际私人成本低于边际社会成本(私人成本与外部成本之和),于是倾向于扩大生产,其产出水平就会大于社会最优产出水平,导致产品供给过多。
8. 资源配置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的标准是()。
A.还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B.收入在不同居民之间分配公平
C.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D.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
[答案]D
[解析]如果资源在某种配置下,不可能由重新组合生产和分配来使一个人或多个人的福利增加,而不使其他任何人的福利减少,那么社会就实现了资源的最优配置。反之,如果既定的资源配置状态能够在其他人福利水平不下降的情况下,通过重新配置资源,使得至少有一个人的福利水平有所提高,则称这种资源重新配置为“帕累托改进”。所以,帕累托最优状态是不存在帕累托改进的资源配置状态。
9. 某造纸厂在其生产过程中,向附近的河流排放了大量的污水,并因此导致了附近粮食产量大幅度下降,但该厂又不对附近种粮农民进行相应的赔偿。这种现象通常被称为()。
A.生产的外部经济
B.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C.消费的外部经济
D.消费的外部不经济
[答案]B
[解析] 所谓外部不经济就是某人或某企业的经济活动会给社会上其他人或其他企业带来损害,但该人或该企业却不必为这种损害进行补偿。如果这种经济活动的主体是生产者则被称为生产的外部不经济。
10. 在我国,实行最高限价属于政府对市场价格的()。
A.平衡措施
B.引导措施
C.紧急措施
D.干预措施
[答案]D
[解析]实行最高限价是政府对市场价格的干预措施。
11. 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则按照支出法计算的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公式是()。
A.GDP=C+I+G+X
B.GDP=C+I+G-M
C.GDP=C+I+G+(X+M)
D.GDP=C+I+G+(X-M)
[答案]D
[解析]用支出法核算国民生产总值(GDP),GDP包括消费支出、固定投资支出、政府购买、净出口四个部分。如果用如果C表示消费、I表示投资、G表示政府购买、X表示出口M表示进口,GDP的公式可以表示为GDP=C+/+C+(X—M)。
12. 假定边际消费倾向β是0.75,则投资乘数k应为()。
A.1
B.2
C.3
D.4
[答案]D
[解析]投资乘数K=△Y/△I=1/(1—B)=1/s(其中,s为边际储蓄倾向。上式表明投资乘数众为边际储蓄倾向s的倒数),故由题意知:K=1/<1—0.75)=4。
13. 如果有两种要素,其中劳动产出弹性a为0.3,资本产出弹性β为0.7,劳动和资本的投入量都增长6%,无索罗余值,则经济增长率为()。
A.7.2%
B.5%
C.0
D.6%
[答案]D
[解析]在索罗余值为0的情况下,经济增长=0.3X6%+0.7X6%=6%。
14. 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不包括()。
A.消费者价格指数
B.批发价格指数
C.通货膨胀率
D.计算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答案]D
[解析]目前,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的国家和地区,度量价格总水平的方法主要有两种:一是编制各种价格指数,如消费者价格指数、批发价格指数等;二是计算国内生产总值缩减指数。
15. 购买汽车保险之后,开车粗心大意导致更多事故发生,这种情况属于市场失灵原因的哪一种()。
A.垄断
B.信息不对称
C.外部性
D.公共产品
[答案]B
[解析] 购买汽车保险后开车不小心导致交通事故频发,这是道德风险的体现,属于信息不对称的范畴。
16. 我国中央财政不断加大对中西部地区的财政转移支付力度,逐步缩小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差距,这是公共财政履行()职能的体现。
A.经济发展
B.经济稳定
C.市场维护
D.收入分配
[答案]D
[解析]公共财政的收入分配职能,是指财政调整收入分配的职能。发挥财政转移支付的作用是实现收人分配职能的机制和手段。通过财政转移支付对收入进行再分配,对改变社会分配不公的程度具有重要作用。
17. 在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是主要特征。
A.非竞争性
B.非排他性
C.竞争性
D.排他性
[答案]A
[解析]公共物品的两个特征中,非竞争性是主要特征,非排他性是派生特征。正因为公共物品具有消费上的非竞争性,若是由于个人没有付费而阻止他的消费,则违反了社会资源有效利用的帕累托准则。
18. 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程度的指标是()。
A.财政收入征管效率
B.财政支出绩效水平
C.中央财政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比重
D.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
[答案]D
[解析]财政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反映政府干预经济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