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分类数据的图示方法主要有圆形图和()。
A.条形图
B.直方图
C.累积分布图
D.茎叶图
标准答案:a
解析:圆形图和条形图是分类数据的主要图示方法。直方图和折线图是数值型数据的主要图示方法。累积势布图和茎叶图既不是分类数据的主要图示方法也不是数值型数据的主要图示方法。故本题应选A。
42、 将一批数据进行分组,各组的极限依次为“110~120”、“120~130”、“130~140”、“140~150”、“150~160”,按统计分组的规定,140这一数值()。
A.不计算在任何一组
B.分在“140~150”这一组中
C.分在“130~140”这一组中
D.分在“130~140”或“140~150”均可
标准答案:b
解析:为解决“不重”的问题,统计分组时习惯上规定“上组限不在内”,即当相邻两组的上下限重叠时,恰好等于某一组上限的观察值不算在本组内,而计算在下一组内。故140应当被算在140~150组内。
43、 某59锁超市6个分店的职工人数由小到大排序后为57人、58人、60人、63人、70人,其算术平均数、众数分别为()人。
A.59、58
B.61、58
C.61、59
D.61、70
标准答案:b
解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频数最多的那个数值,算术平均数是全部数据的算术平均。结合题中数据,58人出现的频率最高,故58为众数,算术平均数=(57+58+58+60+63+70)/6=61(人),故答案应选B。
44、 离散系数比标准差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这是因为离散系数()。
A.不受极端值的影响
B.不受数据差异程度的影响
C.不受变量值水平或计量单位的影响
D.计算更简单
标准答案:c
解析: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都是反映数据分散程度的绝对值,其数值的大小一方面取决于变量值零身水平高低的影响,另一方面会受到不同计量单位的影响。因此对于平均水平不同或计量单位不同的不同组别的变量值,是不能用极差、标准差和方差等测度值来直接比较变量的离散程度的。离散系数,与它们不同,消除了变量值水平高低和计量单位不同对离散程度测度值的影响,更适用于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
45、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通常采用()。
A.算术平均法
B.几何平均法
C.众数
D.中位数
标准答案:b
解析:由于平均发展速度是一定时期内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各时期对比的基础不同,所以不能采用一般时序平均数的计算方法。目前计算平均速度通常采用几何平均法。采用这一方法的原理是:一定时期内现象发展的总速度等于各期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故该题应选B。
46、 2008年与2007年相比,某单位职工人数增加10%,工资总额增加21%,则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
A.10%
B.11%
C12%
D.21%
标准答案:a
解析:该单位职工平均工资增加百分比=(1+21%)/(1+10%)一1=10%
47、 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
A.算术平均数
B.相对数
C.总量指标
D.几何平均数
标准答案:b
解析:从指数的含义上看,广义地讲,任何两个数值对比形成的相对数都可以称为指数;狭义地讲,指数是用于测定多个项目在不同场合下综合变动的一种特殊相对数。
48、 按照所反映的内容不同,指数可以分为()。
A.基期指数和报告期指数
B.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
C.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
D.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标准答案:b
解析:由于权数可以固定在不同时期,因而加权综合指数有不同的计算公式。较为常用的是基期如权综合指数和报告期加权综合指数两种形式。按所反映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数量指数和质量指数。按计算形式不同,可分为简单指数和加权指数。按计入指数的项目多少不同,可分为个体指数和综合指数。
49、 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者耗用的资产是()。
A.流动资产
B.固定资产
C.递延资产
D.无形资产
标准答案:a
解析:流动资产是指预计在一个正常营业周期中变现、出售或耗用,或者主要为交易目的而持有,或者预计在资声负债表日起一年内(含一年)变现的资产,以及自资产负债表日起一年内交换其他资产或清偿负债的能力不受限制的现金或现金等价物。
50、 企业可将不拥有所有权但能实际控制的资产视为自己的资产,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
A.谨慎性
B.相关性
C.实质重于形式
D.重要性
标准答案:c
解析:实质重于形式,要求企业应当按照交易或事项的经济实质进行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而不应当仅仅以交易或者事项的法律形式为依据。如以融资租赁方式租入的固定资产;虽然法律上企业并不拥有其所有权,但由于租赁合同中规定的租赁期较长,接近于该资产的使用寿命,租赁期满承租企业有优先购买该资产的选择权,在租赁期内承租企业有权支配资产并从中收益,所以,从经济实质上,企业拥有该资产的实际控制权,在会计核算上就将其视为企业的资产。只有这样,才有利于会计信息使用者依据企业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等作出决策。
51、 下列会计处理原则中,属于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的是()。
A.实质重于形式
B.历史成本原则
C.会计主体
D.货币计量
标准答案:b
解析:会计要素确认和计量基本原则包括:权责发生制原则、配比原则、历史成本原则、划分收益性原则与资本性支出原则。
52、 在会计处理上,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的方法称为()。
A.复式记账
B.权责发生制
C.收付实现制
D.会计分期
标准答案:c
解析:由于经济活动是持续进行的,而会计核算是分期进行的,在会计期间实现的收益和发生的费用,有些在相邻的会计期间是相互交错的。对于这些收益和费用归属期的确定;在会计处理上通常有两种不同方法:一种是收入实现制,是按照款项实际收到或付出的日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另一种是权责发生制,是按照权利和义务是否发生来确定收益和费用的归属期。故该题应选C。
53、 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计量。
A.历史成本
B.现值
C.重置成本
D.公允价值
标准答案:a
解析:企业在对会计要素进行计量时,一般应当采用历史成本计量。采用历史成本计价的优点在于:一是它是买卖双方通过正常交易确定的金额,或资产购进过程中实际支付的金额,取得比较容易,也比较客观;二是有原始凭证作证明,便于查证;三是可以防止企业随意更改;四是会计核算手续简化,不必经常调整账目。历史成本原则是以币值稳定为前提的。
54、 企业将生产资料划分为固定资产和低值易耗品,这体现的是会计信息质量要求中的()要求。
A.重要性
B.可比性
C.谨慎性
D.相关性
标准答案:a
解析:重要性,要求企业提供的会计信息应当反映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所有重要交易或者事项。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对交易或事项应当区别其重要程度,采用不同的核算方式。会计报表在全面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济成果的同时,对于对资产、负债、损益等有较大影响,并进而影响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据以作出合理判断的重要的会计事项必须按照规定的方法和程序进行处理,并在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作出正确判断的前提下,可适当简化或合并反映。一般情况下,对决策者的利益关联度高的和金额占总业务量比重较大的项目应该作为重要项目在财务报表上进行反映。
55、 下列各项中,一定不会引起现金流量表中现金数额变动的是()。
A.从银行提取现金
B.非现金资产的增加或减少
C.长期负债的增加或减少
D.所有者权益的增加或减少
标准答案:a
解析:现金流量表是反映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内有关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入和流出的报表。其中,现金是指企业的库存现金、可以随时用于支付的存款,包括库存现金、银行存款、其他货币资金。现金等价物是指企业持有的期限短、流动性强、易于转换为已知金额的现金、价值变动风险很小的投资。所以,从银行提取现金,银行存款现金增加,但在现金流量表定义下,并未发生现金和现金等价物的流出。
56、 某公司普通股股票每股面值为1元,每股市价为3元,每股收益为0.2元,每股股利为0.15元,该公司无优先股,则该公司市盈率为()。
A.15%
B.20%
C.15
D.20
标准答案:c
解析:市盈率=普通股每股市场价格/普通股每股收益,,故题中股票市盈率=3/0.2=15。
57、 下列指标中,能够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是()。
A.营业利润率
B.资产负债率
C.速动比率
D.存货周转率
标准答案:a
解析:营业利润率是企业营业利润与业务收入的比率,是反映企业盈利能力的重要指标。资产负债率和速动此率都是反映企业偿债能力的指标。存货周转率是反映存货周转速度的比率,是衡量企业营运能力的重要指标。
58、 下列关于行政事业单位会计与企业会计的区别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A.行政单位固定资产不计提折旧,企业固定资产计提折旧
B.行政单位应收账款不计提坏账准备,企业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
C.行政单位需要编制收入支出表,企业需要编制利润表
D.行政单位不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企业需要编制资产负债表
您答案:标准答案:d
解析:现行会计制度规定,行政单位不计提折旧。行政单位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企业会计报表包括资产负债表、利润表、现金流量表等报表。
59、 下列报表中,属于行政单位编制的会计报表的是()。
A.固定资产明细表
B.收入明细表
C.利润表
D.收入支出总表
标准答案:d
解析:行政单位会计报表是反映行政单位财务状况和预算执行结果的书面文件,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总表、支出明细表、附表和报表说明书。
60、 当代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模式是()。
A.诸法不分,刑、民合一
B.民商法主导模式
C.行政法主导模式
D.民商法、经济法主导,环境法、劳动法、社会保障法等辅助模式
标准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的模式的历史演变。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在奴隶制社会和封建社会,法律对经济关系的调整是诸法合一,刑法、民法不分。第二个阶段始自封建社会末期和自由资本主义阶段,法律进入了大分化、大发展时期,从最初诸法合一发展为刑法、民法分离;以后又分为民法、刑法、行政法,以至发展到十几个法律部门。第三阶段是进入当代社会,法律体系重新整合,民法、商法和经济法共同对经济关系进行调整,同时社会保障法、环境保护法等新兴法律部门也成为调整经济关系的辅助性法律部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