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点一:企业形成的相关理论
《企业的本质》----科斯(1937 美国) | |
企业的产生 | 企业的产生: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 1、交易费用:指围绕交易契约所产生的成本或费用。 包括两类: ①产生于签订契约时交易双方面临的偶然因素所可能带来的损失; ②签订契约及监督和执行契约所花费的成本。 从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同时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企业外部的交易:平等协商基础上的市场交易。 企业内部的交易:组织和企业家用行政命令方式在内部进行的交易。 总结: 两种交易方式都要支付交易费用或成本,当企业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小于市场交易方式的交易费用时,企业就应运而生了。 |
企业的本质 | 企业的本质或者显著特征是作为市场机制或价格机制的替代物。 |
企业存在的根本原因 | 根本原因:交易成本的节约 企业作为生产的一种组织形式,大大减少了需要签订的契约数量,可以大量节约交易费用。 |
经典考题:
1、关于科斯的企业本质理论的说法正确的有( )。
A、企业是为了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或交易成本而产生的
B、从历史上看,企业产生以后,企业与市场机制就是两种不同的协调生产和配置资源的方式
C、追求生产规模最大化是企业的唯一动机
D、导致市场机制和企业的交易费用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信息的不完全性
E、从历史上看,企业产生以后,社会上就形成了两种交易,即企业外部的市场交易和企业内部的交易
考点二: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总产量、平均产量和边际产量曲线及其位置关系 | ||
边际产量图形 | (生产函数图形及其位置关系) | ①劳动的边际产量先递增,劳动投入达到L1时,MP最大。 ②L1之后边际产量递减,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到L3时,MP=0。 ③如果再增加劳动投入,MP<0。 ④边际产量递减规律: 在技术水平和其他投入保持不变的条件下,连续追加一种生产要素的投入量,总是存在着一个临界点,在临界点之前,边际产量是递增的,超过临界点之后,边际产量将出现递减的趋势,直到出现负值。 |
总产量曲线图形 | (1)L<L1时,MP>0且递增,到L1到最大值,所以总产量以递增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增,即凸向L轴。 (2)L1<L<L3时,劳动的边际产量递减,但为正数,所以总产量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总产量曲线向上倾斜,并且斜率递减,即凸向Q轴。 (3)当L=L3时,MP=0,总产量达到最大值,继续增加劳动投入,劳动的边际产量为负值。总产量开始减少。 | |
平均产量曲线图形 | (1)L<L1时,劳动的边际产量是递增的,所以会带动平均产量递增,但是MP>AP,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曲线上方。 (注:只要MP>AP,平均产量递增。) (2)L1<L<L2,边际产量开始递减,但MP>AP,平均产量仍然是递增的,边际产量曲线与平均产量曲线相交于L2,MP=AP。此时AP为最大值。 (3)L>L2,边际产量的递减使得平均产量也开始递减,L2是平均产量的最大值。平均产量曲线递减,同时平均产量曲线在边际产量曲线的上方。 |
经典考题:
1、在一种可变要素的条件下,关于生产函数及其曲线变动的规律,正确的是( )。
A、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不变的
B、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增的
C、只要边际产量等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的上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
D、只要边际产量大于平均产量,即边际产量曲线在平均产量的下方,平均产量就是递减的
考点三:短期成本曲线
曲线 | 曲线特征 |
(固定成本、可变成本与总成本曲线) | ①总固定成本曲线(TFC): ②总可变成本曲线(TVC): 从原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③总成本曲线(TC): 从纵轴一个截点开始,随产量的增加而逐步上升。 截点:产量=0,总成本=固定成本的点 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变动规律一致。 |
(平均成本和边际成本的关系) | ①平均总成本曲线(ATC)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AVC)随着产量增加而下降,达到对应最低点后随产量增加而上升。 ②平均固定成本曲线(AFC)随产量增加而递减,逐渐向横轴接近。 ③总结: 边际成本曲线与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平均总(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 |
经典考题:
1、关于各种短期成本曲线变动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有( )。
A、总固定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某一点
B、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相交于某一点
C、总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D、总成本曲线和总固定成本曲线随着产量增长逐渐靠近
E、总固定成本曲线和总可变成本曲线的变动规律是一致的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y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