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均衡 | 即货币供求均衡,指在一定时期经济运行中的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在动态上保持一致的状态。 特征: ①货币均衡是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的大体一致,而非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的完全相等; ②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在短期内货币供求可能不一致,但在长期内是大体一致的; ③现代经济中的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
货币失衡 | 货币均衡要求货币供给大体等于货币需求,如果货币供给偏离货币需求,则存在货币失衡。 两大类型: (1)总量性货币失衡:货币供给在总量上偏离货币需求达到一定程度,从而使货币运行影响经济的状态。 包括两种情况: 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不足的情况,很少出现。 货币供应量>货币需求量:货币供给过多,经常出现,形成原因很多,例如政府向中央银行透支以融通财政赤字,过度追求经济增长速度而不适当地采取扩张性货币政策刺激经济等,其后果之一就是引发严重的通货膨胀。 |
(2)结构性货币失衡:货币供给与需求大体一致的总量均衡条件下,货币供给结构与对应的货币需求结构不相适应。 表现:为短缺与滞留并存,经济运行中的部分商品、生产要素供过于求,另一部分又求过于供。 原因:社会经济结构不合理,所以必须通过经济结构调整加以解决,而经济结构的刚性往往使结构性货币失衡成为一个长期的问题。 (由于结构性货币失衡根源于经济结构,所以,中央银行在宏观调控时更多地注意总量性失衡。) |
【经典真题】
1、【2020】关于货币均衡和失衡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均衡是货币供求作用的一种状态
B、货币失衡主要包括总量性和结构性和货币失衡
C、货币均衡是一个动态过程
D、货币均衡是指货币供给与货币需求在数量上完全相等
E、货币均衡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经济总体均衡状况
流通领域的货币数量取决于货币的均衡水平。
1、在宏观经济方面,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之间的平衡关系。
(1)社会总供给是以商品价格总额形态出现,表现为一定时期的国内生产总值(GDP)。
(2)社会总需求是以货币形态出现,表现为通过货币的多次周转而实现的社会购买力(MV)。
2、物价因素。
考虑物价自然上升的因素,流通领域中货币数量的增长应略高于国内生产总值的增长。
定义: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持续不断地上涨。(萨缪尔森《经济学》)
【注】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物价上涨
【经典真题】
1、【2019】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是( )。
A、失业率上升
B、物价上涨
C、贸易逆差
D、经济增长速度下降
按成因划分 | 需求拉上型 | 含义:指因社会总需求过度增长,超过了社会总供给的增长幅度,导致商品和劳务供给不足、物价持续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特点: ①自发性:即支出的增长是独立的,与实际的或预期的成本增长无关; ②诱发性:成本的增长导致工资及其他收入的增长,诱使消费支出增长 ③支持性:政府为阻止失业率上升而增加支出,或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或货币政策以增加总需求。 |
成本推进型 | 含义:指因成本自发性增加而导致物价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分类: ①工会推动的“工资推进型通货膨胀”:工资和物价螺旋上升的通货膨胀。 ②垄断企业推动的“利润推进型通货膨胀”:垄断企业为保证实现其利润目标而操纵市场、人为抬高产品价格而引起的通货膨胀。 | |
输入型 | 含义:因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费用增加而使物价总水平上涨所引起的通货膨胀类型。 实质上是一种通货膨胀的国际传导现象。 | |
结构型 | 含义:因经济结构方面的因素变动,即使总供给与总需求处于均衡状态,也会引起物价总水平上涨的通货膨胀类型。 | |
按表现形式划分 | 公开型 | 又称为开放型通货膨胀,物价水平随货币数量的变动而自发波动,故而物价上涨是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 |
抑制型 | 又称为隐蔽型通货膨胀,一国实行物价管制的情况下,商品供给短缺不能由物价上涨来反映,只表现为人们普遍持币待购而使货币流通速度减慢。 |
【经典真题】
1、【2022】通货膨账按表现形式不同,可以划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 )。
A.输入型通货膨胀
B.结构型通货膨胀
C.抑制型通货膨胀
D.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
直接原因 | 过度的信贷供给。 |
主要原因 | (1)财政原因:发生财政赤字和推行赤字财政政策。 (2)信贷原因: ①信用膨胀,即银行信用提供的货币量超过经济发展对货币数量的客观需求。 ②其原因包括财政赤字的压力,社会上过热的经济增长要求的压力,银行自身决策失误的原因。 |
其他原因 | 如投资规模过大、国民经济结构比例失衡、国际收支长期顺差等。 |
【经典真题】
1、【2018】造成通货膨胀的直接原因是( )。
A、过度的金融创新
B、过度的信贷供给
C、过多的金融机构
D、过度的金融监管
治理 | 措施 |
紧缩的需求政策 | (1)紧缩性财政政策:限制支出、减少需求,即增收节支,减少赤字。 措施: ①减少政府支出;②增加税收;③发行公债(政府发行公债后,可以利用"挤出效应"减少民间部门的投资和消费,抑制社会总需求。) |
(2)紧缩性货币政策主要措施: ①提高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减少货币供给量。 ②提高再贴现率:提高再贴现率可以增加商业银行借款成本,迫使商业银行提高贷款利率和贴现率,令企业因贷款成本增加而减少投资,货币供给量随之减少。 提高再贴现率还可以影响公众的预期,达到鼓励增加储蓄、减缓通货膨胀压力的作用。 ③公开市场操作:通货膨胀时期,中央银行一般会通过公开市场向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出售有价证券,从而达到紧缩信用、减少货币供给量的目的。 | |
积极的供给政策 | 在抑制总需求的同时,积极运用刺激生产的方法增加供给来治理通货膨胀,主要措施有: 减税;削减社会福利开支;适当增加货币供给发展生产;精简规章制度。 |
注: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一定要区分开。
【经典真题】
1、【2021】下列宏观经济政策中,属于紧缩性财政政策的是( )。
A、提高利率
B、增加政府投资
C、提高存款准备金率
D、提高税率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xh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