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平衡国际收支。
1、一般性政策工具(三大法宝)
法定存款准备金率 | 指根据法律规定,商业银行等将其吸收的存款和发行的票据存放在中央银行的最低比率。(往往作为一种自动稳定机制,而不将其作为适时调整的经常性政策工具来使用。) (1)用途:用于应付商业银行等面临的挤提,通常以不兑现货币形式存放在中央银行。 (2)效用: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3)缺陷: ①中央银行调整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时,商业银行可以变动其在中央银行的超额存款准备金,从反方向抵消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作用。 ②对货币乘数的影响很大,作用力度很强,往往被当作一剂“猛药”。 ③对货币供应量和信贷量的影响要通过商业银行的辗转存贷逐级递推而实现,见效较慢、时滞较长。 |
再贴现 | 指中央银行向持有商业票据等支付工具的商业银行进行贴现的行为。 (1)基本内容:中央银行提高再贴现率,商业银行借入资金的成本上升,基础货币得到收缩。 (2)优点:弹性相对较大,作用力度相对要缓和一些。 (3)缺点:主动权操纵在商业银行手中,所以中央银行的再贴现政策是否能够获得预期效果,还取决于商业银行是否采取主动配合态度。 |
公开市场业务 | 中央银行在证券市场上公开买卖国债、发行票据的活动即为公开市场业务。 (1)对象:商业银行和其他金融机构。 (2)目的:调控基础货币,进而影响货币供应量和市场利率。 (3)优点:(更具有弹性和优越性) ①影响商业银行的准备金,直接影响货币供应量; ②中央银行能够随时根据金融市场的变化,进行经常性、连续性的操作; ③中央银行可以主动出击; ④中央银行有可能用其对货币供应量进行微调。 (4)局限性: ①金融市场不仅必须具有全国性,而且要具有相当的独立性。 ②必须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配合。 |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包括:消费者信用控制、不动产信用控制、优惠利率、预缴进口保证金等。
3、直接信用控制
手段:利率最高限、信用配额、流动比率和直接干预等。
4、间接信用指导:指中央银行通过道义劝告、窗口指导等办法间接影响商业银行的信用创造。
(1)道义劝告(2)窗口指导
5、非常规货币政策工具与结构性货币政策工具
1、定义:货币政策的中介目标又称为货币政策的中间指标、中间变量等,它是介于货币政策工具变量(操作目标)和货币政策目标变量(最终目标)之间的变量指标。
货币政策目标一经确定,中央银行按照可控性、可测性和相关性三大原则选择相应的中介目标。
变量指标 | 内容 |
利率 | (1)通常指短期的市场利率,具体操作中有的使用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有的使用短期国库券利率。 (2)中央银行能将短期市场利率作为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原因包括: ①可控性: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调整再贴现率、存款准备金率或在公开市场上买卖国债,改变资金供求关系,引导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 ②可测性:短期市场利率与各种支出变量之间有着较为稳定可靠的联系,中央银行能够及时收集到各方面的资料对利率进行定量分析和预测。 ③相关性:短期市场利率的变化会影响金融机构、企业、居民的资金实际成本和机会成本,改变其行为。 |
货币供应量 | (1)可测性:都分别反映在中央银行、商业银行和非银行金融机构的资产负债表内,可以随时进行量的测算和分析。 (2)可控性:流通中货币(M0)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狭义货币 (M1)、广义货币 (M2) 虽不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但中央银行可以通过对流通中货币的控制、调整准备金率及其他措施间接地控制。 (3)相关性:中央银行只要控制住了货币供应量,就能够控制一定时期的社会总需求,从而有利于实现总需求与总供给的平衡。 |
超额准备金或基础货币 | (1)超额准备金 ①对商业银行的资产业务规模有直接决定作用。 ②往往因为其取决于商业银行的意愿和财务状况而不易为货币当局测度和控制。 (2)基础货币:满足可测性与可控性要求,数字一目了然,数量也易于调控,不少国家把它视为较为理想的中介目标。 |
通货膨胀率 | (1)自20世纪90年代起,一些国家把货币政策中介目标由货币供应量转为通货膨胀率,由此形成所谓的通货膨胀目标制。 (2)即设定一个适合的通货膨胀率并且予以钉住,如果通货膨胀率处于正常范围,参考利率、货币供应量等指标状况,制定适宜的货币政策; (3)如果通货膨胀率超出范围,暂停其他项目的调节,以控制通货膨胀率为货币政策的主要任务。 |
(单选题)选择货币政策中介目标时,中央银行考虑的主要原则有( )
A、稳健
B、相关
C、前瞻
D、灵活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lxh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