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率决定于——储蓄与投资的相互作用。
【隐含假定】当实体经济部门的储蓄=投资时,整个国民经济达到均衡状态。
储蓄(S)为利率(r)的递增函数,投资(I)为利率(r)的递减函数。
当S>l时,利率↓;当S<I时,利率↑;当S=I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观点 | (1)货币供给(Ms)是外生变量,其变化由中央银行直接控制。因此,货币供给独立于利率的变动。 (2)货币需求(Md)的变动则取决于公众的流动性偏好。 公众的流动性偏好动机包括:交易动机、预防动机和投机动机。 ①交易动机和预防动机形成的交易需求与收入呈正相关关系,与利率无关。 ②投机动机形成的投机需求与利率呈负相关关系。 Md=Md1(Y)+Md2(r) (3)流动性陷阱:当利率下降到某一水平时,市场就会产生未来利率上升的预期。这样,货币的投机需求就会达到无穷大,这时,无论中央银行供应多少货币,都会被相应的投机需求所吸收,从而使利率不能继续下降而“锁定”在这一水平。 “流动性陷阱”相当于货币需求线中的水平线部分,它使货币需求变成一条折线。 货币供给为一条直线,均衡利率取决于货币需求线与货币供给线的交点。 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利率便达到均衡水平。 在“流动性陷阱”区间,货币政策是完全无效的,此时只能依靠财政政策。“流动性陷阱”发生后,货币需求曲线的形状是一条平行于横轴的直线。 |
注 | 【隐含假定】当货币供求达到均衡时,整个国民经济处于均衡状态。 凯恩斯认为决定利率的所有因素均为货币因素,利率水平与实体经济部门没有任何关系。 |
【2020真题】
1、关于流动性偏好理论中货币供给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变化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
B、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变化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
C、货币供给是外生变量,其变化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
D、货币供给是内生变量,其变化间接受中央银行控制
可贷资金论综合了前两种利率决定理论,认为利率由可贷资金市场的供求决定,利率的决定取决于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的共同均衡,任何使可贷资金的供给曲线或需求曲线移动的因素都将改变均衡利率水平。
按照可贷资金理论,在一个封闭经济体中借贷资金的需求与供给均包括两个方面:
(1)借贷资金的需求来自某期间投资流量和该期间人们希望保有的货币金额;
(2)借贷资金的供给来自于同一期间的储蓄流量和该期间货币供给量的变动。
用公式表示:Ld=I+ΔMd,Ls=S+ΔMs
Ld:借贷资金的需求;Ls:借贷资金的供给;△Md:该时期内货币需求的改变量;△Ms:该时期内货币供给的改变量。
均衡条件为:I+ΔMd=S+ΔM
温馨提示:文章由作者233网校-py独立创作完成,未经著作权人同意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