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信用风险的管理
1、机制管理
审贷分离机制、授权管理机制、额度管理机制
2、过程管理
(1)事前管理(掌握)——贷款的审查与决策阶段的管理
事前管理商业银行审查的核心是借款人的信用状况;决策的核心是贷与不贷,以什么利率贷。
分析借款人信用状况,商业银行可用独立评级机构对借款人的信用评级结果,也可以自己对贷款人进行信用分析。——“5C”“3C”方法。
“3C”分析是分析借款人的现金流、管理和事业连续性。
(2)事中管理(大纲不作要求)
此阶段商业银行关注的重点是贷款不要被挪用、贷款是否被有效使用、跟踪借款人信用状况的变化、出现异常及时采取应对措施。
(3)事后管理(掌握)
——商业银行在贷款完全收回后的管理。
回顾与反思贷款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填补加强制度中的空白点和薄弱环节。
(四)市场风险管理
1、利率风险的管理(掌握)
利率管理的方法:
(1)选择有利的利率,发放贷款的话,利率上升选择浮动利率;利率下降时选择固定利率。借款时相反。
(2)调整借贷期限——提前收回或提前偿债
(3)缺口管理
即利率敏感性资产减去敏感性负债的缺口,预测利率上升时将缺口调为正值;预测利率下降将缺口调为负值。
(4)持续期管理
持续期是固定收入金融工具(债券)现金流的加权平均时间,也可以理解为金融工具各期现金流抵补最初投入的加权平均时间。
持续期缺口=利率性资产持续期-利率性负债持续期
利率上升时,应将持续期缺口调为负值(以现在低利率借长期负债,降低资金成本);利率下降时,应将持续期缺口调为正值。
(5)利用利率衍生产品交易
通过利率期货交易或利率期权交易进行套期保值。
2、汇率风险的管理(掌握)
(1)选择有利货币
出口选硬币,进口选软币;借债选软币,放款选硬币
(2)提前或推迟收付外币
预测外币升值时,提前支付外币债务
(3)进行结构性套期保值
对风险敞口进行匹配和对冲——套期保值。
3、投资风险的管理(掌握)
(1)股票投资风险管理方法
A、预测价格趋势——低买高卖
B、依据风险分散原理:按行业、地区、市场、币种分散投资
C、依据风险分散原理:在对股票投资存在知识、经验、时间、资金方面的制约时,不做个股投资,可以投资股票型投资基金。
D、依据风险分散原理,做股指期货或股指期权,代替个股投资,借以规避个股投资相对集中风险。
(2)金融衍生产品投资风险的管理方法
A、加强金融衍生产品的内控制度
B、进行限额管理
规定风险资本限额、风险限额、交易限额、止损限额
C、对风险敞口进行套期保值
(五)操作风险的管理(掌握)
1、制度管理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杜绝人为因素而产生操作风险的可能。
2、信息系统管理
(1)建立涵盖操作风险管理的风险管理信息系统
(2)在所有业务运行和管理运行基于现代信息系统的条件和环境下,确保信息系统的安全运行。
3、流程管理
(1)操作风险流程包括五个环节
操作风险识别、操作风险评估与量化、操作风险控制与缓释、操作风险监控、操作风险报告。——是一般风险管理流程的具体化
(2)针对业务业务流程中的操作风险管理,兼顾效率与实现牵制制约的要求。
4、职员管理
(1)构建完善内部控制中职员控制系统——选择适合的职员、定期休假、轮岗和交流机制、严格执行离任审计。
(2)加强对员工的培养和教育
(3)提供科学的激励机制和满意的工作环境。
5、风险转移
即利用保险和业务外包等手段,将自己的操作风险转移给他人(保险公司或其他第三方)
操作风险保险有:特定风险保险(如董事会与高级职员责任险、职业责任险、雇员行为责任险等)一篮子保险、机构责任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