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货膨胀是价值符号流通条件下的特有现象。进入20世纪60年代以后,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也不管是社会主义经济还是资本主义经济,都不同程度地受到通货膨胀问题的困扰。由此,各国政府均将通货膨胀问题作为重要的宏观经济问题来处理,大多数国家都把反通货膨胀作为中央银行的首要任务,从而使通货膨胀理论成为当代货币银行理论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经济学家对通货膨胀的定义不尽相同。新剑桥学派代表人物琼·罗宾逊认为:“通货膨胀通常指的就是物价总水平的持续上升。”货币学派代表人物弗里德曼认为:“通货膨胀在任何时空条件下都是一种货币现象”,并强调:“只有当物价水平向上移动是一个持续的过程时,这才是一种货币现象。”新古典综合学派代表人物保罗·萨缪尔森则认为: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期内,商品和生产要素价格总水平的持续不断的上涨”。新自由主义者哈耶克指出:“通货膨胀一词的原意和真意是指货币数量的过度增长,这种增长会合乎规律地导致物价上涨。”
尽管西方经济学家的说法多种多样,但关于通货膨胀的定义有两点是共同的:一是有效需求大于有效供给;二是物价持续上涨。
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中关于通货膨胀性质问题的定义,是同纸币的流通及其规律联系在一起的。所谓通货膨胀,是指在纸币流通的条件下,由于纸币的发行量超过商品流通中实际需要的货币必要量,从而引起的货币贬值、一般物价水平上涨的经济现象。
无论是西方经济学还是马克思主义货币理论,均把通货膨胀与物价上涨联系在一起,将物价上涨作为通货膨胀的基本标志。因此,被大家普遍接受的通货膨胀定义是:通货膨胀是在一定时间内一般物价水平持续上涨的现象。对于这个定义的理解应包括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第一,通货膨胀昕指的物价上涨并非个别商品或劳务价格的上涨,而是指一般物价水平,即全部物品及劳务的加权平均价格的上涨。在非市场经济中,通货膨胀则表现为商品短缺、凭票供应、持币待购以及强制储蓄等形式。
第二,在通货膨胀中,一般物价水平的上涨是一定时间内的持续的上涨,而不是一次性的、暂时性的上涨。部分商品因季节性或自然灾害等原因引起的物价上涨和经济萧条后恢复时期的商品价格正常上涨都不能叫做通货膨胀。
第三,通货膨胀所指的物价上涨必须超过一定的幅度。但这个幅度该如何界定。各国又有不同的标准,一般说来物价上涨的幅度在2%以内都不被当做通货膨胀,有些观点则认为只有物价上涨幅度超过5%才叫做通货膨胀。
二、通货膨胀的类型
(一)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与恶性通货膨胀
按通货膨胀的程度划分,通货膨胀分为爬行式、温和式、奔腾式和恶性通货膨胀四种。
爬行式通货膨胀是指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年率不超过2%~3%,并且在经济生活中没有形成通货膨胀的预期。
温和式通货膨胀是价格总水平上涨比爬行式高,但又不是很快,具体百分比没有一个统一的说法。
奔腾式通货膨胀是物价总水平上涨率在2位数以上,且发展速度很快。
恶性通货膨胀或称超级通货膨胀是物价上升特别猛烈,且呈加速趋势。此时,货币已完全丧失了价值贮藏功能,部分地丧失了交易媒介功能。成为“烫土豆”,持有者都设法尽快将其花费出去。当局如不采取断然措施,货币制度将完全崩溃。
(二)公开型通货膨胀与隐蔽型通货膨胀
按市场机制的作用划分,通货膨胀分为公开型通货膨胀和隐蔽型通货膨胀。.
公开型通货膨胀的前提是市场功能完全发挥,价格对供求反应灵敏,过度需求通过价格的变动得以消除,价格总水平明显地、直接地上涨。
隐蔽型通货膨胀则是表面上货币工资没有下降,物价总水平也未提高,但居民实际消费水准却下降的现象。其前提是,在经济中已积累了难以消除的过度需求压力,但由于政府对商品价格和货币工资进行严格控制,过度需求不能通过物价上涨而吸收,商品供不应求的现实通过准价格形式表现出来,如黑市、排队、凭证购买、有价无货以及一些产品在价格不变的情况下质量下降等。
(三)预期性通货膨胀与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按能否被预期划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通货膨胀和非预期性通货膨胀。
预期性通货膨胀是指通货膨胀过程被经济主体预期到了,以及由于这种预期而采取各种补偿性行动引发的物价上升运动。如在工资合同中规定价格的条款,在商品定价中加进未来原料及劳动力成本上升因素。
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指未被经济主体预见的,不知不觉中出现的物价上升。
经济学家将通货膨胀分为预期性和非预期性两种,主要作用在于考察通货膨胀的效应。
一般认为,只有非预期性通货膨胀才有真实效应,而预期性通货膨胀没有实在性的效果,因为经济主体已采取相应对策抵消其影响了。
(四)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与结构型通货膨胀
按成因进行划分,通货膨胀分为需求拉上型通货膨胀、成本推进型通货膨胀和结构型通货膨胀。在下面分析通货膨胀的成因中具体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