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金融笔记

2014经济师《中级金融》精讲班教辅笔记:第四章3节

来源:233网校 2014-07-09 08:14:00

  二、风险管理
  (一)商业银行风险及成因

  1.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根源:高风险行业、经营货币这种特殊商品、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处于中介地位、商品市场和金融市场供求关系变化也影响银行的资金安全。
  2.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主观原因:包括决策环节、管理环节、风险控制环节出现问题。
  3.商业银行风险产生的客观原因:受外部客观环境制约程度高,任何客观形势的变化都会对商业银行产生影响,形成银行风险。
  (二)商业银行的主要风险
  1.按风险产生环境:静态风险和动态风险
  2.按风险产生原因:信用风险、流动性风险、利率风险、汇率风险、投资风险、国家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
  3.按“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划分:市场风险、信用风险、操作风险
  (三)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风险管理是运用风险控制手段和方法,对在经营过程中所承受的风险进行识别、测量和控制以及化解的行为过程。
  风险管理的方法:
  1.风险的识别和认定
  资产风险基本权数是识别和认定银行各类资产风险含量的基本标准,是衡量银行经营风险的主要依据。
  根据不同授信对象和资产类型,将风险资产权数分为0、10%、20%、50%、100%五档。
  信用等级风险权数和资产形态风险权数由商业银行自行确定,并由其对企业、客户进行信用风险等级评价。
  2.风险控制
  (1)贷款资产风险控制措施:降低信用贷款比重;提高担保抵押贷款的比重;严格贷款审批制度,控制信贷风险;全面推行贷款五级分类管理(正常、关注、次级、可疑、损失)
  (2)非贷款资产风险控制主要措施有:建立存款准备金制度,留足备付金,确保支付;对拆放同业资产,建立按风险含量高低划分审批管理权限的制度,积极推行抵押和担保拆借;严格控制高风险含量的委托代办资产;严格控制其他内部资产的风险含量;凡与涉外有关的保函、利率、汇率合约,均应由商业银行总行集中审批。
  3.不良资产经营管理与处置
  不良资产分类:信贷类不良资产和非信贷类不良资产
  2004年以前包括:逾期、呆滞、呆账贷款
  2004年以后包括:次级、可疑和损失类
  我国商业银行在处置不良资产中采取的主要手段有以下几个方面:
  (1)信贷类不良资产的处置:催讨清收、法律追索、贷款重组、抵(质)押物处置、债权转让、委外处置、以物抵债、抵债返租、债转股、打包出售、资产证券化、申请破产(重整)和债权核销。
  (2)实物类资产的处置:拍卖处置、协议处置、招标处置和打包出售。
  (四)《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风险管理
  1.“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于1998年开始酝酿,2004年正式出台,2006年底执行。中国银监会于2010年已对我国大型商业银行实施“巴塞尔新资本协议”。
  按照2004年9月美国COSO正式发布的《企业风险管理---整合框架》,全面风险管理是一个从企业战略目标到目标实现的风险管理过程,有八大要素。
  加强银行业全面风险管理是实施新巴塞尔协议的关键。
  2.“巴塞尔新资本协议”与我国商业银行的风险管理
  早在2004年2月,银监会要求在2007年1月1日前国内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达到8%的最低标准。
  “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在最低资本金要求中,提出内部评级法,使资本充足率与银行面对的主要风险更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我国商业银行从重视信用风险、市场风险扩大到操作风险、流动性风险。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入备考学习群

经济师备考学习群

加学霸君领资料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