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金融笔记

2016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第八章核心考点

来源:233网校 2016-09-27 09:14:00
导读:2016年中级经济师金融专业第八章核心考点为理解货币需求理论,分析不同货币需求理论的异同及其影响因素,理解货币供给理论,分析货币供给过程和货币层次,计算货币乘数,理解货币均衡及其实现机制,分析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及其治理。中级《金融》VIP题库考前必刷774道高频考题,立即查看>>

第二节 货币供给

一、货币供给过程

1.货币供给概述

(1)概念

货币供给是相对于货币需求而言的,包括货币供给行为和货币供应量两个方面。

①货币供给行为是指银行体系通过自己的业务活动向再生产领域提供货币的全过程,研究的是货币供给的原理和机制。

②货币供应量是指金融系统根据货币需求量,通过其资金运用,注入流通中的货币量,它研究金融系统向流通中供应了多少货币,货币流通与商品流通是否相适应等问题。

(2)参与者

货币供给参与者包括中央银行、存款机构和储户。中央银行负责发行货币、实施货币政策;存款机构是从个人和机构手中吸收存款并发放贷款的金融中介机构,包括商业银行、储蓄机构和信用社;储户是持有银行存款的机构和个人。

2.基础货币概述

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作用最重要。中央银行的资产业务创造基础货币。

(1)基础货币的含义

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其中,准备金又可以划分为法定准备金和超额准备金。

【例8.6】下列被称为高能货币的是(    )。

A.存款准备金

B.基础货币

C.现金

D.活期存款

【答案】B

【解析】基础货币又称高能货币、强力货币或储备货币,是非银行公众所持有的通货与银行的存款准备金之和。

(2)基础货币的构成

基础货币量(取决于中央银行的行为)、银行存款与其准备金的比率(取决于银行体系),存款与通货的比率(取决于公众的行为,还受银行存款服务水平和利率的影响)都会引起货币存量的同方向变化。

如果用R表示准备金,用C表示流通中现金,基础货币可表示为:B=C+R=流通中的现金+准备金,而R又包括活期存款准备金Rr,定期存款准备金Rt,以及超额准备金Re。所以,全部基础货币方程式可表示为:

B=C+Rr+Rt+Re

(3)中央银行资产业务创造基础货币的渠道

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的渠道主要包括:

①对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再贷款;

②收购金、银、外汇等储备资产投放的货币;

③购买政府部门的债券;

④发行央行票据。

二、货币层次

“流动性”原则是划分货币层次的主要依据。流动性是指某种金融资产转化为现金或现实购买力的能力。各个国家信用化程度不同,金融资产的种类也不尽相同,划分的货币层次及内容也不同。

1.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

一般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

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

M1=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

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2.我国的货币层次划分

我国对外公布的货币供应量为M0、M1、M2三个层次:

M0=流通中现金

M1=M0+单位活期存款

M2=M1+个人储蓄存款+单位定期存款+居民储蓄存款+其他存款

M3=M2+商业票据+大额可转让定期存单

其中,M1为狭义货币供应量;M2为广义货币供应量;M2-M1为“准货币”;M3只测算,不公布。

【例8.7】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货币层次划分中,M1=M0+(    )。

A.活期存款

B.储蓄存款

C.定期存款

D.政府债券

【答案】A

【解析】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一般把货币划分为三个层次:M0=流通于银行体系之外的现金;M1=M0+活期存款(包括邮政汇划制度或国库接受的私人活期存款);M2=M1+储蓄存款+定期存款+政府债券(包括国库券)。

三、多倍存款创造

多倍存款创造中央银行向银行体系供给一元准备金,存款的增加为准备金数倍的过程。

存款创造主要是银行通过吸收存款、发放贷款、办理结算等业务活动的开展,为社会提供更多的支付手段和交易媒介的一种功能。具体表现为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在银行体系中繁衍出数倍于原始存款的派生存款。

1.原始存款

原始存款是指商业银行吸收的、能增加其准备金的存款,可以理解成从商业银行体系之外进入商业银行的存款。它包括商业银行吸收的现金存款或中央银行投放基础货币所形成的存款。

2.派生存款

派生存款是指由商业银行以原始存款为基础、运用信用流通工具和转账结算的方式发放贷款或进行其他资产业务时,所衍生出来的、超过最初部分存款的存款,也可以理解成是从商业银行到商业银行的存款。

派生存款的特点表现为:

①派生存款必须以一定数量的原始存款为基础;

②派生存款只能在银行体系内部的现实的信用活动中,通过信用流通工具的使用,以及转账结算的条件下才能形成;

③派生存款的产生,是银行体系业务经营过程整体运行的结果,仅仅从单一的任何一笔存贷款业务来看,没有任何“创造”的痕迹。

3.存款创造

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全额现金结算制度下,原始存款在整个银行体系存款扩张原理的作用下,可以产生出大于原始存款若干倍的派生存款来。部分准备金制度和非全额现金结算制度,是存款创造的两个前提条件。

存款创造中的计算如下:

①派生存款的大小主要决定于原始存款数量的大小和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高低。若用△D代表存款货币的最大扩张额,△B代表原始存款额,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则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6.png

其中,7.png就叫做存款乘数。

存款乘数就是在银行存款创造机制下存款最大扩张的倍数(也称派生倍数),是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倒数,即7.png,其含义为每一元准备金的变动,所能引起的存款的变动。如果排除其他影响存款创造倍数的因素,设K为银行体系创造存款的存款乘数(扩张乘数),则8.png

②如果用△B代表原始存款额,r代表法定准备金率,e代表超额准备金率,c代表现金漏损率,则可用公式表示如下:

 9.png

存款货币的创造过程也可以反方向作用,也就是说,派生存款的倍数原理同样适用于存款货币的消减过程,只不过方向相反,当商业银行的原始存款数量减少时,银行的存款货币会呈倍数的紧缩。

四、货币乘数

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是基础货币(MB)和货币乘数(m)。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货币乘数是指在货币供给过程中,中央银行的基础货币供给量与社会货币最终形成量之间的扩张倍数。

c=C/D=现金漏损率

e=ER/D=超额准备金率

r=RR/D=法定准备金率

基础货币MB=C+RR+ER

其中,C为现金漏损,RR为法定准备金,ER为超额准备金,D为支票存款。

货币乘数m可表示为:

 10.png

表示基础货币增加一个单位,货币供给M2增加m个单位,即(1+c)/(r+e+c)个单位。

【例8.8】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有(    )。

A.商品交易量

B.货币价值

C.商品价格

D.基础货币

E.货币乘数

【答案】DE

【解析】现代信用制度下货币供应量的决定因素主要有两个:①基础货币(MB);②货币乘数(m)。它们之间的决定性关系可用公式表示为:MS=m×MB,即货币供应量等于基础货币与货币乘数的乘积。

中央银行可以通过贴现政策公开市场业务、法定准备率政策等手段,调控基础货币和货币乘数,改变货币供应量,而且可以利用差别利率等政策,调节或改变货币量在各个层次的分布结构,借以调控货币供应量及其结构,实现货币流通正常化。

货币供应量并不能由中央银行绝对加以控制。从影响货币乘数的诸因素分析,中央银行和商业银行决定准备金率。其中,中央银行决定准备金率和影响超额准备率e,商业银行决定超额准备率e,储户决定现金漏损率c。

相关阅读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