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运价制定的一般原理
制定运价对于运输业来说是一件十分重要的事情。
(一)几种不同的定价理论
1.平均成本定价论
平均运输成本定价论是指在运量一定的情况下,以运价为基础的运输总收入必须能够补偿运输部门的平均运输成本费用,平均运输成本是定价的最低限界。
这种理论考虑了运输业从事运输生产的劳动消耗,操作 起来比较简单。它一般适合于运输市场不十分活跃,竞争不太激烈,并且货源比较稳定的运输方式或运输线路。这种定价方法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1)没有考虑和反映运输市场上供求关系与运价之间的相互关联和影响,在运输需求发生变化时,不能灵活地调整运价以适应市场状况。
(2)没有考虑成本差异对定价的影响。
(3)有时会导致运价的严重扭曲。
2.边际成本定价论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单位运量而引起的总成本的增加量。在生产规模不变的情况下,边际成本实际上就是增加的可变成本,它随运量的变化而变化。
依据边际成本定价需要注意的是,由于它只考虑成本的边际变化,没有考虑总成本的情况,所以当边际成本长期小于平均成本时,就会使企业发生亏损。采用这种定价需要具备两个前提条件:一是路网早已形成,而且有相当多的剩余运输能力;二是各种运输方式之间、各运输企业之间为争夺运输市场而展开竞争。
3.负担能力定价论
又叫服务价值定价论,它的一般定义是按照待运商品的价值来确定运价。高价值商品制定较高运价,而低价值商品则制定较低运价。这种方法是以运输需求,而不是以运输成本为基础定价。高价商品实行高运价的原因是价值高的商品对高运价的承受能力大,另外,运输部门对它承担的责任也更大。
4.供求关系定价论
平均成本定价实际上是一种供给价格,而运输负担能力定价则是一种需求价格。运输市场上供求之间的关系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运价应更多地随着市场供求之间的变化而变化。
上述定价理论是以完全竞争市场为假设前提的,它需要满足以下几方面条件:
(1)市场上有大量的买者和卖者,由于买者和卖者数量太大,任何一个买者或卖者都不会单独影响商品的价格,所以,商品价格是由市场供求决定的;
(2)同一种产品是可以相互替代的;
(3)生产厂商可以自由进出这一行业,生产要素可以自由流动;
(4)市场信息是完备的。
(二)运价形成机制
运价的形成机制,是指依据一定的价格形成原理,通过价值规律的作用而形成的价格决策制度。运价的形成机制主要包含两方面内容:一是运价形成的主体,即运价制定、运价调整及运价管理的主体;二是运价形成的方式。在这两方面中,运价形成主体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在运输市场不断完善的情况下,运价的形成机制决定着运价的发展与变化。
相关推荐:中级经济师考试精华资料大汇总
特别推荐:
网校辅导>>
为帮助参加考试的学员有效备考,2011年考试大经济师网校,充分利用自身网络教育优势,强力推出“2011全国经济师考试辅导”,学员自付费之日起可不限时间、次数重复点播学习,直到当期考试结束后一周关闭,并可享受24小时权威专家在线答疑服务,机会难得,欲报从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