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中级经济师 > 学习笔记 > 运输(铁路)笔记

2017中级经济师铁路运输笔记:可持续交通运输的基本内容

来源:233网校 2017-03-29 10:47:00
导读: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备考指导>>

  可持续交通运输是与可持续发展相容的运输,基本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1.运输系统的供给能力与经济发展的运输需求应相平衡,即可持续运输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2.运输的经济与财务可持续性,即运输资源能够得到充分有效的利用。可持续运输条件下的运输系统其运行能保持良好的财务状况,运输资产能够完好地运行,运输财产能够实现保值增值并实现有效和公平的代际转移

  3.运输的环境与生态可持续性,即运输活动对环境与生态造成的损害能够完全纳入公共或私人的运输决策框架中,以使运输受益者承担运输外部性所产生的全部费用

  4.运输的社会可持续性,即运输改善和运输发展的利益应在全社会成员间公平分配

  可持续发展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制定的依据

  可持续发展被确定为我国现代化的一个重大战略以来,各行各业将可持续发展作为本部门或本行业的指导原则,并体现在各项计划和规划之中。同样,可持续发展也必须是交通运输发展战略制定的重要依据。了解可持续发展的由来、内涵及其对交通运输发展的影响,是制定交通运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第一步。

  可持续(sustainable)一词最早产生于生态学,80年代初甚至更早的时间在国外的林业和渔业等学科中出现可持续性一词,如由于砍伐、火灾、虫害等因素产生的森林蓄积量减少不能超过森林的自然生长量,在生态学上称为可持续管理(sustainable management),又被翻译为可持续经营。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新的概念产生于80年代。1980年,国际自然保护同盟(IUCN)在《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第一次使用了可持续发展一词,主要是从自然保护和资源永续利用角度提出的。1981年美国世界观察所所长布朗在《构建一个可持续的社会》中,从社会发展的角度提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目的是为了人民。1992年在里约召开的地球首脑会议上,可持续发展在《21世纪议程》等文件中成为全球的共识。

  从不同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可以给出不同的定义。自然科学从水、土地等自然资源和环境等生命支持系统的角度,认为可持续发展“应以地球承载能力为限度”;经济学则从人的福利方面考虑,“当发展能够保证当代人的福利时,也不应使后代人的福利减少”。社会学家则从社会公平的角度考虑可持续发展,强调“把人的因素放在第一位”。布伦特兰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中关于可持续发展的定义是从哲学和伦理学角度提出来的,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需求能力的发展”。上述定义是目前国际上使用较为广泛的概念。

  可持续发展包含经济的、社会的和生态的三维尺度,是一个复合系统;可持续发展的目的在于实现世世代代的经济繁荣、社会公平和生态安全。经济、社会和生态三者相互依存,密切相关,这是由这一复合系统的整体性所决定的。经济系统离开资源和环境的依托,经济就不能发展而将走向衰退;社会系统离开经济系统的支撑,人类文明就不能出现而会走向原始;同样,如果没有经济繁荣和社会稳定,资源环境就不能体现自身的价值,在环境退化和生态安全受到威胁时,也将没有经济实力和良好的机制使之得到恢复和改善。同时,可持续发展的复合系统是动态的,系统内部的子系统互为依存,协同演进。

  我国曾有“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两种用法。1990年由中国环境出版社出版的世界环境与发展委员会报告——《我们共同的未来》,其中用的是“持续发展”;1993年10月国家科委和国家计委组织召开了《中国21世纪议程》国际研讨会,会议材料“《中国21世纪议程》在行动”中也用了“持续发展”一词,但其中附一说明:“根据外交部的建议,本文中的‘持续发展’均改为‘可持续发展’”。1994年7月,国务院发出了关于实施《中国21世纪议程》的通知,同月“中国21世纪议程高级国际圆桌会议”召开,在国务院文件和圆桌会议上均采用了可持续发展的提法,由此“可持续发展”一词开始在国内广为使用。

  在中国古代文明中,有许多可持续发展思想的精华。据研究,在春秋战国时代,我国就有保护正在怀孕或产卵期的鸟兽鱼鳖的思想和封山开禁等等法令。在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的语言中,也有大量的反映可持续发展思想的词汇,例如“但存方寸地,留于子孙耕”、“细水长流”、“前人栽树、后人乘凉”等等,也有许多反映不良的、不可持续发展的或“败家子”行为的语言,如“坐吃山空”、“吃祖宗饭、断子孙路”等等。虽然这些词汇不能涵盖现代化大生产条件下产生的可持续发展的全部内容,但却是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最容易理解的可持续发展的深刻内涵,这也是有利于我国可持续发展战略实施的文化氛围。

  用通俗的语言表述可持续发展,可以指发展要有后劲,立足当前,着眼于未来,着眼于长远;要能够继续发展下去,一直发展下去,并为以后的发展创造条件,而且还不能毁了“发展”的根。如果将可持续发展比作是“接力赛”,则每一代人就象接力赛中的一位“运动员”,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就象“接力棒”从前一位运动员手中传递到后一位运动员的手里。在接力的过程中,每一位运动员不仅自己要能够快速地跑到终点,而且还要将“接力棒”顺利地传递到下一位运动员手中,不能将接力棒掉到地上或为下一位运动员带来不必要的麻烦。从投资的角度看,只要我们今天的投资不妨碍明天的发展,而是有利于明天的发展的,那么,这种投资是有利于可持续发展的。

  根据里约可持续发展宣言精神,结合中国的国情,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应当体现以下原则。一是可持续发展的核心是发展。首先,发展是硬道理,必须通过发展以提高当代人的福利水平,那种认为我们必须停止经济发展以保护环境的观点是不可取的;没有当前的发展,未来的发展也就没有基础。另一方面,发展又必须是可持续的,不能竭泽而渔;在追求当前经济发展的同时必须有长远观点,既要考虑当前发展的需要,又不能以牺牲未来为代价来换取一时的高速度;不以牺牲后代人的利益来满足当代人的发展。二是重视发展的协调性。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资源、水资源、矿产资源以及森林覆盖率等方面均远低于世界的平均水平,资源和环境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制约明显。着眼于未来的发展,我们必须在当前经济发展和提高资源承载力之间合理配置资源,适当加大对资源勘察、环境整治、以及旨在防止自然资本枯竭和减少的技术创新的投资,以维护自然资本,扩大资源环境的供给能力。三是要强调发展的质量而不仅仅是数量。可持续发展应该是避免单纯依靠扩大资源投入和消费来增大经济的总量,而要以尽可能低的资源代价达到提高人民生活质量的目的;要提高经济运行的效率,使各种经济活动更加有效,单位经济增长所消耗的能源和原材料更少,单位投入所产生的废弃物更少,从而达到最佳的生态效益。四是要强调发展的公平性,包括本代人之间的公平、代际公平、资源利用和发展机会的公平等方面。应当把消除贫困作为最优先的领域,同时重视区域发展的均衡性和公平性,政府应当保护承受能力差的阶层,给予落后地区在政策上的支持,促进地区间的协调发展。

  事实上,持续发展和可持续发展有着不同的侧重点:持续发展是对发展状态的描述,要求发展的速度相对稳定,不能有大起大落;而可持续发展则强调发展的能力和发展的后劲,如重视基础设施的建设等,从而为中长期发展奠定基础提供条件。交通运输是基础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属于国家发展能力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所谓能力建设大致包括三个方面,即人的能力的培养和提高,运行机制的建设和完善,以及基础设施的建设等等。没有人的能力的提高,就不能适应不断变化的形势需要,就不可能实现我国的产业结构的升级,因而也就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有了高素质的人力资源,如果没有良好的运行机制,人的潜力就不可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因而也就难以实现跨越式发展,实现后来者居上;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物质基础,没有这种物质基础就会增加经济社会的运行成本,甚至制约经济社会的发展。能力建设的三个方面相辅相成,缺一不可:重视人才,实现人力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并将之放在实现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最优先位置;制度创新是发展的动力之一,形成良好的运行机制才能使国家的发展得到保证;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为持续、健康、稳定的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交通运输发展的重要性正是体现在这一方面。

添加经济师学习群或学霸君

领取资料&加备考群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加学霸君领资料

233网校官方认证

扫码进群学习

拒绝盲目备考,加学习群领资料共同进步!

互动交流
扫描二维码直接进入经济师微信公众号

微信扫码关注公众号

获取更多考试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