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由233经济师考试网为您提供的2016年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知识点背诵,希望对大家的备考有所帮助!
2016年中级经济师邮电经济知识点:信息化程度的测度
1、波拉特法:通过计算不同产业的劳动就业人口占总劳动就业人口的比重,哪个产业比重最大,该产业就是主导产业,为社会经济形态。比如农业社会工业社会以及信息社会等。美国1954年、英国1965年、日本1970年(战后25年)进入信息社会。该方法简单,但是内容不够全面,相对粗略。
2、信息化指数方法:1965年日本小松挚清介提出,侧重于衡量社会信息量和信息能力。四大指标:信息量、信息装备率、信息主体水平、信息系数劳动力结构方法)。请翻到考试教材第20页。信息量指信息使用量;信息装备率指信息设备人均拥有程度;信息主体水平指产生信息的领域的人数情况;信息系数则指个人消费结构。优点:便于操作和对比,预测。2001年我国公布信息化指标体系(NIQ),脱胎于日本指数体系,含20项指标。2000年NIQ为38.46。
3、信息化计划:1992年美国信息高速公路计划,构建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目标:产学研之间信息交换;远程医疗;机辅教学;广泛提供灾害信息;电子化媒介和媒体;发展信息产业。四要素:信息高速通道;信息资源;信息处理控制;信息服务对象。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新增3210亿美元GDP;减少交通运输40%;节能减污减少尾气1800亿吨;节省时间资金,劳动生产率提高20%-40%。2000年日本《IT基本法》以及e-Japan战略,主要目标2005年宽带接入,2003年提前实现。2004年提出u-Japan构想,目标是2010年日本通过无所不在的网络创建全新的信息社会,在理念、目标和路径,都与e-Japan侧重于技术不同,u-Japan侧重于更多关注信息社会。U细化为三方面:普及、面向用户、独特性。
韩国信息化基本计划:1994年制定《信息化促进基本法》,1996国家基础信息推动计划、1998年Cyber-Korea计划、2002年e-Korea2006计划、2004年u-Korea计划。2008年发布《国家信息化基本计划》构建创意及信赖的知识信息社会,开始从基础设施建设转向应用层面。
4、我国信息化发展战略
战略演进三个阶段:2002年十六大提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新型工业化道路、优先发展信息产业的战略举措。2006年《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提出了基础设施、技术创新、信息产业结构、信息安全、信息化、新型工业化模式、制度环境、国民信息技能等方面战略目标。2007年十七大提出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并举的形势和任务。
三大成绩:信息化就绪度水平快速提升;信息化应用纵深发展;信息化对经济社会的影响显著。
战略重点:
四大领域-经济信息化、电子政务、网络文化、社会信息化;
五大支撑-基础设施、信息资源、信息产业、信息安全、国民技能。
5、通信业与信息化的关系:通信业是信息化的基础设施,通信业务发展提升信息化需求;信息化为通信业发展创造市场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