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劳动的供给和时间的自留是每个劳动者的选择。 |
(2)劳动的供给和闲暇对消费者都有效用和边际效用。 |
(3)劳动的效用 劳动给消费者带来收入,收入有效用,劳动的效用就是收入的效用。 ΔU/ΔL=(ΔU/ΔY)×(ΔY/ΔL) ΔL:劳动增量;其引起的收入增量为ΔY;收入的增加所引起的效用增量为ΔU ΔU/ΔL:劳动的边际效用,表示增加一单位劳动所增加的效用 ΔU/ΔY:收入的边际效用 ΔY/ΔL:劳动的边际收入 劳动的边际效用=劳动的边际收入与收入的边际效用的乘积 |
(4)闲暇可以带来直接效用及间接效用 假设闲暇的效用是直接的,则闲暇的边际效用就是增加一单位闲暇时间所增加的效用。 |
(1)经济学分析的要素包括:劳动、资本、土地和企业家才能,这些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既可以是消费者也可以是生产者。假定生产者和消费者的目的分别是利润最大化和效用最大化。
(2)在一定要素价格下,消费者要将全部资源在要素供给和保留自用两种用途上进行分配以实现效用最大化。
劳动的供给原则是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太化。显然为获得最大效用必须满足的条件是,劳动的边际效用等于闲暇的边际效用。
如果劳动的边际效用小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则可以通过增加闲暇减少劳动来增加消费者的总效用;
反之,如果劳动的边际效用大于闲暇的边际效用,则可以减少闲暇增加劳动来增加总效用。
简而言之:
消费者的要素供给的目标是实现效用最大化。
劳动的边际效用=闲暇的边际效用
劳动供给曲线:后弯
解释:
(1)工资增加的替代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用劳动替代闲暇,劳动供给↑。
(2)工资增加的收入效用:工资↑→收入↑→消费者相对更加富有而追求闲暇,劳动供给↓。
一般,当工资低,收入少,工资上升,其替代效应>收入效应,消费者的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上倾斜。
当工资提高到一定程度时,消费者相对比较富有,工资的替代效应<收入效应,劳动供给↓,劳动供给曲线向后弯曲。
注:
土地供给曲线:(土地数量不变)——垂直
资本供给曲线:短期——垂直;长期——后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