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
划分依据 |
类别 |
差额的性质 |
顺差、逆差 |
差额产生的原因 |
①偶然性不均衡:指由地震、疫情、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均衡。一般认为,随着这些偶然因素的消失,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因此,偶然性不均衡无须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去调节。 ②收入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③货币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进而刺激进口、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④周期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⑤结构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其决定性的进出口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
不同账户的状况 |
①经常账户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 ③综合性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差额同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相抵后出现顺差或逆差。 |
(一)国际收支的含义
1、狭义: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以支付为基础的定义,核心看是否发生货币或外汇的支付。
2、广义: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的定义,核心看是否发生了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本质特征:
(1)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2)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二)国际收支统计的复式记账法
国际收支统计综合反映国家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经济体都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对国际收支交易以及相应的头寸变化进行统计。
国际收支中每笔交易的记录均由两个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分录组成,反映了每笔交换的流入和流出。对于每笔交易,各方都记录一个与之相应的贷方分录和借方分录。
(三)国际收支平衡表
1、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一定会计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的统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际收支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和记录,可综合反映该经济体的对外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等,从而为其制定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借贷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借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占用科目,即国际收支中支出科目;贷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来源科目,即国际收支中的收入科目。
3、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账户:
账户 |
内容 |
经常账户 |
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这些账户的差额又称经常账户差额。 |
资本和金融账户 |
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1)资本转移:指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等情形。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
金融账户反映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及处置净额,金融账户交易列在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为某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净贷款(顺差)和净借款(逆差)。 |
|
错误与遗漏账户 |
在实践中,由于源数据和编制的不理想,会带来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是国际收支数据的一个常见特点,被称为误差与遗漏净额。 |
(一)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必要性:
(1)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 外汇汇率上涨;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
(2)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当局投放外汇、回笼本币→通货紧缩;
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当局投放本币、收购外汇→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动用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不足;
国际收支顺差→补充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过多。
(二)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2023教材变动)
政策措施 |
措施 |
||
宏观经济政策 |
1、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
||
|
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收支顺差 |
|
措施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 |
|
需求效应 |
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
进口需求扩大 |
|
价格效应 |
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
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 |
|
2、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项目收支,也调节资本项目收支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
|||
3、汇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
|||
微观政策措施 |
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顺差时,就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
我国对国际收支顺差的调节政策和措施:
(1)逐步放宽和取消经常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2)逐步放宽资本项目下的外汇管制;
(3)降低对出口的激励范围和力度,改变外贸增长方式,调整外贸出口结构;
(4)优化利用外资结构,限制高能耗、重污染、附加值低的直接投资流入;
(5)对国外投机性的热钱流入,采取密切监控的高压政策。
我国在治理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进程中,主要采用了汇率政策和财政政策。
(一)国际收支均衡与不均衡的含义
引致国际收支的经济交易,根据交易动机,可以分为:
(1)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指有关交易主体自主地为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除去储备资产外的其他账户所代表的交易活动都属于自主性交易项目。
(2)补偿性交易:指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调整国际收支差额、维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其中,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二)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类型
划分依据 |
类别 |
差额的性质 |
顺差、逆差 |
差额产生的原因 |
①偶然性不均衡:指由地震、疫情、自然灾害等偶然因素造成的国际收支不均衡。一般认为,随着这些偶然因素的消失,国际收支不均衡的现象将得到缓解,因此,偶然性不均衡无须政府采取政策措施去调节。 ②收入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国民收入增长超过他国国民收入增长,引起本国进口需求增长超过出口增长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③货币性不均衡:是由一国的货币供求失衡引起本国通货膨胀率高于他国通货膨胀率,进而刺激进口、限制出口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④周期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周期性波动而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⑤结构性不均衡:是由一个国家的经济结构及其决定性的进出口结构不能适应国际分工结构的变化所导致的国际收支不均衡。 |
不同账户的状况 |
①经常账户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 ②资本与金融账户不均衡是资本与金融账户出现顺差或逆差。 ③综合性不均衡是经常账户差额同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相抵后出现顺差或逆差。 |
1、狭义: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通常为1年),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发生的全部货币或外汇的收入和支出。以支付为基础的定义,核心看是否发生货币或外汇的支付。
2、广义:国际收支指在一定时期内,一国居民与非居民所进行的全部经济交易系统的货币记录。以交易为基础的定义,核心看是否发生了经济交易。
3、国际收支本质特征:
(1)国际收支记载的是一个经济体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经济交易。
(2)国际收支是在特定时期内经济交易的系统的货币记录。
(3)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不是存量概念。
国际收支统计的复式记账法
国际收支统计综合反映国家对外经济状况是进行宏观经济决策的主要信息来源之一。目前,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和经济体都遵循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国际收支手册》,对国际收支交易以及相应的头寸变化进行统计。
国际收支中每笔交易的记录均由两个金额相等但方向相反的分录组成,反映了每笔交换的流入和流出。对于每笔交易,各方都记录一个与之相应的贷方分录和借方分录。
1、国际收支平衡表:按照一定会计原理和方法编制的系统记录国际收支的统计表。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对一定时期内某一经济体国际收支的具体的、系统的统计和记录,可综合反映该经济体的对外经济发展、国际收支平衡状况、收支结构及储备资产的增减变动情况等,从而为其制定开放经济下的宏观经济政策、采取相应的调控措施提供基本依据。
2、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原理:
国际收支平衡表是按照复式簿记的借贷记账法编制的,在表中分设借方和贷方。借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占用科目,即国际收支中支出科目;贷方以”+”号表示,记录资金来源科目,即国际收支中的收入科目。
3、国际收支平衡表所包括的账户:
账户 |
内容 |
经常账户 |
经常账户反映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货物、服务、初次收入和二次收入的流量。这些账户的差额又称经常账户差额。 |
资本和金融账户 |
资本账户显示的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的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 (1)资本转移:指固定资产所有权转移,同固定资产取得和处置相联系的或以其为条件的资产转移,债权人不索取任何回报而取消的债务等情形。 (2)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取得和处置:指各种无形资产如专利权、版权、商标权、经销权以及租赁和其他可转让合同的交易。 |
金融账户反映的是金融资产和负债的获得及处置净额,金融账户交易列在国际收支中。经常账户差额与资本账户差额之和为某一经济体与世界其他经济体之间的净贷款(顺差)和净借款(逆差)。 |
|
错误与遗漏账户 |
在实践中,由于源数据和编制的不理想,会带来不平衡问题。这种不平衡是国际收支数据的一个常见特点,被称为误差与遗漏净额。 |
引致国际收支的经济交易,根据交易动机,可以分为:
(1)自主性交易:又称事前交易,指有关交易主体自主地为达到某种经济目的而进行的交易。
国际收支平衡表中的经常账户、资本和金融账户中除去储备资产外的其他账户所代表的交易活动都属于自主性交易项目。
(2)补偿性交易:指一国中央银行或货币当局出于维持国际收支平衡、调整国际收支差额、维持汇率稳定的目的而进行的各种交易。
国际收支均衡是指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和支出的均衡。其中,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大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顺差,如果自主性交易的收入小于支出,则是国际收支逆差。
(1)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汇率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外汇供不应求→ 外汇汇率上涨;
国际收支顺差→外汇供过于求→外汇汇率下跌。
(2)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稳定物价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货币当局投放外汇、回笼本币→通货紧缩;
国际收支顺差→货币当局投放本币、收购外汇→通货膨胀。
(3)国际收支不均衡的调节是保有适量外汇储备的要求:
国际收支逆差→动用外汇储备→ 外汇储备不足;
国际收支顺差→补充外汇储备→外汇储备过多。
国际收支不均衡调节的政策措施
政策措施 |
措施 |
||
宏观经济政策 |
1、财政政策——主要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
||
|
国际收支逆差 |
国际收支顺差 |
|
措施 |
紧缩性财政政策 |
扩张性财政政策 |
|
需求效应 |
进口需求减少,进口下降 |
进口需求扩大 |
|
价格效应 |
价格下跌,从而刺激出口,限制进口 |
价格上涨限制出口、刺激进口 |
|
2、货币政策——既调节经常项目收支,也调节资本项目收支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扩张性货币政策。 |
|||
3、汇率政策——调节经常项目收支 以外币标价的本国出口价格下降,从而刺激出口,而以本币标价的本国进口价格上涨,从而限制进口。 反之国际收支顺差时,则采用本币法定升值或升值的政策。 |
|||
微观政策措施 |
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逆差时,就加强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国际收支顺差时,就放宽乃至取消外贸管制和外汇管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