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价员土建工程: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工程6
(二)张拉机具
1.拉杆式千斤顶。拉杆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带有螺杆式和镦式锚具的单根粗钢筋、钢筋束或钢丝束。
2.穿心式千斤顶。常用穿心式千斤顶为YC—60型,适用于张拉各种形式的预应力筋,是应用广泛的张拉机具。
3.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适用于张拉以KT—Z型锚具为张拉锚具的钢筋束和钢绞线束,张拉以钢质锥形锚具为张拉锚具的钢丝束。这种锚具能完成张拉和顶锚两个动作。
(三)后张法施工工艺
1.孔道的留设
孔道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关键工序之一。要求所留孔道尺寸与位置正确,孔道要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留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钢管抽芯法。预先将钢管埋设在模板内孔道位置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慢慢转动钢管,使之不与混凝土粘结,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钢管,形成孔道。该法只可留设直线孔道。
(2)胶管抽芯法。胶管有五层或七层夹布胶管和专供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网胶皮管两种,用间距为40~50cm的钢筋井字架固定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胶管内充入压力为0.6~0.8MPa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此时胶管直径可增大约3mm,待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后,放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管径缩小而与混凝土脱离,随即抽出胶管,形成孔道。胶管抽芯留孔与钢管抽芯法相比,它的弹性好,便于弯曲。因此,它不仅可留设直线孔道,也能留设曲线孔道。
(3)预埋波纹管法。金属波纹管是用0.3~0.5mm的钢带由专用的制管机卷制作而成。预埋时用间距不大于80cm的钢筋井字架固定。波纹管与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力,波纹管预埋在构件中,浇筑混凝土后永不抽出。
2.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则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0%。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与所采用的锚具种类有关,为减少松驰应力损失,张拉程序一般与先张法相同。张拉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为减少预应力筋与预留孔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一般构件长度小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两端,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构件长度大于24m的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亦可先在一端张拉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
(2)对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应分批对称地张拉。分批张拉要考虑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会造成对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该应力损失值可经计算分别加到先张拉的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值内;也可以采用同一张拉应力值,在第二批预应力筋张拉后再对批预应力筋进行补张拉,以弥补该应力损失。
(3)对平卧叠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上层构件重量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会阻止下层构件在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的自由变形。待上层构件起吊后,由于摩擦阻力影响消失会增加混凝土弹性压缩的变形,从而引起预应力损失,该损失值随构件形式、隔离层和张拉方式而异。为便于施工,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可逐层增大张拉力来弥补该预应力损失,但底层超张拉值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5%(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或9%(冷拉Ⅱ-Ⅳ级钢筋),并要保证底层构件的控制应力值不超过规定限值。
(4)在预应力筋张拉时,往往需要采取超张拉的方法来弥补多种预应力损失,为此,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较大,有时可能超过规定限值,此时,可采取下述方法解决:
先采取同一张拉值,而后复位补足;
分两个阶段建立预应力,即全部预应力张拉到一定值(如90%),再第二次张拉至控制值。
(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值大10%或小5%,应暂停张拉,在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随即进行孔道灌浆,以防预应力筋锈蚀,同时增加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灌浆用灰浆除应满足强度和粘结力要求外,尚应具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压缩性、泌水性。故灌浆宜用标号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水泥浆强度应不低于20MPa,水灰比宜控制在0.4~0.45之间,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0%。对于空隙较大的孔道,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细砂。为了增加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在水泥中可掺入水泥用量万分之0.5~1的铝粉或0.25%的木质素磺酸钙或其他减水剂。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润湿孔壁,可用电动或手动压浆泵进行灌浆。水泥浆应均匀缓慢地注入,不得中断;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漏浆而把下层孔道堵塞;曲线孔道灌浆,宜由点压入水泥浆,至点排出空气及溢出浓浆为止。
把造价员站点加入收藏夹
1.拉杆式千斤顶。拉杆式千斤顶适用于张拉带有螺杆式和镦式锚具的单根粗钢筋、钢筋束或钢丝束。
2.穿心式千斤顶。常用穿心式千斤顶为YC—60型,适用于张拉各种形式的预应力筋,是应用广泛的张拉机具。
3.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锥锚式双作用千斤顶适用于张拉以KT—Z型锚具为张拉锚具的钢筋束和钢绞线束,张拉以钢质锥形锚具为张拉锚具的钢丝束。这种锚具能完成张拉和顶锚两个动作。
(三)后张法施工工艺
1.孔道的留设
孔道留设是后张法构件制作的关键工序之一。要求所留孔道尺寸与位置正确,孔道要平顺,端部的预埋钢板应垂直于孔道中心线。孔道留设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钢管抽芯法。预先将钢管埋设在模板内孔道位置处,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和浇筑后,每间隔一定时间慢慢转动钢管,使之不与混凝土粘结,待混凝土初凝后,终凝前抽出钢管,形成孔道。该法只可留设直线孔道。
(2)胶管抽芯法。胶管有五层或七层夹布胶管和专供预应力混凝土用的钢丝网胶皮管两种,用间距为40~50cm的钢筋井字架固定位置,在浇筑混凝土前胶管内充入压力为0.6~0.8MPa的压缩空气或压力水,此时胶管直径可增大约3mm,待浇筑的混凝土初凝以后,放出压缩空气或压力水,管径缩小而与混凝土脱离,随即抽出胶管,形成孔道。胶管抽芯留孔与钢管抽芯法相比,它的弹性好,便于弯曲。因此,它不仅可留设直线孔道,也能留设曲线孔道。
(3)预埋波纹管法。金属波纹管是用0.3~0.5mm的钢带由专用的制管机卷制作而成。预埋时用间距不大于80cm的钢筋井字架固定。波纹管与混凝土有良好的粘结力,波纹管预埋在构件中,浇筑混凝土后永不抽出。
2.预应力筋张拉
张拉预应力筋时,构件混凝土的强度应按设计规定,如设计无规定,则不低于设计的混凝土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的70%。后张法预应力筋的张拉程序与所采用的锚具种类有关,为减少松驰应力损失,张拉程序一般与先张法相同。张拉时应注意的事项:
(1)为减少预应力筋与预留孔壁摩擦引起的应力损失;一般构件长度小于24m的直线预应力筋可一端张拉,但张拉端宜分别设置在构件两端,对于曲线预应力筋和构件长度大于24m的预应力筋,应采用两端同时张拉,亦可先在一端张拉后,再在另一端补足预应力值。
(2)对配有多根预应力筋的构件,应分批对称地张拉。分批张拉要考虑后批预应力筋张拉时产生的混凝土弹性压缩,会造成对先批张拉的预应力筋的预应力损失。该应力损失值可经计算分别加到先张拉的预应力筋的控制应力值内;也可以采用同一张拉应力值,在第二批预应力筋张拉后再对批预应力筋进行补张拉,以弥补该应力损失。
(3)对平卧叠层浇筑的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上层构件重量产生的水平摩阻力,会阻止下层构件在预应力筋张拉时混凝土弹性压缩的自由变形。待上层构件起吊后,由于摩擦阻力影响消失会增加混凝土弹性压缩的变形,从而引起预应力损失,该损失值随构件形式、隔离层和张拉方式而异。为便于施工,平卧重叠浇筑的构件宜先上后下逐层进行张拉;可逐层增大张拉力来弥补该预应力损失,但底层超张拉值不宜比顶层张拉力大5%(钢丝、钢绞线、热处理钢筋)或9%(冷拉Ⅱ-Ⅳ级钢筋),并要保证底层构件的控制应力值不超过规定限值。
(4)在预应力筋张拉时,往往需要采取超张拉的方法来弥补多种预应力损失,为此,预应力筋的张拉应力较大,有时可能超过规定限值,此时,可采取下述方法解决:
先采取同一张拉值,而后复位补足;
分两个阶段建立预应力,即全部预应力张拉到一定值(如90%),再第二次张拉至控制值。
(5)当采用应力控制方法张拉时,应校核预应力筋的伸长值,如实际伸长值比计算伸长值大10%或小5%,应暂停张拉,在采取措施予以调整后,方可继续张拉。
3.孔道灌浆
预应力筋张拉后,应随即进行孔道灌浆,以防预应力筋锈蚀,同时增加结构的抗裂性和耐久性。
灌浆用灰浆除应满足强度和粘结力要求外,尚应具较大的流动性和较小的压缩性、泌水性。故灌浆宜用标号不低于42.5MPa的普通硅酸盐水泥配制的水泥浆,水泥浆强度应不低于20MPa,水灰比宜控制在0.4~0.45之间,搅拌后3h泌水率宜控制在20%。对于空隙较大的孔道,水泥浆中可掺入适量的细砂。为了增加孔道灌浆的密实性,在水泥中可掺入水泥用量万分之0.5~1的铝粉或0.25%的木质素磺酸钙或其他减水剂。
灌浆前,混凝土孔道应用压力水冲刷干净并润湿孔壁,可用电动或手动压浆泵进行灌浆。水泥浆应均匀缓慢地注入,不得中断;灌浆顺序应先下后上,以避免上层孔道漏浆而把下层孔道堵塞;曲线孔道灌浆,宜由点压入水泥浆,至点排出空气及溢出浓浆为止。
把造价员站点加入收藏夹
责编:ljwzmz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