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3У- ֤ȯҵ֤ȯҵ

您现在的位置:233网校 >> 证券考试 >> 证券从业投资分析习题 >> 文章内容

第三章证券投资的宏观经济分析练习题(7)简答题

2006年9月5日来源:233网校

9.国际收支一般是一国居民在一定时期内与非居民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及其他往来中所产生的全部交易的系统记录。这里的“居民”是指在国内居住一年以上的自然人和法人。国际收支中包括经常项目和资本项目。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的贸易和劳务往来状况;资本项目则集中反映一国同国外资金往来的情况,反映着一国利用外资和偿还本金的执行情况。全面了解掌握国际收支状况,有利于从宏观上对国家的开放规模和开放速度进行规划、预测和控制。
10.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指一定时期在国民经济各部门、各行业固定资产再生产中投入资金的数量。投资规模是否适度,是影响经济稳定与增长的一个决定因素。投资规模过小,不利于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奠定物质技术基础;投资规模安排过大,超出了一定时期人力、物力和财力的可能,又会造成国民经济比例的失调,导致经济大起大落。在经济增长上升时期,尤其要注意控制固定资产投资规模,防止投资规模的膨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在这方面有多次教训。固定资产投资领域盲目建设、重复建设现象严重,各地方盲目扩大投资规模,又导致了社会总需求的膨胀,导致物价大幅度上涨,影响到经济的协调发展,终又不得不回过头来压缩投资规模,造成资源的巨大浪费。因此,适度安排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才是宏观经济得以合理、高效运行的必要前提。
11.(1) 宏观经济形势与政策因素
①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债券市场价格总体上随经济增长和经济周期作同向变动,但这种变动受债券本身的固定利息制度和有限期限特征的制约,变化程度远不及股市。当经济持续增长,经济繁荣时,商品需求旺盛,企业资金比较充足,经营条件和环境良好,盈利增加,债券风险减少,居民收入增加因而债券投资需求增加,促使价格上扬。但同时经济繁荣往往伴随着通货膨胀,从而使债券贬值,对价格起负面影响。再者,经济繁荣时,经济扩
张,企业为筹集更多的资金扩大生产,可能发行债券,这将增加债券的供给,从而促使价格下跌。正负两方面的影响,其作用力对比的强度决定了其对债券影响的方向和程度。
②利率水平。利率水平是影响债券价格变化主要的因素。在债券发行之时其利息参照利率水平制定,在持有期,如果利率水平变化必然导致债券所要求的收益率与利率水平相适应。由于利息是不变的,为实现所要求的收益率的变化,只有改变债券的价格。当利率上升时,所要求的收益率上升,价格必须下跌;反之则相反。
③通货膨胀。一方面,通货膨胀提高了对债券的收益率要求,以抵消通货膨胀造成的资金贬值而降低债券的价格;另一方面,通货膨胀增大了债券投资的风险,风险补偿的要求提高了债券的要求收益率,从而降低债券的价
格。但在适度的通货膨胀下,人们可能热衷于投资债券来实现资金保值,从而增加对债券的需求,导致债券价格上涨,这可能抵消一部分下跌效应。过度通货膨胀时,前两种效应作用增大,第三种效应也将转向反方面使得债券价格下跌,因为此时任何资本市场的投资都起不到保值作用,人们纷纷将资金转移到实物资产和囤积商品上实现保值。
④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对债券市场影响的是公开市场业务与国债发行,这主要是通过改变国债的供求状况并进而改变债券市场的供求而影响整个债券市场价格。
(2)公司因素
影响债券的公司因素主要是公司的债务状况,债务比重越大,违约风险越大。这里债务状况包括负债总量占自有资本金的比重和偿债能力。用来反映偿债风险的常用的指标是信用等级。信用等级提高,违约风险降低,从而市场对该公司债券的要求收益率降低,债券价格便会上涨。
(3)期限因素
即使要求收益率不变,随着债券到期日的接近,价格将逐渐接近票面价值。
12.影响股票价格和债券价格的因素基本相同,但是这些影响因素对股票和债券价格的影响力度有很大差别,这些差别使得它们的价格呈现出不同的特点。
(1) 对影响因素变动的反应程度不一样。股票交易价格对影响因素变
动的反应远比债券交易价格的反应灵敏得多,而且程度也要大得多。其根本原因在于债券的利息是固定的,影响债券价格变化的根本因素是预期偿债风险的大小。而股票则不同,股息不固定,各种因素可能对公司的盈利状况有
较大影响,从而很大程度上影响股票投资收益。再者债券的有限期限对债券价格形成制约,而股票则没有期限。
(2) 价格波动幅度不一样。股票的市场交易价格波动幅度很大,有时远远高于其理论价值,有时也会远远低于其理论价值。而债券的市场交易价格变动幅度则不大,其原因与前面的分析类似。
13.财政政策是政府依据客观经济规律制定的指导财政工作和处理财政关系的一系列方针、准则和措施的总称。
财政政策分为长期、中期、短期财政政策,各种财政政策都是为相应时期的宏观经济调控总目标服务的。财政政策的短期目标是促进经济稳定增长。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经济过热、投资和消费过度膨胀而造成社会总供求不平衡是经济不能保持稳定增长的主要原因,财政政策主要通过预算收支平衡或财政赤字、财政补贴和国债政策手段影响社会总需求数量,促进社会总需求和社会总供给趋向平衡。财政政策的中长期目标,首先是资源的合理
配置。总体上说,是通过对供给方面的调控来制约经济结构的形成,为社会总供求的均衡提供条件。比如,政府支出方向直接作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和制约,财政贴息手段引导社会投资方向,以配合产业政策为经济持续稳定增长创造均衡条件。其次,中长期政策的另一个重要目标是收入的公平分配。目前世界各国尤其是发达国家通常的做法是运用财政政策中的税收和转移支付手段来调节各地区和各阶层的收入差距,达到兼顾平等与效率、促进经济
社会协调发展之目的。
14.所谓货币政策,是指政府为实现一定的宏观经济目标所制定的关于货币供应和货币流通组织管理的基本方针和基本准则。货币政策对经济的调控是总体上和全方位的,货币政策的调控作用突出表现在以下几点。
(1) 通过调控货币供应总量保持社会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平衡。在现代经济社会中,社会总需求总是表现为货币的总需求,货币政策可通过调控货
币供应量达到对社会总需求和总供给两方面的调节,使经济达到均衡。当总需求膨胀导致供求失衡时,可通过控制货币供应量达到对总需求的抑制;当总需求不足时,可通过增加货币供应量,提高社会总需求,使经济继续发展。同时,货币供给的增加有利于贷款利率的降低,可减少投资成本,刺激投资增长和生产扩大,从而增加社会总供给。
(2)通过调控利率和货币总量控制通货膨胀,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无论通货膨胀的形成原因多么复杂,从总量上看,都表现为流通中的货币超过社会在不变价格下所能提供的商品和劳务总量。提高利率可使现有货币购买力推迟,减少即期社会需求,同时也使银行贷款需求减少;降低利率的作用则相反。中央银行还可以通过金融市场直接调控货币供应量。
(3)调节国民收入中消费与储蓄的比重。货币政策通过对利率的调节能够影响人们的消费倾向和储蓄倾向。低利率鼓励消费,高利率有利于储蓄。


Уγ

γרҵ ʦ ԭ/Żݼ
֤ȯͶʹʤ
400 / 400
֤ȯʦʤԾ
400 / 400
г֪ʶ
300 / 300
֤ȯгɷ澫
½Ң
300 / 300

ͨط
1

̲ľ+⿼+2׵ѧ

2
շ

ֵ99Ԫ/
ǰ2׵

3
׷

׿κ½ϰ
͹ٷ̲+ɫ

登录

新用户注册领取课程礼包

立即注册
扫一扫,立即下载
意见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