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投资分析讲义: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证券市场的供求关系
内容: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决定原理
从长期来看,证券价格由其内在价值决定,但就中、短期的价格分析而言,证券的市场交易价格由供求关系决定。我国的股价在很大程度上由证券的供求关系决定,即由一定时期内证券总量和资金总量的对比力量决定。
一、证券市场的供给方和需求方
(一)供给方:证券市场的供给主体是公司(企业)、政府与政府机构以及金融机构。
【例题】( )是债券产品的主要供给方。
A.公司(企业) B.政府与政府机构 C.金融机构 D.投资者 正确答案:A
(二)需求方
1.个人投资者。个人投资者为自然人,指从事证券买卖的居民。
2.机构投资者。它既包括开放式基金、封闭式基金、社保基金,也包括参与证券投资的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还包括一些投资公司和企业法人。
投机和投资的区别:
时间区分:投机者主要进行的是短期行为;投资者进行的是长期行为
范围区分:投机者集中于比较热点的行业和板块;投资者投资领域广泛
风险和收益区分:投机者追求高风险、高收益;投资者行为稳妥,风险小,收益相对小。
投机与投资两者的区分并不,投机可以看成投资的一部分,投资包含投机。
二、证券市场供给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一) 上市公司质量
影响证券市场的前景、投资者的收益、投资热情、个股价格及大盘指数变动。影响再筹资功能和筹资规模,从而影响股票的供给。直接或间接影响证券市场的供给。
(二)上市公司数量(直接决定证券市场供给)
决定上市公司数量的主要因素是:
1.宏观经济环境。宏观经济运行良好,投资扩张的企业必然增多,融资的需求必然增加,同时,投资者良好的预期会促使其积极参与认购,股票市场的供给相应会增加。
2.制度因素。三大因素:发行上市制度、市场设立制度(市场增加或减少)和股权流通制度。
3.市场因素。牛市形成资金大量入市,为上市公司的增发、配股提供了资金支持,增加市场的股票供给量。我国证券市场长期看,增加证券供给是必然趋势。
三、证券市场需求的决定因素与变动特点
主要受五方面因素决定:宏观经济环境、政策因素、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
(一)宏观经济环境
如果宏观经济运行良好,银根较松,整个社会的资金供给就会呈现出比较充裕,投资者对公司业绩有良好预期,会增加对股票的需求。
(二)政策因素
包括市场准入政策、融资融券政策、金融监管政策甚至货币与财政政策在内的一系列政策,将对证券市场的需求产生影响。
(三)居民金融资产结构的调整
居民的金融资产主要由银行存款、证券投资基金、股票、债券及信托资产等构成。目前我国资本市场特别是股市看好,吸引大量的资金流向股票市场,所以居民金融资产的结构发生了调整,调整的结果是入市的资金大量增加。
(四)机构投资者的培育和壮大
阶段是1991—1997年。
第二阶段是1998~2000年。1998年,证券投资基金(封闭式)的出现开创了我国机构投资时代的新篇章。
第三阶段是2001年至今。2001年9月22日,只华安创新开放式基金宣告成立,从而使基金的发展跨入新的历史时期,同时也标志着我国证券市场真正开始步入机构投资者时代。
(五)资本市场的逐步对外开放
资本市场开放包括:服务性开放和投资性开放
2001年11月我国正式加入wr0。我国政府在人世谈判中对资本市场的逐步开放作出了实质性的承诺。这些承诺包括:(1)B股业务。 (2)合资证券经营机构。(3)资产管理服务。
四、影响我国证券市场供求关系的基本制度变革
(一)股权分置改革
股权分置:由于特殊历史原因,我国A股上市公司内部普遍形成了两种不同性质的股票,即非流通股和社会流通股。这两类股票表现出不同股、不同价、不同权的特征,这一特殊的市场制度与结构被称之为股权分置。
股权分置问题的由来和发展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阶段,股权分置问题的形成。证券市场对国有股流通问题总体上采取搁置的办法形成该问题。
第二阶段,通过国有股变现解决国企改革和发展资金需求的尝试,开始触动股权分置问题。1998年—1999年开始国有股减持的探索性尝试。2001年减持国有股筹集社保资金。
第三阶段,2004年1月31日,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积极稳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
股权分置改革的影响与意义:
1.不同股东之间的利益行为机制在股改后趋于一致化。
2.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上市公司定价机制的统一,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和价值发现功能进一步得到优化。
3.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大股东违规行为将被利益牵制,理性化行为趋于突出
4.股权分置改革有利于建立和完善上市公司管理层的激励和约束机制。
5.股权分置改革后上市公司整体目标趋于一致,长期激励将成为战略规划的重要内容。
6.股权分置改革之后金融创新进一步活跃,上市公司重组并购行为增多。股改之后,证券市场的创新空间将大为拓展。
7.股权分置改革之后市场供给增加,流动性增强。
(二)《证券法》和《公司法》的重新修订
2005年10月27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八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证券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修订后的两法于2006年1月1日开始施行。标志着中国证券市场法制建设迈人一个新的历史阶段。
两法修订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精神:
1.积极稳妥推进市场创新。
2.切实加大对投资者的保护力度。
3.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和监管。
4.促进证券公司的规范和发展。
5.完善证券发行、上市制度。
(三)融资融券业务
融资融券业务是指向客户出借资金供其买入上市证券或者出借上市证券供其卖出,并收取担保物的经营活动。融资融券交易包括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和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四种形式。
市场通常说的融资融券一般指券商为投资者提供的融资和融券交易。
基础性指导文件:2006年6月30日,中国证监会发布的《证券公司融资融券试点管理办法》。
融资融券制度的推出是继股权分置改革全面实施之后,又一个对中国资本市场发展具有根本性影响的制度安排。
融资融券制度的积极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作为一种新的交易工具,融资融券业务特别是融券的推出将在我国证券市场形成做空机制,改变目前证券市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的“单边市”现状。
2. 融资融券业务将增加资金和证券的供给,增强证券市场的流动性和连续性,活跃交易,大大提高证券市场的效率。
3. 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将连通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有利于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之间资源的合理有效配置,增加资本市场资金供给。
4. 融券的推出有利于投资者利用衍生工具的交易进行避险和套利,进而提高市场效率。
5. 融资融券有利于提高监管的有效性。
融资融券风险。主要表现在:
1.融资融券业务对标的证券具有助涨助跌的作用。
2.融资融券业务的推出使得证券交易更容易被操纵。
3.融资融券业务可能会对金融体系的稳定性带来一定威胁。
考情分析:
【典型考题】:1. 融资融券交易包括( )。
A.券商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 B.金融机构对券商的融资、融券
C.央行对银行的融资、融券 D.银行对投资者的融资、融券
【正确答案】AB
2. 证券市场素有“经济晴雨表”之称,它既表明证券市场是宏观经济的先行指标,也表明宏观经济的走向决定了证券市场的长期趋势。 ( )
【正确答案】A
相关推荐
- 证券投资分析讲义:行业的一般特征分析 2014-02-28
- 证券投资分析讲义:行业分析概述 2014-02-28
- 投资分析精讲班讲义:宏观经济分析概述 2014-02-20
- 投资分析精讲班讲义:宏观经济分析与证券市场 2014-0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