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海外主要证券交易所简介及其发展趋势
证券交易所是证券市场发展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为证券集中交易提供服务的组织机构。从组织形式来看,证券交易所分为公司制和会员制。公司制证券交易所依据公司法设立,以营利为目的,交易所以投资者认购或发行股票的形式筹集资金,投资者是交易所的股东,但不一定是交易所的会员,交易所本身可以上市。会员制证券交易所是由会员发起设立的非营利性法人,证券公司是其主要的会员,交易所的筹建费用及营运资本由会员以缴纳会费的形式筹集,交易所不向会员之外的投资者融资,也不可以上市。许多证券交易所在成立之初采用的是会员制,后来又转变成了公司制。目前国际上主要的证券交易所,如纽约证券交易所、纳斯达克、伦敦证券交易所、东京证券交易所以及香港交易所采用的都是公司制,大多数证券交易所都已经上市。
一、全球主要证券市场的发展历史和现状
1、纽约证券交易所
纽约证券交易所是目前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有价证券交易市场。在美国证券发行之初,尚无集中交易的证券交易所,证券交易大都在咖啡馆和拍卖行里进行,1792年5月17日,24名经纪人在纽约华尔街和威廉街的西北角一咖啡馆门前的梧桐树下签订了“梧桐树协定”,这是纽约交易所的前身。到了1817年,华尔街上的股票交易已十分活跃,于是市场参加者成立了“纽约证券和交易管理处”,一个集中的证券交易市场基本形成,1863年,管理处易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此名一直沿用至今。
由于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交易所在1914年7月被关闭,但同年11月又重新开放,各种债券的自由交易,有力地支持了美国的一战。1929年10月的“黑色星期四”导致美国股票市场崩溃,股价下跌引起的恐慌又引致了美国经济的大萧条。交易所随后推出的恢复投资者信心的计划,重振了资本市场,对美国经济的复苏和发展功不可灭。1971年2月18日,纽约证券交易所成为非营利性法人团体。2005年4月,纽约交易所宣布收购电子交易运营商Archipelago控股公司。纽约交易所从非营利性法人团体转化为营利性公司,合并后的新公司名为纽约证券交易所集团公司,集团的股票在纽交所上市。2006年6月1日,纽约证券交易所宣布与泛欧证券交易所合并组成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2007年4月4日,纽约-泛欧证券交易所于正式成立,总部设在纽约,由来自5个国家的6家货币股权交易所以及6家衍生产品交易所共同组成,其上市公司总数约4000家,总市值达28.5万亿美元(21.5万亿欧元),日平均交易量接近1020亿美元(77亿欧元)。
在200多年的发展过程中,纽约证券交易所为美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化大生产的顺利进行、现代市场经济体制的构建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对世界经济有着重大影响的证券交易所。
2、纳斯达克证券市场
纳斯达克(NASDAQ),全称为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AutomatedQuotations,简称NASDAQ),是一个基于电子网络的无形市场,目前大约有3200家公司在该市场挂牌上市,是美国上市公司最多、股份交易量最大的证券市场。
1968年,美国证券商协会(NationalAssociationofSecuritiesDealersInc.简称NASD)为解决场外交易(OTC市场)的分割问题,决定创建“全美证券商协会自动报价系统”。1971年,该交易系统正式启动,NASD把500多个做市商的交易终端和数据中心连接起来,形成一个数据交换网络,并从OTC市场挑选出2500多家规模、业绩和成长性都名列前茅的股票,规定做市商把这些股票报价列示于该系统,供投资者参考。1975年,NASD提出了上市标准,彻底割断了与其它OTC股票的联系,成为一个完全独立的上市场所。2000年,纳斯达克通过私募发行股票,并于2002年开始在OTC市场交易。2005年2月,纳斯达克在自己的市场上挂牌交易。2007年5月,纳斯达克以37亿美元收购北欧证券市场OMX公司,联合组建一个跨大西洋的交易平台。新公司命名为纳斯达克OMX集团,总市值高达71亿美元,其中纳斯达克拥有72%的股权,OMX公司股东拥有28%的股权。
纳斯达克市场分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和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三个层次。1982年开始,NASD逐渐把高市值股票同其它小型股票分离开来,组建了那斯达克全国市场(后更名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和那斯达克小型资本市场(后更名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并规定了各自的上市标准。全球市场的对象是世界范围的大型企业和经过小型资本市场发展起来的企业;资本市场的对象是高成长的中小企业,其中高科技企业占有相当的比重,上市标准低于全球市场。2006年,纳斯达克又推出了全球精选市场,号称是全球首次上市最高标准的市场板块,对公司财务和股票流通性的要求都比较高。目前,纳斯达克全球精选市场、纳斯达克全球市场、纳斯达克资本市场分别拥有约1200、1450和550家上市公司。纳斯达克资本市场自1970年初诞生以来,因其更为宽松的上市条件和快捷的电子报价系统,受到新兴中小企业尤其是高科技企业的欢迎,聚集了一批全球最出色的高科技公司,如微软、英特尔、思科、雅虎及戴尔等,在美国新经济的崛起中却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纳斯达克的一个重要特点是拥有自己的做市商制度(MarketMaker)。做市商是一些独立的股票交易商,为投资者承担某一只股票的买进和卖出。这一制度安排对于那些市值较低、交易次数较少的股票尤为重要。每一只在纳斯达克上市的股票,至少要有两个以上的做市商为其股票报价,一些规模较大、交易较为活跃的股票的做市商往往能达到40-45家。这些做市商包括美林、高盛、所罗门兄弟等世界顶尖级的投资银行。
3、伦敦证券交易所
伦敦证券交易所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证券交易所之一,其历史可以追溯到300年前。它的前身为17世纪末伦敦交易街的露天市场,是当时买卖政府债券的“皇家交易所”。1761年,伦敦150名股票交易商自发组成一个俱乐部以买卖股票。1773年露天市场交易迁入司威丁街的室内进行,并正式更名为“伦敦证券交易所”。
证券交易所的成立为英国工业革命提供了重要的融资渠道,为促进当时英国经济的兴旺发挥了重要作用;而英国工业的强劲发展也促进了交易所自身的壮大,从而确立了英国世界金融中心的地位。截至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伦敦交易所一直是世界第一大证券交易市场。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英国的证券交易所进行了多次重组合并。1967年,英国各地交易所组成了7个区域性的证券交易所。1973年,设在英国格拉斯哥、利物浦、曼彻斯特、伯明翰和都柏林等地的11个交易所与伦敦证券交易所合并。进入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英国国内和世界经济形势的变化,伦敦证券交易所的竞争力逐渐下降。在这一形势下,伦敦证券交易所于1986年10月进行了重大改革,其中包括改革固定佣金制,允许大公司直接进入交易所进行交易,放宽对会员的资格审查,允许批发商与经纪人兼营,证券交易全部实现电脑化,与纽约、东京交易所联机,实现24小时全球交易等等。这些改革措施巩固了其在国际证券市场中的地位。2000年,伦敦证券交易所经股东投票决定转变为一个公众公司,并于2001年7月在自己的主板上市交易。
伦敦是世界上最国际化的金融中心之一,不仅是欧洲债券及外汇交易领域的全球领先者,还受理超过三分之二的国际股票承销业务。伦敦证券交易所也以其国际化著称,其外国公司股票的交易量和市值都超过了本国公司的股票,这在其他交易所是罕见的。截至2007年4月,在伦敦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公司有1585家,市值达45.67亿英镑;其中外国公司320家,市值25.83亿英镑,外国公司的市值超过交易所上市公司总市值的56%。
4、东京证券交易所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发展历史虽然不长,但作为日本最大的证券交易所,其在世界证券交易市场上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东京证券交易所的股票交易量占日本全国交易量的80%以上。如果按上市的股票市场价格计算,它是仅次于纽约证券交易所的世界第二大证券市场。
东京证券交易所的前身是1879年5月成立的东京证券交易株式会社。由于当时日本经济发展缓慢,证券交易并不兴旺。1943年,东京证券交易所与日本其它主要城市的10个股票交易所合并,成立了半官方的日本证券交易所。二次大战前,日本的资本主义虽有一定的发展,但由于军国主义向外侵略,重工业、兵器工业均由国家垄断经营,纺织、海运等行业也由国家控制,这是一种战争经济体制并带有浓厚的军国主义色彩。那时,即使企业发行股票,往往也被同一财阀内部的企业所消化。因此,证券业务难以发展。二次世界大战日本战败后,交易所在美军的占领下于1946年被解散。1949年1月美国同意东京证券交易所重新开业。随着日本战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东京证券交易所也逐步繁荣起来。1983年至1990年是东京证券交易所史无前例的发展时期。1990年,东京证券交易所吸引了全世界60%的股票市场资本,成为当时世界最大的证券交易所。虽然随着证券泡沫的破灭,东京证券交易所已不再有往日的辉煌,但目前仍是世界上最大的证券交易所之一。2001年,东京证券交易结束了以前的会员制,将自己改造成了一家公司。不过,东京证券交易所还没有像伦敦证券交易所及纽约证券交易所一样上市。
与伦敦证券交易所与美国证券交易所不同,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的基本上都是日本的公司,国外上市公司相当少。东京证券交易所目前有2,416家上市公司,其中有25家外国公司在东京证券交易所挂牌,2007年4月的总市值为556万亿日元。
5、香港交易所
香港交易所由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香港期货交易所有限公司和香港中央结算有限公司于2000年3月合并而成,提供包括公司上市、股票交易、结算交收、信息服务以及市场监管等各项服务,香港交易所于2000年6月27日上市。
1970年前后,随着上市公司数量增加,香港成立了三家证券交易所:远东证券交易所、金银证券交易所、九龙证券交易所,加上原有的香港证券交易所,时称“四会”。“四会”的独立运作和过度竞争,导致了证券交易效率下降,监管不力,投机过度,最终由于“假股票事件”引发了1973年3月-1974年12月香港史上的第一次危机。香港政府遂采取了一系列控制证券交易所和保护股东权益的措施,于1974年成立了香港证券交易所联合会并于1980年7月将四个交易所合并成立香港联交所,实行会员制。合并后的香港联合交易所有限公司取得在香港建立、经营和维护证券的专营权。1988年联交所进行全面整顿,成为一家非营利性的私营公司。1986年9月22日,香港联交所被接纳为国际证券交易所联合会会员,与世界各主要证券交易所建立了广泛联系和合作。2000年4月,联交所和期交所以及中央结算公司合并成立香港交易所,实行公司制并上市。
2000年5月,有7只美国纳斯达克股份在香港挂牌及买卖,香港交易所成为亚洲区首个提供纳斯达克股份在亚洲地区买卖的交易所。截至2007年4月,香港交易所发行总股本9103亿股,总市值141291亿港元,按市值排名全球第七。2007年4月平均每天成交701亿港元,日均成交额549亿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