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备中国证监会规定的投资银行业务经历;
具备从事相关业务的专业能力;
所任职机构同意推荐其担任本机构的财务顾问主办人;
未负有数额较大到期未清偿的债务;
最近24 个月无违反诚信的不良记录;
最近24 个月未因执业行为违反行业规范而受到行业自律组织的纪律处分;
最近36 个月未因执业行为违法违规受到处罚;
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1)坚持依法合规,筑牢发展基础;
(2)坚持诚实守信,恪守职业操守;
(3)坚持专业精神,提升服务能力;
(4)坚持稳健经营,促进健康发展;
(5)坚持廉洁自律,弘扬清风正气;
(6)牢记社会责任,展现良好形象。
(1)犯罪构成
主体:特殊主体(①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的从业人员;②证券业协会、期货业协会或者证券期货监督管理部门的工作人员。)
主观方面:故意。
客体: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客观方面:行为人故意提供虚假信息或者伪造、变造、销毁交易记录,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造成严重后果的行为。
(2)立案追溯标准
(1)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在5 万元以上的;
(2) 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在50 万元以上的;
(3) 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的;
(4) 致使交易价格或者交易量异常波动的;
(5)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3)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
1、后果严重,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1-10万罚款 2、情节特别恶劣,5-10年有期徒刑,并处2-20万罚款 3、单位犯罪判处罚金,责任主管和责任人5年以下有期徒刑 |
行政责任 |
警告,没收违法所得, 1-10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满10万元的, 10-100万罚款;情节严重的暂停或撤销业务许可证。 |
(一)犯罪构成
主体 |
特殊主体:①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商业银行、保险公司等金融机构的从业人员;②有关监管部门或者行业协会的工作人员。 |
主观方面 |
故意 |
客体 |
证券、期货交易市场的正常管理秩序和证券、期货投资人的合法利益。 |
客观方面 |
利用因职务便利获取的内幕信息以外的其他未公开信息,违反规定,从事与该信息相关的证券、期货交易活动,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情节严重的行为。 |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刑事立案标准
(1) 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在100 万元以上的;
(2) 2 年内3 次以上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的;
(3) 明示、暗示3 人以上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
(4) 具有其他严重情节的。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获利或者避免损失数额在50 万元以上,或者证券交易成交额在500 万元以上,或者期货交易占用保证金数额在100 万元以上,同时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
(1)以出售或者变相出售未公开信息等方式,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的;
(2) 因证券、期货犯罪行为受过刑事追究的;
(3) 两年内因证券、期货违法行为受过行政处罚的;
(4) 造成其他严重后果的。
(三)法律责任
刑事责任 |
1、处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并处或单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 2、情节特别严重的,处5-10年有期徒刑,并处违法所得1-5倍罚款 3、单位犯罪,对单位判处罚金,对责任人判处5年以下徒刑或拘役 |
行政责任 |
责令处理非法持有的证券,没收违法所得, 1-10倍罚款;没有违法所得或者违法所得不足50万元的, 50-500万罚款 单位犯罪,责任主管和责任人20-200万罚款 |
(1)犯罪构成
主体 |
特殊主体。商业银行、证券交易所、期货交易所、证券公司、期货经纪公司、保险公司或者其他金融机构。 |
主观方面 |
故意。 |
客体 |
金融管理秩序和客户的合法权益。 |
客观方面 |
金融机构违背受托义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的财产的行为,情节严重的。 |
(2)立案追诉标准
1、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财产数额在30万元以上的
2、虽未达到上述数额标准,但多次擅自运用客户资金或者其他委托、信托财产,或者擅自运用多个客户资金或其他委托、信托财产
3、其他情节严重的
证券公司信息系统运行各环节的安全管理要求(★★★)
信息系统的开发、测试、上线、变更与停止使用 |
①开发、测试:建立独立于生产环境的专用开发测试环境; ②上线、变更:制定专项实施方案、对信息系统上线或变更操作行为进行审查、确认和跟踪; ③停止使用:开展技术和业务影响评估,制定完整的系统通用和数据迁移保管方案,组织必要的评审及停用后的安全检查。 |
信息系统运行维护 |
①定期压力测试;②指定专人跟踪监测发现的异常情形,及时处置并定期开展评估分析。 |
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文档、日志及数据的管理 |
①文档妥善保存;②日志留痕机制;③数据管理遵循法律法规。 |
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
①证券公司可以在安全、合规的前提下为子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②可以设立信息技术专业子公司,为母公司提供信息技术服务。 |
重要信息系统的审计功能 |
确保重要信息系统具备可审计功能,可根据监管部门的要求转换、提供数据。 |
(一)欺诈发行证券罪的刑事追诉标准:
(1) 非法募集资金金额在1 000 万元以上的;
(2) 虚增或者虚减资产达到当期资产总额30% 以上的;
(3) 虚增或者虚减营业收入达到当期营业收入总额30% 以上的;
(4) 虚增或者虚减利润达到当期利润总额30% 以上的;
(5) 隐瞒或者编造的重大诉讼、仲裁、担保、关联交易或者其他重大事项所涉及的数额或者连续12 个月的累计数额达到最近一期披露的净资产50% 以上的;
(6) 造成投资者直接经济损失数额累计在100 万元以上的;
(7)为欺诈发行证券而伪造、变造国家机关公文、有效证明文件或者相关凭证、单据的;
(8) 为欺诈发行证券向负有金融监督管理职责的单位或者人员行贿的;
(9) 募集的资金全部或者主要用于违法犯罪活动的:
(10) 其他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情形。
(二)法律责任
法律责任 |
具体内容 |
刑事责任 |
1、5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 +罚金,特别巨大、严重的5年以上+罚金 2、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5年以下+募集金额20%-1倍罚金,特别巨大严重的5年以上+20%-1倍罚金。 3、单位犯前款罪的,20%-1倍罚金,责任主管和责任人依前处理 |
行政责任 |
1、尚未发行证券的,处以200万元以上2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2、已经发行证券的,处以非法所募资金金额10%-1倍的罚款。 3、责任主管和责任人处以100万元以上1000万元以下的罚款。 4、发行人控、实控,没收所得,10%到1倍罚款,无所得或不足2000万的,处200-2000万罚款,责任主管和责任人100-1000万罚款 |
代销金融产品业务(★★)
(1)定义:是指接受金融产品发行人的委托,为其销售金融产品或者介绍金融产品购买人的行为。
(2)原则:避免利益冲突;集中统一管理。
(3)基本要求:合同必备内容+委托人资格审查和产品尽职调查+资金支付+资格要求。
证券公司中间介绍业务业务范围(★★★)
(1)协助办理开户手续
(2)提供期货行情信息、交易设施
(3)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服务
备案:证券公司与期货公司签订、变更或者终止委托协议的,双方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报各自所在地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备案。
证券公司柜台交易:证券公司与特定交易对手方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的交易或为投资者在集中交易场所之外进行交易提供服务的行为。
资产证券化业务(★★)
(1)相关概念
①资产证券化业务:以基础资产所产生的现金流为偿付支持,通过结构化等方式进行信用增级,在此基础上发行资产支持证券的业务活动。
②基础资产:符合法律法规规定,权属明确,可以产生独立、可预测的现金流且可特定化的财产权利或者财产。
③原始权益人:按照业务管理规定及约定向专项计划转移其合法拥有的基础资产以获得资金的主体。
④管理人:为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之利益,对专项计划进行管理及履行其他法定及约定职责的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
⑤托管人:为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之利益,按照规定或约定对专项计划相关资产进行保管,并监督专项计划运作的商业银行或其他机构。
⑥特殊目的载体:证券公司、基金管理公司子公司为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专门设立的资产支持专项计划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特殊目的载体。
(2)基础资产的相关规定
①法律法规规定基础资产转让应当办理批准、登记手续的,应当依法办理。法律法规没有要求办理登记或暂时不具备办理登记条件的,管理人应当采取有效措施,维护基础资产安全。
②基础资产为债权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规定将债权转让事项通知债务人。
③基础资产不得附带抵押、质押等担保负担或者其他权利限制,但通过专项计划相关安排,在原始权益人向专项计划转移基础资产时能够解除相关担保负担和其他权利限制的除外。
④以基础资产产生现金流循环购买新的同类基础资产方式组成专项计划资产的,专项计划的法律文件应当明确说明基础资产的购买条件、购买规模、流动性风险以及风险控制措施。
⑤基础资产的规模、存续期限应当与资产支持证券的规模、存续期限相匹配。
(3)原始权益人、管理人及托管人的相关规定
原始权益人职责:依照法律、行政法规、公司章程和相关协议的规定或者约定移交基础资产;配合并支持管理人、托管人以及其他为资产证券化业务提供服务的机构履行职责;专项计划法律文件约定的其他职责。
管理人不得有下列行为:募集资金不入账或者进行其他任何形式的账外经营;超过计划说明书约定的规模募集资金;侵占、挪用专项计划资产;以专项计划资产设定担保或形成其他或有负债;违反计划说明书的约定管理、运用专项计划资产;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禁止的其他行为。管理人应当为专项计划单独记账、独立核算,不同的专项计划在账户设置、资金划拨、账簿记录等方面应当相互独立。
托管人:专项计划资产应当由具有相关业务资格的商业银行、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具有托管业务资格的证券公司,或中国证监会认可的其他资产托管机构托管。
(4)专项计划财产的相关规定
因专项计划资产的管理、运用、处分或其他情形而取得的财产,归入专项计划资产。因处理专项计划事务所支出的费用、对第三人所负债务,以专项计划资产承担。专项计划的货币收支活动均应当通过专项计划账户进行。专项计划资产独立于原始权益人、管理人、托管人及其他业务参与人的固有财产。
(5)资产支持证券的发行
发行对象 |
资产支持证券应当面向合格投资者发行,发行对象不得超过200人,单笔认购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发行面值或等值份额。 |
增信 |
专项计划可以通过内部或者外部信用增级方式提升资产支持证券信用等级。 |
专项计划设立及备案 |
专项计划应当指定资产支持证券募集资金专用账户,用于资产支持证券认购资金的接收与划转。 专项计划设立失败,管理人应当自发行期结束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投资者退还认购资金,并加算银行同期活期存款利息。 管理人应当自专项计划成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设立情况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同时抄送对管理人有辖区监管权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
(6)资产支持证券的挂牌、转让
①资产支持证券可以按照规定在中国证监会认可的证券交易场所进行挂牌、转让。
②资产支持证券仅限于在合格投资者范围内转让。
③转让后持有资产支持证券合格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资产支持证券初始挂牌交易单位所对应的发行面值或等值份额应不少于100万元人民币。
(7)资产支持证券信息披露
管理人、托管人应当在每年4月30日之前向资产支持证券合格投资者披露上年度资产管理报告、年度托管报告。
每次收益分配前,管理人应当及时向资产支持证券合格投资者披露专项计划收益分配报告。年度资产管理报告、年度托管报告应当由管理人向中国基金业协会报告同时抄送对管理人有辖区监管权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发生可能对资产支持证券投资价值或价格有实质性影响的重大事件,管理人应当及时将有关该重大事件的情况向资产支持证券合格投资者披露,并向证券交易场所、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报告,同时抄送对管理人有辖区监管权的中国证监会派出机构。
(8)资产支持证券的投资者
①投资者的权利与义务
权利 |
分亨专项计划收益;按照认购协议及计划说明书的约定参与分配清算后的专项计划剩余资产;按规定或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获得资产管理报告等专项计划信息披露文件,查阅或者复制专项计划相关信息资料;依法以交易、转让或质押等方式处置资产支持证券;根据证券交易场所相关规则,通过回购进行融资;认购协议或者计划说明书约定的其他权利。 |
义务 |
资产支持证券投资者不得主张分割专项计划资产,不得要求专项计划回购资产支持证券。 |
②适当性管理: 了解投资者的财产与收入状况、风险承受能力和投资偏好等。推荐与其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的资产支持证券。
(9)资产证券化基础资产负面清单
①以地方政府为直接或间接债务人的基础资产。但地方政府按照事先公开的收益约定规则,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模式(PPP)下应当支付或承担的财政补贴除外。
②以地方融资平台公司为债务人的基础资产。地方融资平台公司是指根据国务院相关文件规定,由地方政府及其部门和机构等通过财政拨款或注入土地、股权等资产设立,承担政府投资项目融资功能,并拥有独立法人资格的经济实体。
③矿产资源开采收益权、土地出让收益权等产生现金流的能力具有较大不确定性的资产。
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与不动产相关的基础资产:因空置等原因不能产生稳定现金流的不动产租金债权;待开发或在建占比超过10%的基础设施、商业物业、居民住宅等不动产或相关不动产收益权。当地政府证明已列入国家保障房计划并已开工建设的项目除外。
⑤不能直接产生现金流、仅依托处置资产才能产生现金流的基础资产,如提单、仓单、产权证书等具有物权属性的权利凭证。
⑥法律界定及业务形态属于不同类型且缺乏相关性的资产组合,如基础资产中包含企业应收账款、高速公路收费权等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类型资产。
⑦违反相关法律法规或政策规定的资产。
⑧最终投资标的为上述资产的信托计划受益权等基础资产。
证券资产管理业务的一般性规定(★★★)
(1)人员:证券公司开展私募资产管理业务,应具备符合条件的高级管理人员和3名以上投资经理,应具有投资研究部门,且专职从事投资研究的人员不少于3人。
(2)合同:资产管理合同当事人应当遵循平等自愿、诚实信用、公平原则订立资产管理合同。资产管理合同应当对巨额退出、延期支付、延期清算、管理人变更或者托管人变更等或有事项,作出明确约定。
(3)募集推广:资产管理计划的初始募集规模不得低于1000万元。初始募集期自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60天,专门投资于未上市企业股权的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初始募集期自资产管理计划份额发售之日起不得超过12个月。
封闭式单一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者可以分期缴付委托资金,但应当在资产管理合同中事先明确约定分期缴付资金的数额、期限,且首期缴付资金不得少于1000万元,全部资金缴付期限自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之日起不得超过3年。
(4)参与资金: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募集期间,证券公司、销售机构应当在规定期限内,将投资者参与资金存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登记机构指定的专门账户。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成立前,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动用投资者参与资金。存入专门账户的投资者参与资金,独立于证券公司、销售机构的固有财产。
(5)成立及转让
成立 |
成立条件:募集过程合规;募集金额达到要求;投资者人数不少于2人;符合中国证监会规定以及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条件。 验资:募集资金缴足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验资并出具验资报告(委托有资格的会计师事务所)。 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在取得验资报告后,由证券公司公告资产管理计划成立;单一资产管理计划在受托资产入账后,由证券公司书面通知投资者资产管理计划成立。 证券公司应当在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将资产管理合同、投资者名单与认购金额、验资报告或者资产缴付证明等材料报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并抄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 资产管理计划完成备案前不得开展投资活动,以现金管理为目的,投资于银行活期存款、国债、中央银行票据、政策性金融债、地方政府债券、货币市场基金等中国证监会认可的投资品种的除外。 |
份额转让 |
转让后持有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合格投资者合计不得超过200人。 |
(6)投资交易
①证券公司设立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进行投资,除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外应当采用资产组合的方式。
②资产管理计划不得直接投资商业银行信贷资产;不得违规为地方政府及其部门提供融资,不得要求或者接受地方政府及其部门违规提供担保;不得直接或间接投资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家政策禁止投资的行业或领域。
(7)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
①证券公司自有资金参与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持有期限不得少于6个月。参与、退出时,应当提前5个工作日告知投资者和托管人。
②证券公司以自有资金参与单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份额不得超过该计划总份额的20%。
③证券公司及其附属机构以自有资金参与单个集合资产管理计划的份额合计不得超过该计划总份额的50%。
④因集合资产管理计划规模变动等客观因素导致前述比例被动超标的,证券公司应当依照中国证监会规定及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及时调整达标。
(8)关联交易:证券公司不得以资产管理产品的资金与关联方进行不正当交易、利益输送、内幕交易和操纵市场。
(9)投资者权利与义务
权利 |
分享资产管理计划财产收益;取得分配清算后的剩余资产管理计划财产;对单一资产管理计划按照合同的约定追加、提取委托财产,对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按照合同约定参与、退出和转让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根据合同的规定,参加或申请召集资产管理计划份额持有人大会,行使相关职权;按照法律法规及合同约定的时间和方式获得资产管理计划的信息披露资料;监督管理人、托管人履行投资管理及托管义务的情况;法律法规、中国证监会及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规定的和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其他权利。 |
义务 |
认真阅读并遵守资产管理合同,保证投资资金来源及用途合法;接受合格投资者认定程序,如实填写风险识别能力和风险承担能力问卷,如实提供资金来源、金融资产、收入及负债情况,并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和完整性负责,签署合格投资者相关文件;除公募资产管理产品外,以合伙企业、契约等非法形式直接或间接投资于资产管理计划的,应向管理人充分披露实际投资者和最终资金来源;认真阅读并签署风险揭示书;按照资产管理合同约定支付资产管理计划份额的参与款项,承担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管理费、业绩报酬(如有)、托管费、审计费、税费等合理费用;在持有的资产管理计划份额范围内,承担资产管理计划亏损或者终止的有限责任;向管理人或资产管理计划销售机构提供法律法规规定的信息资料及身份证明文件,配合管理人或其销售机构完成投资者适当性管理、非居民金融账户涉税信息尽职调查、反洗钱等监管规定的工作;不得违反资产管理合同的约定干涉管理人的投资行为;不得从事任何有损资产管理计划及其投资者、管理人管理的其他资产及托管人托管的其他资产合法权益的活动;保守商业秘密,不得泄露资产管理计划的投资计划、投资意向等;不得利用资产管理计划相关信息进行内幕交易或其他不当、违法的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
(10)信息披露与报告
①投资标准化资产的资产管理计划至少每周披露一次净值,投资非标准化资产的资产管理计划至少每季度披露一次净值。
②开放式资产管理计划净值的披露频率不得低于资产管理计划的开放频率,分级资产管理计划应当披露各类别份额净值。
③每季度结束之日起1个月内披露季度报告,每年度结束之日起4个月内披露年度报告。
④发生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或者可能影响投资者利益的重大事项时,在事项发生之日起5日内向投资者披露。
⑤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要求。
资产管理计划成立不足3个月或者存续期间不足3个月的,证券公司可以不编制资产管理计划当期的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
⑥证券期货经营机构可以依规定设立基金中基金资产管理计划,将80%以上的资产管理计划资产投资于接受国务院金融监督管理机构监管的机构发行的资产管理产品。
(11)终止
①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届满且不展期。
②证券公司被依法撤销资产管理业务资格或者依法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且在6个月内没有新的管理人承接。
③托管人被依法撤销基金托管资格或者依法解散、被撤销、被宣告破产,且在6个月内没有新的托管人承接。
④经全体投资者、证券公司和托管人协商一致决定终止的。
⑤发生资产管理合同约定的应当终止的情形。
⑥集合资产管理计划存续期间,持续5个工作日投资者少于2人,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
证券公司应当自资产管理计划终止之日起5个工作日内报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备案,并抄报中国证监会相关派出机构。
(12)托管
证券公司应当将受托财产交由依法取得基金托管资格的托管机构实施独立托管。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另有规定的除外。
(13)禁止行为
①利用资产管理计划从事内幕交易、操纵市场或者其他不当、违法的证券期货业务活动。
②泄露因职务便利获取的未公开信息、利用该信息从事或者明示、暗示他人从事相关交易活动。
③为违法或者规避监管的证券期货业务活动提供交易便利。
④从事非公平交易、利益输送等损害投资者合法权益的行为。
⑤利用资产管理计划进行商业贿赂。
⑥侵占、挪用资产管理计划财产。
⑦利用资产管理计划或者职务便利为投资者以外的第三方谋取不正当利益。
⑧直接或者间接向投资者返还管理费。
⑨以获取佣金或者其他不当利益为目的,使用资产管理计划财产进行不必要的交易。
⑩法律、行政法规和中国证监会规定禁止的其他行为。
①督促并购重组当事人按照相关程序规范实施并购重组方案,及时办理产权过户手续,并依法履行报告和信息披露的义务。
②督促上市公司按照《上市公司治理准则》的要求规范运作。
③督促和检查申报人履行对市场公开作出的相关承诺的情况。
④督促和检查申报人落实后续计划及并购重组方案中约定的其他相关义务的情况。
⑤结合上市公司定期报告,核查并购重组是否按计划实施、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其实施效果是否与此前公告的专业意见存在较大差异,是否实现相关盈利预测或者管理层预计达到的业绩目标。
⑥结合上市公司披露的定期报告出具持续督导意见,并在前述定期报告披露后的15日内向上市公司所在地的证监会派出机构报告。
⑦中国证监会要求的其他事项。
工作底稿:财务顾问的工作档案和工作底稿应当真实、准确、完整,保存期不少于10年。
公平竞争:财务顾问从事上市公司并购重组财务顾问业务,应当公平竞争,按照业务复杂程度及所承担的责任和风险与委托人商议财务顾问报酬,不得以明显低于行业水平等不正当竞争手段招揽业务。
证券公司申请保荐业务资格的条件(★★★)
(1)注册资本、净资本符合规定;
(2)具有完善的公司治理和内部控制制度,风险控制指标符合相关规定;
(3)保荐业务部门具有健全的业务规程、内部风险评估和控制系统,内部机构设置合理,具备相应的研究能力、销售能力等后台支持;
(4)具有良好的保荐业务团队且专业结构合理,从业人员不少于35人,其中最近3年从事保荐相关业务的人员不少于20人;
(5)保荐代表人不少于4人;
(6)最近2年未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而受到处罚,最近1年未被采取重大监管措施,无因涉嫌重大违法违规正受到有关机关或者行业自律组织调查的情形。
(7)中国证监会规定的其他条件。
保荐机构因重大违法违规行为受到行政处罚的,中国证监会撤销其保荐业务资格;不再具备上述其他条件的,中国证监会可以责令其限期整改,逾期仍然不符合要求的,中国证监会撤销其保荐业务资格。
证券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此处“证券”含义:仅指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向不特定合格投资者公开发行股票并在北交所上市、上市公司发行新股或可转换公司债券、公开发行存托凭证等实行保荐制度的证券。
(1)证券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有关规定
总体要求 |
按中国证监会规定的要求编制信息披露文件,披露的信息真实、准确、完整、及时,不得有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者重大遗漏。 |
时点要求 |
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申请文件受理后至发行人发行申请经中国证监会核准、依法刊登招股意向书前,发行人及与本次发行有关的当事人不得采取任何公开方式或变相公开方式进行与股票发行相关的推介活动,也不得通过其他利益关联方或委托他人等方式进行相关活动。 ②首次公开发行股票招股意向书刊登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向网下投资者进行推介和询价,并通过互联网等方式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向公众投资者进行推介时,向公众投资者提供的发行人信息的内容及完整性应与向网下投资者提供的信息保持一致。 |
一般要求 |
①不得夸大宣传,或以虚假广告等不正当手段诱导、误导投资者、不得披露除招股意向书等公开信息以外的发行人其他信息。承销商应当保留推介、定价、配售等承销过程中的相关资料至少3年并存档备查,包括推介宣传材料、路演现场录音等。 ②发行过程中公告信息选择一家中国证监会指定的报刊披露,同时将共刊登在中国证监会指定的互联网网站,并置备于中国证监会指定的场所,供公众查阅。 ③发行人披露的招股意向书除不含发行价格、筹资金额以外,其内容与格式应当与招股说明书一致,并与招股说明书具有同等法律效力。 |
具体内容 |
不同情形、阶段,内容不同 |
特别规定 |
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在披露发行市盈率时,应同时披露发行市盈率的计算方式。发行人尚未盈利的,可以不披露发行市盈率及与同行业市盈率比较的相关信息,应当披露市销率、市净率等反映发行人所在行业特点的估值指标。 |
(2)创业板首次公开发行证券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特别规定
“特别规定”:在适用《证券发行与承销管理办法》的情形下还应符合。
①首次公开发行证券采用询价方式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在符合中国证监会相关规定和深交所、中国证券业协会自律规则前提下,协商设置参与询价的网下投资者具体条件,并在发行公告中披露
②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可以通过设立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参与战略配售的,应当经发行人董事会审议通过,并在招股说明书中披露参与人员的姓名、担任职务、参与比例等事项。
(3)科创板股票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特别规定【同上】
①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应当以询价的方式确定股票发行价格。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可以根据上交所和中国证券业协会相关自律规则的规定,在规定的网下投资者范围内设置其他条件,并在发行公告中预先披露。
②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在申购前,披露网下投资者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有效报价的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以及公开募集方式设立的证券投资基金和其他偏股型资产管理产品、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和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的报价中位数和加权平均数等信息。
初步询价结束后,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确定的发行价格(或者发行价格区间中值)超过前述规定的中位数、加权平均数的孰低值的,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在申购前至少一周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
③发行人应当与战略投资者事先签署配售协议。
④发行人的高级管理人员与核心员工可以设立专项资产管理计划参与本次发行战略配售。
(4)北交所股票发行与承销信息披露的特别规定
①公开发行并上市、上市公司公开发行(以下统称“股票公开发行”)可以通过发行人和主承销商自主协商直接定价、合格投资者网上竞价或网下询价等方式确定发行价格。发行人和主承销商应当在发行方案中说明本次发行采用的定价方式,并在招股文件和发行公告中披露。
②公开发行并上市采用询价方式的,承销商应当向网下投资者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采用竞价方式的,承销商应当提供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并公开披露。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符合中国证券业协会的相关规定。
投资价值研究报告应当说明估值区间与历史交易价格和历史发行价格的偏离情况及原因。历史交易价格,是指本次申请公开发行前6个月内最近20个有成交的交易日的平均收盘价;历史发行价格,是指本次申请公开发行前一年内在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历次股票发行的价格。
③公开发行并上市采用直接定价或询价方式,发行人和主承销商确定的发行价格存在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至少在申购日一周前发布投资风险特别公告:①超过历史交易价格或历史发行价格1倍;②超过网下投资者有效报价剔除最高报价部分后的中位数或加权平均数。
④公开发行并上市采用直接定价或竞价方式的,全部向网上投资者发行,不进行网下询价和配售。